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
8125500000033

第33章 上帝的笑(5)

不久,门铃又响了起来,埃尔达以为那个家伙又找上门来了。对方是知道埃尔达朝这里走来的,而且他也扬言过,还要“收拾”埃尔达。

埃尔达怕他大闹朋友家,于是抢在别人之前去开门。果然,那个人站在门外,埃尔达的心一阵哆嗦。

“我是来道歉的,”那人低声说,“我回到家,对自己说,我有什么权利做出这种事来?我很羞愧。我所能告诉你的是,布鲁克林海军船坞将要关闭,我在那里工作了多年,今天被解雇,我心乱如麻,失去理性,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道歉。”

多年之后,埃尔达仍记得那个抢位的人。埃尔达相信,他专程来向自己道歉,需要很大的力量和勇气,在他身上,埃尔达又一次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人生哲理

声援弱者谴责强横的人是小事,但它能展示人性的光辉,是一种爱的实践。

只有自我尊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在维也纳时,曾受到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倾慕和照顾,他感激公爵,但并不因此出卖尊严。一次,公爵要求贝多芬到他家为一批占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队的军官演奏。贝多芬看不起公爵这种阿谀逢迎的态度,断然拒绝了。公爵凭他的地位和布施者的身份,一定要贝多芬演奏。公爵的傲慢冒犯了贝多芬的自尊,他冒着倾盆大雨冲出公爵的庄园,一回到家中,就把案头上公爵的半身塑像猛掷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并给公爵写了一封信。他写道:“公爵,你之为你,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我之为我,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还有一次,贝多芬与大诗人歌德在一起散步,途中与一群德意志、奥地利的权贵相遇。歌德对权贵肃然起敬,这使贝多芬十分恼火。他极力劝歌德不必卑躬屈膝,但歌德还是抽出被贝多芬挽住的手臂,恭敬地站在路旁,向皇族们一一行礼。只见贝多芬昂然背着手走过去。这些皇族们首先向贝多芬打招呼,脱帽致意。贝多芬的自尊,为他赢得了别人的尊敬。

人生哲理

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蹋的东西。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尊敬你自己。只有这样,只有自我尊敬,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一只海怪

在塔诺普尔城住着一个叫费威尔的人。有一天,他正坐在屋子里认真地看书,忽然听到外边一阵嘈杂声。他走到窗前,看到一大群孩子在玩,他想把他们赶走,于是他打开窗子对孩子们说:

“孩子们,快到教堂那里去吧。你们在那儿会看见一只海怪。它有5只脚,3只眼睛,还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过是绿色的!”

孩子们一听这话就都跑了,费威尔先生回到书房,一想到刚才对那些孩子编的瞎话,就不禁偷偷地发笑。

可是不久他书房的宁静又被打破了,这回是一阵奔跑的脚步声。他走到窗前,看见许多人在跑。

“你们往哪里跑?”他大声地问。

“去教堂!”犹太人回答说,“你没听说吗?那儿有只海怪,有5只脚,3只眼睛,还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过是绿色的。”

费威尔先生得意地笑了笑,又回去读自己的经书了。

他才刚刚坐稳,又听到外面一阵喧闹声。他往窗外一望,不得了啦,一大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往教堂的方向跑。

“出什么事了?”他大声问道。

“天哪!怎么,你还不知道吗?”他们回答说,“就在教堂前面有一只海怪。它有5只脚,3只眼睛,还有像山单一般的胡子,不过是绿色的!”

人们匆匆跑过。费威尔先生忽然注意到拉比本人也在人群当中。

“天哪!”他喊道,“要是拉比本人也和他们一块儿跑的话,一定是出什么事了,无风不起浪。”

费威尔先生慌忙抓起帽子离开了家门,也跟着跑了起来。

人生哲理

一定要奉行诚实的原则。无端地欺骗别人,不但会把自己的信誉丢了,最后受害的往往是自己。

一定不要迷失了自己的主见

一天傍晚,一个骑马到海边去的人,来到一家坐落在路旁的旅店。他下了马,像其他骑马去海边的人一样,他也相信世人的诚实和夜晚的安全。于是,他把马拴在门旁的一棵树上后,便走进了旅店。

夜深人静时,来了一个贼,偷走了他的马。

第二天早晨,旅行家醒来,发现马被偷了。他既为丢了马而难过,也为有人居然会做贼而伤心。

这时,其他一些旅客走过来,围着他议论起来。

其中一个说:“你真蠢,怎么把马拴在马厩外边呢?”

