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8124500000022

第22章 本能行为障碍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3)

贪食症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和强烈的控制体重的愿望为特征,为防止暴食对体重的影响,患者采用各种措施如呕吐、导泻、增加活动量等,致使体重反低于正常范围。具体来说:

(1)反复发作的暴食,饮食无法控制。一次可进食大量食物,但是没有明显体重增加。

(2)过分看重体重,对自己的体型和体重持久地过度担心。

(3)常采取引吐、导泻、利尿、节食或运动的方法,消除暴食引发的肥胖。

(4)身体症状。如体重不稳、用餐后马上呕吐、皮肤变差、萎靡不振、容易疲劳、眼睛充血、女性经期不规律等等。

(5)情绪波动。如抑郁、自我形象低落、羞耻内疚、常感觉孤立无助。

(6)贪食后的后悔与冲动。可以说,难以控制的暴吃冲动和进食后的焦虑不安并存。

(一)测验指导

暴食症的字面原意,是指“公牛的饥饿”,事实上直至最近30年,医学界才把暴食症界定为进食障碍的一种。如果吃已经不是一种生理需要而纯粹成为一种强迫性的心理需求时,离暴食症只怕就不远了。

(二)自我测验题目

(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5、9、13、24、27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余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得分越高,你的贪食症状越明显。

你的总分:

0~5分:你没有贪食或暴食症状。你饮食比较合理,有规律,也没有因减肥而出现扭曲的看法,尽管放心。

6~10分:你存在一些贪食的危险,可能你对自己的体形并不十分满意,曾有过节食减肥的经历,但因意志力不强而放弃,从而转向了暴饮暴食的极端。

11~20分:你的贪食症状十分明显,应引起足够注意。每当心情不好时,就会借由大量饮食来改善及降低自己的压力,虽然知道这样的吃法实在太夸张,但是不吃的话心里更难受,所以每次都不由自主地拼命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

21~30分:你需要高度警惕自己的贪食症。在你身上因贪食而造成了很多的困扰,从而使你变得焦虑不安,建议你立即住院治疗。

贪食症是用来处理压力以及不愉快感觉的一种方式,患者在生理上并不需要进食,而在心理上却有长期饥饿的感觉。这种饥饿涉及心理需要,并非单靠食物便能解饿。病患者只觉饥饿难耐,但疯狂进食后,又会马上以扣喉、服泻药等方法拼命把食物呕泻出来,用尽各种方法避免体重增加。但这样做并不能真正起到解除心理压力的功能,反而使“吃”变成了处理焦虑不安、寂寞和生气的不当方式。由于很多贪食症患者暗地暴饮暴食然后排泄并且能够保持正常或超正常体重,所以他们可以隐藏这一问题许多年。

暴食症的罹患因素与厌食症类似,皆因各种问题所导致,不同的是,暴食症的发病因素较为严重与复杂,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并且患者屈从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的贪食发作。此症患者有要求完美、忧郁、焦虑、强迫人格等倾向。个性上厌食症者偏内向、敏感;暴食症者则较外向、易怒。一般来说,完美主义者、做事一丝不苟的人比较容易产生摄食障碍。厌食症患者通常认为能够自己控制饮食的行为非常完美,可是患有贪食症的人却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很悲哀。所以一旦患有贪食症,患者往往会产生严重的自我厌恶感,会认为自己很差劲,甚至丧失生存的力量。

大多数暴食症患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害怕变胖,觉得自己比实际体重要重。与厌食症患者相比,他们控制体重的努力是混乱的:克制的饮食行为常常被反复的、持续时间较短的不可控进食破坏;随后又会出现挽救其后果的行为。暴食中消耗的食物量是巨大的,他们吃东西并非为了寻求快乐,相反,他们吃东西都是秘密的、快速的和囫囵吞枣式的。这些行为之前通常会出现身体或心理紧张,进食只是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在暴食时,个体会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吃完以后,负罪感、自责和抑郁便随之而来。不久,又会找到呕吐或泻药作为对暴食行为的补偿和惩罚。暴食行为和“抗暴食”的循环就这样完全控制了你的生活。

(1)找到暴食的内在原因。改变对体型和体重的过分关注以及其他方面的认知歪曲。重新树立信心,改变我们错误的想法。对症下药才能有成效。神经性贪食症的患者一般来说都表现为有较为明显的自责、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与抑郁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之中,应该注意放松自己,相信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开心的时候要学会倾诉。

(2)调整饮食习惯,建立正确的饮食及体重认知观念。控制进食行为,改变对饮食的态度。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什么时候吃东西,吃什么东西,做到一日三餐、营养均衡,避免在两餐之间吃零食或者是高脂高糖的食物。养成三次正餐定时定量之习惯,准备低热量的食物以取代高热量食物;避免患者独自进食且督促他们进食时不做其他事情。用有规律的饮食行为代替暴食。

(3)行为疗法。旨在使患者吃以前回避的食物以及高热量的食物。可以建立一个食物等级来实现这个目标,最初是患者比较能够接受的,最终则是此前会引起患者高度焦虑和暴食、导泻行为愿望的食物。

(4)适当转移注意力。暴食通常是由触发因素引起的。这样的触发因素有可能是情境式的,比如晚上一个人呆在厨房里,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或者经过快餐店。也有可能是情绪式的,比如觉得孤独、嫌恶自己或者无聊的时候。要学会其他一些处理紧张和痛苦情绪的办法,用别的行为来替代暴食,比如给朋友打电话、出去散散步、听听放松情绪的音乐,这样也可以打破暴食循环。

