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
8125500000054

第54章 寓言中的经典(2)

农民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狗跟狐狸在一起来的,看家狗跟上狐狸,同样也会变成小偷。”

人生哲理

跟狗交朋友,会惹一身骚,跟狐狸交朋友,狗也会变成小偷。一定要慎重选择你与之交往的人。

知识为什么不一样

有两个少年朋友,在同一个老师家学文化知识,过了一段时间,学习告一段落,他们将辞别老师回家。

告别时,老师说:“你们回来时,每人带个装满猪油的沙锅来,我将拿去拜神。”学生齐声答应,告别老师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发现路上有大象留下的新脚印。

甲学生边观察脚印,边说:“我猜这头象的左眼一定是瞎的。”

乙学生走近大象去看,那头大象真的瞎了左眼,他不理解自己的朋友为什么会知道,很不高兴地想:“老师太不公平了,教给两个人的知识不一样。”

几周后的一个星期天,他们约好去看望老师,各自准备了满满一沙锅猪油,到了老师家先向老师问好,然后各自把沙锅送给老师。

老师打开沙锅盖一看,甲学生的沙锅里盛了满满一锅油,乙学生那一锅的油却凹下去许多,乙学生不好意思地想:“明明是装满的,怎么会凹陷这么多呢?”

老师看到他这副为难的神态,心中就明白了。老师说:“我教给你们的知识是一样的,问题在于如何应用掌握。”他让甲学生谈谈这两件事。

甲学生说:“我发现象左脚印比右脚印深,而且不规则,比较乱,这是眼睛看不见造成的。”乙同学这才明白。

甲同学又说:“我的沙锅是旧的,他的新沙锅总是要吸收一些油的,所以油凹陷了。”乙同学听了恍然大悟,笑着说:“对了,要多观察,学会动脑筋。”

老师满意地点着头说:“要学习,很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善于动脑筋,仔细观察和研究它。老师给你们的知识都是一样的。”

人生哲理

知识本身并无什么不同,关键是它的容器: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

顾客和工匠

有一天,制帽匠家来了一个顾客,带来了一张羊皮,请求道:

“请用这张羊皮给我做顶帽子吧!”

“好。这就给你做!”制帽匠说。

顾客走出门,他想:这张皮不是很大吗?也许可以做两顶帽子。”

他这样想着,转身去问制帽匠:“师傅,请告诉,能不能用这张皮给我做两顶帽子?”

“怎么不行呢?”制帽匠说,“成”。

“既然如此,那就请你给我做两顶吧!”顾客说完就走了。

走了一会儿,他又犯嘀咕,又去问制帽匠:

“师傅,用这张皮能做3顶帽子吗?”

“怎么不行呢?”制帽匠说,“可以做3顶。”

顾客高兴极了,又问:

“能做4顶吗?”

“能做4顶!”师傅回答说。

“5顶呢?”

“能做5顶!”

“那就请给我做5顶帽子吧!”

顾客走了,可是到了半路他又转来问制帽匠:

“师傅,那张皮能做6顶帽子吗?”

“能做6顶!”

“做7顶?8顶可以吗?”

“怎么不行呢,做8顶也可以。”制帽匠回答说:

“好,那就给我做8顶吧!”

“行,我给做8顶,一个星期以后你来取货。”

过了一个星期,顾客来找制帽匠。

“我的帽子做好了吗?”

“做好了。”制帽匠回答说。

他把自己的徒弟叫来,吩咐说:

“去把客人的帽子拿来!”

徒弟立刻拿来了8顶小帽子。这帽子不能戴在头上,而只能戴在苹果上!

顾客看着帽子,奇怪地问:

“这是什么呀!”

“这是你定做的帽子呀!制帽匠回答说。

“唉,师傅,怎么把帽子做得这样小啊?”

“那你自己想想吧!”制帽匠回答说。

顾客拿着8顶小帽子走了,他想:“为什么帽子做得这样小?这是为什么呢?”

人生哲理

做人不能太贪婪,太贪婪也许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

两个人在街上一起发现一本书,他们对这本书归谁所有的问题争吵了起来。

第三个人偶然路过,问道:“你们俩谁会读?”

