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性的优点全集
8123800000012

第12章 改掉忧虑的习惯(4)

假如销售员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服务顾客,其产生的力量会较大,也比较不会遇到拒绝。想想看,谁会拒绝别人来帮忙解决问题呢?

布里斯先生说:“我现在常常告诉销售员。假如他们每天早晨都先这么想过一遍:‘今天,我要尽可能去帮人解决问题。’而不是认为:‘今天,我要尽可能多做几笔生意。’那么,他们会更容易与顾客沟通,生意自会成交。那些致力于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使别人能活得更好、更快活的人,才是真正最好的销售人员。”

在好莱坞默片时代,以拥有狗明星“强心”而名噪一时的亚伦·卡恩,由于观察许多狗的动作和行为,因而写下一本极为轰动的畅销书:《写给强心的信》。他在书中说道,强心在拍片时,很能自得其乐,看起来不是为报酬而工作,而是它本身真的喜欢这项作。好几次,现场根本没有人要求它表演,它却一直表演得兴高采烈,可见它丝毫不是为报酬或奖赏而工作——这就是它能成为明星的小秘密。

卡恩先生告诉我们一个小舞星的故事。那个小女孩在试镜的时候,十分紧张,几乎没有勇气出场。卡恩告诉她:“不要去揣想试镜的结果,只要高高兴兴地跳——就算是为上帝而跳吧!”

果然那女孩不再紧张,并且试镜之后获得录用。

是的,赢得别人注意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去担心结果如何,或在意别人是否喜欢我们。只要我们开始采取行动,努力去实践那些必须完成的事项即可。正如威廉·奥斯勒爵士所说的:“不用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要清清楚楚地为现在努力即可。”

我自己也是尝尽苦头才学到这个教训。由于我的胆子小,因此惹得别人特别喜欢欺负我。像餐馆的侍者、火车站的脚夫、计程车司机等等,都经常喜欢吓唬我。此外,我也不是个公开演讲的料子,只要我站在别人面前讲点话,其花费的精力大概和别人主持大型的会议不相上下。

好几年前,我准备发表演讲,当时的听众据说相当难缠。我事前与一位好朋友共餐,免不了流露出紧张的情绪。“假如听众不同意我讲的话,要怎么办?”我神经兮兮地同那位朋友,“假如他们不喜欢我,该怎么办?”

“不错,”朋友回答道,“他们为什么要喜欢你呢?你能给他们干什么?你认为自己要讲的话很重要吗?”

我承认那些东西对我来说,的确意义十分重大。

“很好”,她继续说道,“我倒不觉得听众喜不喜欢你有什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把想讲的信息传达出去。至于他们喜欢或讨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你已完成了任务。”

朋友的这番话,改变了我对演讲的整个看法。现在,每当我准备发表演讲的时候,都会在事前先静心祷告:“神啊,求你帮助我传达出对这些听众有益的信息来,让他们有所收获。满心欢喜地回家。”这样的祷告对我十分有用,而我也的确希望能对听众有帮助。这样的祷告使我谦卑地体会到自己只不过是个传达某些信息的演讲员,而不是要显露自己的学问或风采。我的目的是要带给听众一些鼓舞性的思想,以期对他们的生活有助益。

现实的情形是:

当我们还是处在做梦年龄的时候,常常梦想有朝一日要写出最伟大的小说来。想象别人是如何欣赏那本书;如何听到掌声;如何得到那永远的荣耀。

想象自己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所到之处,别人是如何赞美、追求、不断引用自己讲过的话。我们想了许许多多,就是从来不曾想过可能会遭到的困难,或是那些沉闷辛苦的工作,那些在创作过程中所要流出的泪和汗。我们想的都是有关荣耀的报偿,而不是如何努力去赢得这份荣耀。

像这种幼年时期的稚气行为,可说是典型的“一颗寂寞的心灵想要得到友谊”,或是“想要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心理表现。只是,我们把次序弄错了——我们是希望别人先来喜欢我们,却不曾想到要如何才能让人喜欢。

