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在组织部的岁月
8105300000052

第52章 青春是用汗水浇铸的

青春犹如一张白纸,靠自己的双手去描摹;青春犹如一栋大厦,需要砖头一块一块地去堆砌;青春犹如擎天一柱,要用汗水去把它精心浇铸……我的青春当是如此,既是用知识堆砌起来的大厦,更是用辛勤汗水浇铸出来的风景。

从有记忆始,我的成长无不浸润着汗水。读小学坚持家务与学习两不误,把时间都用在了成长上,既增长了见识,又保持了前茅的成绩,赢得了全市性遴选机会,并荣幸跨进省重。由于学校离家不是太远,我们选择了走读。伙伴们结伴而行,坚持边行路边背课文,不但没有感到上学辛苦,反倒锻炼了身体,尤其轻松地完成了课业,成绩也扶摇直上。到了毕业季,我更是没有放松过,除帮父母干家务外,时间大多用在了学习上。想想那当儿,500页的书一周就能看完。当然,这与数学基础有关,习题大多能够心算,学习效率自然较高。艰辛劳动没有白费,我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拿到通知书,该是无限的激动,可我并没高兴起来,因为当时想读高中。时任校长也很关心我,特别是校长夫人对我更好,她是学校图书管理员,只要我需要什么书籍,打一声招呼就可拿回家,且校长建议我直升高中部,哥哥也支持我读高中,可我想早点自食其力,给父母减轻负担,在哥哥已是教师的情况下,我便选择了电校。其实,这里有个小插曲,我本想读定向生,好回家门前的兵工厂,因我的成绩远超统招线,或许教育局想多走一人,便把档案送到了我的二志愿,因此我来到了电校,但并没放弃深造的念头,不仅学好了课本知识,且自学了《群论》、《欧氏几何》等知识,同时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雨果、泰戈尔、契诃夫、莫泊桑、巴金、鲁迅等,就是我那时认识的文学大师。不过,担任学生会主席后,因社会活动骤增,有时一天会议多达三四个,特别是校级运动会期间,晚上还得开会梳理情况、安排工作,有时还得审签广播稿。为了保证学习成绩,我不得不放弃自学,特别是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同仁的信任,工作推动起来得心应手。辛勤的耕耘和劳作,充实了学生生涯,也使我每年都拿回了一本优干证书。

我捧着盛满了汗水的学籍档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按常理该会成为一名“电老虎”。当我把派遣单拿到电力局去时,局长却要我到基层锻炼一年,且关系转到基层去。听说到基层只锻炼一年,当时心里很高兴,可我把情况告诉师兄后,深谙世故的师兄觉得不妙,便建议我找市人事局改派。我当时一窍不通,但知道师兄绝不会害我,而且他们社会阅历多,便按照他们的建议,拿着派遣单到了人事局。也许是学习成绩不错的缘故,也许是发表30多篇文章的缘故,也许是优秀学生干部的缘故。总之,运气不错,人事局领导爽快地答应了,我由此成为了一名乡镇干部。那个年代,从学校到乡镇工作的屈指可数,可我并没有感到失落,内心反倒觉得荣光,工作起来特别上心。因此,我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宽松环境,在全市创办了第一个镇级简报,并以此为平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推动了工作,得到领导好评。但谁又知道,为办好简报,自己付出了多少。那个时候,我是既当记者又当编辑,既当打字员又当校对员,既当印刷工又当邮递员,从采稿到简报寄发,除财政所有位好友间或助一臂之力外,其他都得一个人单干。有时为赶时效,加班到夜深很正常;有时为保质量,衣服弄得脏兮兮的也正常;有时为采写文稿,休息日到村社更正常,因为不至于影响到岗位工作。也许这虱子是自己捉到头上的,因此干起来特有成就感,真正是累并快乐着。不仅如此,我还积极撰写新闻稿件寄到报社去,如《小书记的致富经》、《铜鼓寨的领路人》等数十篇稿件在报刊上相继发表,对乡镇工作来讲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正当我干得风生水起时,组织上将我调回市级机关。尽管在乡镇工作还不到一年,真要离开时心里却特别留念,尤其是饯行时书记告诉我,还有几个部门的领导也来人问过,他还向组织推荐了我。听到这些,一股暖流在心间流淌,使我感到特别地欣慰,更是坚定了勤奋成事的人生信条。

