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性的弱点全集
8123700000052

第52章 坦然面对生活(3)

那件事情之后不久,我内人和我请了几位朋友到家里来吃晚饭。就在他们快来的时候,我内人发现有三条餐巾与桌布的颜色不相配。

“我冲到厨房里,”她后来告诉我说,“结果发现另外三条餐巾送去洗了。客人已经到了门口,没有时间再换,我急得差点哭了出来。我只想到:‘我怎么会这么愚蠢,整个晚上算完了,彻底毁了?’后来转念一想,为什么要让它毁了我呢?我走进去吃晚饭,决心好好地享受一下。而我果然做到了。我情愿让朋友们认为我是个比较懒的家庭主妇,”她告诉我说,“也不要让他们认为我是一个神经兮兮,脾气不好的女人。而且,据我所知,根本没有几个人注意到那些餐巾有问题。”

大家都知道的法律上的一条名言:“法律不会去管那些小事情。”一个人也不该为一些小事忧虑,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的安宁的话。

在多数的时间里,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把着眼点和重点转移一下就可以了——让你有一个新的,能够使你开心一点的看法。我的朋友荷马·克罗伊,是个写过好几本书的作家。他为我们举了一个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好例子。以前他伏案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灯的响声给吵得烦恼不堪。蒸汽会砰然作响。然后又是一阵吡吡的声音——而他会坐在书桌前气得哇哇大叫。

“后来,”荷马·克罗伊说,“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露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啪啪作响时,我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么像热水灯的响声,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声音,却讨厌那个声音呢?回到家以后,我跟自己说:‘火堆里木头的爆裂声,是一种很好听的声音,热水灯的声音和它相差无几,我该埋头大睡,不要去理会这些噪音。’结果,我果然做到了。头几天我还会注意热水灯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全部忘了。

“很多其他的小忧虑都是一样,我们不喜欢那些,结果搞得整个人很颓丧,都是因为我们夸张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狄士雷里说过:“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

“这些话,”安德烈·摩瑞斯在《本周》杂志里说:“曾经帮我捱过许多很痛苦的经历。我们常常让自己因为一些应该不屑一顾和忘了的小事情给弄得心烦意乱……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我们浪费了无可追回的时间,去愁一些一年之内就会被所有的人忘了的小事。不要这样,让我们把我们的时间只用在值得做的行动和感觉上,去想伟大的思想,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顾及那些小事。”

就像吉布林这样有名的人,有时候也会忘了“生命是这样的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其结果呢?他和他的舅子打了维尔蒙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这场官司打得有声有色,有一本专辑记载着,书的名字叫《吉布林在维尔蒙的领地》。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吉布林娶了一位维尔蒙地方的女孩子凯洛琳·巴里斯特,在维尔蒙的布拉陀布罗造了一座很漂亮的房子,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准备度过他的余生。他的小舅子比提·巴里斯特成了吉布林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个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游戏。

后来,吉布林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块地,事先协议好巴里斯特可以在那块地上割草。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了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两个要好的朋友就这样反目成仇,吵得昏天暗地。

几天以后,吉布林骑脚踏车出去玩的时候,比提突然驾着一部马车从路的那边转了过来,逼得吉布林跌下了车子。吉布林——这个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人——气得发昏,将小舅子告上法庭,巴里斯特被抓了起来。接着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大城市里的记者都挤到这个小镇上来,新闻传遍了全世界。事情并没有解决,这次争吵使得吉布林和他的妻子永远离开了在美国的家,这一切的忧虑和争吵,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一车子干草。

平锐克里斯曾在两千四百年前说过:“来吧,各位!我们在小事情上耽误得太久了。”一点也不错,我们的确是耽误太久了。

下面是哈瑞·爱默生·傅斯狄克博士所说的故事里最有意思的一个——是有关森林中的一个“巨人”在战争中怎样得胜、又是怎样失败的。

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骸。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发芽的时候,哥伦布才刚在美洲登陆;第一批移民到美国来的时候,它才长了一半大。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雷电击中过十四次;四百年来,无数的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能战胜,巍然屹立着。但是在最后,一小队甲虫攻击这棵树,使它倒在了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往里面咬,就只靠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的攻击,渐渐地伤了树的元气。这一个森林中的巨人,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没有折断它,却因一小队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就可捏死的小甲虫而终于倒了下来。

我们岂不都像森林中的那颗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我们在经历过生命中无数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打击,但都撑了过来。可是却会让我们的心被忧虑的小甲虫咬噬——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甲虫。

