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8天出口成章
808700000014

第14章 第11天 演讲:唤醒你心中沉睡的雄狮 (2)

第11天 演讲:唤醒你心中沉睡的雄狮 (2)

此时的罗斯福表情冷峻,义正辞严,气势极其豪迈,俨然一尊不可侵犯的战

神……

罗斯福、丘吉尔、林肯、周恩来、梁启超、列宁、甘地……一串串闪亮的名字,在人类历史

的危难时刻,是他们用三寸之舌扭转了局势,是他们用伟大的演讲震撼了千千万万颗沉睡的

心灵,是他们用穿透时空的声音永远指引着我们,勇往直前……

二、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演讲的开场白,是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一座引桥。这座引桥架得好,能沟通演讲者与听众的

感情,能集中听众的注意力,打开场面,引入正题。如果这座引桥架得不好,演讲者和听众

的感情不能很好地交流,就很难把听众的兴趣引到正题上来,讲下去就困难重重了。那么如

何开场才能抓住听众的心理呢?实践证明,富有特色的开场白,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能在瞬息之间集中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对你的演讲感兴趣,从而为讲述正题奠定良好的基

础。美国演说家洛克伍德?桑佩曾经说过:“在整个讲话过程中做到轻松地、巧妙地与听众

交流思想是困难的。然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讲话开头的用字和表达。”从心理定位趋向

来看,听众通过对优秀演讲和低劣演讲的多次认识并由此形成经验之后,在心理上对后来的

演讲则往往只凭某种记号来分配注意力和确立评价态度。演讲的开头是演讲者向听众出示的

第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记号,这个记号是否能够表现出优秀演讲的特征即是否具有

吸引力,对于演讲的成败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怎样才能使开头具有吸引力呢?瑞士作家温克勒说:“开场白有两项任务:一是建立说者与

听者的同感;二是如字意所释,打开场面,引入正题”。这可以说是对演讲开头一般原则的

最为中肯的诠释。所谓“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就是促成演讲者与听众的思想和情感的

一致;而所谓“打开场面,引入正题”,就是要开门见山,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惟有如此,

才能迅速地搭起“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从而为整个演讲的成功奠定基础。在演

讲史上,很多优秀演讲的开头都体现了这个原则。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发表《在马克思墓

的讲话》即是一篇著名的演讲。比较一下这篇演讲的草稿和定稿的开头,可以使我们对演讲

开头的一般原则获得明确的认识:

就在15个月以前,我们中间大部分人曾聚集在这座坟墓周围。当时,这里将是一位高贵的崇

高的妇女最后安息的地方。今天,我们又要掘开这座坟墓,把她的丈夫的遗体放在里面。

(草稿)

3月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

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定稿)

草稿的开头从马克思夫人燕妮的逝世谈起,这样略显离题并且入题较慢。在定稿中,恩格斯

则开门见山地从马克思的逝世谈起,使听众在演讲一开始就沉浸于对马克思的缅怀与崇敬之

中,从而达到演讲者与听众的思想和情感的一致。对于这一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

演讲实践已经给予了充分有力的证明。

若无视演讲开头的一般原则,那就难以顺利实现演讲的意图。比如,有的演讲一开始就是

党的‘十二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蓝图,一个伟大的前景展现在我们

面前”的老生常谈,结果使听众注意力松弛,情绪低落,评价态度也不积极。

具体来说,充满吸引力的开场白有许多种方法,在此,简略介绍几种。

首先,你不妨从自我介绍开始,袒露自己,就是演讲者自我介绍,这样会使听众感到亲切,

从而缩短与听众的感情距离。例如郭沫若的《印象与表现——在上海美专自由讲座演讲》中

的开场白:

“刚才刘海粟先生说我是真正的学者,说我不是假冒牌货,要我关于艺术作一番谈话,我自

真是高兴,但是我同时也很惭愧。其实我本是学医的人,我对于艺术全是外行,像我这样的

人才正好说是冒牌货。我近年来虽然在文学上,做了些工夫,但是艺术好像是一片汪洋大海

,文学不过是艺术中的一个海湾,我们从一个海湾所看到的海景,不能用它来概括全世界的

一般海景……我现在要从文学的立脚点来探讨艺术的全部……我说的话可以说是外行话了。

好在我眼前诸君都是真正的艺术家,都是真正的内行,我在今晚上说的话有得到校正的机会

,这是我再幸福没有的事。”

