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
8125500000025

第25章 动物哲学(2)

人生哲理

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兴趣上建立起自己的评判标准,但千万不要像这只猪一样,只看到其中一面就下结论。有些历史学家尽在挑剔历史小说的失实,有些经济学家说老百姓不花钱经济就难以起飞……

蚂蚁与大鸟

一只小蚂蚁在河边喝水,不小心掉了下去。它用尽全身力气想靠近岸边,但没一会儿就游不动了,在原地打转,小蚂蚁近乎绝望地挣扎着。这时,正在河边觅食的一只大鸟看见了这一幕,它同情地看着这只可怜的小蚂蚁,然后衔起一根小树枝扔到它旁边,小蚂蚁挣扎上树枝,终于脱险回到岸上。

当小蚂蚁在河边草地上晒身上的水时,它听到了一个人的脚步声。一个猎人轻轻地走过来,手里端着枪,准备射杀那只大鸟。小蚂蚁迅速地爬上猎人的脚趾,钻进他的裤管,就在猎人扣动扳机的瞬间,小蚂蚁咬了他一口。猎人一分神,子弹打偏了。枪声把大鸟惊起,振翅飞远了。尽管蚂蚁是比大鸟弱小许多的小动物,但它却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大鸟躲过一次杀身之祸。

人生哲理

不要以为只有结交权贵才会对自己有好处,心怀善意常助别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反过来有许多小人物也会帮上你的大忙。

老鼠百变

丛林中的一只小老鼠辉格,整日里闷闷不乐,它自感形象不佳,本领又小,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看人家猫多神气啊。

苦恼的小老鼠辉格来到山神面前,再三哀求给予帮助,把它变成一只猫。山神爷终于被缠不过,答应了它的要求。于是小老鼠变成了一只神气的猫。

没高兴几天,又有了新的问题,原来猫怕狗呀。它又去求山神,把自己变成一只狗。可谁料,狗怕狼,于是它又跑去请求变成狼……

如此这般一路请求一路变化,小老鼠辉格终于变成了森林之王——大象。

辉洛昂首挺胸,在丛林中漫步巡视威风凛凛,动物们见了它都低头哈腰,恭恭敬敬,辉格心中别提多高兴了。

可没过多久,辉格又有了一个新发现:大象最怕的竟然是老鼠。这时它眼中最伟大的形象又变成了老鼠,于是它又跑去哀求山神爷……

人生哲理

万物相生相克。生为老鼠,就安心做一只优秀快乐的老鼠又何妨?

水牛和阳雀

一个炎热的早晨,离大河口不远,一头水牛正在大树下休息。这时飞来一只阳雀,落在一棵树上,亲热地同水牛打招呼。

水牛乐了:“你喝水也值得到大河来,随便一滴水不就够了吗?”

阳雀却笑着说:“你这样想吗?我喝水比你喝得多呢。”

水牛哈哈大笑:“怎么会呢?”

阳雀说:“咱们试试看,你先来。”它知道马上就要涨潮了。

水牛伏在河边,张开大口,用力喝起来,可不管它喝多少,河里的水不但不少,反而多了起来。水牛肚子鼓鼓的,已经喝不下了。

这时阳雀飞过来,把嘴伸进水中。水退潮了,阳雀追着去喝。水牛伤心地说:“你个头不大,水却喝得不少。”

“你服了吧?”阳雀笑着问水牛,然后振翅飞走了。留下大水牛呆呆地望着河水,它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

人生哲理

水牛天天在河边喝水,却不知道河水涨退的变化,一味地用蛮力去拼焉有不输之理。知识经济时代,不用头脑的“水牛”肯定是聪明的“小阳雀”的臣民。

青蛙的愿望

久居河边的一只青蛙,对自己的走路方式极为不满,四条腿用力,一蹦一跳的,看那些人,两腿直立行走,又高级又潇洒,要能像人那样走路该有多幸福啊!

青蛙于是不停地到河边寺庙中去拜佛许愿,盼望有朝一日能像人一样走路。年复一年,青蛙的诚意终于打动了神灵,青蛙的愿望实现了。

青蛙骄傲地站了起来,迈开两条长腿(原先的后腿),大步流星走了起来,可是它莫名其妙地离河边越来越远,怎么也走不回水边去,也无法再捕捉到食物,饥渴难当的青蛙终于死掉了。

原来,青蛙站起来走路后,它的眼睛却只能望见后面,腿往前走,眼往后看,这样的怪物自然无法生存。

人生哲理

盲目地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如地位、爱情、财富,到头来都可能演化成一出悲剧。

猫国审案

猫法庭开庭审判一个案件。

有猫警告发,在猫国森林边缘发现了一种怪猫:长着猫头,行着猫国捕鼠的营生,却到处招摇撞骗,宣称自己不是猫,也不是兽,而是鸟,还不时披展双翼飞上天空,蛊惑猫众。

经白猫、黑猫及不白不黑的猫组合议庭审议,作出如下判决:

“首级乃定性之根据,既为猫首,本质为猫无疑;生态乃确凿之旁证,既营捕鼠,本属猫国公民无疑。自称为鸟者,如非猫国精变为妖,亦属鸟中衍生之怪,已不可称谓为鸟,故应断其首归之猫国,斩其翅归之鸟国。捕鼠之功则记于猫国名下……”此判决既未抄送鸟国协助审议,也未允许“怪鸟”申诉,“怪鸟”终于可怜地被肢解了。

