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陈应松文集:天下最美神农架
8149900000020

第20章 用小说表现神农架文化

今天很多朋友还在过国庆长假,我昨天看到报纸说,今年神农架国庆长假的旅游门票收入在全省排第二。神农架如今是一个旅游热门地。据说,我因为写了一系列与神农架有关的小说和散文,对他们的旅游有些帮助,当地的领导很高兴。他们的书记经常讲“陈应松是对神农架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用小说表现神农架文化》,那么——

一、何谓神农架文化

大家知道我写的小说是表现咱们鄂西北山区神农架生活的,被文学界称为“神农架系列”小说。许多评论家就认为我表现了神农架文化,又说我的小说就是楚文化的代表,里面写得神出鬼没,神秘奇崛,浪漫恣肆,语言飞扬灵动,等等。这种种说法只能是批评家的一家之言,我对此持保留态度。因为写小说没有这么容易,而且楚文化又大又广又泛,只是一个概念。如果作家这么去写楚文化,他的小说十有八九会失败。作家只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文化资源变成为小说创作资源,那可是要动很多脑筋的。文化这个东西,是面双刃剑,弄得不好,鸡飞蛋打,颗粒无收,还会刺伤自己。现在写地域文化的作家非常之多,写什么里巷文化、山区文化、平原文化、小镇文化,各地又有各地的文化,鄂东、鄂西、东南西北。弄出名的只有那么几个,是极少数、极少数人。很多搞了一辈子,想把他的地域文化宣传出去,可一辈子,还是默默无闻地这么过去了。我今天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怎么才能把你掌握的文化资源弄成小说,而且是好小说,能够在文坛有点轰动的好小说。

什么叫神农架文化?这个问题是个难题,你身处的那个地方的文化特质你怎么把握?好在每个地方都有一批本土文化研究专家,有许多现成的研究成果。神农架如果你们去,就会看到许多这方面的书,都是当地文化人写的。关于神农架,我想无外乎就是它的森林,它森林里的神秘。神农架文化就是一种森林文化。在这片原始森林中所生活的人们,他们的风俗习惯,他们的饮食结构,他们的生产生活,他们的民歌、民间故事,他们的道德准则,他们的世界观,应该都算作那种森林文化的范畴。

因为我不是文化研究专家,我只是一个作家,作家只是凭感性的,而且我对神农架文化的热爱,只是出于一种本能。也并不是说我要去搞一个课题研究,国家给了我多少资金。所有的神农架文化都是为我的小说创作服务的。也就是说,要把神农架所有一切都化作你的小说。我们所熟知的神农架,就是它的风景很美,它有野人的传说,它现在成了或者即将成为旅游的热门地。你去神农架,看一看它的风景,组团去,有人接待,有导游,吃吃它的土菜;现在神农架的土菜是很有名的,我当年在那儿深入生活的时候,土菜还没有开发。我今年5月和9月去的时候,到青天泡,那里的土菜馆什么都有。好像是第二次发现神农架了。像什么野花椒叶、花牛儿腿、玉簪花叶包荞麦粑。野花椒叶凉拌,下火锅,那真是绝了;这些土菜很有名,还有森林,有云雾,云海——我就写过一篇《神农架云海》,有奇特的景色,买点神农架土特产,香菇啦,木耳啦,百花蜜啦回来。但是神农架如今搞旅游开发,被弄得不伦不类了,仿佛神农架就是由几个景点组成的,什么神农坛、天生桥、大龙潭、小龙潭、神农谷——过去叫巴东垭,后来改成风景垭,现在改成这个名,还有板壁岩、太子垭、香溪源、燕子洞、天门垭等等。其实神农架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深厚的、你研究一辈子也许也探不出个究竟的一块神秘王国。

