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36计
8124400000022

第22章 第11计缓解个人的压力(1)

压力如同“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一样,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如果能把压力变成动力,压力就是蜜糖;如果把压力憋在心里,让它无休止地折磨自己,那就是砒霜。

走进压力的负面

高压力和快节奏的商业社会,造成的情绪和压力的负面是巨大的。

从国外归来的张女士在一家外企工作,因为有很高的学历和从业的经历,所以进入外企后不久就由一般干部升至经理。按说职位很高,薪水也很丰厚,但是张女士却烦恼不已。原来,做了经理后,她每天要从早上9点工作到夜里11点,并且周六周日也不能休息。渐渐地,张女士开始讨厌上班,但是为了生计,她还得强迫自己去。日子久了,张女士怀念起在国外的时光。那时,她虽然只是普通员工,但是天天能早早下班和家人一起去海边散步,每逢休假还能去旅游……最终,张女士患上了抑郁症。

39岁的何先生近来觉得自己的生活真是不顺心。他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凭着吃苦耐劳、勤奋敬业,升为部门经理。但是,自从升职后,吴先生明显感到在工作时总是精力不够,时间一长就觉得很累,而且注意力也无法集中,为此,还险些出了差错。不久前,老总找他谈话,明确告诉他如果他再不调整好状态,就由比他年轻的小王接替他的职位。此后,何先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但是,个中的失落感和郁闷感惟有自知。

现在是一个竞争激烈、充满压力的时代。学生有课业升学的压力;工人有下岗再就业的压力;公务员有优胜劣汰的压力;商家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就连退了休的人也有压力,有孤独的压力,有疾病的压力。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压力,是由于一个人的某些需要、欲求、愿望遇到障碍和干扰,从而引发出心理和精神的不良反应。压力如同“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一样,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如果能把压力变成动力,压力就是蜜糖;如果把压力憋在心里,让它无休止地折磨自己,那就是砒霜。

适度的压力,能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收到比一般情况下还要好的功效。美国曾有一位旅行者在乡间旅行时,突遇泥石流,情急之下,他的奔跑速度居然打破了世界纪录,有他的朋友为他摄的录像带为证。一位英国冒险家在旅行途中遭遇地震,被埋在混凝土中,他竟将一块半吨重的混凝土移开。有关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在人体内潜藏着一种平常表现不出来的智慧和力量。正常状态下,人的大脑只有10%左右的能力在起作用,而另外90%左右的能力都被储备起来。人们遇到危难之时,被储存的智慧和力量就会集中释放出来拯救生命,瞬间就可完成平时无法完成的大强度的工作。

压力过大,直接威胁着人的身体健康。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紧密相连,神经系统一旦受到严重的冲击,首先会造成免疫系统的破坏,以致会导致疾病产生。

负重而行是必然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扔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感觉到了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

于是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种负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

那人不语。

哲人曾说过:当感到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总统,因为他背的篓子比你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

人生路坎坷的时日居多,升学、工作、晋级、成家哪一个环节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大部分时间人在负重而行,领导同事的误会、工作上的摩擦、生活上的不如意都是令人难过的源泉,这时候,人就得有负重而行的心理承受力,否则不够宽容,不够豁达,不会变通,最终会把自己逼入死角。

负重而行当然是一种痛苦,但没有负重而行就不可能体会无重的轻松惬意,没有负重而行,也就无所谓责任,从而也就无所谓克难而竞的成就,当然也就不会体验到上了坡后那种如释重负的快感了。没有负重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生命,没有负过重的人生是不圆满的人生。

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怎样。但我们不应该想生活怎样,应该多想想怎样生活。还是维持那颗平常心比较好,平淡的生活同样精彩。在平淡中品味出快乐才是真正的丰富。

人生这么短,何必要让自己在名利之中折腾呢?攀比只会产生烦恼。开奔驰的固然威风潇洒;并肩漫步又另有一番幸福甜蜜。怎么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不是豪华洋房,昂贵花苑;而是两个人共同建筑,共同守护的“城堡”!我们这座城堡,牵着手才能找到,就算没有人看好,幸福是因为互相依靠。“城堡”的大小不在于它的实际面积,而在于两人心里的感觉。感情这个地基打得越牢固,日久你就会感到它的“宏伟”。

