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立体栽培蔬菜
8109600000060

第60章 棉铃虫应该如何防治?

棉铃虫俗名番茄蛀虫、玉米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棉铃虫是多食性害虫,棉铃虫可危害200多种作物;主要有棉花、禾本科作物、烟草、茄科作物、豆科作物、南瓜等,在菜区以番茄受害最重。棉铃虫属喜湿喜温性的害虫,其发育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在70%以上。在夏季降雨适中而均匀时发生严重。大风雨能降低田间卵量,雨水过多,土壤湿度过大,可增加蛹的死亡率。在地势低洼、植株茂密、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虫害严重。在成虫发生期蜜源植物丰富,成虫补充营养充足,则产卵量大,发生就严重。防治方法:

(1)翻地。棉铃虫在土壤中化蛹,并有羽化道通向地表,翻地可破坏其羽化通道,使成虫羽化后不能出土而窒息死亡。翻地时农具的机械作用也能杀死部分蛹。

(2)灭卵。结合整枝打杈,可消灭部分卵粒。

(3)杨树枝把诱蛾。将半枯萎带叶的杨树枝剪成60厘米长,每5~10枝捆成1把,基部一端绑上小木棍,插在田间。每公顷插150把,5~10天换1次,每天早晨收取成虫消灭。

(4)黑光灯诱杀。每30000平方米面积设置一个黑光灯,以诱杀成虫。

(5)种植玉米诱蛾产卵。在番茄或辣椒地里,种植少量玉米,可诱棉铃虫成虫产卵,然后人工消灭之。

(6)生物防治。注意田间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有条件时可人工繁殖赤眼蜂、草蛉,或助迁瓢虫、蜘蛛等,增加田间天敌量,抑制害虫发生。亦可用7216芽孢杆菌。

(7)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初期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10%双效灵Ⅱ200~300倍液灌根,每株灌0.25千克药液,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