我以神秘为例。除了我们知道的它的自然生态中的诸多不解之谜外,比方说那里有条很有名的川鄂古盐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路上有多少神奇的故事?这条数百年藏在森林中的贩盐小径,实际上就是一条走私通道。过去我们湖北人吃的盐大多是川盐,颗粒大,腌肉最好。盐从来都是被国家控制的,因为有大量的税收,所以就催生了走私。这条古盐道留存了许多文化,每次去的人都会有新的发现。再说神农架的民歌,仅举它的锣鼓。锣鼓分为阴锣鼓、阳锣鼓、花锣鼓。花锣鼓是喜庆锣鼓,阳锣鼓是薅草锣鼓,阴锣鼓就是丧鼓。而丧鼓中的最大的鼓词就是一本《黑暗传》。《黑暗传》是在神农架发现的,这可是不得了的一个东西,一发现就轰动了世界,因为它是我们汉民族的创世神话史诗。过去说汉民族是没有史诗的,但现在神农架的发现给打破了。但也有争论,说那不叫史诗,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承认它的。它就是一个丧鼓词的唱本。我刚从甘孜回来,那里的藏族有个《格萨尔王》,也是一个藏民族的英雄神话史诗,有一百多个版本。现在《黑暗传》发现了10多个版本,数千行、上万行不等。另一种薅草锣鼓也更丰富,有一首叫《黄瓜花》。是这样唱的:“姐在后园薅黄瓜,郎在外边撒土巴,我的冤家,打掉我的黄瓜花。打掉公花不要紧,打掉母花不结瓜,我的冤家,哎哟也,回去我的爹妈骂。”这首歌词跟神农架的其他民歌比并不是十分精彩,如果要看神农架精彩的民歌,可到我的小说里去看,我引用了许多,荤的素的都有。但这首歌的曲调非常有特色。它基本上属于高腔,初听就像是吼秦腔;因为陕西离神农架很近,这里的文化有秦文化的影响。神农架人根据它的曲调,现在改编成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山歌《神农架梆鼓敲起来》,也是一台神农架歌舞剧《神农架梆鼓敲起来》的主旋律,气势磅礴,令人震撼。而神农架梆鼓,是农耕文化和狩猎文化的遗存。何谓梆鼓呢?梆鼓就是一块木头雕空,像我们演出时敲的梆子,比它大不了多少。但很响亮,是用夜藁子木做的,敲起来清脆悦耳,但无法表现神农架那种大山的气势和氛围。它是护秋驱兽的,是一种农具,或者说是一种普通的森林中的用具。到了秋天,庄稼成熟了,野兽如野猪、熊、猴子都下山了,吃来不及收割的粮食。但现在我们看到的神农架梆鼓,一个梆鼓就是用一筒整木雕空后,用来敲击和演奏的。大幕一拉开,一根用原木雕刻的梆鼓放在舞台上,很有气势,有观赏性,可视性,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梆鼓和梆鼓的旋律,都是从神农架民间的文化中挖掘、改造来的。

再比方说它的野人文化。野人传说在世界各地都有,四川有,陕西有,西藏也有,西藏叫大脚怪。在湖北以神农架最为突出,多如牛毛。可是,神农架人对野人的认识非常特别,他们认为野人不是人,也不是动物,是鬼怪。它叫山混子、山鬼、山精,是介乎于人和野兽之间的一种物质。有说是一些树木石头年深月久变的,成了精;有说是秦朝避乱的人在神农架呆久了,成了精,经常跑出来问:长城修完没有?你碰见了野人,只要说“修长城,修长城”,他们就会吓跑。他们最害怕的是修长城。

因为人处在那种原始和蛮荒中,又与各种野兽杂居在一起,每天看到各种各样的野兽。神农架人还有一个生命观,那就是笃信人一天有两个时辰是牲口,如果野兽要吃你时,你就是牲口;不敢吃你时,你就是人。与野兽打过交道的人知道,野兽是怕人的,包括老虎豹子,见了人躲着走。但不怕牲口,牲口就是羊啊,猪啊这些软弱的偶蹄类动物,草食动物。人一天有两个时辰,就是四个小时是牲口,你想想看,多么神奇。人兽一体,人就是兽,兽也是人,它对我们的文学会有宽阔的启发,你慢慢进入就会构思出很好的小说。如今世界是不是有些人兽混杂?人兽颠倒?人有时候比野兽还凶残,而野兽呢?有时候比人还精明。你说他蠢得像猪,猪现在不蠢,特别是野猪,精明过人。我正是根据神农架人的这种生命观写成了一个长篇小说《猎人峰》。