这样的开场白,借助个人的经历,体现了演讲者的谦虚品格,既活跃了气氛,又沟通了演讲

者与听众的感情。

其次,我们可以引用名人说过的话,因为这些话具有警示的力量。所以,适当的引用

句名人说过的话,是演说开端的好方法。下面一段,便是讨论事业成功的演说的开场白:

著名心理学家郝巴德说:“全世界都愿意赠金钱和名誉为最优奖品,只赠给一件事,那就是

创造力。创造力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毋须人家指示而能够做出极确当的事。”

这段演说辞的开头是有几个特点值得称道的,他在第一句话就引起了听众的好奇心,使听众

愿意听下去,想再多知道一些。演说者如果在说完“只赠给一件事”的后面,能够十分技巧

把话略为停顿一下,那更会使人迫不及待的要问“世界上最优等的奖品赠给谁?快说,也许

我们以为不然”。他的第二句话立刻把我们引进了题目的中心。第三句是问话,更可以引起

听众的思索,而且使听众愿意来共同讨论。第四句给创造力下了一个定义……接着演说

者举了一件有趣的实例,来证明创造力的可贵。

第三,我们可以用悬念的方式开场。即故意先不把要谈的对象明确告诉听众,让听众去关心

、去猜测,使听众产生急欲往下听的心理。用这种方式开头容易把握听众情绪,赢得控制会

场的主动权。例如余德馨的《受骗的上帝》的开头:

“我演讲的题目是《受骗的上帝》。这可是个离经叛道的题目,说它‘离经’是因为在信

的人看来,圣经明明白白地写着,一切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怎么能受骗呢?说它‘叛道’

是因为唯物主义观点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又哪来的上帝,更哪来受骗的上帝呢?不

!‘上帝’是有的,‘上帝’就是你、我、他。有一句名言叫‘顾客就是上帝’。”

这篇演讲开头较新颖独特,先介绍自己的演讲题目,接着又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更否定了受

骗上帝的存在,最后又肯定上帝的存在。这种迂回的介绍就创造了一个个悬念,激起了听众

的关切之情,使他们的注意力一下被一个个问题吸引住了。

此外,还可以通过陈述一件惊人的事实或由时间或现场的情景讲起,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让掌声更热烈

(一)标新立异

许多演讲往往容易落入俗套,特别是一些会议报告,更是不容易出新意。但是如果能站在

一定的高度,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去构思,也能够讲出新意。李瑞环同志2000年3月21日在

全国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虽然是一篇会议报告,但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带

一种清新的感觉。这篇讲话用了1/3的篇幅来论述“时间”问题,其中40多次提到“时间”

,并发出了对“时间”的感慨:“人类社会已经跨入公元2000年。在这千年更迭、世纪交替

之际,抚今追昔,备感时光之易逝,时间之宝贵。正确认识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对于我们

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同志,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这段表述中,

李瑞环多次感叹道:“面对20年辉煌,回顾千年往事,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就是,过去耽误

的时间实在太多了!”“我们发展,别人也在发展,而且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我们再

能丢失时间,时间对我们实在太紧迫了!”“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来说,时间就是发展,时

就是前途,时间就是命运。时间对我们实在太重要了!”这些论述和感慨,用在政协闭幕式

上非常有特点,给人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一家香港刊物评论道:“这段极富‘李

氏风格’的讲话,既切中时弊,又非常震撼人心,被传媒称为‘简约求真、不落俗套,切中

要害,富于文采。’在会上激起一阵阵掌声,在会下引起一片又一片议论。”

