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在,发现你的职场优势
8116200000026

第26章 1%的工作,100%努力(2)

当集团公司的市场和销售总监来做市场检查的时候,不是穿着西装对销售人员进行指手划脚,而是和业务员一起动手理货,帮助他们做一些很细小的事情。

该公司的巧克力市场一直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位,但这并非因为该公司跨国企业的背景或者广告做得好,更不是他们有什么特别诱人的促销方案或者总是请大明星来捧场。

这家公司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着一群对每个销售环节都抠得很细的销售人员,他们对竞争对手的打击从来都是从每一个细胞开始的。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小事的秉持使他们在同行业内极具魅力,因此在订货会上,他们拿到的业绩总是其他公司的4到5倍!

以某一次秋季订货会为例,他们一年前就在全国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试点,全程拍摄了VCD,并且对这个试验性会议做了很多仔细的研究,市场推广部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制定了详细的“订货会操作流程手册”。在订货会之前,会议的组织者又一起去将要开会的城市进行观摩,一起参加会场的布置,会议的安排,事先预演,然后和经销商一起在工作流程、会场布置、人员安排、客户邀约等可能出现问题的方面进行讨论并制定解决方案。

如此,他们将一个订货会的基本框架搭建完毕,在已经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接着开展订货会中的工作,哪怕再琐碎的小事,他们也会因准备充分而应付自如。就是这些完善的准备工作,就是这些小事的积累,让这家公司赢得了经销商的心,赢得了整个巧克力市场。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平庸企业和杰出企业的差距就在这些小事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一旦发挥效力,既可成为我们通向杰出的良机,也可成为我们走向平庸滑梯。

做好小事才能去做大事

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工作中大量的时间里,显然做的都是一些小事,饭店的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打扫房间,整理床单等小事;公司职员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报表,绘制图纸之类的小事。但你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因为正是这些小事使你有了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机会,换句话说,你所做的工作,正是由这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你做不好这些小事,或者不将这些小事做到位,怎能去做好“大事”,怎能期望别人给你更大的信任。

古语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注重细节,在小事上下功夫,已经成为所有竞争者击败对手、掌握主动进而走上成功的法宝。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其实很多我们所熟知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汤姆·布兰德刚开始只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一个制造厂的杂工,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使他从中获得了成长,并最终成为福特公司最年轻的总领班。在有着“汽车王国”之称的福特公司里,32岁就升到总领班的职位,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汤姆是怎样做到的呢?

汤姆20岁那年进人工厂,一开始,他就对工厂的生产情形做了一次全盘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3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相同。他当时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车制造这一行做一番事业,就必须对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都能有深刻的了解。”于是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杂工不属于正式工人,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哪里有零活就要到哪里去。因为这项工作,汤姆才有机会和工厂的各部门接触,因此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当了一年多的杂工之后,汤姆申请调到汽车椅垫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椅垫的手艺学会了。后来他又申请调到点焊部、车身部、喷漆部、车床部等部门去工作。在不到五年的时间,他几乎把这个厂的各部门工作都做过了。最后他又决定申请到装配线上去工作。

汤姆的父亲对儿子的举动十分不解,他质问汤姆:

“你工作已经五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恐怕会耽误前途吧?”

“爸爸,你不明白。”汤姆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当某一部门的小工头。我以能胜任领导整个工厂为工作目标,所以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正在把现有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利用,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椅垫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是如何制造的。”

当汤姆确认自己已经具备管理者的素质时,他决定在装配线上崭露头角。汤姆在其他部门干过,懂得各种零件的制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优劣,这为他的装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没有多久,他就成了装配线上最出色的人物。很快,他就晋升为领班,并逐步成为15位领班的总领班。如果一切顺利,他将在一两年内升到经理的职位。  我们可以看到,汤姆在小事中所获得的成长是巨大的。

杂工不仅干的小事而且也的确是个小工,他却可以从中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做椅垫显然是一道很不小的工序,他却可以将做椅垫的手艺透彻掌握。他利用在每一个部门埋头苦干做小事的机会,不仅给自己增添了许多很宝贵的工作经验,还对厂里的各部门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因此,他虽然一直是一位很普通的员工,但他的经验、他的见解,已超越了普通工人,也就是说,他已拥有领导全厂工人的能力和素质。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工作初期都有可能被派去做一些琐碎的小事。在这种情况下,请你一定要珍惜这些做小事的机会,不仅要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因为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小事来十分消极,不过只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加强公司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我们知道,年轻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无论做再小的小事,都会减损自己最宝贵的时间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时间来换取其他的资源——工作技能、经验等,而是敷衍了事,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白白地浪费了用在“小事”上的时间资源。何况任何事情就怕养成习惯。如果你懒得尽心去做小事,失去去从小事中成长的机会,而是养成了马虎懒散的工作习惯,那情形会更糟。即便有大事摆在你面前,你也无法胜任。要知道,大事皆由小事积累而成,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从小事开始,逐渐锻炼意志,增长智慧,日后才能做大事。那些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做不成大事的。

有一个朋友讲了他这样一个故事:

他是知名大学的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考人一家省级机关。

他胸中豪情万丈,一心只想鹏程万里。

不料上班后才发现,每日无非是些琐碎事务,既不需太多智能,也看不出什么成果,心便渐渐地冷了下来。

一次单位开会,部门同仁彻夜准备文件,分配给他的工作是装订和封套。

处长再三叮嘱:“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别到时弄得措手不及。”

