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
8125500000021

第21章 一念之间(4)

一日,我患病去医院输液。年轻的小护士为我扎了两针也没有把针扎进血管,眼见着针眼处泛起了青包。疼痛之时我正想抱怨几句,却抬头看到了小护士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女儿。于是我安慰她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小护士终于叹了口气,她连声说:“阿姨,对不起。我真该感谢您让我扎了三次。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我告诉她,我也有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儿,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有她的第一位患者,我真希望女儿的第一次扎针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将心比心,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善解人意的俗语。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生出一分尊重,对孩子怀有一分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

人生哲理

先不用说老吾老以及他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他人之幼,就是我们每个中、青年人,也会有许多角色转换,此地你是强者,另一处可能就是弱者,此时你是服务者,彼时就可能是被服务者……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最好先去那样对待别人。

一把紫砂壶

老街上有一个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铁器,现在他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眼睛微闭着,手里拿着一只半导体小收音机,身旁是一把紫砂壶。

他每天的收人,正够他喝茶和吃饭的。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间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壶嘴处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一位华侨手里。

商人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那把壶。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来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也都来自这把壶。

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蜂拥而来,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召来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邻居,当众把那把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铁链子,今年他已经102岁了。

人生哲理

对于真正享受生活的人来说,任何不需要的东西都是多余的,他们不会去背这个愚蠢的包袱。

穷人的浪漫

傍晚,我散步到天桥边,看见一个小伙子正吃力地背着个姑娘上天桥,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我赶忙过去帮着搀扶着,问小伙子:“她生病了吧?我帮你叫车送医院。”

来到天桥上,姑娘忽然大笑起来,小伙子忙向我道歉:“对不起,谢谢您,我们在玩游戏。”

“什么?”我尴尬中有些愠怒。

姑娘好半天才停住笑,告诉我说今天是他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他们特意请假出来逛街。“他没有钱,我不要他买什么礼物,但他有力气,所以要他背我上天桥,才背三个来回,就累了,将来结婚30周年,我让他背30个来回,累死他那把老骨头……”姑娘趴在小伙肩上又笑了起来。

向来以为,浪漫必定和鲜花、烛光、音乐相连,却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一种别致的穷人的浪漫。

人生哲理

穷开心也是开心,不要按别人的标准“开心”。

从前有两个重病人,都住在一家大医院的小病房里。房间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人,在他的治疗中,被允许在下午坐在床上一小时(有仪器从他的肺中抽取液体)。他的床靠着窗,但另外一个人终日都得平躺在床上。

每当下午睡在窗旁的那个人在那个小时内坐起的时候,他都会描绘窗外景致给另一个人听。

从窗口向外看可以看到公园里的湖。湖内有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地方人们玩球嬉戏,后头一排树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

另一个人倾听着,享受每一分钟。他听见一个孩子差点跌到湖里,一个美丽的女孩穿着漂亮的夏装……他朋友的述说几乎使他感觉自己亲眼目睹外面发生的一切。

然而,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他心想: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独享看外头的权利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觉得不是滋味,他越这么想,就越想换位子。他一定得换才行!有天夜里他盯着天花板瞧,另一个人忽然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来。但这个人只是旁观而没有帮忙——尽管他感觉同伴的呼吸已经停止了。第二天早上,护士来的时候那人已经死了,只能静静地抬走他的尸体。

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人开口问,他是否能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他们搬动了他,帮他换位子,使他觉得很舒服。他们走了以后,他企图用手肘撑起自己,吃力地往窗外望……

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

人生哲理

心中有美,才能看到窗外的美。

两节电池

父亲谋了个矿山晚上值班的差事,每晚需用手电筒。

一日父亲买了两节新电池,父亲可能出于节省的念头,舍不得丢掉还有一些光亮的旧电池,只用其中的一节。一晚下来,手电的光线变得微弱昏黄,父亲又换上另一节了,可过了几天,电池又没电了。

