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
8125400000022

第22章 说话左右逢源,心想事成(8)

还在担任《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时,杨澜应邀主持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办的第九届大众电视“金鹰奖”颁奖文艺晚会,在报幕退场时,她不小心被台阶绊了一下,“扑通”一声滚倒在地,这意外的洋相,使场内顿时一片哗然。然而杨澜一跃而起,笑容可掬地说:“真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呀,我刚才狮子滚绣球的节目滚得还不够熟练吧?看来这次演出的台阶不那么好下哩,但台上的节目很精彩。不信,瞧他们的。”她话音刚落,全场观众们为她机敏的反应爆出热烈掌声,有的观众还大声喊:“广州欢迎你!”

显然,这一跤,非但没有摔倒杨澜的形象,反而更让广州人民领略了她的出众的才智。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自嘲的话对自己的失误进行了巧妙地渲染,又借着“晚会”这个题进行了发挥。然后迅速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下一个节目中去,这样短短的两句话,天衣无缝地为自己搭好了台阶。

(3)将错就错

在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中,当被誉为“亚洲飞人”的世界冠军刘翔上台领奖时,负责迎接的央视名嘴白岩松却足足迟到半分钟才上台。在这半分钟里,刘翔不得不先跟观众招手,再与另一主持人握手,再手舞足蹈做着胜利的手势。等白岩松终于跑上台,给自己找的台阶竟然是:“我故意上台晚些,让大家多欣赏一会儿我们的奥运英雄做着各种各样动感、美感十足的动作的样子,大家说,看着是不是很过瘾呀?”台下自然又是掌声一片。

本来是自己误场,白岩松却说自己有意为之,关键在于,白岩松知道观众的心理——很想尽情领略刘翔的风采。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他那健康而俊朗的外貌,那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精神气,一定不会让观众视觉疲劳,更不会出现冷场,反而大大地满足了观众一睹这位不同凡响的世界冠军的欲望。所以,白岩松能将错就错,顺水推舟,让晚会出现了一次小小的高潮。

有一次,上海东方卫视的主持人袁鸣在海南主持庆祝狮子楼京剧团成立文艺晚会时,望文生义,把一位“南新燕”先生误说成了“南小姐”,当这位南新燕先生走上舞台时,台下嘘声一片。可急中生智的袁鸣赶忙改口说道:“哎呀,非常抱歉,我望文生义了。不过你的名字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旧时王榭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可真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图画啊!同样,国粹京剧作为宫廷艺术,一直盛演于北方,如今随着狮子楼京剧团的成立,古老的京剧艺术也首次飞过了琼州海峡,到海南落户,这不也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吗?”

袁鸣的这段话犹如迎面掠过的一丝和煦春风,犹如眼前流过的一条跳动的小溪,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理的启迪,令人拍案叫绝。

(4)曲径通幽

一位作家去某大学演讲,在随后的听众提问中,有个学生问他:“您是如何看待从事纯文学创作的人在当今社会中的处境的?”这个学生的言下之意时,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社会中,从事纯文学创作的人如何面对贫穷。

作家回答道:“就我个人而言,我之所以能够写作并坚持下去得感谢我的妻子,她开了一家小饭馆,于是我们一家人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作家的回答饱含着辛酸和无奈的感情,但这样回答一个大学生的提问,比直接把自己的贫穷展示出来再来一番直抒胸臆的感慨,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多。

古时候有个书生叫詹义,在73岁时考中状元后,来了一位媒人给他提亲,尴尬中的他自嘲道:“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杉。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詹义巧用数字加减,自我调侃,不仅化解了自己的尴尬,也给了媒人一个台阶下,令媒人会心地一笑。

(5)幽默调侃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是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子被观众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这一番话谑而不虐,妙趣横生,令观众捧腹大笑。这段开场自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只见他满脸含笑,对观众说:“很高兴又见到了你们,很不幸又见到了我。”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至此,凌峰的名字就传遍了祖国大地。

巧说妙语脱窘境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遭遇一些窘境。我们还经常会遇到蛮不讲理的人,他们会有意提出一些毫无道理的问题来刁难你,让你哭笑不得。不论你答与不答,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这个时候,应该如何说话呢?让我们先来做几道问答题:

问题一:某位着名钢琴家去某城市演出,发现座位多半空着,不免尴尬。如果你是这位钢琴家,你会怎么说?