每一天都是新的生命

住在密西根州沙支那城法院街815号的杰尔德太太曾感到极度的颓丧,甚至于几乎想自杀。她讲述了这一段的生活:“1937年我丈夫死了,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我的生活陷入了经济危机。我写信给我过去的老板里奥罗西先生,他是堪萨斯城罗浮公司的老板,我请求他让我回去做我过去的老工作。我从前是靠向学校推销《世界百科全书》维持生计的。两年前我丈夫生病时,我把汽车卖了。为了重新工作,我勉强凑足钱,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又买了一部旧车,开始出去卖书。

“我原以为,重新工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从颓丧中解脱出来。可是,总是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的生活几乎使我无法忍受。加上有些地方根本就推销不出去书,所以即使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却也很难付清。

“1938年春,我在密苏里州维沙里市推销书,那里的学校很穷,路又很不好走。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以至于有一次我甚至想自杀。我感到成功没有什么希望,生活没有什么乐趣。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去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怕:怕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付不起房租,怕东西不够吃,怕身体搞垮没有钱看病。惟一使我没有自杀的原因是,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此而悲伤,况且她又没有充裕的钱来付我的丧葬费用。

“后来,我读到一篇文章,它使我从消沉中振作起来,鼓足勇气继续生活。我永远永远地感激文章中的那一句令人振奋的谣‘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汽车的挡风玻璃窗上,使我开车的每时每刻都能看见它。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了忘记过去,不考虑未来。每天清晨我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我终于成功地克服了自己对孤寂的恐惧。整个人都非常快活,事业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充满了热诚和爱。我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中遇上什么问题,我都不会再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我不必惧怕未来;我现在知道,我每一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就是一个新的生命’。”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像杰尔德太太这样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悲惨,但是,就一句话——“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改变了她的一生。失去丈夫的痛苦,巨额生活费用及债务压力,毫无前途的明天,就因为这一句话烟消云散。

许多人面临同样的境遇时,都难免会消沉。然而很少有人会认真想一想:逝者长已,他们会希望你这么一直痛苦下去吗?未来还长,难道真的就毫无机会了吗?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只要活着,我就有希望,因为每一天都会给我提供不同的机会。”

眷恋过去,生活在回忆中,或者杞人忧天,生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或忧虑中,都会使我们丧失生活的勇气,伤害我们的人生。我们为什么不去把握现在,利用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呢?罗勃特·史蒂文森曾经说过:“任何人都有足够的精力去承担一天的压力,不论这一天是多么疲惫、多么忙碌,我们都可以支持。从日出到日落,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们可以任意支配它、控制它,使这一天充满朝气和活力,使这一天充实而珍贵。”是的,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

亚瑟·苏兹柏格是世界上着名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据苏兹柏格先生讲述,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欧洲时,他感到非常吃惊,对前途的忧虑使他彻夜难眠。他常常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拿着画布和颜料,照着镜子,想画一张自画像。而他对绘画一无所知,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想以此驱逐内心的紧张和恐惧,另一方面想为自己留下些什么,以备万一发生意外。幸好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一段警世名言,否则他是没有办法摆脱深深的忧虑的。这段伴随着教堂钟声的赞美诗拯救了他,帮助他重新树起了正确而欢乐的人生观:

仁慈的上帝,我亲爱的父亲,

请你带着我,

我不要求你告诉我遥远的未来,

我只请求你一步一步地带着我。

耶稣在《圣经》中说过一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每天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应当把每一天都看成如生命一样珍贵,努力去珍惜每分每秒,这样我们就可以享受到至高无上的快乐。

我无畏,我是第一愚人

在我的私人档案柜里,有一个卷宗夹,上面写着“我所做过的傻事”。我把自己做过的所有傻事都记了下来,存在这个夹子里。有时我会用口述方式让我的秘书记录下来。但这些问题有时候太富于个人性,或者太愚蠢,使我不好意思口述,就只好由我自己动手写下来。

我现在还记得我于15年前放在这个夹子里的一些事情,如果我能够一直对我自己保持绝对诚实的话,那么我所做过的这种傻事恐怕会挤破我的档案柜了。我可以在此重复索罗王1300年前所说过的:“我曾经做过傻事,做过很多傻事。”

