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秦淮人家事
8083400000123

第123章 不是让你来出难题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不是让你来出难题的

秦从林借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准备骑去两家用人单位应聘面试。

寒假的那一场人才交流会不知不觉就过去两个多月了,工作的事情没有半点进展。

这两个月来,秦从林前所未有的忙碌,日子反倒觉得过得很充实。黄幼红去澳洲了,舒晓红虽然在滨海实习,但是基本上没有联系。两个曾经与自己有过不同寻常交集的女生,突然同时从视线里消失了,秦从林的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心情难免有些低落。但是,秦从林很快就把这些烦心的事情抛在脑后,一头扎进了实验室里,为完成毕业论文而努力实验。

现在毕业实验就快要大功告成了,总算可以应付一篇毕业论文了。秦从林长出一口气的同时,才发现烦心事接踵又来啦。一眨眼,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班上已经有不少人找好工作了,而自己却还是两眼抹黑,不知去将向何处?

秦从林有些按捺不住了,每天都跑去系办公室,借来当天的日报,翻阅报纸上的招聘启事,疾病乱投医一样把简历寄出去。

小小的信封,承载着年轻人一份憧憬和梦想飞翔起来,等来的却是失望与沮丧。漫长的等待过后,秦从林终于盼来了回音。一大堆的求职信中,总算有两家呼响了静静躺在实验室抽屉里的传呼机。回完电话,秦从林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秦从林渴望从事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工作,自己的个性也许更适合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然而,这些单位投过去的信件,无一例外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或许人家瞄了一眼简历上的专业,就无情地把你扔进了废纸篓,纵然你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济于事,何况你只是一个很寻常的人,没见得有多出色。

得到回复的这两家单位,秦从林原本就没有寄予希望,或者说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

电话中秦从林并没有马上答应去面试,而是借口学校还有事情,只能拖到周末才能去。两家单位都同意了这个看上去很合理的请求。

秦从林之所以拖延时间,是因为需要有几天时间来仔细考量和斟酌。这两家一看就是外商投资企业,一家叫太阳伞业,一家叫大地种苗。巧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工厂,一个农场。两家单位在招聘启事上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岗位,那你去了做什么呢?大哥去了工厂,过得不太称心如意,你还要重蹈覆辙吗?去农场,你从来都没有做过这样的梦想吧?

思前想后,秦从林准备放弃了,事到临头,却又改变主意了。即便是你不喜欢的行业,你也应该去见识一下,历练一番,你不能凭空想象就草率的做出放弃的决定。

秦从林费力地踩着那辆相声里说的除了铃声不响哪里都响的自行车,首先去了太阳伞业。在工厂厂房最高层一间很大的办公室里,一位三十出头,理着小平头,穿着雪白衬衣,打着红色领带,满嘴浓重港台口音的老板接待了秦从林。

老板略带严肃的表情,听完秦从林简单的介绍,从桌上一大堆简历中翻出一页信纸,端详了半天,然后直言道:我问你,我们公司可以用你,你什么时候可以来上班?

秦从林幻想过各种各样应聘时会遇到的问题,没想到对方这么直截了当表态了,反倒不懂怎么回答了,舌头一打滑,吞吐道:这,我想一毕业就可以来吧。

小平头追问道:你说确切一点,什么时候?

秦从林心想这还不确切吗,谁能不知大学生是什么时候毕业?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转念又想,也许人家是生意场上的人,必须要你亲口说出来才算数,于是回答道:大概七月中旬吧。

年轻的老板马上放下手中的简历,摇头说:那不行,七月离现在还有两个多月,我们等不了那么久。你看我们的工厂现在每天都在高负荷地运转着,我们有一大堆的订单等着我们出产品。

