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名山(学无涯丛书)
8140700000005

第5章 五岳独秀——衡山

南岳衡山坐落在湖南衡阳市以北的湘江西畔,自隋文帝下诏后被封为“南岳”。在五岳之中,有“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之说。衡山72峰,均朝一个方向倾斜,为南缓北陡。主峰祝融峰昂然天外,如同鸟首,众峦伸展如翅,跃然如飞。加上群峰常隐伏于云雾弥漫之中,给人以云移峰飞的感觉。五岳之中,又数衡山的植被最为茂盛,满山上下叠翠堆绿,故有“五岳独秀”之誉。

相传虞舜南巡,即在衡山行祭望之礼。隋唐五代及元宋明清,历代帝王也都曾遣使祭祀南岳。特别是南宋时,四岳都沦于金,南岳独存,更为南宋朝廷和臣民所重视。宋徽宗特题匾“天下南岳”,至今镌刻在山门的牌楼上。

当夜纱渐渐拉开,山谷还处于幽静的温馨之中,登上衡山主岭祝融峰时,可观壮丽的日出景象。祝融峰独拔群峰之上,古人有“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之赞誉。峰顶的“祝融殿”、“观日台”等名胜构筑奇巧,势若凌空。山顶巨石上“祝融”、“一日千里”、“山耸天止”、“乾坤胜览”等名人石刻气势恢弘。

和其他四岳相比,衡山有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南岳大庙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占地近100000平方米。从棂星门进入,过盘龙亭、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后门、东西便门,最后从四角楼走出。九进院塔,整个庙宇,红墙黄瓦,接楼连阁。大殿为清光绪八年重建,高22米,正面有石柱72根,象征南岳72峰。柱头木雕式拱,檐下镂雕花鸟走兽,栩栩如生。

藏经殿以秀为胜,为南岳风光之冠。相传藏经殿是公元568年佛教天台宗二祖慧思所建。当时陈后主之妃避乱来南岳,拜慧思为师,慧思将她安置于此,称“小般若禅林”。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改名为“藏经殿”。

藏经殿位于祥光峰下,富丽堂皇,隐于茂林深处,只有临近才能见到古刹风貌。殿周围有云舒霞卷的苍翠奇峰,有古木葱茏的林海碧波,有淙淙不绝的山泉溪流,有万紫千红的奇花异木。据植物学家考察,在这一平方千米的花园内,竟有500多种植物品种。殿后一株500年前的白玉兰,花开之时,隔山闻香。殿右有摇钱树、连理枝和同根生三株奇树,枝干盘曲。千百年来,这一片原始森林保存完好,增添了藏经殿的秀气。所以,藏经殿之秀,也被誉为南岳四绝之一。

衡山除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以外,还有“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试心石之险、大禹碑之古、磨镜台之幽、南岳庙之雄”合称衡山八绝。衡山72峰之中,还有10洞、15岩、38泉、25溪、9池、9潭、9井等胜景。

南岳不仅景色秀丽,而且书院众多,文化气息浓厚。

在南岳的诸多书院中,最有影响的当推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坐落在南岳72峰的尾峰——湖南长沙岳麓山下,这里山灵水奇、林深而幽静,近市而不喧。自晋以来,便成著名的宗教圣地,广泛吸引着香客游人,骚客文士亦多在此荟萃游息,为开创岳麓书院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条件。岳麓书院便是在此条件下于北宋初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办。岳麓书院虽非官学,但自始至终都受到官府的支持和帮助。以后历代屡有修建,规模不断发展、扩大,成为一个独立于官学和私学系统之外的独特的教育系统。南宋学者陈传良在《重修岳麓书院记》中指出,自朱洞创院后“五六载之间,教化大洽,学者皆振之雅驯,行谊修好,庶几于古”,极力肯定了岳麓书院兴办后的卓越成效和重大意义。岳麓书院的创立,对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繁荣学术、培养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今的岳麓书院,作为历史的见证,仍然屹立于岳麓山下,并作为国家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湖南省政府的进一步修复保护。它是湖南大学的前身,湖南大学还在此建立了文化研究所,设置了书院、理学、古建筑等研究室。因此,它不仅是供人瞻仰参观的一处重要史迹,而且还将成为进行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基地。

登衡山必登祝融登衡山必登祝融。古人说:“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云:“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这两句诗既写了祝融峰的高峻、雄伟,又写了衡山烟云的美妙。传说祝融峰是祝融游息之地。祝融是神话传说中的火神,自燧人氏发明取火以后,即由祝融保存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