几年以前,我去了怀俄明州的提顿车家公园。和我一起去的,是怀俄明州公路局局长查尔斯·西费德,还有一些他的朋友。我们本来是要一起去参观坐落在那公园里的洛克斐勒的一栋房子的,可是我坐的那部车子却转错了一个弯,迷了路。等到达那座房子的时候,已经比其他的车子晚了一个小时。西费德先生没有开那扇大门的钥匙,所以他在那个又热、又有好多蚊子的森林里等了一个小时,等我们到达。那里的蚊子多得可以让一个圣人都发疯,可是它们没有办法赢过查尔斯·西费德。在我们到达的时候,他是不是正忙着赶蚊子呢?不是的,他正在吹笛子,当作一个纪念,纪念一个知道如何不理会那些小事的人。要在忧虑毁掉你以前,改掉忧虑的习惯,以下是规则第四条:

“不要让自己因为一些应该丢开和忘记的小事而烦心,要记住:‘生命太短促了,不要再为小事烦恼。’”

财富与欲望界限

“有许多人来向我请教成功的诀窍,我告诉他们,最重要的就是节俭。成功者大都有节俭的好习惯。”

一个人若想获得财富,首先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自我克制的力量必不可少。我们经营的事业,资本往往有赖于自己往日的积蓄:举债创业总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

通常,人们习惯把吝啬看成节俭的孪生兄弟,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实际上,节俭的真正含义是:当用则用,当省则省;也就是说,花费一定要恰到好处。但吝啬的含义就不同了,它是指当用时不用,不当省时也要省。

有些喜欢出风头、讲排场的“纨绔子弟”,平时不仅要把自己的收入吃光用尽,而且往往还要借钱来撑门面。这种人一旦发生变故,比如生了病,或者失了业,不但自己站不起来,往往还要连累别人,把人家的钱也给糟蹋掉。到了那时,他的真相就会被完全地揭穿。如果他以前能够节俭一点,少花费一些,怎会落到无颜见人的地步呢?

英国着名文学家罗斯金说:“通常人们认为,节俭这两个字的含义应该是‘省钱的方法’;其实不对,应该解释为‘用钱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怎样去购置必要的家具;怎样把钱花在最恰当的用途上;怎样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以及生育和娱乐等等方面的花费。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把钱用在最为恰当、最为有效,这才是真正的节俭。”

托马斯·利普顿爵士说:“有许多人来向我请教成功的秘诀,我告诉他们,最重要的就是节俭。成功者大都有储蓄的好习惯。任何好朋友对他的援助、鼓励,都比不上一个薄薄的小存折。惟有储蓄,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才具有使人自立的力量。储蓄能够使一个青年人站稳脚跟,能使他鼓起巨大的勇气,振作全副的精神,拿出完全的力量,来达到成功的目标。如果每个年轻人都有储蓄的习惯,世界上就不知要少多少个伤天害理的人!”

约翰·阿斯特先生在晚年说,如今他赚十万元并不比以前赚一千元难。但是,如果没有当初的一千元,他也许早已饿死在贫民窟里了。

很多人只因为用钱没有计划性,一点也不算计一下,所以,就在不知不觉中使大量的钱财无意中从指缝里流走了。如果一个青年养成了记账的良好习惯,能把每次的花费都记入账簿,能够仔细核算、好好筹划,这样,对于他未来的事业发展,一定有巨大的帮助。这样不但能使他学会记账的方法,还可以使他熟悉金钱往来的各种手续,从而获得宝贵的经验。

这种账簿最好能够随身携带,以便随时随地的把自己的花费记入本中。这样持之以恒去做,对改正挥霍无度的恶习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账本能够清清楚楚地告诉你,过去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什么地方是完全可以节省的,什么地方是一定要用。

通常来说,乡下孩子要比城里的孩子要节俭得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城里充斥着各种各样专门骗孩子的东西,不结实的玩具和不卫生的糖果都在吸引他们去购买。但乡下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既没有受到这么多东西的诱惑,又更看重金钱,他们往往舍不得像城里的孩子那样去乱花。他们往往会非常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几个钱,不时地从口袋里数进数出玩弄着,决不舍得用几个钱去买一些专门哄人的东西,以博得一时的高兴。等到他们积蓄到一百时,就非常高兴,有时竟欢呼雀跃。这些乡下孩子的父母们时常地谆谆教导,使他们明白储蓄的好处,还鼓励他们把钱存放到银行里去。而城里的那些孩子们往往不大把钱放在眼里,他们一有了钱就要把它们立刻花掉。

就像很多城里的孩子宁愿把钱放在口袋里,而不愿存在银行里一样,有很多青年人也习惯把所有的钱都带在身边,这样往往就造成了他们随随便便胡乱挥霍,毫无节制。固然,钱存到银行里以后,要用起来就没有带在身边那样方便,但后一种做法太不明智了,因为习惯把钱放在身边的人往往在用钱方面会失去节制。

所以,节俭的惟一有效方法就是把所有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而且最好存到一家离你的住处远一点的银行。这样一来,等你要用钱时就必须到那家很远的银行去取,这时你就会考虑这笔花销是否值得?能否节省?