说到这,老板站了起来,指着玻璃窗下,一楼忙碌的车间对秦从林说:你看看我们的生产线,没有一个闲着的人。我现在就急需用人。我要你来的目的是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不是让你来出难题的。我们私有企业,时间就是生命,效益就是金钱,这是我们至高的座右铭。两个月后,如果我们那时还缺人,如果你还愿意来,我们到时再谈。请原谅我的直率。

秦从林哑口无言,今天的第一站就这么迅速地宣告结束了。工作虽然又没有成功,秦从林的心却不似寒假时,在人才交流会上遭遇挫折时那么沮丧。相反,对眼前这位快言快语的年轻老板,秦从林心里由衷的敬佩。他说的是那么的实在,这是一位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他也有录用你的良好愿意。

大地种苗公司的办公室装饰得朴实别致。一盆盆新颖离奇的盆景,一盆盆鲜艳夺目的花卉,让这个充满现代文明的办公地变得有点返璞归真。处在这样的地方,让人心旷神怡。

秦从林走进今天的第二站时心里想,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倒也不错,可以长保身心健康愉悦,延年益寿。

公司的总经理四十多岁,一张被太阳晒得黝黑而健康的脸,他的办公桌是一张又宽又厚的原木,秦从林虽然不懂,但也知道价值绝对不菲。

总经理很友好地请秦从林在他的对面坐下,不等来人介绍,抢先说道:你用不着说你是谁,容我先将我们公司的情况给你介绍一下。

秦从林听了很是稀奇,哪里见过这样的招聘,这黑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他连你的大名都不想知道,难道是他对你完全没有兴趣,没有兴趣他干嘛又要给你介绍他们公司的情况呢?

黑脸总经理介绍说:我们公司是台商在这投资的独资企业。公司总部设在台湾,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在日本、东南亚一带都有我们的分公司。这几年我们把目标瞄准了大陆市场,在新疆、黑龙江和海南已经有了三家子公司,滨海是我们在大陆投资的第四个基地。我们公司的产品在台湾及东南亚一带非常有名气。这是我们的产品,我们培养的主要产品介绍都在里面,你先看一遍。

秦从林欠了欠身,接过对方递过来的图书,翻了几页,里面有介绍大地种苗培植的高产高甜无籽西瓜,还有其它蔬菜、水果的介绍。

等到秦从林看完合上图书,总经理接着说:我们这次招聘,打算招一些农大或者生物系植物专业的学生,最好是有一些实际工作经验的。我们这种企业对专业的要求会比较严格,工作经验也非常宝贵。

秦从林听了站起身来,难怪他们连姓甚名谁都不过问,原来早就对你不指望,于是悻悻道:我是学寄生虫专业的,我也还没有毕业没有工作经验。

总经理摆了摆手,示意秦从林坐下,不慌不忙说:我们自然是希望有经验的,但是我们来了,才发现大陆这方面的人才很少,少的可怜。我们只能改变初衷,从大学毕业生里面找人来自己进行培养。你说你是寄生虫专业的,也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看来他们对你还是有兴趣的,秦从林坐了下来,好奇地问道:那你叫我们来,是想安排我们做什么工作呢?

总经理笑起来,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说道:自然是搞新品种的开发试验了。我们这种企业不需要很多做办公室的。

秦从林追问道:那具体是做什么呢?

总经理回答道:你们理论知识是有了,基础知识是掌握了,但是你们欠缺的是种植工作经验。我们目前在市郊买了两百亩地,建了一个很大的实验农场。如果你愿意来,我们准备安排你下农场一年。农场目前已经聘请了两位从台湾来的老农艺师,他们都是有着二三十年种植经验的农艺师,也是大学毕业的,你跟着他们学,可以学到很多本事的。

秦从林一下愣住了,这不是要下农场,当农民了吗?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将来要成为一位农艺师。

秦从林的思绪一下飞到了山野,飞到了果园。那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背着喷雾器,一边走一边用手举着喷枪,往稻草里往树叶上喷施化肥农药的人,会是你吗?

想到这,秦从林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