另一个说:“更蠢的是,连马腿也没捆起来。”

第三个说:“最蠢不过的是骑着马到海边旅行。”

第四个说:“有马的人,不是懒汉就是走不动路。”

旅行家大为惊讶,最后他终于喊道:“朋友们,就因为我的马被偷了,你们就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跑来教训我。但奇怪的是,对偷了我的马的那个人,你们怎么连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

人生哲理

别人的评论不总是客观公正的。你一定不要迷失了自己的主见,应该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在画中做上记号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了,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做上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

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哦!”画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了一个奥妙,那就是:我们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则恰恰是美好的。”

人生哲理

生活就是这样,你不能企求尽善尽美、人人满意,使一部分人满意就足够了,否则,你将可能无所适从。

消极的评论

你听过塞蒙·纽康这名字吗?这个人出生于1835年,卒于1909年。在莱特兄弟首次飞行成功前一年半,他说了以下的“名言”:“想叫比空气重的机器飞上天,不但不可能,而且毫不实用。”

你知道约翰·莱特福特吗?他不但是个博士,而且当过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在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这部名着前夕,他郑重指出:“天与地,在公元前4000年10月23日上午9点诞生。”

你晓得狄奥尼西斯·拉多纳博士吗?他生于1793年,卒于1859年,曾任伦敦大学天文学教授。他的高见是:“在铁轨上高速旅行根本不可能,乘客将不能呼吸,甚至将窒息而死。”

1786年,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初演,落幕后,拿波里国王费迪南德四世,坦率地发表了感想:“莫扎特,你这个作品太吵了,音符用得太多了。”

国王不懂音乐,我们可以不苛责,但是美国波士顿的音乐评论家菲力普·海尔,于1873年表示:“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要是不设法删减,早晚会被淘汰。”

1962年,还未成名的披头士合唱团,向英国威克唱片公司毛遂自荐,但是被拒绝。公司负责人的看法是:“我不喜欢这群人的音乐,吉他合奏已经太落伍了。”

人生哲理

我们都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是水只要不渗进船里,船就不会沉。只要确定你是对的,就要坚持你的信念,无怨无悔。真正的勇气就是秉持自己的信念,不管别人怎么说。

你好像有病

有一次,培德把车开到一个加油站去加油。那天天气很好,他也感觉很舒服。当他走到加油站,有个年轻人站在那儿,不期然地说了一句:“你身体好不好?”

他说:“我觉得很好啊。”

“你好像有病!”年轻人不经意地说。

培德回答了年轻人,这一次可能没有前面一次自信了:“我觉得很好啊,我再好不过了。”

年轻人坚持说:“你看起来并不太好。你气色不对。你脸上黄黄的。”

培德开车离开了那个加油站,车还没开到另一交叉道时,他停下车来看看镜子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忧心忡忡的培德回到家中,还是继续寻找脸黄的原因。他想:我的肝可能有问题,我可能病了自己还不知道。为此他感到更加焦虑了。

但第二次培德到那个加油站时,找出了问题之所在:他们把加油站喷上病黄色的油漆,每个到那里去的人都变成了黄脸的鬼样子。

事后,培德认识到:他竟然让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把他那天余下时间的态度完全改变了。别人对他说他好像生病了,他就真正感到有病了!一个人的思想能有这么大的力量,真是难以想象的。

人生哲理

使你快乐或不快乐的,不是你有什么,你是谁,你在哪里,或你正在做什么,而是你对它的想法。由于心理态度不同,即使处境相同,做同样的事情你也可以选择落落寡合或是欢欣愉快。

让批评的雨水从身上流下去

当年马修布拉还在华尔街美国国际公司担任总裁的时候,有人问他是否对别人的批评很敏感?他回答说:“是的,我早年对这种事情非常的敏感。我当时急于要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非常完美,要是他们不这样想的话,就会使我忧虑。只要一个人对我有一些怨言,我就会想法子去取悦他。可是我所做的讨好他的事,总会让另外一个人生气。然后等我想要补足这个人的时候,又会惹恼了其他的人。最后我发现,我愈想去讨好别人,以避免别人对我的批评,就愈会使我的敌人增加。所以最后我对自己说:只要你超群出众,就一定会受到批评,所以还是趁早习惯的好。这一点对我大有帮助。从此以后,我就决定只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而把我那把破伞收起来,让批评的雨水从我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在我的脖子里。”