(5)药物治疗。大部分抗抑郁药物对其他许多的精神障碍也有疗效,在贪食症的治疗当中,它们有助于降低暴饮暴食的频率,改善情绪,减轻对体形和体重的错误认识。

第七(节)睡眠障碍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人体健康的首要标准是“吃得香,睡得实”。睡眠是生命的必需过程,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必须花在睡眠上,所以睡眠状态与生理、心理以及情绪的健康均有重大的关系。当我们睡得好时,可以使身体机能得到恢复,然而睡不好时,则生命中的每一方面都会遭殃。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睡眠上的困扰。

睡眠障碍是睡眠异常,是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包括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如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睡眠障碍一般可表现为入睡难、保持睡眠难(失眠);白天过多的睡眠(睡眠过多);错误的时间睡眠(睡眠—觉醒);节律异常和睡眠异常。具体来说:

(1)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梦过多、睡眠浅、易醒、睡眠时间过少等。失眠后的隔天清晨醒来时没有饱足感及重获精力的感觉。

(2)发作性睡眠。表现为难以克制的睡眠感和睡眠发作,睡眠时间短,极易叫醒,但睡眠时常伴有意识模糊。多见于发作性睡病。

(3)睡眠麻痹。表现为将醒未醒时感到既发不出声音也不能动,因而十分焦急,但稍加刺激即可使此症状消失。

(4)睡眠异常。夜晚睡觉时,出现奇怪的行为或不寻常的动作,但在意识清醒时,这些异常的动作不会发生的现象称为睡中异常。包括梦游、夜惊及意识不清的唤醒等三种疾患。

(一)测验指导

下面是有关睡眠障碍的简易综合诊断测试,测一测,看看你有睡眠障碍吗?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问题,并以“是”或“否”回答以下问题。

(二)自我测验题目

(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6、16、20、23、26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余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得分越高,你的睡眠障碍越严重。

你的总分:

0~5分:说明你的睡眠质量良好。你很少有过睡眠方面的困扰,这要得益于你良好的心态和睡眠习惯。

6~10分:你的睡眠质量不高。所以睡不好,多由于睡眠环境、生活态度、日常饮食与运动的影响。应该先想法子睡个好觉。

11~20分:说明你的睡眠质量比较差,你需要高度重视你的睡眠状况,必须想办法改善睡眠状况。

21~30分:你有严重睡眠障碍。可能你已经存在失眠等睡眠障碍的一些表现了,你需要注意自己的睡眠问题,必要时应及时找专科大夫诊治。

在假定你有睡眠障碍之前,应该确保睡眠问题的确经久不散、持续不断(至少一个月),而且确实给你带来了严重问题。轻度的情景性睡眠问题并不能够计算在内。你的睡眠问题是否每日都发生?是不是使你白天困倦得完全不能够工作?是否使你不能够上路开车?你有没有无法集中精力的毛病?你白天是不是感到极其难过、暴躁、紧张,因为你晚上没有办法睡好?

如果出现睡眠障碍,第一步是要检查一下是否是一种物品或药物引发这个问题。咖啡因和酒精是最常见的睡眠干扰者,它们对睡眠产生的影响可能超过其他所有物质加起来的影响。使用咖啡因、安非他命和可卡因会刺激人兴奋,并使睡眠延迟,而停服这些物品又会引起嗜睡。酒精、镇静剂和缩胺酸一开始都有镇静作用,但最后都会造成断续睡眠或完全睡不着的状况。

除此之外身体状况也会引起睡眠障碍。大部分生理疾病都可引起睡眠问题,一般是疼痛、咳嗽、尿频、呼吸不畅、食管回流或浑身瘙痒等症状引起的。其他一些身体状况,比如帕金森氏病等疾病,都有可能因为其对大脑的直接影响而扰乱睡眠。

临床睡眠障碍和我们大多数人常有的偶尔和可预期的睡眠问题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线。我们必须注意到,“正常”睡眠也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人预期会得到完美的睡眠。人们感觉到完全休息好了的睡眠长度每个人都不尽相同。睡眠效率会随年龄增高而减退,这个事实意味着我们所有的人最终都必须进行自身的调节,以适应越来越经常的入睡困难、夜间惊醒和早起。妇女一般需要比男人更长的睡眠时间,不应该视此为嗜睡或懒惰。

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有:精神因素(如紧张、焦虑、恐惧、兴奋等),睡眠环境因素,躯体因素(如疼痛、瘙痒、鼻塞、呼吸困难等),昼夜生活节律紊乱,梦影响,药物和酒的影响,大脑弥散性病变等。值得注意的是,失眠常常是精神病复发的预兆。

(1)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听轻柔的催眠乐曲,有利于安定情绪。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适当室温、灯光、少噪音及舒适床垫。避免使床或卧房成为其他活动的场所,如看电视、打电话、讨论事情。

(2)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生活习惯,每日按时上床入睡及起床。参加适宜的娱乐、休闲活动,有利于夜间正常睡眠。

(3)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白天不要打瞌睡打得太长,除非那是你的天然节律。日落之后不要做太过激烈的事情,那有可能让你一直兴奋下去。不要吃药助睡眠。室温要调节好,使其特别适合自己。把灯关掉,不要让噪音进来,如果你习惯有噪音才能够睡着,可以使用一个噪音发生器。夜深以后饿了不要吃太多,稍稍吃一点小吃便可以了,睡前忌服引起兴奋的药物或饮料。

(4)运用放松方式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帮助入眠。放松法有甩手操、入松功、放松训练等,可使肌肉放松、精神放松、促进睡眠。转移方法,如有意识地翻阅无故事情节的理论书,引发疲倦,造成心理放松感,可缓解烦恼情绪而有利于入眠。

(5)分析失眠原因,对症处理。每日的生活应该有规律并充满活力,积极参与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