(二)唤起同感

巧妙地描述经验再现的过程,让听众重新感知,跟随你的意念做出反应。

有人说,所有的大演说家都会有一种戏剧感。然而,这并非一种稀少而只能在雄辩家身上找

到的特性。孩童们多有这种丰富的戏剧感,我们所认识的许多人都有的速度感,富有面

部表情,善于模仿或做手势,它至少是这种无价的戏剧能力的一部分。我们多数人都有某种

这样的技巧,只需稍加努力和练习,便能做更多的发展。

重叙事件时,在其中放入愈多的动作和奋激的情感,就愈能对听众造成印象。讲演不论多富

于细节,讲演者若不能以再创造的热情来讲述,终是软弱无力。你要描述一场大火吗?把

与火焰搏斗的群众所感受到的强烈、焦灼、激奋、紧张的感觉告诉我们。你要陈述自己在水

中做最后挣扎且惊恐袭上心头的感觉吗?让听众共同感受你的情感吧。举例的目的之一,便

在使自

己的讲演为人们牢记不忘。只有使事例深印在听众脑海中,他们才会记得你的讲演及你要

他们做的事。我们总记得华盛顿的诚实,是因为樱桃树的事情已借由韦姆斯的传记而深

植人心。圣经《新约》是人们言行借鉴的丰富宝库,其道德操守原则,皆藉富含人情趣味的

事例而益发彰显、强化。

(三)制造高潮

林肯的葛提斯堡演讲不到三分钟,听众五次鼓掌。陈毅1962年在广州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

的长篇演讲,听众欢笑达62次之多。演讲应当这样,尽可能造成几次高潮。制造高潮首先

靠思想,有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甚至说出来的是至理名言,听众自然信服。电影《列

宁在一九一八》中,列宁到来赫里逊工厂群众集会上演讲,当列宁讲“共产党人,藐视敌人

,无所畏惧”;“工人阶级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胜利”时,全场为之沸腾。其次,造成高

潮需要技巧,比如铺垫蓄势,衬托对比、强调突出,设网解扣、当头棒喝等,都可以酝酿

和制造出高潮来。高潮的语言应当是警语,义深、言奇、语简。比如丘吉尔在出任首相后的

次演说中说:“我要向下院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的,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

水’

。”正如丘吉尔自己后来在《回忆录》中所说的:“在我们的全部悠久的历史中,没有一位

首相能够向议会和人民提出这样一个简明而又得人心的纲领。”正因如此,下院一致投票赞

成。

(四)善用修辞

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能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

点意见》的讲话中讲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时说:“要发挥知

分子的专长,用非所学不好。有人建议,对改了行的,如果有水平,有培养前途,可以设法

收一批回来。这个意思是好的。‘四人帮’创造了一个名词叫‘臭老九’。‘老九’并不坏

,《智取威虎山》里的‘老九’杨子荣是好人嘛!错就错在那个‘臭’字上。毛泽东同志说

,‘老九’不能走。这就对了,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51页)

小平同志用“老九”借代为知识分子,说明了对知识分子的关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一次,李瑞环讲到领导班子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时,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一个

好的班子

,要讲究配备好各种人才,钢筋受拉力强,但受压力不行;混凝土受压力强,但受拉力不行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特殊的力量。”对于那些眼睛只顾向上,只对上边负责而

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干部,他形象而尖锐地批评道:“有些人为领导办事,够不着,翘着脚尖

也要办;为下面办事,一弯腰就能够着也不爱办。”生动的语言把那些唯上唯官的干部形象

刻画得惟妙惟肖。

(五)锦上添花的结尾

演讲的结尾有如晨钟暮鼓,让人感到清音有余,引起思索和回味。结尾和开头一样重要,事

关整个演讲的成败,有了好的开头,却没了响亮的结尾,往往收效甚微。即人们常说的,有

了龙头,勿缺豹尾。好的结尾可呼应开头,起到锦上添花的好处。故此,在演讲的准备过程

中,一定要重视对结尾的设置。一般的结尾有几种:

1总结式

总结式是对演讲的内容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做出结论。如河北省委政研室主任李瑞昌在一次

题为《搞好领导班子团结要“十多十少”》的演讲中,开头从多理解,少猜疑;多

谅解,少记短;多坦诚,少戚戚;多自律,少挟嫌;多干事,少表现;多

公正,少偏执;多学习,少自负;多实实在在,少耍小聪明;多听正道,少信

谗言;多琢磨事、少琢磨人等十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演讲的结尾,演讲

者作了这样的总结:“以上‘十多十少’更准确地说,有些‘少’不应当是少,而应当是‘

无’,只是由于语言习惯,也由于有些‘少’在事实上很难完全杜绝,不妨用‘几多几少’

