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问关公
8127700000050

第50章 到底是谁惊马惹祸端?

荆州一带还有个传说,讲的是关羽执法如山、大义灭亲的故事。

话说关羽五十大寿的时候,正坐在府上和宾客们谈笑,忽听门外吵吵闹闹,还夹着一位老妇人的嚎啕大哭声。他问手下人怎么回事,回报说有个老婆婆一定要面见关羽,被士兵挡住了。

关羽说:“不要挡,放她进来。”

不一会,进来一个白发婆婆,向他哭诉了一番。原来,老婆婆家住荆州城外的二贤庄,儿子、媳妇早死了,只剩下一个七岁的小孙孙相依为命。几天前,她带孙子到清林寺去,走到半路,遇一匹枣红色的大马嘶叫着奔跑而过;祖孙俩躲避不及,小孙子被马踩死了。当时老人昏死过去,被人救醒后,听说骑马的人是关平,就到县衙去告状。谁知县官接状,见是告关羽的儿子,不敢办理,把她赶出了大堂。老人真如三九天吃冰块——寒透了心,可她又不甘心孙子无辜死于非命,就直接找到关羽府上来申诉了。

关羽好言安慰老婆婆,叫人扶老人到后院休息,然后传问关平。关平刚才在侧房听那婆婆诉说时,就很纳闷:最近自己一直在府上,并没有出城呀,怎么会踩死人呢?又一细想:对了,弟弟前几日外出打猎,回来说摔破了膝盖,之后再没出门,看他近日总是神志不安,害怕见人。莫非是他闯了大祸?转念又想:弟弟年幼,与其让弟弟偿命,不如自己承担了。于是,父亲问他,他便承认了。

关羽火冒三丈,当下叫人把关平五花大绑起来,打进死牢,传令三日后斩首。

手下将官上前求情:“关平素来做事仁义,不会故意伤人。可能是惊马失控,造成人命。还请将军息怒,从轻发落。”

关羽怒不可遏,对说情的人挥挥手说:“赏不论冤仇,罚不论骨肉。杀人偿命,古今一理。你们都不必多说了。”

关羽回到内院,妻子胡玥泪流满面地求他:“人常说:父母死了一阵风,儿女死了摘掉心。你若杀了平儿,岂不是剜掉我的心头肉么?”

关羽说:“若要公道,打个颠倒。你知道疼儿子,难道那老太太就不知道疼孙子么?没听老话讲:隔辈亲,亲不够;奶奶亲孙子,亲似命根子么?她岂不比你更伤心吗?”

胡玥知道丈夫生性刚烈,执法如山,不敢再说什么,转身出门去了。正好,张飞的儿子张苞来了,要找关羽为关平求情。胡玥劝他不要进去,免得碰一鼻子灰。

第三天头上,小关兴走进关羽房间,木讷讷地跪着,吃力地说:“误伤那小孩的是我,不是哥哥。因为害怕抵命,所以不敢承认。”

关羽大惊,又细问了一遍,连声叹气道:“唉!你这个不争气的小冤家!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人命关天的事,你岂能逃得过?”他立即叫人把关兴押往刑场,放出关平。

且说张苞知道关平、关兴争相顶罪的事情后,深为弟兄俩的义气所感动。他想来想去,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一个人能救了关兴,便飞马跑到老婆婆家里,把关兴惹祸、关平担责的事情细述一遍。老婆婆说:“哎呀!这弟兄俩原来也是大义之人哪。快带我去面见关将军!”

他们急急忙忙赶到刑场,见关羽正端坐监斩台,执行官从桌上抓起令箭,喝道:“斩!”

老婆婆连喊:“刀下留人!刀下留人!”她泪涟涟地对关羽说:“死了的已经不能复活,再杀关兴也没用。原谅他这么小小年纪,惊了马也是没办法。你们打仗杀敌,正是用人时侯,就让他以后在战场上立功赎罪吧!”

关羽仍然不准。忽然哨兵来报:曹军逼近樊城。众将一齐跪下求情。关羽这才扶起老婆婆,动情地说:“老人家,难得你管样宽宏大量。以后你就住在我府上,我们为你养老送终。”他让手下安顿老人回后院去了,然后与众将商议战事,叫关平、关兴、张苞各领三千军马,火速赶往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