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
8125500000010

第10章 运用智慧推销自己(1)

看事不看表面要看实质

春秋时期,列子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郑相子阳的宾客向子阳荐举列子,说列子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学问不可估量、谋略不可小看。于是子阳就派人送给列子数十车的谷子,希望能得到他的鼎力相助。

列子见子阳送谷子给他,再三拜谢,最后却拒绝了子阳的赠送,让使者将那数十车的谷子原封不动地带了回去。

使者走后,列子的妻子对他捶胸顿足地埋怨说:“听说有道之人的家室生活都能安乐幸福,可是现在我们已经穷困潦倒,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相国送你粮食,你为什么不接受,这岂不是命中注定要穷困一辈子吗?”

列子却笑着对妻子解释说:“我之所以拒收相国的粮食,是因为相国并不是真正了解我,而是听信了别人的话才给我送谷子。以后,他也会因听信别人的话怪罪于我,这是我不接受的原因。况且接受别人的供养,不为别人排忧解难,是不义;可替相国这种没有追求的人卖命,哪里算是义呢?”

后来,正如列子所言,子阳果然不值得他去效忠。郑国人民发难,将子阳杀死了。

现实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人在遇到利与义冲突时,都不能权衡,结果落个惨痛的下场。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关系在家庭生活、与人交际、职场生存、商业交往中都会发生,由此可见,权衡利义的重要性。

人生哲理

看事情,如只看表面,而看不到实质,迟早会吃亏。因为表面代表不了事物的本身,只有看透事物本身,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也是检验一个人品行高低的方法之一,如果一个人品行不好,又怎么在社会立足呢?

用利害说动人

战国时期,楚国名门贵族伍子胥获罪,逃命于吴,半途中,楚王的手下在边境发现了伍子胥,并将他擒获。伍子胥对抓住他的那个人说:“其实,国王追捕我,是想得到我们家传的美珠。但是,在逃亡途中,我已经将它遗失了。如果将我押送国都,我就说是你把它拿走吞到肚里去了。那么你将被剖腹搜查。”

那人一听恐惧不安,如果放了他,就等于欺骗了国王,是死罪一条;可将他带回去交给国王发落,被他这么一说也是死路一条,这使他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他左右环顾了一下,见四周没有人便放了伍子胥。

在危急时刻,不妨开动一下脑筋,将选择权交给别人。伍子胥的机敏之处在于可以在危难的时刻将选择权交给对方,给对方出了一道生死攸关的难题。结果,对方在权衡利害之后只能将其放走。

人生哲理

做人不要总将选择权握在自己的手里,有时也需要将它交给他人。这样做,或许能帮你摆脱束缚。这种行为不失为一种大智慧,也是为人处世必须运用的一条良策。

淡漠背后闲话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名相。在任宰相前,他只是个豫州刺史,虽然官位不高,可是他办起事来公正廉明、热爱百姓,因此受到当地人民的一致称赞。

后来,武则天考察了狄仁杰的政绩后把他调回京城,并授予宰相的重任。

一天,武则天与狄仁杰闲聊时说:“听说你在豫州的时候,名声很好,政绩突出,但也有人揭你的短,你想知道是谁吗?”

狄仁杰答道:“人家说我的不好,如果确是我的过错,我愿意改正,如果陛下已经弄清楚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是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不想知道,这样大家可以相处得更好些。”

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回答,感到自己任狄仁杰为宰相是正确的选择,他气量大,胸襟宽,的确有政治家的风范,自此以后更加赏识他,敬重他,授予他“国老”的称号。

后来,狄仁杰因病去世,痛失爱臣的武则天流着泪说:“上天过早地夺去了我的国老,使我朝堂里没有像他那样的人才了。”

这就是狄仁杰的为人之道。古代也好,现代也罢,只要人们遵守这一原则,以忠厚宽大的心怀面对背后的闲话,总会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谅解。

人生哲理

“谁人人后无人说,谁人人前不说人”,如果对他人的议论太过于在意,势必会劳神伤身,那无异于为自己上了一道无形的枷锁。反之,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议论,做人轻松了,做事也顺畅了许多,这不失为一种智慧。

不可以貌取人

1926年,鲁迅到厦门大学执教时,往往几个月才去理发店剪一次发。有一天,鲁迅去理发,理发师见他长发垂耳,而且还穿了一件早已经褪色的灰布长袍,脚踏一双破旧的布鞋,心中顿生瞧不起的念头,所以给他理发时也就马马虎虎地敷衍了事。

鲁迅将理发师的一举一动完全看在眼里,等到结账的时候,他从衣袋里随手抓了一把铜元递了过去,然后昂首挺胸地扬长而去。理发师见鲁迅交的钱是定价的3倍还要多,轻视小看的念头顿时打消,心中还不由得生起了敬仰之情。

几个月后,鲁迅又去这家理发店理发,穿着打扮和上次没有什么不同,这次理发师见了鲁迅却将其视为上宾招待,又送茶又敬烟,剪发时也比以前细致了许多。理完发,理发师正等待着鲁迅慷慨的赠与,不料,鲁迅却是照价付款,并没有多付一个子儿。理发师非常纳闷,便问道:“先生为何上一次给那么多,可这次却又是这么少呢?”

