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7节让自己变得坚强,告别恐惧
莎士比亚一生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下面这句话便出自他的笔下。“亲爱的布鲁图,造成这个过错的不是我们的命运,而是我们自己。”莎翁经典著作更是他参透人生的最好佐证。通过他的作品,这位伟大的戏剧家向后人传递着他的思想。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恐惧更令人绝望的,当我们彻底了解之后,自会克服恐惧心理,无惧无畏,逍遥人间。
恐惧与缺乏自信往往结伴而行,相互滋生。告诉我你有多恐惧,我就能说出你有多么不自信。快乐是恐惧和焦虑的天敌,没有人愿意拿恐惧当消遣。恐惧欺软怕硬,你越是惧怕它,它就离你越近。你若调整情绪无惧无畏,它反而不敢靠近。一旦让恐惧之情占据上风,它会使你全身门户洞开,更多令你心生恐惧的东西则会趁机而入,进一步加重你的恐惧感。
“使君何往?”一位西方的朝圣者路遇瘟神时问道,“上巴格达城索命五千。”瘟神答曰。数日后,二者重逢。“使君前日言索命五千,奈何巴格达城中竟有五万人殒命?”“实杀五千,余者皆恐惧而亡也。”
恐惧能使身体肌肉麻痹,能影响血液流动,所有正常而健康的生命活动都会或多或少受此影响。陷入恐惧后,人的四肢僵硬无力,不良于行。
我们不仅害怕自己恐惧的事物,还容易受他人影响而对他人恐惧之物亦心生畏惧。所以必须加锻炼,让自己在思想上变得坚强一些。成功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敏感,同时还将拥有影响他人的能力,当然双方的变化都是潜意识下的行为。
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总是有着超出成人的敏感性。当然绝大多数长大成人后身上的这种能力也会逐渐消失殆尽,流于平凡。当你全心全意关心某人时,被关怀者完全能感受到你的诚意。譬如,怀孕的母亲,虽然腹中的胎儿尚未娩出,但她们仍能感受到慈母的一片拳拳之心。无论孩子是长是幼,父母的疼爱之心是不会减少分毫的,但若父母对孩子过于紧张,患得患失,则会矫枉过正,反而不好。
我了解太多因恐惧孩子不能成才而强加约束,结果反而酿成悲剧的例子,若不是因为家长的恐惧之心,这些悲剧原本不会发生。大多数情况下,恐惧的破坏力并没有这么大,因此只要善于调整情绪控制住恐惧,便不会受制于它。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一段与此有关的经历。当时他与一位年轻的女士缔结了婚约,双方约定待他通过认证考试便可成婚。从那时起,他的母亲与未婚妻对他的学业便异常关心,这使他变得格外敏感,她们的关心让他觉得倍感压力,负面效应越积越多,呈增长趋势。直到现在他还能准确地叙述出当时复杂的矛盾心情。他越来越恐惧,不禁想象失败的后果,她们殷切的问候、质疑的目光让他的信心一点点地消失,学习能力直线下滑。所有的关怀鼓励带来的效果全部适得其反,不但没有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削弱了他的斗志,让他充满了对失败的恐惧,险些酿成大祸。
这两位女士都是他最亲近的人,为了他能学业有成她们煞费苦心,做了一切应该做的事情。可是由此带来的潜在的压力却差点让变得他崩溃,可怜的家伙不得不同时面对亲人、爱人和学业的三重压力。
恐惧和焦虑是一对近亲,无论男女老幼都对它们敬而远之,却又难以彻底摆脱。恐惧占主导地位时,人会觉得四肢无力难以行动,焦虑则让人忧思难忘,损伤脏器,它们对人的机体只有坏处没有益处。此外,长期处于悲伤状态亦很伤身。每种情绪都有对应的器官或部位。贪婪、吝啬等不良情绪也有类似的作用。此外,愤怒、妒忌、长年情绪不佳、放荡等也能引发诸如虚弱、易哭之类的虚弱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