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蛇
在十二属相中排列:第六位
所辖时辰:早9时至午11时(9点——11点)属蛇人的出生年及年龄(到1998年):
农历:乙巳;阳历:1905年;93岁农历:丁巳;阳历:1917年;81岁农历:己巳;阳历:1929年;69岁农历:辛巳;阳历:1941年;57岁农历:癸巳;阳历:1953年;45岁农历:乙巳;阳历:1965年;33岁农历:丁巳;阳历:1977年;21岁农历:己巳;阳历:1989年;9岁人们以同样的理由来评说属蛇人的性格。有人认为:
属蛇人是十二属相中不可思议的人物,具有天生的、特有的智慧。文雅、斯文的属蛇人很爱读书,爱听名曲,爱吃美味食品,并且爱看戏剧。他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吸引。最美的女子和个性最强的男子多出生在蛇年。
属蛇人一般依靠自己的判断行事,与其他人不能很好地交流。他或许有很高的宗教造诣,或者他是个彻底的享乐主义者,不管怎样,他宁愿相信自己的臆想,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劝告。
像龙一样,他的一生或以凯旋结束,或以悲剧告终。这一切由他的行动主宰。在他那老练的外表后面,隐藏着很重的疑心,尽管他否认这一点。其他属相的人也许愿意把欠款拖到下辈子偿还,但属蛇人似乎注定要在离开人世之前把帐付清。也许是他情愿这样,因为蛇年出生的人热情而认真,在他做的一切事情中,他都有意无意地试图清帐。
属蛇人不可能因缺钱而烦恼。他很幸运拥有他所需要的一切。如果缺钱,他会很快改变这种局面。然而,属蛇人不应赌博,这样他会变得一无所有。如果蒙受了很大损失,他不会再蒙受第二次打击,他会很快醒悟过来,迅速得以恢复。一般来说,他在生意上是谨慎而机警的。
从本性上讲,属蛇人疑心大;但他与属虎人不同,他把疑心隐藏在心中,把自己的秘密也隐藏在心中。
由于谈吐斯文、举止文雅,属蛇人不愿意沉迷于毫无用处的谈话或小事之中,他对金钱十分慷慨,但当他想要达到一个重要目标时,无情无义也是闻名的。他可能铲除挡路的任何人而问心无愧。
有些属蛇人讲话也许是缓慢或是懒洋洋的,但这绝反映不出他演绎思维或行动的速度。他们喜欢思考,喜欢盘算并能系统地、恰当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总的来说,他们讲话很小心。
预言属蛇人会变成什么样子或他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是靠不住的,他那计算机式的头脑从未停止策划,并且经久不衰。
记住,他是十二属相中最顽强的属相。
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他表现出极强的占有欲,而且对别人的要求很高。他对朋友持有某种程度上的不信任。他绝不会原谅毁约的人。在他感到恐惧和怀疑的事情上,容易神经过敏,甚至变成妄想狂。当他被激怒时,他会恨得咬牙切齿,但他的敌对行为是悄然的,并积怨很深。他喜欢用冰冷的敌对情绪表达他的不满,而不是用辛辣的语言来表示。
属蛇的女士那冷静、安详和无与伦比的美貌会把人迷住。
她有信心并且泰然自若。虽然她时常懒洋洋地到处闲逛,给人以懒惰、贪图安逸的印象,但她绝非如此,她的脑子从来都是很忙的。
一般来说,属蛇人具有幽默感,但也有例外。有些人冷冰冰的,而有些人则常常嘲笑、讥讽别人。有的人是和蔼可亲的。观察这一切的最好时机是当他或她处于被迫的情况下。在危急时,属蛇人能用开玩笑的方式来活跃气氛,甚至当他身负巨大压力时也能面无惧色。
还是让我们来看“蛇文化”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蛇是可怕的动物。这不仅由于它形体畏人,而且有的蛇还长着毒牙,毒牙中的毒液可以顷刻之间使人丧命。因此人们以“心比蛇蝎还要狠毒”来形容狠心人、恶人。因此,人们也常说:“一次遭蛇咬,十年怕草绳。”让蛇咬了一回,十年之中连见了形状上像蛇的绳子都怕起来,可知胆战心惊之状。