富兰克林这样说:“致富的惟一方法就是赚得多花得少。”他还说:“如果你不想因有人讨债而气恼,想不受饥饿和寒冷的痛苦,那么你最好和忠、信、勤、苦四个字交朋友。同时,不要让你赚得的任何一分钱从你的手中轻易地流走。”

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到印刷厂里去学习技术。其实,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他父亲要求他每晚必须住在自己家里,但要他每月付给家里一笔住宿费。一开始,那个年轻人觉得这样太苛刻了,因为他当时每月的收入,就刚够支付这笔住宿费。但是,几年以后当这个年轻人自己准备开设印刷厂的时候,他的父亲把那年轻人叫到跟前,对他说:“好孩子,现在你可以把每年陆续付给家里的住宿费拿回去了。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你积蓄这笔钱,并非真的向你要住宿费。好啊,现在你可以拿这笔钱去发展你的事业了。”那年轻人至此才明白父亲的一番苦心,对父亲的圣明感谢不尽。如今,那青年人已经成了美国一家着名印刷厂的老板,而他当年的同伴们却因自小就挥霍无度,如今仍然穷苦不堪。

以上所述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真实故事。它给你的启示是:惟有养成储蓄的习惯,将来才有希望享受到成功与财富。

如今,仍然有许多青年人认为节俭是一种很不体面的行为,这真是一种荒唐不堪的观念。为什么一定要把金钱胡乱挥霍掉呢?这难道就算体面吗?如果我们能把每一块钱都用在最恰当的地方,不是更“体面”吗?茫茫宇宙中没有一样东西是无用的,是可以随便糟蹋的,那么对于宝贵的金钱,我们难道可以这样随随便便地胡乱糟塌吗?

你须明白一个道理:节俭其实是一件很简单、极容易的事情,谁都可以立即去实行。您愿意处在穷困的境地吗?你愿意让债主时时来逼你还钱吗?你愿意因负债而坐牢吃苦吗?你愿意一生屈居人下、不得翻身吗?你当然不愿意,那么你就一定要养成这个简单易行的节俭习惯。

一部着名小说里有一段话说得很有意思:“宁愿因饥饿而倒地,也不要去向人借钱!”是啊,暂时忍受一下饥饿、寒冷和贫困,牺牲暂时的一些快乐与幸福,又有什么要紧?千万不能为了图一时的享受,而抛弃了光明的前途,把廉耻踩在脚下,使信用丧失殆尽,使志气消磨,使名誉败坏,使人格断送,这就会使你的生命像驶入漫无边际海洋的一叶孤舟,失去方向。

俗话说得好:“节俭是你一世受用不尽的财富”。反之,一个负债累累、愁容满面的人,是无权享用这一巨额财富的。对于那种人,大家也都得小心回避才好。因为他可能会跑来侵蚀你的精力,消磨你的志气,会损害你的意志、你的事业、你的职位及使你成功的一切因素,所有这些有利的东西都可能被它破坏殆尽。

不要让忧虑占据你的思想

在图书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很少因忧虑而精神崩溃,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享受这种“奢侈”。

我水远也忘不了几年前的那一夜。我班上的一个学生马利安·道格拉斯告诉我们,他家里遭到不幸的悲剧,并且是两次。第一次他失去了他的五岁的女儿,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他和他的妻子,都认为他们没有办法忍受这个打击。可是,祸不单行“十个月以后,上帝又赐给我们另外一个小女儿——而她只活了五天也死了。”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使人几乎无法承受。“我承受不了,”这个做父亲的告诉我们说,“我睡不着,吃不下,也无法休息或是放松。我的精神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信心尽失。”最后他去看了医生。一位医生建议他吃安眠药,另外一位则建议他去旅行。他两个方法都试过了,可还是没有一个方法能够对他有所帮助。他说:“我的身体好像被夹在一把大钳子中,而这把钳子愈夹愈紧,愈夹愈紧。”那种悲哀给他的压力——如果你曾经因悲哀而感觉麻木的话,你就知道他在说些什么了。

“不过感谢上帝,我还有一个孩子——一个四岁大的儿子,他使我们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天下午,我呆坐在那里沉浸在悲哀中的时候,他问我:‘爸爸,你肯不肯为我制造一条船?’我实在没有兴致去造那条船。事实上,我根本就没有兴致做任何事情。可是我的儿子是个很会缠人的小家伙,我不得不顺了从他的意思。

“造那条玩具船大约花了我三个钟头。等到船弄好之后,我发现用来造船的那三个小时,是我这几个月来第一次有机会放松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