鲁迅笑着告诉他说:“上次你给我胡乱地剪,一点儿也不精心,我付款也就乱付;而这次不同,你认真地给我理发,我自然也就认真地对待付款这个问题了。”

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告诉人们不能从长相上来评价任何人。因为,许多人都可能是藏而不露,大智若愚。一旦遇到了这样的人,你依然从长相上来评价他,那岂不是自寻难堪?

人生哲理

“以貌取人”是大害,是一部分人的通病。以这种方式为人处世一定会吃大亏的。

尊重他人是在维护自己

如今,很多人都在投诉商店售货员的服务态度,认为他们不是摆着一副冷面孔,就是言语粗暴、出口伤人。

可是,一位老太太的看法却与多数人相反,她说,“我从来都不曾抱怨过那些可怜的售货员。因为他们用那种态度对待顾客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不光我们会遇到不礼貌的售货员,他们同样也会遇到更糟糕的顾客。”接着老太太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说:“我从来没有遭受过服务不周的情况,他们对我都很友好,当然我也是有意使他们这样做的。每当我走到一位售货员面前,总会微笑着对他们说:‘您可以为我提供一些帮助吗?’经我这样一问。从来没人拒绝过我。”老太太脸上闪出一丝顽皮的笑容。

然后她又继续讲解道:“接着我会马上向售货员说明我对想要买的商品一窍不通,我很需要售货员的帮助。小到一只纽扣,大到一台冰箱,我都这样说。因此,每位售货员都会很开心地帮助我,即使我挑得再久都没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然而你是否注意到,尊重是双方的,你尊重了别人,别人自然会尊重你。

人生哲理

其实,维护自尊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要做个懂礼貌的人,这样在赢得他人尊重的同时也尊重了自己。自尊心的维护剂就是尊重他人。

摆脱无礼纠缠的方法

着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很早就声名远扬,因此,上门求教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有一天,一位贵族特意带着自己的孩子向莫扎特去求教。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尽量耐心地听完那孩子的演奏,然后用最温和的态度指出那孩子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依然面带微笑地勉励那位年幼的演奏家说:“你有天赋,好好干吧!你会有作为的。”

那位孩子的家长听了莫扎特的话以后非常高兴,又继续问道:“我的孩子很喜欢作曲,请大师再告诉他应该如何开始!”

莫扎特强忍着自己心中的不快说:“首先要多多学习,再长大一些就会有时间考虑如何作曲了。”

那位贵族父亲颐指气使地对莫扎特说:“他已经14岁了,而您本人13岁的时候就可以作曲了!”他这么一问,显然是对莫扎特刚才的回答表示不满意。

莫扎特并没有因为那位贵族父亲的问话而生气,他微笑着说:“先生,您说得很对。但有一点我与您的爱子不同,我可从来没有问过别人我应该怎样开始啊!”

贵族父亲听到莫扎特的回答后,不由得满脸通红,只好起身告辞。

现实生活中,碰上这样无休止的纠缠是难以避免的,那将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然而,如何使这种不快驱散开呢?这时就需要机敏的头脑与平和的态度,利用智慧反败为胜。

人生哲理

智慧可以告诉人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智慧同样可以引导人们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所以,在处世过程中,千万不可忽视智慧的作用。

要有大将风度

1754年,当时还是上校的乔治·华盛顿,率领部下驻防亚历山大市。这时正值弗吉尼亚州议会选举议员。有一位名叫威廉·佩恩的人与华盛顿在意见上产生了分歧。

有一次,华盛顿与佩恩就选举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过程中说出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这让佩恩立即火冒三丈,挥起拳头朝华盛顿的脸上砸去,将他击倒在地。华盛顿的士兵闻讯赶来后,想替华盛顿报那一拳之仇,不料却被他当场阻止了,并且劝说大家退回营地去。

第二天清晨,华盛顿托人将一张字条交给佩恩,邀请他尽快到当地一家酒店会面。佩恩接到字条后神情异常紧张,他忐忑不安地来到华盛顿指定的酒店。出乎意料的是迎接他的并不是一场恶斗,而是友好的酒杯。华盛顿见佩恩如时应邀,连忙站起身来,笑容可掬地伸出双手欢迎他的到来,并真诚地说道:“佩恩先生,人谁能无过,知错而改方为俊杰。昨天,确实是我不对。你已采取行动挽回了面子,如果你觉得那已足够,那么就请握住我的手吧!让我们来做朋友。”

就这样,一场风波被华盛顿以宽大的胸怀平息了。从此,佩恩成了华盛顿的一个崇拜者。

“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家越多,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就会越多,所以说,与他人和平相处才是为人处世的一个硬道理。

人生哲理

怨恨就像一团乱麻,要想解开,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善心。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只会用不当的方法将矛盾激化,使矛盾升级为可怕的仇恨。

何必针尖对麦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