“我们俩都不会。”

“那么,你们要这本书干啥?你们的争吵使我想起了两个秃子为了一把梳子而打起架来,可是他们俩头上都没有头发。”

人生哲理

别让根本无用的思想占据你的头脑。

鸭子和月亮

一只鸭子顺着河流浮游着,她一直在搜寻鱼儿,但整天没有找到一条鱼。

到了晚上,她见到水中的月亮,以为是一条鱼,就潜到水中去捉。

其他的鸭子看到她这样,都一起嘲笑她。

从那以后,这只鸭子就感到害羞和胆怯起来,以致每当她看到水下的鱼的,也不肯去捕捉,就这样饿死了。

人生哲理

不能因为一次错误否定自己所有的路,也不能因为别人的嘲笑而低头。

木桶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头,他临终时叫来5个儿子,对他们说:

“孩子,我快要死了,临死前,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寓言,你们要用心听,听完后要解释给我听。”

儿子们看着父亲,老头打量了一下每个儿子,就开始讲了:

“森林里有棵橡树,很高很粗,树枝上结满了果实。它的根很深,吸收着地下的养分,暴风吹了它多少次,也吹不倒。

有一天,一个樵夫来到森林里,看中了这棵橡树,就卷起袖子,砍起树来。天快黑时,他砍倒了大树。他把树枝砍光,把树枝拖到木匠作坊里,锯成木板,装上大车,运走了。回家后,他用木板做了一只木桶,套上箍,每天往桶里倒满刚酿好的冒泡酒,然后卖给要办喜事的农民。就这样,他过了很多日子。

有一天桶箍坏了,木桶板都松了,酒漏光了,于是桶干裂了。主人没有及时加上新的箍,木桶板都散开了,后来,孩子们抽走了桶箍,在街上滚圆环,女主人把木桶片和桶底当柴烧了。就这样,好好的一只桶,现在无影无踪了!故事完了,现在你们给我说明这个寓言的意义吧。”

5个兄弟动脑筋了,他们想啊,想啊,还是不明白父亲讲的寓言的意思。老父亲摇摇头说:

“你们年纪还小,不明白,那么我来告诉你们,你们听好:生长着大树的森林是我们的国家,她是永久的;树林是人民,人民也是永生的;桶是家庭,木桶片是我们大家,桶箍则促使我们和睦、团结;而酒是快乐。家庭和睦时,生活就幸福。所以,要爱护桶箍,我的孩子啊!”

老大听了,吻了吻父亲的手,说:

“爸爸。我们感谢您的忠告,我们一辈子不会忘记的。”

人生哲理

幸福和快乐要大家一起维护,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甚至彻底毁坏原有的和谐。

狼和它的猎物

一只绵羊走进酒店,擦了擦眼睛,对老板说:

“给我一碗酒喝喝吧。”

老板把酒拿来,绵羊把头伸头进碗里,喝光酒,说:

“再来一碗!”

“为什么喝这么多酒?”老板问绵羊。

“心里痛苦。”

“什么事?”

“去年秋天,一只狼偷偷钻进羊舍,拖走了老绵羊——我的父亲,世界上再也没有我爸爸了!只有它的铃还留着。”

“既然如此,你唱歌吧,唱唱歌,也许心里会轻松点。”老板劝道。

绵羊喝了一整天酒,从酒店出来时,已是醉醺醺的了,它用沙哑的嗓子哼着歌。

“你唱什么?”山羊问它。

“我喝了酒,所以就唱了。”

“看你醉成了这个样子,不好啊!”

“我能不喝酒吗?”绵羊争辩说,“我心里痛苦。去年秋天,狼拖走了我的亲爹。”

“你现在往哪里儿去?”

“到森林里去。”

“到了那里做什么?”

“同狼打仗,我要战胜它,剥了它的皮,卖给茨冈人,他们给我做面鼓,鼓会发出声音,我就可以跳舞唱歌了。”

这时,绵羊眼睛里闪着快乐的神色。

“我也去。”山羊说,“我的角很尖。”

“不必!我能对付它。”

醉醺醺的绵羊走出村庄,慢慢地向森林走去。它遇到一条狗,狗走上前来说:

“我同你一起去。去年夏天,狼吃了我两个弟弟,我要用牙齿对付它,你去引它打架,我跳到它背上咬它。”

“你不要管我的事。”绵羊说,“我现在愤怒至极,可以一下子把它打倒在地。”