再说它的酒文化,也是很奇特的。上个月我去了沈阳,都说东北人能喝酒,其实神农架人才是中国最能喝酒的人。神农架人喝的是自酿的苞谷烧七八十度,一般的人喝八两斤把,是儿戏。有没有喝死的?有,每年都有这方面的报道,但神农架人还是得喝;神农架人待客,也是天底下最热情的。住在深山老林,来了一个人,对你是很热情的。我在神农架时,在山里跑,走到哪吃到哪,住到哪。到了一个地方,会有农民热情邀请你去他家吃住,那在村里他就是有脸面的,因为他家里有贵客来了。你如果要走,他想留你,就会强行把你的鞋脱掉,藏起来,这叫脱鞋留客。在山里,没鞋可就寸步难行了,你必须呆在他家里。而神农架的酒规,是世界最繁缛最细致的,有一百零八种;可能是个虚数,我数了数,也不下几十种。这个我在小说里已多次写到。有什么转杯、跳杯、催杯、发杯、留杯、隔山杯、连环杯、双响炮、急流水、赶麻雀,等等。我去时,是感到很纳闷的,所谓敬酒,是你把自己的酒喝干了,再倒上一杯,送到被敬者面前,让他把你杯中的酒喝干。一个人在一个桌上,要喝所有人的酒杯,不很卫生,但很科学。过去深山老林,许多土匪、打劫的。一起喝酒,他喝了,再斟一杯还你,这表示是从一个瓶子里出来的,没下毒药,没下蒙汗药呀。这就叫敬酒。还唱歌:(唱)小的来敬酒,大的来接杯,喝了这杯欢心酒,明日再相会。这歌很简单,可改成任何敬酒词,如村民来敬酒,干部来接杯;外甥来敬酒,舅舅来接杯;妹妹来敬酒,哥哥来接杯;媳妇来敬酒,公公来接杯……。这个在神农架导游小姐不会唱给你听,她们不知道,我这是在农民家里学来的。我说的酒文化不过是饮食文化中的一种。可酒文化能弄到如此精细复杂的地步,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因为神农架地处高寒山区,要不停地喝酒抵御严寒,时间很多,生活节奏慢,可以慢慢喝来。一顿酒可以喝一天,要把客人待好。之所以把饮酒弄得如此复杂,这也反映他们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淳朴和真诚的程度,把酒喝好,就是把客待好了。而这,正是我们当今人际关系淡薄的时代最需要的,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二、神农架文化对我们是一种召唤

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商品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疯狂冲击下,我们的文化正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商品经济使我们的价值体系、道德传统严重扭曲变形,而西方文化侵略性的掠夺,我们民族文化几乎丧失了最后的地盘。比方说,我们在电影院只能看到好莱坞的电影了。我们这个年纪往上走的人都知道,毛泽东时代,不是像报纸说的,只有八个样板戏,不是,可以看到很多国家的电影,朝鲜的、越南的、罗马尼亚的、阿尔巴尼亚的、南斯拉夫的、法国的、印度的、古巴的,许多小国的电影都进口,让我们记忆犹新的像朝鲜的《卖花姑娘》、《鲜花盛开的村庄》,南斯拉夫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苏联的《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经典台词也很多,最著名的比方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瓦尔特的口头禅:谁活着,谁就能看见!后来七十年代末打倒四人帮后就更多了,《安娜卡列尼娜》、《漂亮的朋友》、《白痴》、《铁面人》、《简爱》、《王子复仇记》、《魂断蓝桥》、《牛虻》、《警察与小偷》、《海岸风雷》、《橡树十万火急》、《冷酷的心》、《基督山恩仇记》、《红与黑》、《巴黎圣母院》、《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悲惨世界》、《叶塞尼亚》、《傲慢与偏见》、《水晶鞋与玫瑰花》等等等等。现在呢?可悲,我们只能看美国大片了。一部《哈里·波特》的书,我们还要配合他们全球同时发行。我们不是在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吗?我们不是在每天教育人民吗?可是我们的电影局为什么这样?为什么只进好莱坞的大片?我们的宣传管理机构在干什么?我们的娱乐方式,我们的价值观念基本上是美国式的了。我们传统文化中最美好的东西,比如礼义廉耻,善良贞洁,信誉良心,悲悯同情等,已不是人们心中坚守的东西。文学和文艺的商品化以后,为了迎合人们的心理和追逐利润,文艺作品中将道德的反叛误认为是艺术的反叛和创作,不讲信誉,不守诺言,坑蒙拐骗,醉生梦死,贪赃枉法,买官卖宫,笑贫不笑娼,等等大行其道。在电影电视中,婚外情似乎成了艺术必不可少的点缀。人类的普世价值,我们民族几千年建立起来的精神体系,纷纷瓦解,真是可悲。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须重新找回我们的精神支柱,也就是支撑我们社会的最有力的东西,我们的作家,必须在重新修复和建设我们的文化中,充当探寻者和前锋。我认为,神农架它虽然地处偏远,落后,也有些愚昧,但是,正因为如此,它保存完好的、还未被污染和侵犯的美好的文化体系和道德体系,正是这个时代所亟需的;