更上口,但意思是明确的,这‘十多十少’涉及的可能是小事、琐事、日常的事,但恰恰这

些‘小事’却是在实际上影响团结的因素,也恰恰是这些‘琐事’,也反映出一个人的世界

问题,反映出一个部门风气正不正的问题。我们搞‘三三三一’教育,‘讲学习、讲政治、

讲正气’,就要联系身边最生动的实际,联系活的内容,联系思想深处的东西来进行。”结

尾对开头提出的“十多十少”进行总结,是一篇照应得比较好的演讲。

2激情澎湃式

充满激情的结尾有很大的鼓动力,特别是一些动员性的演说,结尾说一段热情洋溢的话,

可以使人振奋,使人激昂。看一场球赛,中场进一球与临终一分钟前进一球,群众情绪是大

不相同的。

1860年,林肯在选举中获胜当选为总统,他亲自起草了就职演说。当时美国因奴隶制度问题

使南北斗争日益激化。南方七省先后宣布脱离联邦,一场武装叛乱正在酝酿之中,国家的生

死存亡面临考验。林肯作为总统,要全力维护国家的统一,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他在就职

演说中,深刻地阐明这一思想。在结尾部分,他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口号,要求南北加强团结

——

我不愿意结束演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不应该成为敌人。虽然感情不能维系爱

的契约,但是感情不能打破爱的契约,把这个广阔的土地上的每一个战场,每一个爱国者的

坟地,同每一个活着的人的心,每一个家庭联结起来的,那神秘的记忆之弦,一旦重新为我

们天性里的善良天使所拨动,将仍然会使合众国合唱歌声雄壮嘹亮起来。

这琴弦一定会被重新拨动的。

3步步加强式

这种方法是不容易运用的,它要求在理论上层层加深。而与全文论证不同,这种加深是在

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在语势上要迅速推向高峰,像海潮沿着海滩推进,势如虹、声似雷,

最终一触礁石,激起泡沫飞溅。

1936年8月28日,十个黑人组织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25万人参中的“自由进军”。他们从

华盛

顿纪念碑分两路到林肯纪念堂,在那儿,号称“黑人之首”的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说,他以

美国宪法的《解放宣言》为依据,抨击了黑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号召广大黑人立即投入

争取自由的斗争中。在演说的结尾,他对未来做了一番寄想——

我怀着这样的憧憬,有一天我们国家会站起来,真正过上按它的信条的意义的生活……

我憧憬着有一天,在乔治亚沙的江山上,奴隶和农奴主的子孙们能够一起坐在充满兄弟情

谊的桌子旁……

我憧憬着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孩将活在一个公正的国度中……

4遥相呼应式

演讲的首尾呼应能给听众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如郭沫若1978年3月31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

作了一个书面发言,这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

一次盛会。当时郭沫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已经86岁高龄了,他在大会的最后一天发表了《

科学

的春天》这篇政论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演讲。演讲开头他豪情满怀地说道:“我们民族历

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

思绪万千。”接着导入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大家寄予的厚望。演讲的结尾用诗一般的语言与开

头的“科学的春天”进行了呼应:“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

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开头用春天比喻科学焕发了青春,结尾用张开双臂拥抱这个春天

,首尾照应得形象而又恰当。

总之,结尾的方式各种各样,我们还可以引用诗文名句或借用幽默等各种方式结尾。说无定

法,应做到恰如其分,简洁有力;切勿拖泥带水,适得其反。

四、做一个偷“心”高手

听众的反应,决定演讲的成败。把听众当成自己演讲的上帝,真诚地为其服务,并虚心地包

容他们,全身心地融入他们当中,便会掌握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以下做法以供借鉴:

(一)以友善的方式开始

骄傲是人性中的一个易爆的特性,聪明的做法是,让一个人的骄傲为我们所用。如何来做?

