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809800000034

第34章

第6章第5节买公田:贾似道破解金融难题

买田的地区限于平江(苏州)到嘉兴的六郡,也就是今日江浙间长江三角洲最富庶的地区。所买的田地为每户二百亩之外的三分之一(即八百亩须卖官二百亩,一千四百亩须卖官四百亩)。付价根据一个复杂的公式以纸币杂以金银僧道度牒(可免税也可转卖)及告身(荣誉头衔的文凭)。

——黄仁宇

1275年9月,因战事失利而被贬为高州团练使(相当于武装部部长)的贾似道,在途经漳州时,被监送官郑虎臣处死。

对贾似道来说,这大概是个意外,他或许从未料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死去,但对郑虎臣来说,他的这一行为,正如黄仁宇先生指出的,使他青史留名,“为千古读史者所传诵”。《宋史》列举奸臣15人,以贾似道为“殿后”,以此显出著史者的道德立场。黄先生为我们指出当日的情形“在野士人包括中等以上的门户都已痛恨他入骨”。

贾似道是个为千夫所指的罪人,郑虎臣为民除害,理应褒奖。贾似道确有令人切齿的地方。他虽为进士出身,但仕途进位,却多为裙带关系。1238年,贾似道的姐姐因貌美专宠于宋理宗赵昀,而升为贵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贾家也不例外。贾似道很快被提拔为正四品的军器监。这等于大学毕业没多久就坐上了司局级干部的位子,44岁就做了副宰相。之后出将入相,成了一代权臣。

如果有谋划之能,具理政之术,做个权臣倒也无妨,实际上在多数情况下,权臣才能以强势整合各方资源,统合于一处,以固邦本。但贾似道并不是这等人物。他的头脑更多的用在了如何将斗蟋蟀玩得更好,以及如何将太平粉饰得更好。黄先生说他“晚年尚起楼阁水亭榭与诸妾都蟋蟀为戏”,为此他还赢得了一个尴尬的外号“贾虫”。

对贾似道的上级领导和他的同僚来说,“贾虫”玩蟋蟀这等事情完全可以视作小节,导致他众叛亲离,连太后都牙根痒痒想要唾其面,最直接的导火索还数“买公田”一事。对当时人来说,这是这位国舅爷最不能饶恕的大错。贾似道把能得罪的人全都得罪了。

南宋实行国有土地与私有土地并存政策。宋政府掌握的国有土地,多为从犯事官僚、逃户、绝户中收回的土地,以及江河淤积的沙田,军队开垦的营田,称为“公田”。1127年,宋高宗赵构即位初年,金兵压境,军费不足,有大臣建议,将公田卖给私人,赵构采纳了这一建议,在短时间内得以融资成功。这项政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在一定时间与范围之内,减轻因战争而给百姓带来的税赋压力,这是刚刚建立的南宋获得更多人拥戴的一个好办法。

不过这项政策在具体实行中,出现了两个问题。

其一,由于土地价格高,普通农家无力购买,而多为高官豪强所得,这些有钱人不屑贫瘠或中等的田地,专挑上等富饶的公田,这些公田土地肥沃,产量高,富户就有能力提升粮食价格,导致许多城市贫困人口因无力购买而成为流民,高官豪强因有权力与资金做依靠,趁机吞噬一般农户的家田,使得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其二,由于高官豪强只对富饶田地感兴趣,剩下的一般的田地无人问津,便被政府搁置。这些没有卖出的公田,由于贴着“出售”的标签,使得农民不敢承租,这部分田地实际上就被撂荒,政府原本能从这些土地上获得的各种收益白白流失。以现在说来,就是国有资产遭受损失。

从宋高宗实施卖公田至宋理宗,时间已过去了整整100年,这100年间,除了上述两个问题越发严重之外,还有一个弊端也日益显现,几乎导致南宋政府的信誉破产。古代社会,土地就是命脉,于国于家都是如此,即便是在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宋朝也不能例外。由于土地多集中在豪强地主手中,若想满足军队粮食所需,政府就需要出钱向“种粮大户”购买。由于军粮需求急迫且量大,政府财政有限,故而在收购时就只能打“白条”。“白条”可以再市面上流通,带有纸币的功能,称为“造楮”。这种措施实际上与“强抢民财”没什么区别。由于南宋始终面临着北方强敌的侵犯,于是就陷入这样一个怪圈:战争就得要军饷,军饷就得要军粮,要买到军粮就必须“造楮”,“造楮”一多,势必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其结果就是导致南宋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黄仁宇先生指出:“南宋初年米一石值三缗为常情,一百年之后有提到三百四十缗,七百缗及一千缗一石的文字,其货币贬值已超过三百倍。”极端情况下,120斤大米需300000元人民币,这数字骇人听闻。在这种情形下,百姓的日子过得如何就不难想象了。基层不稳会导致统治基础的松动,这个道理南宋政府也是明白的。减少“造楮”,保证物价稳定和军粮充足就成了南宋政府最紧迫的政治任务。

这个重担落在了实权人物贾似道身上,因为他首先提出,要解决国家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恢复公田制,向大官僚和大地主买回公田。黄先生指出“贾似道买田的方案行于1263年,距元军入临安也还有十三年。”贾的方案,黄先生为我们勾出——

“买田的地区限于平江(苏州)到嘉兴的六郡,也就是今日江浙间长江三角洲最富庶的地区。所买的田地为每户二百亩之外的三分之一(即八百亩须卖官二百亩,一千四百亩须卖官四百亩)。付价根据一个复杂的公式以纸币杂以金银僧道度牒(可免税也可转卖)及告身(荣誉头衔的文凭)。”

从田亩数上我们即可看出,拥有上百亩乃至千亩田地的,绝非普通百姓,贾似道的矛头直指那些寄生在土地上的高官地主。贾似道知道,这么做必然会引起这些人的反弹,于是他以身作则,将自家的1万亩田地卖给政府。从政策本身来看,是个科学的办法,也可看出贾似道也有一颗“爱国之心”。但很多事情,想法很好,做起来却变了样。贾似道为了突出业绩,将买公田视作一场运动,将任务打包,包干到每一个地方官员,地方官为了政绩,就把买公田当成了一种形象工程。

贾似道规定每户人家200亩之外的田地才按量购买,但地方官却连百亩之田也收购;这倒也罢,最让田主气不过的是收购价。都说粮贱伤农,土地贱价,人家也不干。土地收购价低到何种程度呢?按规定,亩产2石的值200缗,1石的值100缗,但实际情况是,地方官对亩产1石的土地只给40缗。这等于是变相抢劫。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们当然要哇哇大叫了。

这还不是买公田产生的最大问题,黄仁宇先生指出,最严重的还是“买到这些田土之后,官僚机构无确切的办法掌握管理,以坐收成果。”也就是说,南宋政府面对这些买回来的田地,不知道如何经营,买与不买竟然成了一回事。

虽然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南宋政府还是勉强支撑了12年。贾似道到死也没有想到,他的“买公田”政策直到明朝,都是皇帝最头疼的事情。退也不是,自己用也不知怎么用,最终还导致黄先生指出的“苏松地区的官田与重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