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美德的种子
808600000017

第17章 高山流水之约

第2章第8节高山流水之约

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小村庄中的一个樵夫的家

里,年轻的钟子期垂危,年迈的父母守着病榻。

“儿再不能对父母尽孝心了。儿死后,只

请父母将儿埋在马安山那边的江边。”钟子期握着父亲的手说。

“儿啊,为什么一定是那里

,那儿离家有二十多里呀!”母亲流着泪问。

“为了守信、守约。”钟子期微弱的声音说,“

父母知道,去年中秋,儿在那里遇到伯牙兄,临别时约定,今年中秋,伯牙兄要来我家,我

说,到时候我去江边接他……不能活着去接,死了也要到江边,要信守约言……”

“我儿

,伯牙乃是晋国士大夫,去年是公事路过,今年怕是不能前来了。晋阳城到这里是几千里呀

……”父亲说着抚摸儿子的手。

钟子期说的是去年中秋的事。晋国士大夫俞伯牙奉晋主之

命外出办事。回晋时走水路,八月十五之夜船行到汉阳江口,就停泊在岸边。

俞伯牙

在船上弹琴时发现有人偷偷欣赏,就把这人请到船上。这人就是青年樵夫钟子期。交谈中,

俞伯牙发现钟子期对他的珍贵的古瑶琴的来历十分了解,且对琴理十分精通,欣赏弹奏也十

分内行。俞伯牙想着高山弹奏,钟子期就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想着江河弹奏,他就感

叹“汤汤乎志在流水”。在这里遇到知音,俞伯牙激动异常,当时就同钟子期结为兄弟。两

人谈心直到天亮,都觉得言犹未尽。

俞伯牙邀钟子期过些天到晋阳去,钟子期说:“如果

答应了贤兄,我就必须履行诺言。万一父母不允许我去,我岂不成了言而无信?我不敢随随

便便答应了后来再失信……”

俞伯牙感叹后,决定明年来看望钟子期。

“仁兄明年什么

时候来到?”钟子期问。“昨夜是十五,现在天亮了是十六。来年,我就是八月十五或十

六来到,最晚不超过八月二十。爽约失信,我就不是君子。”俞伯牙说。

钟子期说:“既

然如此,来年的八月十五、十六,我就将在这里江边接你!”

一转眼,到了次年。俞伯牙

算计了日子,向晋主告假。

晋主怀疑俞伯牙要另投别国,就迟迟没有答应。

俞伯牙想着

上年的约定。再算算日子,心想,宁可丢官,决不能爽约失信,于是,收拾好行装就启程了

一路行来,陆路转水路,正好在八月十五日夜里,水手报告离马安山不远。俞伯牙依稀

认得这就是去年停船遇见钟子期的地方。

俞伯牙心情激动地站立船头四处张望。可是,没

有望见钟子期的身影。“去年是弹琴相遇,大约子期贤弟是在等我的琴声吧?”俞伯牙这样

想着,就坐在船头弹奏起来。可是,从月在中天直弹到东方露红,并没有钟子期来迎接。

跟从的人有的知道俞伯牙到这里的目的,就说:“大人,一年前的约会,谁还能记得?只有

大人能不远数千里赶来,还一天都不晚。”

“我了解他。定是家中有不能脱身之事,

我们去他家。”俞伯牙说着就起身。

走出十余里,俞伯牙迎面遇到一龙钟老者,在问路的

交谈中知道他就是钟子期的父亲。俞伯牙向老人说明了来意。

老人流着眼泪向俞伯牙叙说

了钟子期临终时的请求,最后说:“你来的路上,离江边不远的新坟,那、那就是他、他在

那里接你啊!”

俞伯牙闻言,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俞伯牙醒过来后,跟着钟父来到新坟

之前,不禁放声痛哭。他将瑶琴取出,盘膝坐在坟前挥泪弹琴,泪水随着琴声就像泉涌一样

。一曲弹完,俞伯牙双手举琴往坟前的祭台用力摔去,珍贵的瑶琴被摔得粉碎。

伯牙向坟墓喊道:

“贤弟啊,你接我,我来了。我来了!我来了……”

像钟子期这

样临终不忘自己的许诺,死后还要“守约”,确实难能;像俞伯牙这样宁可丢官也要履行与

朋友的约言,也确实可贵。后世传说他们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

的是讲信用,俞伯牙和钟子期可谓是真正的知音,他们不但相互理解,而且相互信任。尤其

是樵夫钟子期,在自己垂危之际,仍然记着去年同伯牙的约定,就是人死了,也要把尸体埋

在“马安山那边的江边”,在八月十五、十六迎接伯牙的到来。如果人世间的人都像俞

伯牙、钟子期一样践约守信,心与心就不会相隔遥远,人世间就少了许多烦恼。

故事释评:

遵守承诺为君子,诚信待人才显人品。一个信守自己承诺的人,

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而一个视承诺为儿戏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赖。孔子说:“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有信,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向别人许下了诺言,就

必须用行动去履行,因为诺言是一种不变的誓言,值得我们用一切去捍卫。我国流传千古的

“高山流水”的故事,就是遵守承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