还有一个着名的故事叫做“杯弓蛇影”,载于《晋书·乐广传》。有一天,乐广请客饮酒。觥筹交错,酒过三巡,饮者大多有些醉眼朦胧。有位客人又端起酒杯,正要喝时,恍惚看见杯中有一条小蛇,但他还是喝了下去。回到家中,此客想起杯中晃动的小蛇,便以为自己将蛇喝了下去,顿时,他感觉腹中有什么东西在动。因此他得了病,吃什么药都不管用。这些事,被乐广知道了。乐广心中纳闷:酒杯里怎么会有蛇呢?为了解开这个谜,乐广就坐在客人那天坐的地方,端杯饮酒。忽然,他发现杯中果然有小蛇的影子;抬头一看,他恍然而笑。
原来是挂在房中的一张弓将影子投入在杯子当中,像是一条小蛇。于是,乐广将此事告诉给那客人,并把他请来,观看那“杯弓蛇影”。客人见后,也笑起来。从此以后,客人的病就好了。这个故事,虽然被后人比喻为疑神疑鬼、自相惊扰,但却也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畏蛇的心理。
另有一个寓言故事为《悯蛇的农人》。说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农夫在田野里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农夫对蛇产生了怜悯之心,便将蛇拾起来,它醒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咬了农夫一口。结果,农夫中了蛇毒而死。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怜悯毒蛇,也就是不要怜悯像毒蛇那样的坏人。
在汉语的词语、格言中,有一些是与蛇有关的。如:
画蛇添足。讲的是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楚国人,拿出一瓶酒来给大家喝。有人觉得一瓶酒大家喝不过瘾,不如一人喝,便提议大家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先喝。这一提议被大家认可了。一个人首先画好蛇,便拿过酒,刚要喝,见其他人还没画好,便说:“我再给蛇画上几只脚。”他还在画脚,另一个人已画好蛇,便从他手中将酒夺过去,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去画脚呢?”说完便将酒饮下去。这个寓言故事表明,多此一举,不但无益,反而会坏事。别以为画蛇添足的人可笑、无知,其实我们许多人常做类似画蛇添足的事情。
亦龙亦蛇。比喻人的行动进止,或如龙的出现,或如蛇的蛰伏,随时变化。是褒还是贬?据说如此行动进止的是成就大业的人。不过如此之人,也够可怕的。在民间百姓中,则更欢迎那些实实在在、行止如一的人。
牛鬼蛇神。此语在文化大革命中倒是常用。原意为长着牛头的鬼、生着蛇身子的神,泛指妖魔鬼怪。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当然是指人了。“文革”中有“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之语,扫鬼又扫神,结果是扫了一大片,老百姓大遭殃。扫鬼扫神也罢,同时又在造神。但又不知何时神鬼合一了,怎么“蛇神”
又成了鬼怪之列了?大约鬼便是神,神便是鬼罢。民间不是有“装神弄鬼”之语么?
佛口蛇心。比喻嘴上说得好听,存心却极为恶毒。
打草惊蛇。比喻做事不严密,使敌对方面有所警惕和防备。
虎头蛇尾。虎脑袋大,蛇尾巴小。两者放在一起,不匀称,比喻做事有头无尾,不能善始善终。
人心不足蛇吞象。说人的贪欲之心不容易满足,就好像小小的蛇要吞吃大象一般。比喻贪得无厌,不自量力。
关于蛇的歇后语有:
蛇入窄洞——退路难。
蛇吃老鼠——囫囵吞。
蛇吃黄鳝——比长短。
蛇和蝎子交朋友——毒上加毒。
蛇让蝎子给螫了——一个更比一个毒。
蛇吞鼠,鹰叼蛇——一物降一物。
蛇的古体字为“虵”。虫的象形字为;也有的象形字为或。虫为其属,也为其形。
汉语词汇中,“蛇行”为全身伏在地上,爬着前进。“蛇麻”为酒花,“蛇蝎”喻狠毒的人。
中国历史上,有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曾任泗水亭长的刘邦起兵于沛(今属江苏);秦亡后,刘邦与项羽争天下。项羽失败,刘邦建立汉王朝。刘邦起事,为形势所迫。当时他以亭长身份押送劳工到郦山,途中许多劳工逃亡和死去。秦法规定,如有劳工逃亡,押送者和剩余的劳工都要被处死。刘邦知道到了郦山也是死路一条,便对劳工们说:“你们都走,让我一人去死吧。”大多数劳工逃散了,但有十几个人愿意跟随刘邦。逃亡途中,有一条大蛇挡在路上,谁都不敢过。刘邦拔剑上前,将大蛇斩为两段。刘邦斩蛇起义的事情,被后人演绎成很神奇的故事。《史记>上称,刘邦斩蛇后率他人离去,有人来到蛇的所在地,见一老太婆在那里哭。问她哭什么,她说:“我的儿子被人杀了,所以哭。”
