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8146700000032

第32章 现代人常见意志障碍与心理调适(2)

张某,男,19岁,家在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在家他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从小张某就很懂事,知道父母很辛苦,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几名,初一后还任班干部,深得老师喜欢。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给他买了块手表,作为奖励。初二上半学期,张某开始害怕将手表弄丢了,结果真在一次早操中将手表丢了。他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始终没找到,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也开始下降。

后来张某家添置了沙发,平时他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坐在沙发上看书。从此他果真再也不敢坐沙发,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初中他勉强读完,其后一直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少钱,他更觉得不好受。张某最苦恼的,还是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越想控制则想去厕所的念头越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拼命克制自己不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奏效。如此症状持续了三年,什么事也做不了,真是苦不堪言。近段时间以来,张某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见到电灯就要反复检查电灯开关,出门要反复看门是否关好锁好,等等。与他人交往时,他总害怕别人笑话他,认为别人的眼睛都在看自己。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段时间的氯丙咪嗪等药,饭后不再呕吐,能克制一点自己害怕的想法和行为,但停服不久则症状再次出现。经医生诊断,张某患有典型的强迫型人格障碍。

二、“洁癖”是强迫症的一种

心理咨询室里来了一位愁容满面的母亲,带着她的女儿。一坐下便说:“我女儿闹得家里人都不得了。她有‘洁癖’,老说四周弥漫着种种病毒、细菌,就一直打扫卫生,不停地洗衣服、洗手,最长的一次,出了一趟门,回来不吃不睡整整洗了20个小时的衣服,手上都洗得掉了一层皮。大夫,你说这可怎么办?”

这位母亲所说的“洁癖”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障碍,心理学上称为强迫症。有两种表现形式: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动作。这种病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如信已投出,怀疑是否贴错了邮票;出门时房门关好后还要检查是否确实关闭了,如果这种想法或动作反复出现且不能自控时就属于强迫症。其实质是患者的理智认识无法摆脱自己的一些想法、情感和动作,越想控制它,它就越出现,从而引起强烈的内心冲突。病人通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重者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这个女儿患的是强迫性动作。

强迫症多在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加之本人的性格特点(如过分认真、循规蹈矩、犹豫不决等)以及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从这位女儿的病史中了解到父母从小对要求十分严格,做事必须认真,一丝不苟,尤其是其母亲特别爱干净。6岁时她又亲眼目睹其姨死于肝炎的惨状。可以说她童年的生活经历和环境的影响,是其日后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特别是一年来工作压力很大,科室里的一位同事正患肝炎,这些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引发了她幼年的恐惧心理在其成年后的再现,即用儿童的态度对待本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

三、应对强迫症状的方法

1减轻不完美感。他们常常觉得做的事情不够好,有一种不完美的感觉,所以往往反复地重复某项工作,以达到自己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减轻这种不完美的感觉。

2减轻不安全感。怕脏,怕病等等是因为这些让他们感觉很不安全。而同样情况下其他人就没有这种感觉。这是因为,这种表现往往是内心深处严重的不安全感以这些小事为借口的表现。

3减轻不确定感。有强迫症的人往往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以达到别人的要求,这事实上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所以,病人要学会自己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减少不确定的感觉。

4对伴有强迫性思维、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也可辅以药物。

第5节冲动

一、哪些人容易一时冲动

冲动是指在理性不完整的状况下的心理状态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行为。打架斗殴都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来自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冲动杀人”成为治安一大忧患,其中,20~30岁青壮年男性最易一时冲动起杀意。一些人仅因一件琐事、一句口角,一时冲动便起意伤人、杀人。当然,杀人偿命、负债还钱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准则,为此负出沉重代价的人,事后往往悔不当初,而旁观者则对他们迟来的觉醒摇首叹息。

研究发现,这些人的冲动指数相当高:

1价值观不正确,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的人。

2无所事事,没有明确的事情分散体力精力的人。

3在节律周期的临界日,特别是情感曲线的临界日的人。

4人体内环境失衡,如甲亢等内分泌失调的人。

二、冲动的控制

冲动的正面是冷静,而冷静的内涵则是理智理智者遇上不顺心之事,一般都能三思后行。除了那些丧失理智和法律意识单薄之人外,凡吃五谷者都有一时激愤或消沉的时候,这是个危险时段,很多不正确的判断常常是在这不冷静的时刻作出的,判断失误必然导致行为欠妥,如果人们能在最短的时刻内让头脑降温,就会掐掉一根危险的导火线。

