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名曲(学无涯丛书)
8143900000017

第17章 听松

二胡曲中,《听松》是独树一帜的珍品。杨荫浏先生在为《阿炳曲集》写的乐曲说明中说:“《听松》可能也是阿炳自己的作品”。据《阿炳传略》说,人们听到阿炳演奏此轼的时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阿炳自己的说法是“宋朝时候,金兀术给岳飞打得走投无路,十分狼狈地跑到无锡惠泉山脚下,躺在原楹石上(注:无锡惠山有一块平面的大石头,人可以躺在上面,刻有“听松”二字,此石至今犹在),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的声音,这曲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又名《听宋》”。音乐不可能描写故事,这说法令人怀疑。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阿炳“说新闻”以宣传抗日的事迹却是众所周知的,凡是经过那一历史时期的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有一致的体会,那时只要提起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梁红玉、花木兰、穆桂英等等人物,用不着提示,“借古喻今”,就自然会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阿炳的感受更不会例外,这音乐中的体验与其说是与岳飞的故事有关,毋宁说是与抗日爱国情绪有关。

《阿炳曲集》中的记谱是:\[引子\]、\[1\]、\[2\]、\[3\]、\[尾声\]。五个部分,其中的\[2\]是乐曲的主体,因而前面可以看作是两个引,后面可以看作是两个尾声。

原谱\[引子\],我们称之为引子I节奏自由,每分钟约60拍。

引子I内部包含着两个互为对比因素,一个因素是呼喊式的音调,这种高音区的同音反复式的音调,完全是提高了嗓门喊口号的声音,“冲呵”“杀呀”之类,这种音调,与《大刀进行曲》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旋律特征相类似,甚至可以称它为“怒吼”音调。另一个因素有人从造型角度说它是“风声”,有人从表现角度说它是感慨式的“叹息”,看来它是造型性与表现性的统一,两种说法可以合起来参考。这两个因素又轮流出现一次,引子I即行结束。

原谱\[2\],我们称之为引子II,每分钟约80拍。它也由两个因素组成。因素1是小军鼓的敲击声。每分钟约80拍;

根据无锡许忆和同志提供的材料,阿炳自己曾说过,他把他在无锡街上听到的“洋鼓号”用在二胡曲中了。我以为《听松》引子II下是使用“洋鼓洋号”音调的地方。请听众不要注意它的音高特征,而专门注意一下它的节奏音调,它的颤音奏法(tr)就是细碎的节奏,这与小军鼓的敲击声何其相似:

引子II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号角式的音调,原来的所谓“洋号”的音调,人们都是听得很熟的。阿炳的“洋鼓洋号:音调完全五声音阶化了,这就支除了它所谓”洋“味”,提示了中国人民国量、气派和不可战胜的精神面貌。原谱\[2\]是全曲的主题部分,4/4拍,每分钟约76拍,边演奏边加快,高潮处达到每分钟144拍。这个主题有下列一些特点:1大量使用边疆切分节奏型。主要不是模拟风声的旋律型,而是强调大风摇撼树干所引起的反弹性的动感,一种运动的脉搏,给人以巨大群体坚韧不拔的感觉,气势磅礴;2乐节内部用级进,乐节之间用大跳,构成一浪高过一浪的运动,起伏跌宕;3号角声与松涛浑然一体,依稀可辨;4乐句之间融结紧密,没有停顿,一气呵成;5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高音区运动,采用向中音区短暂低伏再回高音区的方法,合高潮保持长时间力度不衰。

原谱\[3\],我们称之为尾声I,每分钟120拍,它与引子II相对应,也由两个因素构成,与引子II不同,因素I换成了大铜鼓的敲击声。

原谱\[尾声\],我们称之为尾声II由尾声I号角音调的延续,引回引子I的怒吼音调,并紧接转为京剧锣鼓《急急风》的密集型节奏型,再三次出现怒吼音调,在急急风的锣鼓声中结束。

总结

在京戏音乐中,急急风的锣鼓通常用战斗正酣或败者逃走胜者追击的场面,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的追击的脚步声,难道我们不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把鬼子赶出境”的意境吗?

在传统的二胡音乐中,具有如此阳刚之美而又能在反映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色彩的和谐统一方面取得成功的作品,是十分罕见的,令人感到特别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