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好关系学事半功倍效
8122900000008

第8章 好关系成就一生(7)

所以,称赞的话一定要说得适当,讲究火候,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把话说得好听了,说得到位了,上司听着心里也就舒服,自然会对你产生好感。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事求是地称赞上司的优点,而不能去虚拟他的优点,这样才显得更加诚恳。

在你恭维上司之前,要明白,赞扬不等于虚伪的奉承,欣赏不等于假惺惺的谄媚,要真心实意地去赞扬上司身上的优点。

比如,你的上司非常精通公司的业务,你就应该适当的为此对你的上司“美言”几句。因为上司不希望被下属看成是一个空壳,仅有一个“光鲜亮丽的外表”。这种能说到“点”上的赞扬话,会让上司很高兴。

小威身处一家大公司,工作干得很出色,他深信自己一定会得到上司的赏识,并得到提升。然而小威却不愿意等待,他不但把工作搞好,还经常主动接近上司,说一些让上司高兴的话。

有一天,小威的上司刚给员工们开完会回到办公室,小威就端了一杯咖啡走进来,礼貌地问了声:“您想喝咖啡吗?”

上司谢绝了,刚要走,这时小威赶紧说:“经理,我以为您总接触咱们公司研究产品的方案,不一定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没想到您还看这样难的书。”说着看了一眼上司手里拿的书,原来是一本比较深奥的书。

上司笑了笑,说:“呵呵,想不到你还挺细心,我抽空看看,觉得挺有意思。”

这一次的交谈也许别人看上去不以为然,但是对于工作能力本来就强的小威,这次谈话可是自己的一个砝码。因为这样上司就注意到了自己,并会因为自己礼貌得体的谈话举止而对其产生好感,一旦关注到这个人,自然也就会对他的工作业绩感兴趣:机会,就是这样来的。

小威就是一个细心聪明的人,他懂得要想光在工作上有好成绩还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发现机会,创造机会,最终利用机会。

另外,有时赞扬上司还可以动些小脑筋,讲究方法。我们要试着去了解上司,因为只有全面了解一个人,才能知道这个人的优缺点,根据上司的性格特点和喜好,来进行这种称赞的“深加工”,上司这才不但会发现你的存在,还会喜欢上你。

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有成,上司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成为你的“梯子”或“助推器”,但是也可以成为你最大的“拦路虎”或“绊脚石”。

与上司交往一定要掌握好说话的分寸,上司一般都很爱摆架子,让人不易接近,但如果你能适时地说几句让上司舒心的话,慢慢地,他就会正视到你的存在,也会愿意和你进行一些适当的沟通。如果你同时真的有工作能力,相信还会得到提升的机会。

不要只想着向上司要工资,要动动脑筋,制造机会,用好的方法与上司相处交流,这样一来,不用你去主动向你的上司要工资,工资也会“飞”过来,甚至还会有加薪的可能。

对下属要帮助和倾听

在公司,员工之间只有职位、工作性质的差别,但是在人格、尊严方面肯定是平等的。如果你是上司,你的工作性质就是为了协调好大家,共同搞好公司事务。这不是什么值得到处炫耀或者足以对下属颐指气使的资本。

许多上司受不了下属给自己提意见。其实,他应该庆幸自己手下竟然有不听使唤的“刺头”,因为一个领导下面有刺头出现,只能有两个原因:

1.这位下属有想法、有创意,是帮助自己提升工作效率的好帮手,而且他提供的信息、工作情况,可以成为以后自己改进工作方法、调整管理方式的重要依据。

2.说明作为领导,自己作风民主,胸怀宽广。设想一下,如果手下全是一帮机器人,整个团队也就没有了竞争的活力。

国外有经济管理学学者指出:如果是一个下属不听指挥,那就是下属的错误;如果大部分下属不听指挥,那就该换管理者了。

下达命令的艺术

在人际交往中,上司和下属的关系是相对比较难相处的。这需要双方都要充分把握好彼此说话的分寸。而上司与下属之中的管理者——上司,更应该起到表率作用。作为上司,是否能与下属合作得愉快并且卓有成效,完全取决于他与人相处的能力。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对下属太刻薄了。

上司习惯于命令下属——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实。其实我们可以想一下,人们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看法,当面对一个盛气凌人的上司时,下属不可能由于强迫或威胁而从心里同意上司的观点。反之,下属会很愿意接受我们上司和蔼而友善态度的开导。而严厉批评常常会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员工工作的兴趣和士气。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家跨国企业公司的经理,有一天下午刚刚结束一场会议,准备回自己的办公楼,忽然心血来潮想突击视察一下会场的办公情况。于是,推开一间办公室的门,看见一名员工的办公桌乱七八糟,经理心情有些不悦,说:“你的桌子这么乱,怎么能好好办公?现在我命令你赶紧给我收拾好!”这名员工只好在经理的注视下默默收拾。

经理转移了视线,又看见另一位员工的桌子上什么都没有,简直可以说是“一尘不染”,经理又对这位员工说:“你的桌子上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办公?我现在命令你摆上需要工作的东西!”这位员工也只好开始忙活。经理眼看着他们都收拾好了,才满意地走出办公室。

殊不知,这些员工在心里不仅对这位喜欢命令人的上司印象大打折扣,还非常排斥这位上司,甚至尽量避免与这位上司在一起。而他们的办公桌,似乎是出于逆反心理一样,还是外甥打着灯笼——照旧(舅)。