他灵机一动,先向观众说道:“我想这个城市的人一定都很有钱,因为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话音刚落,大厅里顿时充满了笑声。音乐会就在和谐的气氛中开始了。

问题二:有一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正与朋友们高谈阔论。他的妻子对此早就不满,开始唠唠叨叨,继而指东骂西,后来干脆把一盆水泼到他的头上。朋友们看到落汤鸡似的苏格拉底,不禁愕然。猜猜看,苏格拉底会怎样化解尴尬?

苏格拉底自我解嘲说:“我早就料到,雷鸣过后,一定是倾盆大雨。”朋友们听后哈哈大笑,紧张的气氛一下缓和下来,一场风波很快就过去了。

问题三:歌德与一个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那批评家十分傲慢地说:“对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面对这样的无理取闹者,你会怎么做?

歌德马上站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恰好相反。”

问题四:有一次,马克·吐温与一位夫人对坐。他想与这位夫人套近乎,对她赞美道:“您真漂亮。”可夫人将了他一军,让马克·吐温讨了个没趣,她高傲地回应道:“可惜我实在无法同样赞美你。”此时,我们的马克·吐温如何下台呢?

只见他耸耸肩,笑道:“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句谎话。”

问题五:一个不怀好意的西方记者问周恩来总理:“为什么中国人走路时老低着头,而西方人却昂着头走路?”面对这样的挑衅者,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怎么说的呢?

周恩来总理对这个寻衅者毫不势弱,作了非常巧妙的回答:“因为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而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

问题六:有一次林肯乘马车上街,在街口被过路的军队堵住了,林肯走下马车问一位老乡:“这是什么?”意思是想问这是哪个部队的,老乡以为他不认识军队,就训斥道:“联邦的军队呗,你真是他妈的大笨蛋。”面对如此窘境,林肯会说什么呢?

只见他转身对身边的人说:“有人在我面前说老实话,真是一种福气,我的确是个他妈的大笨蛋。”自我调侃式的自嘲不但没有使林肯在众人面前丢失面子,相反还向众人展现出他雍容大度的胸怀。

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化解尴尬既需要处变不惊的心态,机智幽默的反应,还需要一副好口才,妙语连珠,口吐莲花,才会使得你巧妙摆脱窘境。

(1)巧说幽默语,以矛戳盾

在一次宴会上,达尔文恰好与一个美貌的女子坐在一起,这位少女带着嘲讽的口吻向达尔文提出疑问:“听说你断言人类是猴子变成的,我也属于你的论断之列吗?”达尔文望了这少女一眼,彬彬有礼的答道:“不过你不是由普通的猴子变的,而是由长得非常漂亮的猴子变来的。”

这种以己之矛,戳己之盾的方法,常常能化解尴尬局面,又不会破坏交际场合的气氛。

加拿大外交官斯特·朗宁1893年出生于中国襄阳。1923年朗宁竞选省议员时,反对派大肆宣传他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的血统”。朗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幽默地反击道:“你们是喝着牛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

(2)巧说应变语,将错就错

在交际场合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尴尬的局面,甚至影响交际的失败。如果我们能根据眼前的危机随机应变,将错就错,巧妙补救,就会出现新的生机。

一次,李肇星出使智利参加两国外交部政治磋商。按照惯例,会谈结束要互赠礼物。李肇星把从中国带来的礼品——仿青铜工艺品“马踏飞燕”郑重地交给对方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因为按照西方的习惯,受礼人要当着赠礼人的面将礼,品打开,然后赞扬、致谢。可当智利外长解开精美的古色古香的包装盒时,包装盒内的骏马不是踏着飞燕,而是躺在飞燕的旁边!显然,礼物可能在运输途中破碎了。现场的气氛顿时凝固了。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国际性”的尴尬呢?李肇星迅疾做出了反应。只见他不慌不忙,从盒子里把骏马和飞燕拿出来,亲切地对智利外长说:“这是我国2000多年前的文物,十分珍贵。”他边说边把骏马与飞燕对接好,微笑地对主人说:“你看,这骏马奔腾的姿势,这矫燕飞翔的动作,是多么的生动、逼真,2000多年前人类就有这么高超的艺术水平、这么先进的铸造技术,就连今人也会自叹不如。”气氛开始缓和,在场的中方代表也为之松了口气。为了把尴尬化解得更圆满,李肇星又接着说:“古人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骏马与燕子结合的地方,做得不够结实——不过也不能责怪他们,他们哪里会想到,我们会万里迢迢把它带到大洋彼岸,送给我们最好的智利朋友呢?”李肇星这一段机智的妙语将原本凝固的气氛化解了,会客厅里洋溢着欢快的笑声。