林肯要不是学会对那些谩骂置之不理,恐怕他早就受不住内战的压力而崩溃了。他写下的如何处理对待批评的方法,已经成为了文学上的经典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将军曾经把它抄下来,挂在总部的写字台后面。而丘吉尔也把这段话镶在框子里,挂在书房的墙上。这段话是这样的:“如果我只是试着要去听——更不用说去回答所有对我的攻击,这爿店不如关了门,去做别的生意。我尽我所知的最好办法去做——也尽我所能去做,而我打算一直这样把事情做完。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就无关紧要了;如果结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

所以,每一个想成功的人都不要为别人的批评而烦恼,太在意别人批评的人都会局限于狭窄的范围内,而让自己失去了更广阔的天地。如果你立志要有一番作为、要成功,那么,请接受我的告诫:不要为别人的批评而烦恼。

人生哲理

虽然我们不能阻止别人不对自己作任何不公正的批评,却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我们可以决定不要让自己受到那些不公正批评的干扰。

当之无愧的探险家

海军军人伯利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探险家,他1909年4月6日乘雪橇到达北极。这次探险取得的圆满成功,使他占尽风流,名噪全球。这次纪录是几个世纪以来许许多多勇敢者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饱尝艰难险阻之苦也没能达到的。伯利的身体也患上了严重的冻疮,他不得不切除了八个脚趾头;接二连三而来的苦难,使得他几乎要发疯了。

尽管这样,他的上司却因为他独霸了名声而对他表示出极大的怨愤。因此,当伯利再度提出北极探险计划时,他们立即予以强烈反对,抨击他是借“科学探险”之名,行募集资金“到北极去逍遥快活”之实。他们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竭力阻挠伯利北极探险计划。后在麦金利总统的干预下,伯利才得以继续进行他的北极探险计划。

如果伯利一直都待在华盛顿的海军总部大楼里进行他的日常事务,那么,他还会遭到那种抨击吗?当然不会。这是因为,他在海军总部的重要性、知名度、影响力,都还不至于招引某些人的嫉妒。

人生哲理

“一只死狗根本就没有谁愿意花费心力去理睬它。”当你被不公正的批评所困扰的时候,你把它当做经过伪装的赞美好了。

好好照顾自我心像

在圣地亚哥,马尔登到一家理发店去擦皮鞋。他坐下身来,聆听周围人士的闲谈。其中有四位男士在歌颂他们的汽车:

“我有一辆好汽车。它一口气可行3万里,绝无麻烦。”

“我的可行四万多里。”

“你多久换一次机油?”

“噢,我不太清楚,也许是每行2000里换一次。你呢?”

“老兄,我认为那还不够。我每行1000里就要换一次了。滤油器每隔3000到5000里换一次。那样,你才能使你的车子保持完好。”

“我不清楚。我的车可行6万多里,换机油也许是每1200里或1300里一次。”

“你要照顾你的车子,你的车子才能照顾你。”

这四个人继续交谈,两个理发师、两个剃头师傅、擦鞋匠和马尔登只是听着。

马尔登禁不住在心里想:“这些家伙似乎颇懂保养汽车之道,那并没有什么不对之处——然而,他们对自己的自我心像是否也有所知呢?看来他们已有35到45岁的年纪,但是,他们有没有想积极地生活?看来他们都是一些殷实的市民:他们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面部修得相当光洁;他们不光为自己的车子换机油,他们也许会在星期天的早晨,把汽车擦得光亮夺目。不用说,他们的车子必然会将他们载到目的地。但是,他们对于每天的其他积极目标,是否也有这样的信心呢?他们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个光彩的自我心像呢?或者,他们是不是在为金钱和地位而争的时候,在专心致志于汽车等类事物的时候,丧失了他们的自我心像呢?”

人生哲理

可悲的是,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多半把精神用在照顾汽车上,而不好好照顾我们的自我心像,以致它逐渐消隐,甚至连追求幸福的愿望也丧失了。

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们为人处事经常按别人的反应来决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向“成功”,“幸福”之类美丽的字眼跋涉的路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弗洛伊德说:“简直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印象: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利、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活的真正价值。”可是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使我们停留下——除了目的。每一个人都像童话里那个破老巫婆套上了红舞鞋的姑娘,只有不停地跳舞。

47岁的南希在众人的眼中是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可是她说:“虽然我的一些成就让人刮目相看,我却想不透大家夸赞我什么。我这辈子一直都在努力成就这样或那样的事,可是现在我却怀疑‘成就’究竟是指什么了。我永远在压力下生活,没有时间结交真正的朋友,就算我有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结识朋友了。我一直在用工作来逃避必须解决的个人问题,所以我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地去完成,不给自己时间去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工作。这真是疯狂。假如时间可以退回去10年,我会早一些放慢脚步考虑一下,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匮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