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8155900000026

第26章 一个人的遭遇(五)

走出医院,又发现一个上访妇女的鞋破了,漏水。老付说没钱,刁有福就拿出了二十元钱,让她去买了双鞋。

好歹在街道旅社对付了一晚,没了钱,大家一人买了个烤红薯当晚餐。第二天去上车,哪里挤得进站,上千的武警战士维持秩序,挤进站去离开车时间只剩二十分钟。

在家家团圆吃年夜饭的时刻,刁有福回到了没家的家。没有亲人(连儿子也不认他),没有房子。房子是租的。他在“家”里昏昏沉沉睡了两天两夜。初二去找工友。工友们知道他们回来了,朱大军他们已经告知,还传了话,说接访人员包括清算小组都言之凿凿地答应了工人们的要求,一定要解决问题。

初五的那天,信访局的人要他去。他问几个人?朱大军他们接到通知没?来人说去了就知道,他只是传话的。刁有福就一个人去了。去了不仅有信访局的人,还有一个市政府办公室的什么主任,坐下就问他:“你有什么想法?”

我有什么想法?这主任问得!这主任还一脸的凶气,想在气势上压倒刁有福。只留下一个肾的小下岗工人,大主任那一身暖和的红色羽绒服和里面的碎花黄领带不压死你!人家正气堂堂(代表政府),你委琐不堪(无业游民上访户)。

刁有福说:“我没啥想法,老付去接我们,接访的也说了,答应我们的条件,落实破产企业职工生活费,一次性补偿生活安置和社会福利问题,再就业扶持都一并解决的,国家法律也是这么规定的。”他这么说也有了正气,至少感觉是如此。因为他代表几百号工人,他身后站着那么多人,就不那么自卑了。

主任说:“法律是个大框框,咱们这里不一定适用,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你们那个酒厂也有你们那个酒厂的实际情况,对不对?这样吧,你提个条件,过年没过完,我们找你来,是诚心诚意的。说白了,只要你不带头上访,你的条件我都答应。”

有这种好事么?压力是好事,过去他们咋那么傲慢?过去咋对咱们不理不睬?看来还是得上访,给他们一点压力,遣送回家也好,劝其回家也好,押送回家也好,上访是有效果的,他们当官的就怕这个。因为对他们什么最大?乌纱帽最大。他们怕丢乌纱帽。

旁边浮肿的信访局长也说,老刁,说到底,你不就是再就业扶持嘛?你过去的酒坊和猪场都能恢复的,我们帮你想办法,只要你别到处乱跑了,你身体也吃不消呀。

他们在说话时交换眼神,估计有些事已经商量好了。他们竟然说了个价:五万。给刁有福五万。

五万?他听清了。刁有福听清了。五万很诱人。五万能做很多事。对现在身无分文的他来说。可是一想刁有福就不能答应。刁有福说,我不能答应。

“少了?那……你说个数,好不好?”

“不是少了,我不能一个人得钱。因为现在我是工友们推荐选举出来的代表,我肩负几百号人的重托,我不能只为自己,那我要被别人骂死的,我做得的?他们选我带这个头,我把事没搞好,我一个人得了政府的钱两脚踩西瓜皮,溜了,我怎么向职工交差?你们替我想想。”他说的是对的,那张委托书上有这句话:不能有损委托人利益,这句他记得很清楚,时常会叨念。还有那些人,给他下跪,有的比他年纪大,那么多人……

那一方语塞了,互相看着,没话了。信访局长说,怎么不行?一个一个解决么。你先恢复生产带个头,你少了,再加一万。六万,作为你遭水灾、又负了伤的补偿。政府是有情有义的。其他的人呢,我们象征性的表示一下——肯定是要解决的,先表示一下,如果都跟你这么补偿,政府财政要瘫痪。

刁有福不表态。刁有福说:“这个不行了,也许之前可以。”

“什么之前?”

“大伙选举我之前。”

“你接受了别个又不知道。”

“没有不透风的墙,”刁有福说,他很坚定,“我唯一的条件是与全厂职工一起平等解决。”

他说出这句话来,心情轻松了一大截。

“好,你有种,你有种。”政府的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