每当我拿出“我所做过的傻事”卷宗,重读我对自己的批评时,它们都能帮我解决我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即如何控制自我。

我以前常常把碰到的麻烦推到别人头上,可是随着年岁渐长,我发现我所有的不幸几乎都应该怪我自己。很多人在年纪大了之后都会发现这一点。“除了我自己,再也没有别人。”拿破仑在被放逐的时候说,“除了我之外,没有任何人应该为我的失败承担责任。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我不幸命运的根源。”

就让我告诉你一个我熟悉的人的事情吧:每当他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时候,可以称得上一个艺术家。他叫H·P·霍华,当他1944年7月31日在纽约大使酒店突然去世的消息传遍全美国的时候,整个华尔街都异常震惊,因为他是美国财金领域的领袖——美国商业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好几个大公司的董事。他小的时候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在一个乡村小店里当店员,后来成为美国钢铁公司贷款部经理。然后,他的职位越来越高,权力也愈来愈大。

“多年来,我一直在一个记事本上记下当天所有的约会,”在我请他解释他的成功原因时,霍华先生对我说,“我的家人也从来不在礼拜天晚上给我安排什么活动,因为他们都知道我每个礼拜天晚上都要花一些时间自我反省,重新回顾和检讨我这一星期所做的工作。晚饭之后,我就一个人关在房里,打开我那个记事本,回想周一早上以来所有的会谈、讨论和会议。我会问自己:‘我那一次犯了什么错误?——哪些事情我做对了——怎样才能改进我的做法?’‘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有时我发现这种每周一次的检讨让自己很不高兴,甚至会为自己所犯的过错而吃惊。当然,时间一年年地过去,这些错误也就渐渐减少了。这种自我分析持续了一年又一年,是我曾经做过的事情中最有意义的。”

也许霍华的这种做法是从老富兰克林那里学来的,只不过富兰克林不会等到星期天的晚上。他会在每天晚上把当天的事情重新回顾一遍。他发现他有13个很严重的错误,下面只是其中的三项——浪费时间、为小事烦恼、和别人冲突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发现,除非他能减少这类错误,否则他就不可能获得大成就。因此,他每星期都会挑出一项缺点来改正,然后把每一天的情况做成记录。到下个星期,他会再挑出另一个坏毛病,准备好了之后,再接下去进行另一场“战斗”。富兰克林这种奋斗持续了两年多时间。难怪他会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受人敬爱,也最具有影响力的人。

阿尔伯特·赫伯德说:“每个人在每天当中至少有5分钟是个大笨蛋。所谓智慧,就是如何不超过这5分钟的限制。”

如果有人骂你愚蠢不堪,你会生气吗?会愤愤不平吗?我们来看看林肯如何处理。林肯的军务部长爱德华·史丹顿就曾经这样骂过总统。史丹顿是因为林肯的干扰而生气。为了取悦一些自私自利的政客,林肯签署了一次调动兵团的命令。史丹顿不但拒绝执行林肯的命令,而且还指责林肯签署这项命令是愚不可及。有人告诉林肯这件事,林肯平静地回答:“史丹顿如果骂我愚蠢,我多半是真的笨,因为他几乎总是对的。我会亲自去跟他谈一谈。”

林肯真的去看史丹顿。史丹顿指出他这项命令是错误的,林肯就此收回成命。林肯很有接受批评的雅量,只要他相信对方是真诚的、有意帮忙的。

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评而愤怒,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中学习。诗人惠特曼曾说:“你以为只能向喜欢你、仰慕你、赞同你的人学习吗?从反对你的人、批评你的人那儿,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训吗?”

与其等待敌人来攻击我们或我们的工作,倒不如自己动手,我们可以是自己最严苛的批评家。在别人抓住我们的弱点之前,我们应该自己认清并处理这些弱点。达尔文就是这样做的。当达尔文完成其不朽的着作——《物种起源》时,他已意识到这一革命性的学说一定会震撼整个宗教界及学术界。因此,他主动开始自我评论,并耗时15年,不断查证资料,向自己的理论挑战,批评自己所下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