提高文化素养能否理智行事又与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这点,和深圳法院的调查报告完全吻合:“冲动杀人的犯罪人最多仅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低下,缺乏自控能力是逞一时之快杀人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法律对一些欲铤而走险的人能起警示作用,可是,如果文化程度低下,加之法律意识淡薄,“无知无畏”,那就极其容易经不起旁人的撺掇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外人的眼光看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不无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作过局外人观看过别人吵架,这时候,无论是哪一方的言行,其失当和偏颇之处你大概都能觉察。因此,如果人们能以局外人的头脑,观察自家局内人之身,则善莫大焉。

第6节怀旧

一、测试:你有病态怀旧心理吗?

(作表格心理二p153)

评分分析:

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的0分。

分数为3~8分,你有很严重的病态怀旧心理,需要及时地调适。

分数为2分以下,你只有一些轻微的怀旧心理,不会对你造成什么损害。

典型病例

张某现在老想着回到过去,回到童年的小摇床,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她做梦都想恢复少女时轻盈的身姿,清澈如水的心灵。她甚至宁愿回到插队那会,虽然苦点儿,但那时多么年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那时,她还是班干部、大队长,她现在还保留旧照片、旧时装、旧书报。

但现在,她是一个普通的妇女,下岗在家,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心想要是能再回到年轻时多好,做梦都是以前春风得意时的情景。

二、曾经的美好时光

西方人常说:过去的岁月永远是美好的。欧洲老派缙绅在回忆往事时因为有壁炉做背景,有香槟做道具,常能显出成熟男人的魅力和沧桑感。东方人对往事的眷恋程度丝毫不亚于他们,这大约与东方民族的苦难经历、坚韧性格、宽容态度、淡泊心境和哲学观点有关。千百年来,吟诗填词的文人几乎个个都有这样的自觉性。现代人在这个方面,与其说继承了优秀传统,不如说因为有血缘的联系,怀起旧来更具风采。

怀旧是泛黄的黑白照片,是棉麻质地、没有多余装饰的衣服,是弥漫在潮湿空气中的樟木箱气味,是淡淡的从紫砂茶壶中倾注的香茗,是日记本里的枫叶标本,是圈点密布又有点点蛀洞的旧书,是锁上的锈斑和砚池的墨垢,是对梦境的演绎和加工,是一种迟缓的语气略带伤感的叙述。也许你所在的城市中,就开有那样一家基于城市人的这种需要而设计的商店,而且生意兴旺得很,因为很多人都是那样陶醉于过去的“美好时光”里。

在现代人的物质消费日趋急躁时,怀旧就成了一种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时尚享受。不要以为怀旧是颓废的、保守的、无所作为的。其实清醒的怀旧一点也不消极。怀旧并不等于否认今天的辉煌、强调过去的一切都好过今天;相反,所谓怀旧就是从记忆的缝隙中推出值得肯定的东西弥补今天的失落和匮乏,从个人历史的书页中检索出值得复述的故事再讲一遍给自己听,从而过滤出新的涵义,成为从历史中引出、经现实过滤的精神珍藏。从这个意义上说,怀旧是趋新的准备,现代人通过不断的怀旧克服浮躁、摆脱孤独、战胜恐惧,经过省察而走向成熟。

二、回忆属于过去

怀旧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像,古人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等诗句来表达对故乡、故人的思念之情,对故土的思念能够激发人心中的爱国热情。但是,社会中有一些人以另一种方式怀旧,他们认定今不如昔,生活在今天,而志趣却滞留在昨日,一言一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这种怀旧心理似乎不再仅仅是怀旧而已了。

怀旧心理的产生有社会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从社会原因来看,由于社会各方面不断革变化,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受到冲击的那一部分人,极易产生失落感,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怀旧的方式来表达现实的遗憾。随着现代文明和大都市的大规模崛起,原有的生活环境在无情地解体。大城市里的人们告别了四合院、胡同、里弄,但又被困在钢筋水泥的框架中;在乡村,诗篇一样的田野不断被公路、铁路吞噬,工业污染了大地;电视使世界和人们接近,却又使人们的心灵彼此疏远。这一切都使一些人感到不适与恐惧。