绵羊独自一个去同狼打架了,可是狼把它也吃了。

过了不久,山羊跑进森林来为朋友报仇,但狼把山羊也吃了。

狗也来到森林,要问问狼,为什么吃掉它的两个兄弟。但狗也没回去。

狼直到今天还在森林里,它心里想:要是全体绵羊、细腿的山羊、牙齿锐利的狗一齐来向我进攻,我早就完了!森林里也一定没有我的位置了。可它们一个一个地来,就对付不了我了。

人生哲理

不要被悲伤冲昏了头脑,一个人的奋斗固然可嘉,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才是力量。

两只小鸡

从前有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公鸡名叫小喔喔,母鸡名叫小咯咯。母鸡下了一个黄色的蛋,孵出一只黄色的小鸡,小鸡的爸妈管它叫小唧唧。

有一次,飞来一只凶恶的鸥,把鸡妈妈咯咯叼走了,从此小唧唧成了孤儿。公鸡领来了另一只母鸡,名字叫科科。母鸡科科下了一个黑色的蛋,孵出一只黑色的小鸡,它说:

“我们得给这只小鸡取一个又美又长的名字。名字越长,寿命也会更长些。”

于是它们得给这只小黑鸡取了一名字叫做:我们的小姣姣蓝眼睛绿嘴壳红冠子飞毛腿机灵的脑袋乌黑的羽毛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名字可真是又美又长。

两只小鸡在一起生活着。小黄鸡老得干活,而小黑鸡呢?谁也不撵它去干活。大家一想到要念这么长的一个名字,宁可叫小黄鸡小唧唧来得痛快省事。

“小唧唧,去弄点儿水来!”

“小唧唧,去挖几条蚯蚓来!”

“小唧唧,去捉些小虫子来!”

长名字的小黑鸡一天到晚只顾晒太阳,啥也不干。

有一回,一只狐狸溜进院子里,抓住了小黄鸡,公鸡爸爸忙叫道:

“小唧唧被狐狸抓着啦!”

狗、猪和山羊闻声赶来追狐狸,狐狸吓得忙把小黄鸡放下跑掉了。

第二天,狐狸又来了,抓住了小黑鸡;被母鸡妈妈看见了,它忙叫喊道:

“我们的小姣姣蓝眼睛绿嘴壳红冠子飞毛腿机灵的脑袋乌黑的羽毛爸爸妈妈的小宝贝被狐狸抓住啦!”

还没等它把这个啰里啰唆、又长又美的名字说全,狐狸早已把小黑鸡拖跑吞吃了。结果小黑鸡就因为名字太长太美而落得个短命的下场。

人生哲理

华而不实的修饰只能让人变成生活的奴隶,虚荣是人生的枷锁。

人间的真理

很久很久以前,某个村子里有个贫困的农人,他聪明绝顶,还是个劳动的能手,可是没人肯听他的话:不论他对村里那些聪明人说些什么,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讲:“他懂什么?他知道什么?他扯谎,谁相信他?……”

可是上帝让这个农人发财,他变成大财主了,于是这时候他被选为村里的头了。有一次他召开会议,人们东家长西家短地闲扯了半天,最后头儿说:

“善良的人们,你们知道不,我遇到一件荒唐事……”

“什么事啊?”大家问。

“有一天我骑马进城去,准备买一个新犁铧。虽然我家里的那个还能用,不过我觉得这个很便宜,我想就以备万一吧,所以就买了下来,带回家去放在仓库里。我想,先放着吧,需要的时候再拿也不迟。在仓库里放了一个礼拜,嗯,也许有两个礼拜。我看也没去看,随它去吧。昨天我顺便走进仓库,一瞧,哇,我的犁铧上满是洞漏眼眼的。我走过去仔细一瞧……嗬,多少老鼠哟……犁铧被咬得全是洞,现在一点用处也没啦,只有一丢,多倒霉!”

“是啊,”有一个人说,“有这种事,有这种事,是有这么一种老鼠,别看它小,可是它的牙齿真厉害,不论你放什么东西,它们都能咬穿。”

其他的人也说:

“一点不假,一点不假!”

这个农人听了许久许久,后来终于说:

“唉,这就是人间的真理:我从前是个一贫如洗的农夫,哪怕我对你们说的全是真理,可是你们也说我在扯谎。现在我是百万富翁啦,明明我在扯谎,可是你们还说我讲的是真话。你们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老鼠能啃穿犁铧呢?能有这种怪事吗?犁铧是铁的呀……”

人生哲理

很多时候,说话的不是人的嘴巴,而是金钱和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