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即席讲话
808900000017

第17章 (2)

第十四章.答记者问是高难度的即席讲话 (2)

罗斯福没有直接告诉记者自己的感受,而是让他通过连吃四块蛋糕的感受,体验自己连任四次总统的感想,可谓高明之极。

以问代答

在回答提问之前,针对问题本身的难度先向对方发问,把压力转移到提问者本人身上。反守为攻的战略经常能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我们在回避自己不愿作答的问题时,也可以运用这一技巧,在接过别人的提问后,反而把问题甩向对方,或者向其提出一个更具难度的疑问。对方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只有功夫招架,并且也不好意思再把问题推向我方,我方因此而非常顺利地扭转形势,占到主动权。

以问代答就是不愿意回答对方所提的问题,反而给对方制造出新的问题让对方作答。其机巧是似答非答。从表面看好像认真回答对方的提问,但话中却是出一个与对方所提问题的内容背道而驰的问题以反问或设问的方式来向对方发难。所以,以问代答法通常是为回避对方涉及敏感性问题的提问而采用的一种接茬方式。

我国驻印度大使李连庆1986年初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会上,一位记者突然提出的问题,但李连庆却巧妙地做了回答——

记者:据说,中国在新疆帮助巴基斯坦试验核武器,对此,大使先生有何见解?

李连庆:“据”是一个推测用语,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使用这样的词语是不够慎重的。据谁而说?证据何在?中国一贯主张销毁核武器的原则立场是众所周知的,她自己制造核武器,也是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以致最终销毁核武器,怎么会再去帮助另外一个国家试制武器呢?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反问代答的语言机巧。记者的尖锐提问显然是带有某种政治目的的,面对记者提出的大是大非问题,需要冷静地稍作思考,然后选择某种既不失风度,又能巧妙地躲闪对方的敏感性问题的方法,此时,李大使采用的以问代答——即从一长串的反问中,既表明了中国不搞核扩张的立场,又批评了记者捕风捉影的行径,肤浅地看,好像岔开了话题,答非所问,实际上却起到了强有力的渲染效果。

毛泽东同志1945年8月到重庆谈判,曾与民主党领袖蒋均田作过一次很有影响的谈话:

蒋说:“假使有一天我们认为不需要枪杆子护卫,可以自由活动。如欧美的民主国家一样,用自由竞选的方式取得政权。毛先生,你愿否放弃所有的枪杆吗?”毛答:“在未答复你的问题以前,我先请你答复我的问题。你相信不相信共产党的政治斗争技术不在任何政党之下呢?”蒋答:“我确信共产党的政治斗争技术不在任何政党之下。”毛说:“你既然相信共产党的政治斗争技术不在任何政党之下,则你已答复你所提的问题的一半了。你想,假使我能凭政治斗争技术取得政权,我为什么要负养数十万大军的重担呢?”

蒋均田先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是以“假设”为前提的。主席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很艺术地给对方一个反问,待得到肯定回答之后,再用一个反问否定对方的提问。回答这样大的问题只用了抓住本质的两个反问,足见毛泽东的超人之处。

以问代答的例子很多。一次,一家英国电视台采访梁晓声。采访者走到梁晓声跟前说:“下一个问题,请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短的一二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们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梁晓声灵机一动,立即反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英国记者不禁愕然。

梁晓声“犯规”了!当然这是迫不得已。因为对手把他推进了“二难推理”的困境中。这显然已超出了正常提问,是诡辩。但梁发现对方的逻辑有一个大弱点,那就是对手若以同样方式反击,他也无还手之力。所以梁的反问运用同样的逻辑,以二次大战作比,变后手为先手,扭转了被动局面。

运用以问代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轻车熟路的,关键在于运用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辨明对方提问的用意所在。有时,对方突然提出“复杂问语”,意在诱使你落入他预设的圈套,对此要保持警惕性。譬如,当发现对方提问中包含的那个假定是你所不能接受的,就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你可以寻找另外一个与原话题相关或相近的话题,似问似答地和对方周旋,这比拒绝回答要好得多。

接茬引申

所谓接茬引申法,就是当对方提出的问题使你实在无法回避又难以做出正面解答时,不妨顺水推舟接着他的话茬往另外方面引申,用引申之处的绝妙结果来回答对方的提问。接茬引申需要具备丰富的想像力和联想力,使间接回答的话语出乎对方的意料。所以,接茬引申法是岔题作答空口道的一种行之有效之法。请看丘吉尔是如何妙用接茬引申的:

20世纪30年代,一次丘吉尔访问美国时,有一位反对他的美国女议员咬牙切齿地对他说:“如果我是您的妻子,我会在您的咖啡里下毒药的。”

丘吉尔狡黠地一笑,不屑地答道:“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会喝下那杯咖啡的。”

还是这个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次发表演说,极力主张与苏联联合共同抵抗德国纳粹的侵略。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替斯大林讲好话?他说:“假如希特勒侵犯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阎王讲话的。”