从主观方面看:怀旧实质上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遁逃,怀旧是一种特殊的机制。它把我们所不想回忆的痛苦和压抑隐藏了、忘却了,以至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而另一方面,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以至于人们在几次类似的回忆后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作真实。怀旧起源于个人的失落感。失落导致回首,以寻找昔日的安宁与情调。

有些人很依恋过去的事情,依恋过去的友人、恋人。他们保存着大量的旧照片、旧服装、旧书、旧报纸;给孩子取旧时代的名字;十分热衷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有的男士女士,过去曾有过一段恋情,因故未成连理,如今已届中年,旧情萌发,开始“第二次握手”;也有人很依恋过去的经历,过分看重过去所取得的功绩,把所获得的奖状、勋章、奖品保存得完美无缺,时常追忆当年那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这荣誉的光环正逐渐在消失,心里时常有失落感。

由于过分的怀旧,一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只能做到“不忘老朋友”,但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的交际圈也大大缩小。此类过分的怀旧行为阻碍着你去适应新的环境,使你很难与时代同步。回忆是属于过去的岁月的,一个人总该不断进步才是。我们要试着走出过去的回忆,不管它是悲还是喜,不能让回忆干扰我们今天的生活。

四、善待今天

这肯定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念头,在一次又一次尝试失败之后,我仍在小心翼翼地选择一条无碍无阻的通途,以期回到从前。从前之于我们,肯定有着某种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果从前是走出母体的第一声哭泣,那声石破天惊的嘶喊,就该是一个新生命的宣言。那无字的长叹,那无韵的悲欢,那无意而又朦胧的举止又有多少人生的真谛隐含其中呢!如果从前是那段无忧无虑的人生初始岁月,那份对父母的深刻依恋,那份对陌生世界的悄然觉悟,是否又冲淡了自然对人性的皈依呢!还有那场没有结尾的初恋,几页泛黄的信笺和半本残缺的日记里能否安妥两颗焦灼的心灵呢……更多的时候,过去的一切不仅不会重现,而且连修正的机会也没有。

隆萨乐尔曾经说过:“不是时间流逝,而是我们流逝。”不是吗,在已逝的岁月里,我们毫无抗拒地让生命在时间里一点一滴地流逝,却做出了分秒必争的滑稽模样。

说穿了,回到从前也只能是一次心灵的谎言,是对现在的一种不负责的敷衍。史威福说:“没有人活在现在,大家都活着为其他时间做准备。”所谓“活在现在”,就是指活在今天,今天应该好好地生活。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都可以轻易做到。

昨天就像使用过的支票,明天则像还没有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是现金,可以马上使用。今天是我们轻易就可以拥有的财富,无度的挥霍和无端的错过,都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

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今天更真实了。即使能回到从前,也会有太多的遗憾,就像一个早已愈合了的伤口,又被我们重新揭起。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些我们无力填补的空白,都是因为我们当初错过了“今天”的结果。或许,回不到从前,那声啼哭才更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或许,回不到从前,那段逝去的童年才会更令人神往;或许,回不到从前,那场没有结果的初恋才能成为你生命之树上的永恒花朵……

不要回避今天的真实与琐碎,走脚下的路,唱心底的歌,把头顶的阳光编织成五彩的云裳,遮挡凌空而至的风霜雨雪。每一个日子都向人们敞开,让花朵与微笑回归你疲惫的心灵,让欢乐成为今天的中心。如果有荆棘刺破你匆匆的脚步,那也是今天最真实的痛苦。

迎接今天的最佳姿势就是站立,用你的手拂去昨天的狂热与沉寂,用你的手推开明天的迷雾与霞辉,用你的手握住今天的沉重与轻松。把迎风而舞的好心情留在今天,把若隐若现的阴影也留给今天。

只有善待今天,才能让生命感知生活的无边快乐。

五、享受此时此刻

一个人适当怀旧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因为怀旧而否认现在和将来,就会陷入病态。

过多的怀旧和进取人生是背道而驰的。逃避也不利于智慧人生之路。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怀旧的对象往往就是弱点和缺陷,是容易被人利用的“死穴”。古代的攻心术曾把怀旧对象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在EQ研究中,怀旧是用来达到内心平和、宁静、诗意的,是人性化的表现,如果因为怀旧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或对外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就必须进行调适。

不要总是对现状很不满意的样子,更不要因此过于沉溺在对过去的追忆中。当你不厌其烦地重复述说往事,述说着过去如何如何时,你可能忽略了今天正在经历的体验。把过多的时间放在追忆上,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你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