不妨以友善的方式开始,诚恳地把我们的观点展示给我们的听众,使他们感觉到,我们的建

议与他们已经定位的某些事情其实很相似。这样便会使他易于接受,而不致拒我们的建议于

千里之外;这样便会避免相反或对立的意念在他脑海里滋生,从而破坏了我们演讲的效果。

然而大多数人都缺乏这种细致的耐心,能够与一个人携手同入对方信仰的城堡中。他们认

为,要攻夺城堡,就必须对它狂轰滥炸,借正面攻击,把它夷为平地。结果如何?敌意一旦

产生,

吊桥即被收起,大门紧闭上闩,身披盔甲的弓箭手拉开了长弓——文字之争和头破血流之战

上场。这般的逞凶斗狠,最后总是以平手结束,无一方能够说服对方一星半点。

在说服人或使人印象深刻的演说中,我们的问题只是在于:一味想把自己的意念植入他人心

里,却反而使相反和对立的意念不断地滋生。

那么,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对方的敌意呢?我们不妨好好记住伍卓?威尔森的话:“

如果你来对我说:‘我们坐下来商议一番吧。假使我们意见不同,让我们了解彼此为何不合

,发生问题的究竟是哪些地方呢?’我们即刻便会发觉彼此根本相距不远,发觉我们不合之

点很少,而相合之点却很多;并发觉我们只要有耐心、有诚意,并有着彼此聚合的欲望,我

们就终会相聚相合。”

(二)采取低姿态

在讲演者与听众的关系里,真诚是无可替代的。

讲演者自认在智能或社会地位上高高在上,听众一听便知。的确,讲演者欲得听众的爱戴,

最佳的方法之一便是采取低姿态。

亚德莱?E?史蒂文生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毕业典礼讲演开始时就采取低姿态。他说:

“在这些场合里我总有力诎之感,使我想起一次人家问撒母尔?巴特勒如何善用生命时他的

回答。我想他的回答是:‘我连如何善用以下的十五分钟都不知道呢。’我现在对于以下的

二十分钟便有相同的感觉。”

如果你自认在听众之上,就会激起听众的敌意。你讲演时,就如同展示在橱窗里,你个性中

的每一面都一览无遗,稍有自夸便会招致失败。而谦虚则可激发起听众对你的信心与善意

。当然,也不必显出动辄得咎的模样。只要你显出自己是决心要尽力讲好,又何妨略提自己

才识有限呢!这样,听众自会喜欢你、尊敬你的。

亨利及丹纳?李?托玛斯,在他们的《现代宗教领袖传》一书里这样说孔子:“他从不以

自己独具的知识去向别人炫耀,他只是以自己包容的同情心,去设法启迪他们。”我们若也

能有这种包容的同情心,便能掌握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

(三)用眼睛说话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的奇妙变化倾诉着一个人微妙的心曲,它是会“说话”的。在

演讲中,要让眼睛说话,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明亮有神、热情友善、充满智慧的眼神,向听众表明你的坦诚、灵活、自信和修养,

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2用眼神的变化表达自己内在的丰富情感。比如,讲到兴奋的时候,睁大眼睛,让它散发

出兴奋的光芒;讲到哀伤处,眼皮下垂,或让眼睛呆滞一会儿,以渲染哀伤的情绪;讲到愤

怒时,瞪大眼睛,怒视前方,让其充满着逼人的神色……总之,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应当

配以什么样的眼神。

3三种视线交替使用。三种视线指环顾的、专注的、模糊的。环顾的视线,可以照顾全场

,关心每一位听众,增强听众的“参与感”,表明演讲者是同所有听众交谈;专注的视线,

就如同进行“典型调查”,把准听众的心理,可以用来启发引导听众,或者赞扬、鼓励听众

,或者制止个别听众的骚动,调整、控制会场;模糊不清的视线,可以向听众表现演讲者在

认真思考,加强话语的价值,也可以借此作为视线变化的过渡,稳定自己激动的情绪,同时

向听众表明自己有较好的经验与修养。

(四)态势语必不可少

用态势来传情达意,被称为“态势语”、“身体语言”或“形体语言”。这种语言的意义、

感情由演讲者的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以及形体动作的活动变化产生,能通过听众的视觉感

受而被理解。

使用态势语与听众交流,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自然活泼。罗丹说过:“不要扮鬼脸,作怪样来吸引群众。要朴素,要率真!”在演

