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荣耀大唐
8229600000086

第86章 秋傻子(1)

立秋下雨,之后连阴雨的天气,俗语称为秋傻子。

今年潞州便是这种天气,立秋时下了几场下雨,虽然雨势不大,而且很快便停了,但天却一直阴沉着,看上去今年的秋傻子并不是特别的傻。谁知到了秋末了,秋傻子不仅死皮赖脸不肯走,而且越发嚣张起来,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地被雨幕水雾笼罩,风里充满寒意。

面对这样的天气,氏叔琮心里喜忧参半。

因壶关关塞失守,他的宣武别军被分割成两半,一半在壶关和潞州之间,已经集结起来,由他亲自指挥。另一半在壶关背后的高望堡,因中间的邮路断了,不在他的指挥之下,所以那一部分兵马暂时是指望不上了,只能盼着他们能原地固守。好在壶关关塞的晋军并没有袭击高望堡的迹象,而且许错也一直按兵不动,因此高望堡暂时还是安稳的。

至于许错,氏叔琮暂时也不再担忧。自从壶关关塞失守,许错的队伍就一直停在省冤谷和长平关,没再来扯他后腿,他推断这是因许错也看出战局吃紧,当务之急是抵御晋军,内斗的事要先放下。

这个推断虽然与事实不符,但此时在杨家队伍中的许错还在尽力自保,的确没机会来对付他氏叔琮。因此氏叔琮暂时把许错放在一边不予理会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眼下氏叔琮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壶关关塞上,贺德伦不断派人来催他夺回关塞,以保证主力兵马退出潞州。可此实非易事,当日虽有金玉荣领着一小队杨家兵进入关塞,在内部制造混乱,但晋军也费了很大的力气,拼死了将近五千的兵力,才把关塞夺了下来。氏叔琮的宣武别军已是疲惫之师,他自然没有强行收回关塞的把握。

不过,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氏叔琮还有胜算。那日关塞失守,在关塞内的别军将士自知大势已去,便拚尽全力毁掉辎重,不给晋军留下一寸布一粒粮。这让进入关塞的晋军只能靠将士自带的辎重维持。随后氏叔琮迅速集结关塞外的兵力,封锁全部道路,将晋军围困在关塞之内,使之陷入坐吃山空的境地。但若仅仅如此,氏叔琮也仍然没有胜算,毕竟贺德伦的处境更加危急,很可能等不到壶关关塞的晋军崩溃,贺德伦就先守不住潞州城了。

现在对梁军最为有利的乃是天气,在丢掉壶关关塞时,别军将士放水把菜窖淹了,粮仓虽然建在地面上,且是砖砌而成,但仓顶的几根大梁却被别军将士拉断,仓顶失去支撑,全部坍塌下来,此时关塞内的粮仓都没了顶子。这几日细雨连绵,想必晋军的粮秣都已经发霉了。

只要秋傻子不走,雨再继续下,晋军一定会很快断粮。如果饥饿的晋军将士失去冷静,去吃发霉的粮食,那氏叔琮的胜算就更大了。

但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阴雨天并非只落在晋军的头顶上,也一视同仁地落在氏叔琮的头顶上,而且在野外驻扎的宣武别军更难避雨。氏叔琮唯一的优势是和关塞内的晋军比起来,他的兵力更少一些,粮草储备更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别,他不会比关塞内的晋军多支持多少天。

这个时候,即便没有贺德伦催促,氏叔琮也一定要尽快夺回壶关关塞,因为只有后面的高望堡里还储有足够多的粮草。

晋军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这一日清晨,别军的斥骑便来向氏叔琮报信:晋军于夜间向高望堡行军。

于是乎,氏叔琮面前出现了两条路,一条是趁着晋军分兵袭击高望堡时,立刻对壶关关塞发动袭击。另一条是按兵不动。

因斥骑未能探知晋军分出多少兵力攻打高望堡,氏叔琮一时之间看不出这两条路中哪一条是明,哪一条是暗。

若晋军只是朝着高望堡虚晃一枪,在壶关关塞留守重兵,等着氏叔琮前去强攻,那这条路则走不得。

若晋军是拼全力去打高望堡,氏叔琮此时不动,不仅要失去一个夺回壶关关塞的良机,恐怕高望堡也难以守住,届时晋军的粮草将得到补充,氏叔琮的胜算便会化为泡影。

这一步是否要踏出去,关系着氏叔琮的生与死,实在凶险万分,他肩上的担子空前沉重起来。

虽然坐在军帐里不动,虽然秋风细雨寒气森森,但氏叔琮身上的衣衫却被汗水浸透了。

他苦思冥想着,用了半个时辰反复推算战局,最终决定按兵不动,只派出两支骑兵去壶关关塞进行试探骚扰。

这一招倒是出乎晋军的预料。他们怎也没想到氏叔琮还能这么沉得住气。

以晋军的力量,一举夺下高望堡也并非全无可能。但一旦拿下高望堡,壶关关塞得到有效的支持,便不能耍诈退出这两个地方,自也不能引贺德伦从潞州城退出来了。这样虽可以困死贺德伦,但战事必然要延续下去,或许接下来的一个冬天都难以得到结果。这是晋军不能接受的局面。战事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若再拖上一年,潞、泽两州的民生就要彻底耽误了。今年因战事四起,粮田被毁,秋收可以说是颗粒无收,已经是八月末了,若再耽误一次过冬作物的播种,明年就根本收不上粮了。况且让贺德伦熬过一冬的话,谁能保证明年梁军不会卷土重来?

因此晋军虽然占据着上风,但却比梁军更加着急,壶关关塞的晋军分出兵力去打高望堡,只是想引氏叔琮来趁虚而入,如此,晋军便能借坡下驴,假作不能抵挡,然后放弃壶关关塞,进而引贺德伦从潞州城往壶关退,接下来晋军再一鼓作气将之逐走。

可氏叔琮居然没动。这么好的一个破绽卖给他,他居然置之不理,晋军的两位大将李嗣昭和李存审都有些怀疑起来:莫非己方的策略被氏叔琮识破了?

氏叔琮当然没有识破晋军的策略,他按兵不动,只是因为天气。壶关关塞到高望堡的道路本就崎岖难走,加上这几日的连绵细雨,更会给行军增加阻碍。晋军想去打高望堡,便必须在泥泞陡峭的山路上摸爬滚打一番,到了高望堡还需要休整、布阵、架设攻城器械,一来二去,没个三四天的光景,根本不可能对高望堡发动正式的攻势。

只要高望堡能再支持三天,晋军的粮草难题便会凸现出来,氏叔琮的胜算便会提升。

因此氏叔琮选择了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