书城考试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808300000058

第58章 8两位老朋友

第五章8两位老朋友

列夫?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都是闻名于世的俄国大文豪,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段颇为曲折 且发人深省的交往。

1855年,托尔斯泰在彼得堡认识了比他大10岁的屠格涅夫。尽管屠格涅夫感到这位新朋友 的 脾气很大,性格倔强甚至有时候很粗野,但仍然从心眼里喜欢和欣赏他的才华。两人成了关 系很好的朋友。

1861年,屠格涅夫的新作《父与子》脱稿了,他邀请托尔斯泰到自己的庄园来,把稿子给 他 看。午餐后,托尔斯泰拿起稿子躺在沙发上看,但越看越觉得兴趣索然,渐渐地不禁掩卷入 梦。当他醒来后,发现屠格涅夫刚刚背转过身子出了门,当天便没有再进来。

第二天,诗人费特邀请他们二人到家中做客。席间,屠格涅夫对自己女儿的家庭教师大加 称赞,因为她教导自己的女儿为穷人补衣服,为慈善事业捐款。

不料,托尔斯泰对屠格涅夫的话很是不以为然,居然带着讽刺的口吻说:“我设想一位穿 着华贵的小姐,膝上放着穷人破烂的衣服,这实在是在表演一幕不真实的舞台剧。”

屠格涅夫本就对托尔斯泰昨天看稿的表现仍然有所不满,此时一听他这么说,顿时气不打 一处来,便怒不可遏地大声咆哮起来:“这么说,是我把女儿教坏了?!”

托尔斯泰也不示弱,针锋相对地予以反驳。于是,两个人在客厅里从争吵到互相推搡,后 来互相抓住对方的头发,乒乒乓乓地大打出手。

就因为这么一件区区小事,两位大作家的关系自此以后中断了17年。

直到1878年,托尔斯泰在经历了长期的内疚和不安后,采取主动写信给屠格涅夫表示道歉 。 他写道:“近日想起我同您的关系,我又惊又喜。我对您没有任何敌意,谢谢上帝,但愿您 也是这样。我知道您是善良的,请您原谅我的一切!”

屠格涅夫立即回信说:“收到您的信,我深受感动。我对您没有任何敌对情感,假如说过 去有过,那么早已消除——只剩下了对您的怀念。”

一场积聚多年的冰雪终于化解了。不过,此后不久,另一件事又差点使他们的关系再次陷 入危机。幸运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他们这次都知道如何避开了。

这一年,在托尔斯泰的盛情邀请下,屠格涅夫到勃艮纳庄园做客。有一天,托尔斯泰请客 人一起去打猎。屠格涅夫瞄准一只山鸡,“砰”地开了一枪。

“打死了吗?”托尔斯泰在原地喊道。

“打中了!您快让猎狗去捡。”屠格涅夫高兴地回答。

猎狗跑过去之后很快便回来了,但却一无所获。“说不定只是受了伤。”托尔斯泰说,“ 猎狗不可能找不到。”

“不对!我看得清清楚楚,‘啪’的一声掉下去,肯定死了。”屠格涅夫坚持说。

他们虽然没有吵架,但鸟儿失踪无疑给两个人带来了不快之感,仿佛二人之中有一个说了 假 话。可是,这一次他们都意识到不应再争执下去,便把话题转向别处,尽量在愉快的消遣中 打发时光。

当天晚上,托尔斯泰悄悄地吩咐儿子再去仔细搜索。事情终于弄清楚了:山鸡的确被屠格 涅夫一枪打中了,不过正好卡在了一枝树杈上面。

当孩子们把猎物带回来时,两位老朋友简直开心得像孩童一般,相视大笑。

精彩哲思:

争辩的方式无法解决问题

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异和分歧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这些分歧,不要使分歧影 响 感情和关系。正确的做法是“求大同,存小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互谅互让的 态度而不是用争辩的方法去处理彼此间的分歧。

人世间许多不愉快的事,都起因于无谓的争辩。

低级心理浓厚的人才会争辩,一个人格思想健全的人,他承认一切意见都是相对的,因此 他 注意倾听别人说的话、别人的意见。若有不赞同之处,他一定平静地、客观地说明理由,若 他的理由充足,对方能信服的话,他也不认为对方弱智或者判断力差;若他的理由不充足, 别人的意见是对的话,他也甘心认错,并不感到屈辱,因为他的目的,是尽量了解事情的真 相。

而争辩者,假如一方的意见被对方证明错误的时候,他会感到不安,他会觉得被侮辱了人 格 。所以争辩的双方,一定都认为自己的意见绝对正确,稍遇异议,他们一定会野蛮地大动肝 火,互相指责对方的错误,于是就争辩起来,假定有一方让步,就不会产生争辩,但一定没 有哪一方会让步。争辩像斗鸡,谁胜谁败没有关系,反正双方都是错的。

争辩对一个人精神上、身体上的损害还在其次,最大、最可怕的影响,是在人际关系上, 因 为争辩发生的地方,合作是不可能的。面没有了社会合作,人类的进步必定停滞。历史上大 多数战争的起因,不过是国家间为了琐屑的事件引起大规模的争辩。所以国际和平不能实现 ,也就是因为国人的心理太敏感、太低贱,容易受辱和受伤之故。

在争辩里面,没有胜利的人,也没有最后定局的话。

总之,一切都是相对的,花费精力争辩太不值得,最明智的作法是相互谅解和谦让。

慧语箴言:

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异和分歧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这些分歧,不要使分歧影 响感情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