这是猫头鹰们的悲剧。

人生哲理

囿于自己的经验、知识,主观臆断,这样的闹剧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相比之下,“黔之驴”中老虎就很聪明。

人的悲哀

一位新疆诗人亲眼看见这样一幕悲剧:天山脚下小村庄的一匹漂亮母马,失去了矫健的配偶,村里人想再找一匹公马,形成一个骏马群落。在失望于一匹匹公马后,人们最终想到了这匹母马的儿子,一匹强壮剽悍浑身无一根杂毛的白马。

但,牧民们清楚,马不近亲交欢,鞭打也不。于是他们用黑布罩住了两匹马的眼,怀着畸形美好的心情,将雄健的公马拉到美丽的母马旁。

人们如愿以偿。事后,一位牧人想木已成舟,百米外取掉马的眼罩。白马回头看了一眼母马,仰天长啸;母马也认出了白马,顿时扬起两只前蹄,几乎将身竖起,爆发悲鸣。

牧民们猛然惊醒,且意识到要发生什么。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白马拼死挣脱缰绳,向远处的崖奔去,纵身一跳;而此时母马也脱缰向相反的方向狂奔,面对万丈深渊,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那裹着利欲和谋略的人,那带着血性和尊严的马,在生命的崖上交锋,天地看到了胜败。

人生哲理

人们应该明白,这地球绝非只属人类。如若胡乱地改天造地、毁林填海,宇宙之马终将在远处悲鸣。

谁是傻瓜

某人去动物园看猩猩。他先向猩猩敬礼,猩猩也模仿着对他敬礼,他觉着很好玩,又向猩猩作揖,猩猩便也向他作揖。某人接着向猩猩扒眼皮,不料猩猩这次没有模仿,而是打了他一巴掌。

某人生气地去问饲养员。饲养员告诉他:在猩猩的语言里,扒眼皮是骂对方傻瓜的意思,所以猩猩要打他,某人大悟。

第二天,某人再去动物园以图报复。他向猩猩敬礼、作揖,猩猩都跟着做了。接着他拿出一根大棒子向自己头上打了一下,然后把棒子交给猩猩。

不料,猩猩这次又没有模仿,而是向他扒了扒眼皮。

人生哲理

以为自己聪明,去戏弄别人为乐或占些小便宜的人,都是被猩猩扒眼皮的对象。

贪婪的猴子

在阿尔及尔地区的长拜尔有一种猴子,非常喜欢偷食农民的大米。当地的农民根据这些猴子的特性,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

农民们把一只葫芦型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们最爱吃的大米,然后就静候佳音了。

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见到瓶中的大米十分高兴,就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大米。这瓶子的妙处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它抓一把大米时,爪子却怎么也拉不出来了。贪婪的猴子绝不可能放下已到手的大米,就这样,它的爪子也就一直抽不出来,它就死死地守在瓶子旁边。直到第二天早晨,农民把它抓住的时候,它依然不会放开爪子,直到要把那把米放入嘴中。

人生哲理

人从猴子进化而来,当然比猴子聪明一些。如果把大米换成金钱、美女、权力,上当的恐怕就是人而不是猴子了。

会排队的毛毛虫

在非洲和地中海一带,有一种被昆虫学家称之为行列蛾类的昆虫,这种蛾倒没什么特别之处,它们的幼虫毛毛虫却引起昆虫学家的注意。

这些毛毛虫从卵里孵化出来之后,就成百地集结在一起生活。在外出觅食时,通常是一只队长带头,其他的毛毛虫头顶着前一只伙伴的屁股,一只贴着一只排成一列或两列前进,这队伍的最高纪录是600只。为预防自己不小心走岔路跟丢了,它们还一面爬一面吐丝。等到吃饱了叶子,它们又排好队原路返回。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仔细研究过这些毛毛虫。先是把队长拿走,但后边的一只迅速补上,继续前行;又把它们的丝路切断,虽然会暂时把它们分开,但后边的那队会到处闻,到处找,只要追上前边,马上就会合二为一。

法布尔所做的实验中,最有意思的是计诱毛毛虫走上一个花盆的边缘。毛毛虫一走上去就沿着边缘前进,一面走一面吐丝。令法布尔惊讶的是,这群硬头毛毛虫当天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筋疲力尽才停下来,其间曾稍稍作休息,但是没吃也没喝,连续走了十多小时。

第二天,守纪律的毛毛虫队列丝毫不乱,依然在花盆边缘上转圈,没头没脑地跟着前边的走。第三天、第四天……一直走了一个星期,看得法布尔都不忍心了。终于到了第八天,有一只毛毛虫掉了下来,意外地突破困境,这一群毛毛虫才重返家园。

行列毛毛虫的排队行为,当然有一定的功用,但固执、愚昧至此,除了用盲从以外可能再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它们了。

人生哲理

有人说,如果把这些毛毛虫首尾相连,它们就会活活饿死。不知是否做过这样的实验,反正把自己的脑袋“长”在别人屁股上实在是件再危险不过的事。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时,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些,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人生哲理

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是残酷的,在人类社会中的某些领域也有类似的情况。

谋杀恐龙

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一个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近狐狸在自己的祖谱记载中发现了答案。

当时恐龙活跃时期,百兽莫不臣服,都敬恐龙为百兽之王。恐龙性格暴躁,常常欺压百兽,大家心有怒气,但都敢怒不敢言,没办法,谁也打不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