另外一点,我们看到的如今城市盛行的旅游热,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其实这中间潜藏的是人们心灵的一种渴求。风景是一方面,灵魂得到净化却是最主要的。这种森林文化、农耕文化、狩猎文化中纯净的、安宁的、美好的东西,可以医治商品经济给人带来的各种顽症,抚平你内心的惊恐和烦燥。山里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山里人是怎么待人的,他们的社会结构和对世界的认知,他们的生活态度、生存方式,他们的劳动,他们的欢乐,对那些走近他们的城里人,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主要是心灵的冲击,有时候会使他们彻底改变人生的命运。

以我为例,神农架应该是与我没有关系的,一个作家应该写他最熟悉的家乡。我过去写过,写过我们的江汉平原。但是,我是一次偶尔的与神农架相遇,就再也离不开它。我记得我第一次到神农架去的时候,的确刚开始就对它的自然景观产生了强烈的热爱和冲动。一走到神农架,树上全挂满了苍苔,那些人面目古朴,形象谈不是完美,可他们的表情却是我从未见过的,跟我们江汉平原的农民又不相同,可以说,只有桃花源里的人才有的那么一种安乐祥和的表情,他们的表情让我迷恋。上了山,我看见那些柿子树挂着一树树的红果,一队红腹锦鸡在天空中滑过,有十几只;走进箭竹林,更让我惊奇,那些箭竹是一丛丛生长的,每一丛大致都是长方形,长方形与长方形的间隔又是大致相等,往山上看去,像是人工栽培的。问当地人,说是自然生长的。我当时就感觉这是神仙们栽下的,这个地方绝非人呆的地方,而是神仙们住的地方。这个山有许许多多的神仙。看来,山是有暗示的。后来我才知道,神农架人是将一切如树木、石头、山、草,都神灵化了的,万物皆有灵。可以将一棵树拜寄成干爹,一块石头也可以当干爹。

从那以后,我就想到,以后我一定要到神农架去。这一愿望在本世纪之初终于实现了,我突然决定,一定要去神农架,挂一年的职。在那里,我这个城市饥渴的人,一个作家,我认为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有评论家说过,你陈应松过去也写了不少小说,为什么一去神农架,你的小说就突然受到了关注?一个作家的写作应该是有连续性的,可我的神农架小说与我过去的小说完全不同,找不出一点蛛丝蚂迹,比如《松鸦为什么鸣叫》、《狂犬事件》、《豹子最后的舞蹈》、《望粮山》、《马嘶岭血案》、《太平狗》,几乎篇篇都被选刊选,获得了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内的各种中篇小说奖,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自己也在问自己。

原因就是:神农架是一块极有营养的土地,而最大的营养,就是它的文化,它的人民。就是这些山民和他们创造的文化,你进入进去了,你对这座神奇、神秘、神话般的大山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了解。你所接受到的文化信息就非常丰富。我记得我在神农架之初,一个当地朋友对我说:凡是到神农架来的人,各行各业的,最后都是满载而归,都搞出了名堂。他举例,有研究鱼类的,到神农架来,就发现了几种山溪河的新鱼种;研究植物的,也会发现新的植物;研究民间文学的,还有外国汉学家,回去写神农架,引起了轰动。上海华东师大一个叫刘民壮的教授,九上神农架,写了一本50万字的书,叫《中国神农架》;十堰有个摄影家,开个破吉普,在神农架山里钻来钻去,后来出了三本精美绝伦的风光画册,把神农架的神韵拍得淋漓尽致。那位朋友说你肯定能回去后写出好东西来。结果此言不虚。我想,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就是神农架的东西太深厚,你去挖掘,有无数丰富的宝藏。我的小说也只不过证明了神农架朋友的预言是对的。虽然目前神农架是个旅游热门地,但它的人文景观绝不比它的自然景观差,我认为还依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发现我们自己本土的文化,用它来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我们的文学必须深深地植根于我们自己的土壤,它才会有振聋发聩的力量,高瞻远瞩的目光,它才能发出它独一无二的声音。有一句说滥了的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千真万确。