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缓解压力,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只要目标明确了,在行动上就不要发生动摇。人是需要精神支柱的,这个支柱是自己给自己树立的。有了这个心理上的强大动力,任何压力带来的疲惫和痛苦都是微不足道的。

其次,要会衡量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做到什么。无望的追求是空谈,每个人的理想都应该是脚踏实地的,就像吃惯了素菜的人非要去享受牛排,那油汪汪的东西固然很诱人,但真吃到自己肚里,半生不熟的还真消化不了。

第三,要仔细分辨自己的欲望是不是合理。这个世界到底是有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随意突破规范是要承担后果的。假如你的欲望是不善良的,是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或给别人带来伤害的,就应该果断摒弃,把这种黑色的欲望压力消灭于无形。

第四,解决压力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给自己一个健康、美好的心态。这世界美丽纷繁,充满了阳光和温情。要懂得去欣赏她、接纳她、追求她。

一时的痛苦是过眼云烟,长久的快乐是成熟心态应得到的回报。不要迷失方向、不要为情所困、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贪得无厌,好好把握自己手里的幸福,每一分钟都会成为你自己的宝藏。

寻找积极的力量

传说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上仅存十几只,其中秘鲁动物园里有一只。秘鲁人为了保护这只美洲虎,专门为它建造了虎园,里面有山有水,还有成群结队的牛羊兔子供它享用。奇怪的是,它只吃管理员送来的肉食,常常躺在虎房里,吃了睡,睡了吃。

有人说:“失去爱情的老虎,怎么能有精神?”为此,动物园又定期从国外租来雌虎陪伴它。可是美洲虎最多陪“女友”出去走走,不久又回到虎房,还是打不起精神。

一位动物学家建议说:“虎是林中之王,园里只放一群吃草的小动物,怎么能引起它的兴趣。”动物园里的管理人员采纳了专家的意见,放进了3只豺狗,从这以后美洲虎不再睡懒觉了。它时而站在山顶引颈长啸;时而冲下山来,雄赳赳地满园巡逻;时而追逐豺狗挑衅。

美洲虎有了攻击的对手,也就有了压力,有了压力使它精神倍增,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人活在世上,虽然无法逃避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但是人有办法战胜它。压力既有破坏性力量,也有积极的促进力量。压力能够变动力,这是物理学上的一条定理。

压力,是一种冒险,而适度的冒险可以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改善大脑营养,增强抵抗力。正像成人喜欢看恐怖影片、儿童爱听鬼故事那样,人有一种“接受冒险”的心理。所以,有压力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摆脱压力,战胜困难。

压力,还是一种刺激,凡是有生命的物质都离不开刺激。饥饿是一种压力,迫使你用劳动去获取食物;寒冷是一种压力,迫使你动手编织御寒的衣服;事业是一种压力,迫使你努力工作达到彼岸。而得到食物、衣服、业绩,便是一种刺激。如此说来,压力成了推动人们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饭后散步时可以背起手来,闲情漫步,如果让他挑上百斤重担,便会立马小跑起来。这是为什么?是压力产生了动力。法国的维克多·格林尼亚,就是凭借压力,激发出动力,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格林尼亚出生于有钱人家,从小生活奢侈,不务正业,人们都说他是个没有出息的花花公子。在一次宴会上,格林尼亚有意靠近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可是这位姑娘毫不留情地对他说:“请站远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骄傲的格林尼亚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羞辱。这令人无地自容的羞辱,像重重的一拳,把昏睡不醒的他击醒。他从宴会上回来,给家人留下一封书信:“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去刻苦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做出一些成绩的。”果不其然,8年后,他成了著名的化学家,时隔不久,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后来格林尼亚收到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我永远敬爱那些敢于战胜自己的人。”写信者正是那位美丽的姑娘。

格林尼亚当众受辱有了压力,他为了洗刷掉这些羞辱,促使自己去战胜自我,后来终于用羞辱换得荣誉,实现了由纨绔子弟向伟大科学家的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压力变动力的结果。我们还从格林尼亚的转化中发现,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战胜压力的力量就越大。

压力不等于压抑

有这样一则印度寓言:两个人面对一杯喝了一半的水,一个人说:“我已经喝掉了半杯水。”另一个人说:“我还有半杯水没喝。”前者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是无奈和苦涩,而后者的话语中则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