丘吉尔并不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而是用幽默含蓄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观点寓于其中,让对方细细去品味。这种间接岔题作答,不但能恰到好处地回击对方不友好的态度,而且能使答话的语言充满情趣、魅力和耐人寻味的神秘色彩。

优雅回答

优雅回答是一种站在高处,俯视对手,意味深长地回答,还可以说是大度回答。

周总理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具有非凡的口辩才能。是友也好,是敌也罢,或者亦友亦敌,不友不敌,他总是沉着应付,自由周旋,于优雅谦逊间捭阖纵横。这其中有不少是场面十分尴尬,环境十分险恶,一般人们认为问题比较尖锐,十分棘手时候。

抗美援朝期间,一次,总理批阅完文件接受一美国记者采访。美国记者看到总理桌上放的是一支美国派克钢笔,就诘难:“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总理含蓄地答道:“提起这支笔呀,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支普通的笔,是一个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这是机变,也是暗示,总理由他的派克钢笔而至“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而至“留作纪念”……

能运用这种方法的人,不仅口才好,德育高,而且思想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存在于万物之中又凌驾于万物之上。否则,答非所问,无的放矢,贻笑大方。

现引现证

现引现证犹如现炒现卖,即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地取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得自己的论据更充实、更充分,喻意也更深刻、更贴切。现引现证空口道的“道具”通常是和对方有关系的。现引现证的最突出特点是语言直接、单刀直入,其攻击力足能使对方因猝不及防而落败。

美国前总统卡特竞选总统时,一位酷爱找茬的女记者采访了他的母亲。

女记者:你儿子说如果他说谎,大家就不要投他的票,你敢保证说卡特从未说过谎吗?

卡特母亲:也许我儿子说过谎,但却都是善意的、无邪的。

女记者:何谓善意的说谎?

卡特母亲:你记不记得,在几分钟之前,当你刚跨进我家的门时,我对你说你非常漂亮,

见到你非常高兴?

女记者立即败下阵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卡特母亲“以人喻理”,现引现证,既削弱了女记者咄咄逼人的架势,又维护了自己儿子的形象。

夸张回答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国家的新闻记者问陈毅:“请问,中国最近是用什么武器打下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的?是导弹吗?”

对于这个涉及国防机密的问题,陈毅并没有以“无可奉告”顶回去,而是风趣幽默地举起双手在空中做了一个动作,然后带着几分俏皮地说:“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一句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竹竿捅下飞机”是一句绝对天方夜谭的戏谑。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却可以成为很精彩的答语。陈毅同志在记者招待会上这番极度夸张的言谈,收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效果:一、很礼貌地回绝了涉及国防机密的提问,并且仍能获得对方好感;二、同时暗示出中国有信心而且有能力对付外来侵略的态度,弦外之音,余音袅袅。

偷换概念

一次,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召开记者招待会。他介绍了我国经济建设情况和对外方针后,谦和地请记者们提出问题。一西方记者站起来说:“请问总理先生,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面对西方记者的提问,周总理当然听出其弦外之音。但他从容自若,面无一丝愠色,而是幽默而又语调轻重不同地答道:“这个问题嘛,有十八元八角八分。”说到这里,总理故意停了下来,环视大家。场内鸦雀无声,记者们为之愕然,面面相觑。

稍许,周总理才解释道:“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十种主辅货币,合计为十八元八角八分。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誉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在国际上享有信誉。”总理话音未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一个成功地综合运用有声语言、副语言、体态语和目光语的语言艺术典范例子。其含有深刻思想意义的戏剧悬念式幽默的形成,不仅仅在于周总理巧用了“暗换概念”的方法,将中国人民银行资金总额,换成人民币主辅币种类的面值总额,回避了不能回答的机密问题;而且在于多种表达方式和谐圆熟的运用。

否定假设

梅内德谟是古希腊诡辩学派麦加拉派的著名人物。有一次,一个人故意这样问他:“你是否已经停止打你的父亲了?”

梅内德谟该如何回答呢?无论他回答“是”或“不是”,都会落入圈套。因为如果他说“是”,就等于承认他打过他父亲,如果说“不是”,又等于表示他还在打他的父亲。真正进退两难。 但梅内德谟毕竟是个杰出的辩才。他略一思索,马上就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我既没有停止,也没有打他。”

问话人见钻不到空子,只好悻悻地离去了。

这是诡辩术的典型事例。问话者使用的是狡诈提问的方法。这种以隐含某种假设为前提的问话,极具欺骗性和隐蔽性。它是根据排中律在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中,必须选择其一的规律,利用人们怕犯“两不可”逻辑错误的心理提出来的。但此举正中梅内德谟下怀,他选择了最正确的答案。即否定对方话中的假定,从而挫败了对方。答话中体现了逻辑缜密性和语言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