三、文化与现实的生存和草根性

作为一个小说家,我在这里讲的文化,是一种活的文化,是活在当今人们口头中和生活中的文化,而不是一种僵死的、成为了历史的文化形态。文化只有流传,只有使用,才能有光芒,才能进入到文学作品中。就算某种文化是死的,作家也要将它复活,它才能有意义。我这里要讲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文化是一种现实生存。

有研究地域文化的说,神农架文化也是一种楚文化,而我的小说明显是带有强烈的楚文化特征,这个我也不否认。但一个作家,为了去在作品中有意突出他的地域文化,他肯定会失败。写作者只能关注现实中的生存,而比楚文化更加深奥、繁杂、特殊、神奇的某一狭小地域的文化,对作家来说,也许更有益处。你不要戴一个大帽子,更加具有特殊性。真正激发作家创作灵感的,也许是一首民歌,也许是一个传说,也许是一个民间故事,也许是在山里碰到的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只狗,一棵树,都有可能成为作家活生生的素材,引发他的创作灵感。

地方文化只是一种小说的经验,而不是小说的全部。也就是说,地方文化可以使小说更丰满,更丰富,更丰厚,它是为小说服务的。何况,地域的文化本是从人们的饮食、习俗、宗教、道德的坚守中透出来的,他坚守着这些东西,才形成文化形态,而不仅仅是某些形式,如宗教的仪式,婚丧嫁娶的仪式。一个作家所要书写的文化空间,是靠物质填充的,也就是说是用整个生存现场去演绎完成的。

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换言之,不要去刻意表现文化。我们过去看到过许多这样的小说,靠文化来堆砌,写什么风景的,写码头,写里巷,写来写去就是不写思想,不写真实生活的严峻性,不写现代人们思考什么,我们的社会究竟向何处去。沉浸在地域文化的品质中固然是一种热爱,但作家必须把你的灵魂加入进去,浸透进去,这样,你才可能体会得到更深邃的文化所蕴含的民间智慧,它里面所透出的巨大信息。以我新写的一个小长篇为例:它叫《到天边收割》,前面引用了一首神农架民歌:“娃儿乖,你各睡,隔山隔水自己回,虫蛇蚂蚁你莫怕,你的护身有妈妈……”这首民歌有着许多令人遐想的内容。它是一首摇篮曲,唱的是怕小儿梦中睡着了,他的魂走远了,小孩子玩性大,回不来,魂就掉了。做妈妈的就这样唤回小孩子的魂魄,不让他迷失。千万不要走远哪,走远了要回来呀。你看,我这么说了,是不是有广阔的书写空间了?我先是从这里虚构了一个中篇叫《望粮山》,现在则是把它写成了一个长篇。这个小说就是写的寻找母亲的故事。这位神农架母亲是被这孩子的父亲打跑的——神农架深山老林家庭暴力是很厉害的。后来这孩子就去找妈妈,妈妈找到了,由于对原来家庭的恐惧,母亲不认这个孩子。这孩子去时剃了个光头,而这孩子的父亲过去也是剃光头。母亲离开家时这孩子才5岁,现在是20出头了,极像他父亲。这就吓倒了他妈。他妈就不认这孩子,内心的恐惧本来忘记了的,一下子又唤醒了。就给了这孩子6000块钱;这母亲过去在神农架喂猪,现在喂猪发了,成为了养猪场场长。孩子拿了这6000块钱哭着离开了母亲,到十堰市去打工。山里的孩子,没见过世面,不会忍耐,因为长期没有母爱,人格出现问题,性格变得乖戾,狭隘,思维还停留在母亲离开时的5岁的时候。后来与人生了仇,被人打伤,但他也把别人杀了,开始了逃亡之路。后来跳崖捡了条命,但最后还是被抓住了,判了死缓。他要求再见一次妈的面,这个愿望实现了。我写的是一个没有母爱的孩子的悲惨经历,这个小说就是一首民歌给我的启示。

我的另一些小说,有的是根据某个事件有感而发的,比如《狂犬事件》、《马嘶岭血案》,有的是一个民间故事的启发,比如前面提到的《猎人峰》;有的是因为认识到某一个人,比如《云彩擦过悬崖》,就是采访了几个神农架了望塔守塔人后,写了这么一个恪尽职守的守塔人。