讲中,态势语应是自然的,同时又是活泼多变的。

2要精练确切,与话语配合默契。这一点强调的是态势语必须恰当地传情达意,要以少胜

多,不使人眼花缭乱,同时应与有声语言相配合。闻一多在《最后一次的演讲》中,随着愤

怒斥责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的话语,他攥紧拳头捶击桌子,这个动作十分精练,且与话语

配合默契,有力地突出了闻先生的思想感情。

3要坚持自己的个性。态势语的表现,同演讲者的性格、气质紧密相关。一个开朗、直率

麻利、说话干事十分快速的人,他的表情动作尤其是手势动作,一般表现为急速、频繁、果

断;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他的态势表情往往又表现为动作缓慢,手的活动范围小且少变化。

在运用态势语进行交流的时候,应注意保持自己的个性特征,显示自己的风格,不要一味去

模仿什么演说大家,否则会不伦不类,惹人耻笑。

(五)避免千篇一律

我们知道,在同一时境中演讲,容易受时间、地点、气氛及相同主题的制约,出现千篇一律

的现象。由此,要想成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受到观众的青睐,最好的办法便是出“奇

”求新。

在某学校举行的纪念五四青年节即兴演讲比赛中,李燕就曾以此先声夺人。在她演讲之前已

有七名同学进行了演讲,他们的称呼大多是“老师们、同学们”,李燕如果还用这个称呼,

是很难引起听众注意的。于是她采用了别人没有用过的称呼语:“未来的工程师、会计师、

厂长、经理们,大家好!”(学校设有机械、铸造、会计、管理等专业)这一符合校情又富有

新意、充满深情的声音,霎时像巨大磁石吸引了听众,说话声没有了,一千双眼睛都集中到

她的身上,从而为她的演讲创造了良好的情境,定下了成功的基调。

有一次,在天津某大学图书馆的会议室里。1959届专修班的同学正在聚会,

发言者个个都是讲话高手,缅怀过去妙语连珠,抒发感情动人心弦。轮到王教授讲话时,他

想到了分别40年后的变化,想到有的同学已经去世,于是就改换了一个切入点。他感慨万千

地说:“人在痛苦和欢乐的时候,总要想想亲人。此时此刻,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思念着我

们班的每位同学。我提议,让我们暂时收敛欢乐的心情,为几位离我们而去的同学默哀,以

寄托我们的缅怀之情(同学们立刻都静了下来,低头致意);然后再让我们举杯向未能到会的

同学们表示真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大家都举起了酒杯)他用奇特的开头讲大家之所想

,一下子就引起了听众的共鸣,所有同学都被他这新奇的开场白折服了。

在一次题为“爱我神州”演讲大赛预赛中,张小华发现大多数人的稿子都是

先讲祖国的文明史,接着谈建国后取得的辉煌成就,最后再谈自己如何爱我们的祖国。而自

己是最后一个演讲者,不变思路,肯定会让听众倒胃口。于是演讲时他来了个“倒插笔”,

别人“先放后收”,而他是“先收后放”。他说:“前边的同学们讲了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

文明史,讲了雄伟壮观的长城,讲了给世界文明带来飞跃的四大发明,是的,这一切都是

爱、神圣的。但只有这些还不够,因为,长城虽大,却挡不住侵略者的铁蹄;指南针虽灵

,却引来了毒害人民的鸦片;而火药成了帝国主义列强杀我同胞、烧我国土的武器;在先辈

发明的洁白纸上,写下的却是不平等的条约……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作为炎黄子孙的

我们,在今天,爱我神州的最好表现就是不能忘记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

的强国!”(热烈的掌声)由于他突破了前边演讲者的思维模式,跳出了呆板的定向思维羁绊

,变被动为主动,所以取得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五、上什么山,唱什么歌

在现实中,不是每一次演讲都经过精心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的。我们常常会经历一些突如

其来的事情和意想不到的场面,并难免要进行一些即兴演讲。因其随机性极强,演讲的功效

几乎凭临场发挥的情况而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处乱不惊,泰然自若并语惊四座呢?

主要应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说在须臾,积在平日

给你的第一个忠告是:首先得在心理上随时准备着在各种场合的即席演说。

当人们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请你发言时,多是期望你对某一个你能发表权威言论的题目表

示一些意见。这里的问题是,要根据情况,决定在自己能支配的短短时间里确实要谈论些什

么,有个极好的方法可以使你登堂窥秘,那就是心理上对这些情况先有准备。在开会当中,

断地问自己,如若现在被请起来讲话,到底要讲些什么?这一次最适合讲述自己题材的哪个

方面?对于眼前的那些建议,如何措辞表示赞同或反对?

