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在组织部的岁月
8105300000040

第40章 治理都市冷漠症的巧思维

从川东小城走进大都市,昔日出差只能感知到,都市的霓虹灯很漂亮,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似乎这就是财富的写照,既有物质财富屯奇的意思,也有精神财富丰饶的含意,其他的想法压根儿就没有想过。或许,这就是路人心态的结果,因为只从财税体制的角度去进行了解读。

时光荏苒,岁月留痕。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乘着春风走进了都市,成为了霓虹灯下耕耘的劳动者。这个时候,就深刻地体验到了都市劳动者的情怀,而这些情感当中,最让我透心的是,走在都市的行人道上,没有了在县城里的温情。现实不得不让我回首往事,昔日走在小城里,总觉得左边是亲人,右边是朋友,因为那是一个血缘关系笼罩的社会,情字无处不渗透在你的灵魂里。事实上也是如此,人们无不追索祖宗八代,寻找相互间的亲情纽带,因而当你走在大街上时,四处传来的都是热情的招呼声,到处都充满着爱的情怀,也使你不得不付出情感,因为情感是需要礼尚往来的。否则,你就会受到周围人群的批判。

然而,当我们走在都市里,慢慢融入新的环境中,才感觉到文化氛围随之改变了。比如过去的快节奏,现在你要学会慢下来。不仅如此,你还得学会都市的人际交往。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熟悉的面孔,假如你像在县城里一样,远远地热情地招呼对方,得到多不是一种热情,多是一种淡淡的无视。起初,你会觉得是不是对方没看到,再后来你会觉得是对方高傲。与同僚们谈及此事,都说这已成为一种文化,足见这根深蒂固的顽疾。它们既不是爱“騉”,也不是觉得“人不求人一般大”,无需去与人热情互动,开始真有点习惯不了,因为环境让你也要学会如此,自然内心就觉得缺少了点小味道,社区里那种“老死不相往来”就更是正常不过了。

作为社会学者,我也爱观察和思考,不觉发现,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都市本身患了冷漠症,比如你走在都市的街道上,哪怕是绿灯的时候,你还得左看右看,因为直行的车是停了下来,但左转右转的车辆还多,甚至于你还得提防不守规矩的车辆。假如你不如此小心提防的话,出了问题你就得悔不当初;又如冬日里艳阳高照,小城里四处都可以分享到阳光带来的温馨,倘若你站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即使艳阳无私地洒向大地,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到它的温暖,因为高楼大厦挡住了温暖的阳光。细细思量,世间很多事,都不是小我的有意识,而是一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这或许是都市冷漠症结所在。

再到后来,一天步行上班途中,看到商铺主人专心致志工作,还有那人群匆匆远去的背影,这相互陌生而独立的场面,才使我真正找到了答案:都市的冷漠症,确实不是所谓的“騉”,而是马克思所讲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因为都市经济人相对独立,都在按照市场规则运转,相互之间缺少经济上的紧密互动,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种不互动的格局。我想,要解决老死不相往来的都市冷漠症,首先得把经济规则与社会法则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经济强势互动的新格局,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