可见将错就错,自圆其说,也不失为一种化解尴尬的妙招啊!

(3)巧说歧意语,转移视线

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知晓,如果遇到对方提出的一时难以解释的问题,可以巧妙地抓住对方话题中的空隙巧妙应答,走出困境。

一个实习生导游带旅游团到古城扬州参观。当她向大家介绍扬州曾经有着辉煌文明历史的时候,有游客问:“有什么大人物诞生在这座城市?”导游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她也不知道。众多游客都围了过来,也想了解一下。导游见状,机敏地说:“先生,这个城市里诞生的都是婴儿啊。”旅游团的成员们顿时哈哈大笑。

作为一个刚从旅游学校毕业的学生,带领游客参观古城,却连古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都不知道,这本来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如果直接回答“不知道”,会让导游十分尴尬,后面的导游解说也将缺少说服力。但这位导游却巧妙地偷梁换柱,运用了诞生的“歧义”,转移了话题:把“诞生了哪些名人”转移到“诞生的是什么”上。尽管导游的答案是答非所问,但大家都清楚这只是个玩笑,于是乐在其中,导游的尴尬也随之化解。

可见遇到一些无法回答的难题时,不妨来个“动脑筋,急转弯”,转移对方视线,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使自己走出尴尬的境地。

处变而不惊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临事之智》中云:“大凡临事无大小,皆贵乎智。智者何?随机应变,足以得患济事者是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智者便是能随机应变之人。

应变的最终目的是使自己永远处于主动地位,驾驭事态发展,以实现既定目标。

(1)自圆其说,一流纠错术

大太监李莲英为人机灵、嘴巧,善于取悦于慈禧太后,这种机灵常常为慈禧和下属解脱困境。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着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高兴,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怎么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说不定就会要了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赏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李莲英的应变巧在借题发挥,将错就错。若是对于错误生硬地扳正或否认,都是不圆熟的做法,借力使力把错误说“圆”方见应变的机智。

(2)以德报怨,赢得人心

有一个大家庭,因为小媳妇心灵手巧、才智过人、贤惠温顺而颇得公婆宠爱。对此,大媳妇、二媳妇则嫉恨在心。一天,家中轮到小媳妇做饭。她把饭做好后,又去门前的池塘边洗衣服。这时,大媳妇、二媳妇使出一恶计:她俩又往灶膛里添了一大把火柴,欲使锅中米饭焦糊冒烟,让一贯心灵手巧的小媳妇在家人面前丢人现眼,陷人尴尬之境。不一会儿,小媳妇洗完衣服回屋,突闻锅中米饭冒出焦糊气味,一看灶膛,木柴还在燃烧。生性聪慧的小媳妇已猜出个中原委。她灵机一动,遂把略呈焦糊状的米饭熬成了稀饭,另外,还做了一些大饼。待众多家人在一起就餐时,她说:“这两天天气较热,大伙儿总吃米饭胃口一定不大好,所以,我熬了些锅巴稀饭,做了些大饼,给大家调调胃口。”这一言一行,即刻博得了家人们的同声称赞。此举,既讨好了众多家人,又暗中让大媳妇、二媳妇下了台阶,可谓一举两得,使得一贯嫉妒并有心加害于她的大媳妇、二媳妇不得不敬佩之至。此后,她俩对小媳妇善意相待,而聪慧的小媳妇则不计前嫌,对两位嫂子加倍尊敬。就这样,妯娌之间的关系从“山雨欲来”的险境,步人了“柳暗花明”的胜境。

(3)因势利导,化尴尬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