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在组织部的岁月
8105300000031

第31章 清华只是新起点

得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侄子如释重负,虽说也感叹12年的辛勤耕耘,但沉重的心情一下子消失了。这不仅仅是他一人的感受,更是牵动一大家人的心弦。客观地讲,倘若目标锁定的就是一所重点大学,按考分去努力争取便是,虽有所期盼与等待,但绝对不会有得而失去的担忧,因为侄子是清华的签约考生,当时填报的专业不好,但又想上清华,便想通过自己努力,重新选择专业,因而要打破学校常规,结果自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兄长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达成了意愿,侄子不仅走进了清华,而且读到了自己喜爱的专业。也许我是个异类,当侄子情绪平复下来后,我没有跟着他继续沸腾,而是郑重地告诉他,清华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学习的起点,更是人生的新征程。因此要他学会归零,把过去的辉煌收进行囊,继续用勤奋去推升自身的健康成长。

侄子的干爹给他讲,学习的起点高了,人生成就会跟着高。但是,成就不是我们等待就会到来的,而是需要我们主动地去迎接黎明,甚至于去迎接新的挑战,因而我们绝对不能有所懈怠。正如圣人所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事实上也是如此,你想懈怠,就是环境也迫使你无法懈怠。因此,你更不能有羡鱼的心态。侄子走进清华后,传回来的第一个讯息就是:人才济济,竞争激烈。一问情况才知道,他们班里很多都是各省的尖子生,而且还有两位十三四岁的神童,这使得一向对学习特别自信的他,也不得不开始认真起来,慢慢地又进入了紧张的学习状态。

侄子的目标是麻省理工大学,自然对学习重视有加,对人际互动特别藐视。于是我便给他讲,学习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唯一,将来即使进入科研领域,也还是要与人打交道。因此,我建议兄长别送侄子到北京,要让他从小学会独立生存,最后侄子只好背着行囊,独自去学校报到。因为我特别重视孩子的综合能力建设,也是我在新作《年轻父母育儿的四点法则》里讲过的观点,就是人们都有一种补父情结,于是拿出来教育侄子。

客观上讲,不仅综合能力是人生之要,而且清华大学资源丰富,不能好好把握,就等于放弃了成长。因此,我寄希望侄子,一要学好专业知识,因为他的梦想是麻省,而要实现这个梦想,则务必坚持勤奋学习,保持专业领先;二要增强跨界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所选专业,而要对相关专业进行浅学,因为学理都是相通的,学点其他专业知识,不仅不会浪费时光,反倒会相得益彰;同时希望侄子利用好人脉资源,积极为将来创业积累能量。于是,我便为他创造条件,比如在领导关心下有幸参加清华培训,认识到几位学校老师,且后来有联系,便叫侄子主动去拜望;又如在中纪委的好友得知我的书稿出版,便提出要一本读读,我没有直接寄过去,而是叫侄子利用周末送过去,以此锻炼他与人互动的能力。

总之一点,我告诉侄子,到清华并不意味着可以懈怠。恰恰相反,特别需要更加地努力与勤奋。唯有如此,坚持把清华作为人生新起点,才会在人生道路上书写出灿烂与辉煌。倘若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停顿于喜悦之中,事业便会停止不前,因为我担心侄子只重视于学术深造,而忘却了事业的全面推升和协调发展。

在入校之前寄语侄子,当是希望策动侄子的美丽人生,使其掌握成长的方法,永葆奋斗的激情,尤其要用心中的明灯,去照亮人生的航程,倾情谱写优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