就好像一个飞行员不断地向自己提出在任何时刻都可能发生的危险,以随时准备着在紧急状

下做冷静而精确的反应。一位光芒四射的即席演说家,也是在做过无数次从未发表过的演说

以后,才使自己准备妥当的。像这样的演说,其实真不能算是“即席演说”,它们就是平时

准备着的演说。

当然,你的题材肯定是已知的——只要你认真,余下的便只是如何组织以适合时间、场合的

题了。既然要做即席演讲,必然只能说上一小段时间,因此先决定哪方面最适合当前的场

,不必道歉说自己没准备,这本来就是意料中的事。然后尽快投入题目中,进行快速思考。

(二)打好腹稿

即兴演讲主要是靠临场发挥,这就要求演讲者注意观察现场的听众,及时捕捉那些与会议有

关的人或事,然后临时构思一个初步的轮廓,也就是打好讲话的腹稿。政治演讲的背景、环

境一般是预先知道的,话题的范围也是大体划定的,对即兴演讲者来说,关键是选择一个最

佳角度展开话题,并能牢牢抓住现场的气氛。打腹稿的过程就是对讲话内容进行抽象概括,

大致安排一个顺序,再适当加以发挥。在即兴演讲中,现实材料的组织很重要,因为实例是

摄取听众注意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要根据领导者把握信息量大的特点,从材料的新

颖、典型方面着手准备。同时还要组织好语言,特别要把握好句群的运用,一个句群有一个

明晰的中心,把一个个句群串起来,一篇生动的“腹稿”就出来了。

(三)赢得时间

如果无法即刻投入到题目中去,那就务必立刻进行举例,以此引入话题。这样做有三

个理由:1你可以从苦苦思索下一句的需要中解脱出来。因为经验极容易复述,即使在即

席演说的情况下亦然。2你会渐渐进入演讲的状况,初开始的紧张自然飞逝无踪,使你

有机会把自己的题材逐渐温热起来。3你可以立即获得听众的注意。因为,事件——实例

是立刻摄取注意力万无一失的方法。

听众凝神谛听你所举出的饶富人情味的实例,可使你在最迫切需要时——讲演开始后的极短

时刻里,对自己的能力重新获得肯定。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过程,能抓住人们注意力的人马上

就会感知这一点。当他注意到听众那种接纳的力量,并感觉到那种期盼的目光如电流般射向

讲台时,他就会感受到有种挑战要他继续,要他尽最大力量去做回应。演说者与听众间建

立的和谐关系,是一切成功演说的关键所在——没有它,真正的沟通即不可能发生。这便是

力劝你以实例展开演说的原因,尤其是在人家请你说几句话时,举例是最管用的。

(四)适时适地的原则

听众只对自己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感兴趣,有三个来源可供你撷取意念,作为即席演讲之用。

一是听众本身。谈论自己的听众,说说他们是谁,正在做什么,特别是对社会和人类做了什

么贡献,并使用一个明确的实例来证明。

二是场合。当然也可以讲讲举行这次聚会的情况缘由,是周年纪念日,表扬大会,年度

聚会,还是政治或爱国集会?

最后,如果你曾注意地听讲,不妨就指出,对自己之前另一位演说人所谈及的某一特殊事物

特别感兴趣,然后将它扩大详述一番。最成功的即席演说都是真正的当场演说。它们表达

的是演讲者对听众和场合的感想,它们适时适地,如同手和手套密切相合。它们是为了这个

场合,而且是专为了这个场合而量身订做的。它们的成功也就在于:它们自特殊的时刻里

绽放,如罕开的玫瑰,不多时便又凋谢不见;可是听众所享受到的愉快却绵延不绝,在你尚

未想到之前,他们已将你当成即席演说专家了。

(五)切勿乱说

即席演说光是不着边际的胡扯瞎说,用不合逻辑的细线将不相关而无意义的事串

在一块

是不成的。你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来把自己的意念合理归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