有了这些灵感和素材和构思,你怎么保证你能把这些小说写好呢?光讲文化别人还是无法对你的文化产生兴趣。我前面用了一个词叫“生存现场”,用通俗点的话就是要有大量的好故事,好细节来填充你的小说。许多看过我的小说的人说,你的小说中那么多神奇的东西,神农架真是神秘呀。这就对了,我表达了神秘这种神农架文化的特质。比如《松鸦为什么鸣叫》中那块挂榜岩上的天书,还有一到要死人翻车前松鸦就会大叫,路上会有与你开玩笑的死去的冤魂;《狂犬事件》中,人得了狂犬病会怀狗崽,吐出的血块和屙出来的血块都是狗形的,死后肚子爆炸,炸出来的是三个小狗崽;《马嘶岭血案》中一遇刮风下雨山顶就传出来的万马嘶鸣和枪炮声、喊杀声;《吼秋》中,快滑坡时大山开裂,千万只蛐蛐跑了出来等等。这些看似与文化无关,可它就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是形象化的文化,是神秘文化,是生活化的文化。有的人正是看了我的这些小说中神奇的故事,才跑到神农架去旅游的,我多少为神农架旅游做了点好事。

此外我还在小说中尽量原汁原味地写了山民的生活,虽然有点贫穷、脏乱,但对神农架文化的宣扬和传播,却是起到的正面作用。

我认为一个作家不是刻意地去写文化,但用鲜活的艺术形象去顽固地宣扬某种文化,是这个作家成熟的表现。因为地域文化的浑沌状态和民间智慧,它的草根性质是文学真正的筋骨,也是文学的氛围,失去了它,文学就失去了特色,就会变得贵族化,没有生机,失去活力。通过文化的这一个通道,我们很容易进入到我们中国社会的深处,与时代形成紧密的呼应,就可以参与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营养,汲取激情和思想。

草根性正是我们地域文化的又一特质。我们的文学目前正在成为某种社会发展进程的障碍,还不仅仅是边缘化的问题。前几年我说过需要寻找一种野生的小说,就是说在小说中找到一股很浓的大野草莽的生存气息。作家在这几十年里,渐渐地去迎合和适应主流话语,让文学变得乖巧;有一部分是主动迎合的,有一部分是通过摸索,找到了一条适者生存的路。因此,文学的气候与政治的气候合流了。八十年代不是,伤痕文学当时远远走在政治的前面,它唤醒了社会的良知,才有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各种改正,拨乱反正。但是文学永远是被动的,政治有可能会带给社会意外的惊喜,但文学的这种迎合姿态,就当然只能永远成为了某种附庸,甚至是累赘,不会有什么惊鸿一瞥。我们如今的作家是被圈养的,稍微有点成就的作家,几乎全是体制内作家,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慢慢变得循规蹈矩,贵族化,或者装模作样的假贵族化,正在作家中蔓延。这些作家经过数十年的挣扎,由知青,由教师,由工人,由农民,由右派分子,渐渐成为了当前社会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对现实采取了缄口不语的态度。所谓亲近工农大众,只是在某个精心安排的活动中、场合中,做做样子。但是有些作家正感觉到这种危险性——这种姿态可能会毁灭自己,于是尽量地使自己保持战斗的、野性的、草根的、散养的、民间的姿态。我说的是包括政治立场和艺术态度两方面。小说必须是粗粝的,而不应是精致的;是民间的,不应是官办的;是山野的,不应是庭院的;是底层的,不应是上流社会的。基于此,我们只有走到田间地头,深山老林,去拥抱地域文化,就像杂交水稻一样,用野生稻作为父本,这样它才有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植株强健饱满,才会有优良的品种。

我希望在座的朋友中,有立志于文学创作的,应该多研究我们的本土文化,多进入底层的现实生活中,让我们的作品成为底层社会的代言人,成为具有生气勃勃和大野草莽气息的“草根性”作家。呆有家里客厅里阳台上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不要抱侥幸心理,不期望有捷径,不指望胡编乱造能让自己名利双收。只有你的双脚沾满了泥巴,你才真正懂得了生活,懂得了什么是文学,你的作品才有可能是好作品,这个文坛才有你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