问的人又说:“你的儿子为什么被人杀呢?”老太婆说:“我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变化为蛇挡在路上,结果被赤帝的儿子杀死了。”这当然也是一种演绎。江苏北部地处黄淮,正属蛇类很多的地方。刘邦反秦起义,开始时力量单薄,只能隐藏在山中、树林里,遇见蛇,不足为怪。但由此人们便把他归于“真龙天子”出世;五行相生相克,成者为“龙”,败者为“蛇”。
按照五行观念,秦为西方白金德,汉为南方赤火德,火克金,所以刘邦得以亡秦而建立汉。这白蛇,是代表秦的,即“白帝子”,刘邦则为“赤帝子”;赤帝子斩白帝子,预示汉兴秦亡。
这自然是古人的一种迷信说法,或者是利用人们的迷信而进行宣传鼓动、制造舆论。
还有将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演绎得更神奇的。说:刘邦当时要斩白蛇,白蛇说:“你如果斩我的头部,我将让你前边乱;你若斩我的尾部,我就让你后边乱。”刘邦听罢,既不斩其头,也不斩其尾,而是拦腰斩断。结果,汉王朝在中期发生了王莽篡位。有人以“莽”为“蟒”,蟒即蟒蛇,也就是汉高祖刘邦所斩的白蛇。汉朝立国时间为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王莽篡位为公元9至23年,恰恰是汉朝(西汉、东汉)的中期,恰恰应了白蛇“斩哪乱哪”之说。这好像是很神奇,但我们以为这个故事是汉以后的人所编造的,因为蛇是不会说话的。
别以为蛇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总演凶恶的角色。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白蛇传》,充满了人情味。《白蛇传》中有两条蛇——白蛇和青蛇。它们不仅不伤害人,反而化作娇美的女子。其中的白蛇——白娘子(白素贞)和杭州一家药店的主管许宣(许仙)结情于西子湖畔,又结为夫妻。为了爱情,为了救许仙的性命,白娘子冒着生命危险赴南极仙翁处盗仙草;又怒斗多管闲事的和尚法海,率领水族围漫金山寺。后来,白娘子虽然被压在雷峰塔下,但多事的法海也不得不藏身于蟹腹之中。这一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被记入《西湖佳话》;又经渲染、变化,收入三言二拍之中的《警世通言》,后还被多次搬到戏剧舞台上。《白蛇传》,实际上寄托了人们对忠贞爱情及美好生活的歌颂和向往。白娘子已由蛇的化身,变为大胆追求爱情、为爱情可以舍生忘死的青年女子的化身;而法海,则是封建卫道士和扼杀人间美好爱情的“刽子手”的化身。
在蒲松龄所作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有许多关于蛇的故事。其中有一则<蛇人>,叙述一以弄蛇为业的人,驯养着两条蛇,一为“二青”,一为“小青”。几年以后,二青越长越大,弄蛇人便将二青放之山野。又过了几年,弄蛇人又从山中经过,忽遇一条巨蛇冲出,吓得弄蛇人调头就跑。但巨蛇追了上来。生死关头,弄蛇人猛地认出此蛇就是原先的二青,赶忙叫:“二青!二青!”蛇立即不再追人,昂起头来看了好久,又纵身到弄蛇人身旁,像从前一样表示亲热。后来,弄蛇人将小青放出来,让二青将它领走。I临行,弄蛇人告诫它们不要伤人。从此山中没了二青(连同小青)的踪影。写到这里,作者慨叹蛇尚且能够恋记故人,有些入却连蛇都不如,为了个人利益,对自己的亲友故交投井下石,丝毫也不讲情义;如果有人得罪了他或者结了仇,那么这些人比蛇还狠毒!蒲松龄表面写动物,实际上在写人,写人情世故,写人间情态。
古代传说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蛇比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