他听了更是不快,心想:初中生也会的事,还用得着这样嘱咐,根本没理会。

同事们忙忙碌碌,他也懒得帮忙,只在旁边看报纸。

文件终于交到他手里。他开始一件件装订,没想到只订了十几份,订书机“喀”地一响,针用完了。

他漫不经心地抽开订书针的纸盒,脑中轰地一声——里面是空的。

立刻发动所有人翻箱倒柜,不知怎的,平时满眼皆是的小东西,现在竟连一根都找不到。

那时已是深夜十一点半,文件必须在次日八点大会召开之前发到代表手中。

处长咆哮道:“不是叫你做好准备的吗?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好,大学生有什么用啊。”

他低头无言以对,脸上却像捱了一掌。

几经周折,他在凌晨四点找到一家通宵服务的商务中心,终于赶在开会之前,对同事们微笑着,将文件整齐漂亮地发到代表手中。

没人知道,他已是彻夜未眠。事后,他灰头土脸地等着训斥,没想到平时严厉得不近人情的处长,却只说了一句:“记住,工作面前,人人平等。”

朋友说,那是他一生受用不尽的一句话,让他深刻地领悟到:用十分的准备迎接三分的工作并非浪费,而以三分的态度来面对十分的工作,将带来不可逆转的恶果。“因为,”他郑重地说,“千里马失足,往往不是在崇山峻岭,而是在柔软青草地。”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真正的障碍,有时只是一点点疏忽与轻视,比如,那一盒小小的订书针。

所以,不管你初入职场,还是你所做的工作一直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你都应该认真对待它,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成长,才会使你在以后有机会做更大的事情。一个普通职员,如果希望有一天能得升迁或者重用,首要条件便是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使业绩超过所有的人,然后才有希望被重用和获得做大事的机会。

从小事做起,才有机会做大事。在任何一份工作中,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值得我们去研究。即使是最小的事,我们也不应该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相反,应该付出热情和努力,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做好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今天这个社会,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胸怀大志,满腔抱负,但是成功往往都是从点滴开始的,甚至是细小至微的地方。如果不遵守从小事做起的原则,必将一事无成。在这里,我们想忠告所有正在工作着的人:凡事勿急功近利;先要历练自己的心境,沉淀自己的情绪;从零做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相信每个人的都会有令自己满意的职业生涯。

做好小事才能成为大人物

在很多人眼里,大人物总是和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小事则是小人物做的事。其实,无论是大人物还是普通人,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一些很平凡、很简单的小事情。不同的是,小人物总是盲目地以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从不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而大人物从来不将小事当成小事,相信“有事情发生就是有机会来临”。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是美国威望很高的将领和领导人,他把“注重小事”当成自己的人生信条;世界唯一一位依靠股市成为亿万富翁的沃伦.巴菲勒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里兹.卡尔顿饭店的创始人里兹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过于功利化的社会越来越让人们变得浮躁起来,总是将自己的眼睛盯在一些大的目标上,对自己工作中的小事情视而不见。殊不知,这正是影响一个人事业前途的关键所在。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成大事者必重细节,已成为整个时代的心声。因此,将小事做好既是一种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精神。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刚参加工作时,因学历不高,又没有特别的技术,他在公司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在工作中,洛克菲勒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三十九滴,焊接工作便结束。这显然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所有参与过这工作的人都知道,但没人把这个工作中的小细节当回事。洛克菲勒却不愿放过这个细节,他不断向技术人员询问有关技术参数,寻找改良焊接技术的办法。当时公司很多人暗地笑他傻,“算了,让他折腾吧,这种小事也只有他这样的小工才会去想。”他们说。

经过一番研究,洛克菲勒终于研制出“三十七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实用。但他不灰心,又研制出了“三十八滴型”焊接机。这次研制非常完美,公司对他评价很高,不久便开始生产这种机器。

洛克菲勒的“三十八滴型”焊接机在公司全方位使用后,虽然每次焊接只节省了一滴焊接剂,一年下来却给公司带来了5亿美元的新利润。“改良焊接剂”直接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功的关键在于:普通人工作时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而他却特别注意。

有一个朋友,新到一家民营企业上班,本来招聘时,和人力资源部、老板都谈好了,做销售总监,负责全盘的销售。可是上班以后,老板却安排他暂时做总监助理,每天负责搜集报表、通知会议等杂事,而总监由老板暂时代理。于是他就配合着老板,做助理的工作,连续做了三个月。直到三个月以后,老板才让他坐上了总监的位置上。在这三个月期间,他在总监助理的位置上每天处理的都是一些杂事、小事,但他并未将这些当成小事杂事,他知道小事并不是小人物的事,因此他最终得到了老板的信任。在很多企业中,把高能力的人低标准使用,看他实际的表现能力,然后再给相应的职位,这是很通常的举动。蒙牛的老板牛根生,当年就是从伊利的刷瓶子工人做起的。他未将打杂这种小事当成小人物的事,每一件事都做得很认真,因此他成功创建了蒙牛。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算不算小事?严格说来,这件小事还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围之内。但阿基勃特做了,并坚持把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还有一些人因为事小而不愿去做,或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有这么一个故事:

据说,在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