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美德的种子
808600000065

第65章 扫地扫地扫心地

第7章第7节扫地扫地扫心地

有一个扫地和尚的故事,说的是一座县城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时

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

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

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

枝发芽,可也不再见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

知道他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着字,字迹大

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遗留的度牒

记载推算,他享年137岁。

据说军阀孙传芳部队有一位将军在这小城扎营时,突然起意要

放下屠刀,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将军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的

身后扫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

世上无处不净地。

现代人也许会讥笑这位老和尚除了扫地,扫地

,还是扫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太没戏。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平淡中,给

小城扫出了一片净土,为自己扫出了心中的清净,扫出了137岁高寿,谁能说这平淡不是人

生智慧的提炼?这个故事就说明了平淡对人心清静的重要。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认

为现代人物欲太盛,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

、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物欲太

盛。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在一定

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物欲更

具诱惑力,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任它随心所欲,就必然会给人带来痛苦和不幸。

如果

一个人有太多的物欲和虚荣心,那么他在行走时,就会因这些重负而寸步难行。

有一位禁

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

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

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

修道者,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

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

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

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又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

,他又想到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

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子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

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

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单身汉,于是就带着这无家可归的单身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单身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

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

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

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一个人如果物欲太盛,那么他的心就永

远难以平静,也就谈不上修身养性了。

故事释评:

在追名逐利惟恐不

及的现代社会里,不要小瞧这不起眼的平淡的心态,它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

于得不骄。它能抗拒物欲的诱惑,帮你事业有成。有了它,上帝不会忘记你,会教你彻悟人

生的真谛,进入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即使上帝忘了你,也不要紧,最起码你还会落个淡然

适然,不急不躁,不至于让心猿意马把你搅得心神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