我们假想一下,当时这位上司是这样对两名员工说的:“你桌子上的物品都能开个展销会了,哈哈,我看是不是该整理一下呢?这样工作也会有个好心情吧?”、“你桌子亮得都能当镜子用了,不过这么一块大镜子太浪费了,缩小些面积怎么样?放些东西在上面吧。”……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预料到结果——气氛不会尴尬反而更轻松,员工不仅会对上司产生好印象,更能彻底听从上司的指示,努力工作。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到,上司怎么样来命令下属是一种艺术。命令是领导者管人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它可以以稳健的形式间接下达,也可以以口述的形式直接下达。当上司口述命令时,一定要懂得少用命令口气,而用建议的口吻。如果“命令”被自己生硬的语气打了“折扣”,必定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种现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是常见的,如果命令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企业工作就难以有效开展。

委婉地批评

一般来讲,习惯用生冷的态度命令下属的上司,在批评员工时往往都不讲技巧,而是根本不顾及对方的自尊心,大庭广众之下也毫不顾及。这样一来,下属的自尊受到严重打击和创伤,也就没心思再好好工作了。不仅如此,下属同时还会对这样的上司产生怨恨的心理。

上司、下属都是人,都有可能会犯错误。有的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而上司一时冲动,就按捺不住自己的火气,就狠命地责备他,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地训斥员工。

这种粗暴的态度会严重伤害下属的自尊心,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打击下属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下属的工作效率下降了,势必也会影响上司的工作流程,这样一来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好比“丢了羊”一样,为了防止继续“丢羊”,就必须立即采取“补牢”的措施——将自己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人们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作为上司,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倘若自己是被上司狠命批评的员工,会心悦诚服地执行命令吗?

当上司看到员工犯了错误或者在工作上缺乏干劲,工作没有主动性,光是责备是无济于事的。主动性必须从内心激发出来,对员工的指责只能是隐晦的,在表面上还是要以激励为主。

有一家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的大型超市,超市经理有一次碰巧遇到下属中一位收银员收错款项。当时收银员满脸通红,生怕上司当着顾客和其他员工的面批评自己,让自己下不来台。

没想到这位经理首先亲自给顾客道了歉,并补偿上欠缺余款,接着面向这名收银员,说道:“工作是难免出错的,出了错并不可怕,只要及时纠正,给顾客留下好的印象,反而还能提高我们超市的信赖度。当然,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要细心为好,你说呢?”

这位收银员感激地望着上司,心里在告诉自己,今后要是做不好工作,可对不起今天上司对自己的这番谆谆指教啊!周围的员工也都对这位上司产生了难以言表的敬佩之心。

这位超市经理就深知管理下属之道,如果当时他不顾下属的自尊,当众训斥,气氛会多么紧张?职员又能从内心对这位上司信服吗?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有大将风范,在员工犯错时,采取委婉的态度,充分尊重员工的尊严,才能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作为上司,千万别以为做到对下属少命令、多建议并在下属犯错时委婉地批评就可以了,还要适时地以微笑示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微笑的价值在于,它不需要花费什么,但创造了很多的成果。”相信你的下属也不希望看到整天阴冷着脸的上司,那样只会让下属对你更畏惧,增大你们之间的距离感。

所以,如果你不喜欢微笑,就强迫自己微笑吧,强迫过后,你会发现自己心里也高兴起来。永远都保持着勇敢、愉快的态度,让你的下属每天都看到一个阳光灿烂的你——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你微笑的人。

假如你是一位上司,那么要记住:少命令多建议,改批评为委婉的说辞,多对你的下属微笑——相信你会成为一名人缘极好的成功上司。

对客户形象第一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都拥有或多或少的客户。在与自己的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每一次与客户的谈话都是发自内心地与之沟通,并认真揣摩客户的心理呢?你与你的客户关系怎样?这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要知道,与客户沟通中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故事,看看里面的主人公会不会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实写照?

小刘这天按照老板的吩咐,去见一个在商场很有威望的客户。小刘如约来到一家很气派的咖啡店,等着他的客户。约定的时间到了,可是客户还是没有来,小刘本来就是个急性子,心里有点着急了。

一会儿,客户赶到咖啡店,很有礼貌地向小刘道歉,小刘见对方很是诚挚,心里也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交谈也就如约开始了。

谈话进行得还算顺利,把谈话首要任务确定完,小刘松了口气。这时候,这位商家以闲聊的口吻问起小刘的工作情况。小刘皱着眉头叹道:“唉!别提了,天天累死累活的,真不想于了!”

这位老板很奇怪,问道:“噢?你的工作虽然比较辛苦,可还不至于到了这个地步吧?”

小刘继续愤愤地说:“你是老板你不知道,我们才辛苦呢!每天我都没精打采的,就比如说刚才和你谈话吧,我都心不在焉,就想回家睡觉!”

这位老板顿时瞠目结舌,想了一会儿,扔下这样一句话:“我们刚才谈的合同容我再考虑一下。”留下小刘一个人在咖啡店就独自走了。

其实,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让人难以理解,一个公司的形象有时候只在于你与客户交流时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那位老板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有着积极向上工作态度的职员,这样的公司才有蓬勃生长的旺盛生命力。像小刘那样近乎颓废的工作心态,换了谁与之合作,都不会放心。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注意与客户交流时的细节问题。至少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