父亲很恼怒地把这两节电池扔到了垃圾堆里。父亲说:买的是两节伪劣产品。我说这是旧电池成了电阻的缘故,父亲一脸不解。

父亲不懂得那节他舍不得丢弃的旧电池已成为电阻,白白耗费了新电池的道理。仔细想想,人有时也是这样,因为怀旧,或者为了很小的利益,抓住某些功利的东西不肯放手,结果常因此而贪小失大,误入歧途。一个好端端的人,就像变成一节毫无用处的电池,毁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人生哲理

排除掉自己生活中的电阻,也不要让自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电阻。

生活细节

夸张地说,细节有时候可以决定命运。这是我那天在电视里听宋丹丹谈婚姻爱情时想到的。宋丹丹说,她的一个女友在一次旅途中对一位男士特别有好感,可是仅仅因为那男士偶尔露出了一个带土气的字,什么美好的感觉都破坏殆尽了。

还在大学时,我的一位女同学也曾发表过同上述观点相似的说法。她说,假如有个男同胞在她面前打个嗝,那么哪怕他再优秀,也绝无同他发展下去的可能。这话多少有点孩子气,也近乎苛刻了,但有时候,这样的细枝末节还真能左右人的选择。

记得很久以前我父亲的一个学生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容貌平平的姑娘,第一次见面后他决定继续保持联系的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当他们在看电影的时候,那个女孩吃完了手中的冷饮后,把包装纸缠在木棒上始终拿在手里,直到走出影院才投进垃圾箱。她做得非常自然,不像是故意做出来的。仅此一个细节。她体现出了自身的教养;仅此一个细节,他们终于喜结连理。另一个女友在决定终身大事时,也强调一个细节,有一次那位先生在离开宾馆的房间时,将房间里的灯一个一个关掉,那一瞬间,她决定:就是他了!

对于细节的敏感不仅仅体现在婚姻恋爱的选择上,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个人的评价等,也时常要受到一些细节的影响。记得一个蛮有名气的女作家曾表示,她无法忍受异性肩膀上的头皮屑。我呢,比较注意的是走玻璃弹簧门。很多人进门后便潇洒地一放手,根本不顾跟进的人受他一撞。每次走到门前,只要前面有人,我都基本做好被撞的准备,缓步或用手去挡。有时候,我还离门好远,一个不相识的人在那里为我挡着门,直到我接过那扇门,我会非常感动,很唯心地想,这样的人,一生大致不会做什么坏事。

人生哲理

虽说大礼不辞小让,可许多生活中的细节都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它关系到别人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秩序和风气,同时也是自身教养的充分展现。

冠军和苍蝇

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赛事。台球世界冠军已走到卫冕的门口了。他只要把最后那个8号黑球打进球门,凯歌就奏响了。就在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了一只苍蝇。苍蝇第一次落在握杆的手臂上。有些痒,冠军停下来。苍蝇飞走了。冠军俯下腰去,准备击球。苍蝇又来了,这回竟飞落在了冠军锁着的眉头上。冠军不情愿地只好停下来,烦躁地去打那只苍蝇。苍蝇又轻捷地脱逃了。冠军做了一番深呼吸再次准备击球。天哪!他发现那只苍蝇又回来了,像个幽灵似的落在了8号黑球上。冠军怒不可遏,拿起球杆对着苍蝇捅去。苍蝇受到惊吓飞走了,可球杆触动了黑球。按照比赛规则,该轮到对手击球了。对手抓住机会死里逃生,一口气把自己该打的球全打进了。

卫冕失败,冠军恨死了那只苍蝇。可惜的是他后来患了不治之症,再也没有机会走上赛场。临终时他对那只苍蝇还耿耿于怀。一只苍蝇和一个冠军的命运胶着在一起,也许是偶然的。倘若冠军能制怒并静待那只苍蝇的话,故事的结局也许应该重写了。

人生哲理

很多偶然因素其实都有必然的原因。一般而言,心有静气,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较少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