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名书(学无涯丛书)
8139900000029

第29章 梦的解析

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论的开山鼻祖,1900年,他出版了《梦的解析》,本书是研究梦的系统理论的开始。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本带有临床医疗性质的书,是一位精神分析家对自己的病例进行治疗后归纳总结的理论。但是这理论却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弗洛伊德在书中把梦分为“显梦”和“潜意识”两部分,所谓“梦的解析”就是根据“显梦”来发掘做梦者被压抑在“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其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梦是失去记忆的再现,儿童时不复记得的事情,可能成为梦的内涵,最典型的例证是“俄狄浦斯情结”。二、在失去的记忆中,多数是痛苦或失意的,因为人不愿意记住而将其排除在意识之外,从而压抑在潜意识里。三、梦的内容不合逻辑,大多带有幼稚和幻想色彩。四、梦的起因大多与本能性的性欲冲动有关。五、梦是以伪装形式出现的被隐藏欲望的实现。

《梦的解析》中的基本思想很简单:人类的意识可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种类型,意识是行为的绝对统治者,但是那些永远处于无意识中的不为人所接受的愿望伺机寻求表现。梦是人的无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表达和实现,是受到抑制的无意识冲动与自我监督力量之间的一种妥协,因而对梦的分析也就是人们通向人的无意识的最好的途径。所有的人,不论是否患有精神病,都有一些为我们意识所不容的欲望。事实上我们有意将这些欲望隐藏或压抑起来。尽管如此,这些欲望恰恰因遭压抑而不再受到意识的监视或记忆衰退的影响,从而保持了其积极的活力。它们不断挤入意识,以此控制行为。人们在清醒时,自我或有意识的自我压抑着这些欲望。但在睡眠时,意识程度下降,压抑力量减小。一旦被压抑的欲望完全摆脱了压抑,人就会醒来,重新对它们施加控制。做梦是维护睡眠的一种妥协方式,因为梦是以幻觉和伪装形式表现被压抑的观念,它使不为人承认的愿望获得部分满足,这样,这种方式便不会打搅意识和睡眠。

所以弗洛伊德说,如果我们能够解释梦,找出它的隐义,我们就能够恢复一部分无意识心理生活,并能够将它们置于理性的照耀之下。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后,遭到了人们强烈的批评,人们带着鄙夷的神情、用近乎刻薄的语言谈论着它和它的作者,这本书被时人认为“惊世骇俗”,初版的600册用了8年才销完。弗洛伊德的学说被视为异端邪说,他的学说几乎触怒了全世界。

弗洛伊德一方面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和来自各个不同领域的许多善意和恶意的批评、指责,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理解、赞誉,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评价和地位。此后他的立足点越来越高,探讨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化,研究的对象从精神病患者扩大到整个人类,他把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广泛运用到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从而把精神分析学变成一种哲学学说,一种社会文化理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分析学才上升为“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的关于梦的独特、新颖的见解,引导人们推开“梦”这扇大门,第一次真正走进人类深藏的内心世界,发现无法被意识所控制的潜意识,竟然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心理内容和巨大的创造力。弗洛伊德用一种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从更深的层次上阐述了人类的生存状况。有人评价说,尽管在弗洛伊德之前,潜意识问题就已若隐若现地在一些作品中流露,但就像利夫和布伦丹曾触及到美洲海岸一样,只有弗洛伊德证明了潜意识确实存在,并对其丰富多彩和惊恐可怖加以揭示,是这个领域的哥伦布。

《梦的解析》在弗洛伊德的有生之年就再版了8次,并有近10种文字的译本。德国著名哲学家弗罗姆曾经说,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是“现代科学对梦的分析的最原创性、最著名与最重要的贡献”。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弗洛伊德替这代人寻求到了一个更深入的世界观……他的学说直指人心。”而爱因斯坦对弗洛伊德说:“直到最近,我还只能理解您的思路中的思辨力量,以及这一思想给这个时代的世界观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据我判断,只有用压抑理论才能对它们做出解释。我很高兴自己遇到了这些例证。因为,当一个伟大而且美丽的构想与现实相吻合的时候,它总是令人愉快的。”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年),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于19世纪末从其所从事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逐步发展起了心理分析说及有关的治疗方法。在人类行为学方面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颇有争议的观点,还为治疗行为方面的疾病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