我来到市级机关后,参加了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并被安排在团办,专司文字、督办工作。那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因为没有电脑,只有铅字打字机,每份文件都得先定稿,再用打字机在蜡纸上打出来,最后用滚筒手推印制而成。因此,给市委领导的讲话稿或者汇报材料,都得先人工撰写好,再层层送审。一般而言,送市委主要领导签审,都得把底稿重抄一遍,且多是谁主笔谁负责。记得有一次,要对基层组织整顿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团部领导安排我为书记写稿,草拟初稿时没有觉得累,因为写的过程精力都集中在了思考上,道是抄写书记送审稿时,我才感受到了累的味道。那天我从早上八点半上班开始,一直不停地抄写,抄得我手指发麻心发怵,直到下午6点多钟,我才把讲话稿抄完。不过,辛勤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活动结束后,我们几位文字工作者都受到市委表彰,部分同志还被提拔到了重要岗位上。当时我就在想,这真是一分汗水一分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组织工作也不是清闲活,算是高强度的工作,几乎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上级要的材料多且快,让你简直不敢有丝毫懈怠。不过,只要自己不领队,心理压力就没那么大,因为你只管把领导交办的完成好。要是负责一块工作后,就得与其他地方有竞争,逼得你不得不去思考工作,想想能不能创新发展,压力慢慢就来了。我是作中层后才体验到了这种味道,当时部长把研究室、组织科、党管科、电教中心和网站交我统筹,工作量之大,就不言而喻。为把工作落实好,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我只好实行周一例会制,坚持总结督促工作、安排布置任务。那当儿,我们八九个年轻人,常常聚在一起,加班加点地工作,市委办公群楼下的食店,都快成我们的小食堂了,因为吃加班餐成了一种常态,但我们热爱组织工作,所以说是苦中也有乐。

再后来,不经意考调到了宣传部门。在宣传部,时间不长,但工作也算做得扎实,特别是当年社科评奖活动中,尽管有20个区市县和驻市高校的相互竞争,但我们最终拿到了接近10%的奖项,创下了区县获奖的历史记录。还有在“文化信使”活动中,自己坚持务实的作风,经常深入联系社区,帮助整合文化资源,精心策划文化活动,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实施的武术文化特色社区建设,得到上级部门高度重视,使特色社区文化渐成气候,因此荣获了街道办事处颁发的“文体工作先进个人”,这当是我从小学一年级以来获得那么多奖项中最有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一个。我坚持既抓好组织,又带头开展社科研究,其中《开展公共文化,建设和谐家园》、《建设社会组织,构建和谐文化》分别获得市级优秀群众文化成果一、二等奖,特别是专著《执政力》荣获成都市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被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等地列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选读教材。再后来,我在领导的关心下来到了政协,尽管缺少了热闹的元素,但我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始终坚守着人生的梦想,坚持不懈地追逐着。六年多来,我把大量的时间,转变成了实现理想的正能量,坚持从理论提升出发,为单位撰写的经验文稿先后被《全国政协报》、《四川政协报》等媒介采用。同时静下心来,对原来创作的文稿,进行精心整理,编辑出版了《管理新思维》、《限量民主论》、《民主的追问》、《与孩子一起成长》等著作,有的还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藏,散文随笔集《在组织部的岁月里》和《刘久鑫随笔选》也已成型。

其实,青春是否美好,是否值得回味,是否值得歌颂,它不在乎收获多少,而在于我们付出了多少,还有那值得书写的积极心态与坚韧毅力。所以,我们要抓住青春,把“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发展中去。唯有如此,自觉从“小我”中跳出来,始终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同行、与世界同步,我们的青春才会更加光亮和富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