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在窗前,借着朦胧的月色翻看着一本名叫《神秘学》的书籍。在《吸血鬼之由来》这一篇的前言上,用古希伯来语这样写着:
来自罪孽之渊,虐生无尽之痛,庇佑为恶之人,挥动逆天之剑,再临yu望之城,玷污圣洁之血,盗取魔鬼之力!
我很容易分辨出这是用毒蛇的血液混合朱砂以及别的特殊试剂构成的墨汁写成的,虽然我并不赞同作者对吸血鬼乃至于血族的这种评价,但是那字迹猩红的色彩居然经过了如此漫长的岁月仍然鲜艳夺目,这让我不得不惊叹写书人那不为人知的神奇学识。
爱德蒙在信中说,这本古籍欧洲中世纪一位名叫丹弗里斯•;欧萨卡的传教士写就的。我是很相信爱德蒙的眼光的,毕竟,从事吸血鬼研究的他对欧洲历史的了解比起某些所谓的学者来说也毫不逊色。这本记录着有关吸血鬼的古籍让我颇感兴趣,甚至有些爱不释手了。
显然,这是一本拉丁文的手抄本,爱德蒙称其极有可能是原作者的手稿。但是,是真是假已然无从考证,不过从它那被磨得光可照人的牛皮封面上不难看出,它是经历过了岁月洗礼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爱德蒙已经和谢嘉闪电结婚,两人在马尔代夫度完蜜月后便直接飞回了巴黎。爱德蒙又全副精力地继续他的吸血鬼研究工作,而这本《神秘学》正是他邮寄给我的包裹中的一件礼物。
据爱德蒙说,这是他当初整理鲁塞尔•;福克伦教授的遗物时,偶然在一个旧衣橱的暗格里发现的。当时,它连同一些别的物件被整齐地安放在一个古拙的金属箱子里,上面还留着两张字条,都是用意大利文写的。
爱德蒙将它们一并寄给了我,希望我能妥善处理它们,理由是有助于帮助我了解更多关于吸血鬼的秘闻。对于这个家伙推脱责任的做法我无话可说,并且在电话里向他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第一张是给鲁塞尔•;福克伦教授的。原文是这样的:
亲爱的鲁塞尔,既然你不愿意放弃研究那些可怕的生物,那么我只好选择离开。临走之前,我要留下一件礼物,它是我曾祖父的收藏,我想里面记录的文字会对你的研究会有所帮助的。不过说实在的,鲁塞尔,我对你既爱又恨,所以你不会轻易地得到它。
如果上天真的要惩罚一下你这个讨厌的家伙,那就让你永远发现不了这个暗格中的宝贝!直到你的生命无情地被时间所吞噬。也许,这个衣橱会不幸地被当作柴火烧掉,里面的书和其它东西也将被付之一炬,那样,在你所在的世界里你正好能看到它们,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
我走了,回意大利去,如果有一天你舍得放弃你那些稀奇古怪的研究,就来找我吧!也许我会在佛罗伦萨的街头漫步,或者我会在波河旁流域的某个小镇上享受阳光,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会等着你,直到生命终结的那天。
——永远爱你且恨你的贝雅特丽齐(Beatrice)
显然,这是鲁塞尔•;福克伦教授的恋人写给他的。而在书里面我看到了“西蒙奈•;阿利吉耶里(SimoneAlighieri)所有”的字样。阿利吉耶里这个姓氏让我立即想到了我最为崇拜的伟大诗人但丁。那个把地狱、炼狱、天堂描写地犹如亲临一般的天才诗人。尤其吸引我的是,其中提到了血族祖先该隐,虽然诗人像几乎所有的人类那样唾弃他,但是不知何故,这竟然没有引起我丝毫的愤慨。
稍有点文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阿利吉耶里正好就是但丁的姓氏,而这也是意大利所特有的贵族姓氏——来自但丁的曾祖母家族。这至少说明,但丁的后人曾经拥有过它。单凭这一点,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意义重大,而这也是我爱不释手的原因之一。
这位赠书的女性是否也是但丁的后人我暂时不得而知,但是就凭贝雅特丽齐这个熟悉的名字,我敢肯定她绝对和但丁家族有所关联。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但丁在一生中仅仅钟爱过一个女子,这种爱恋即使是他与妻子杰玛•;窦娜蒂结合也未曾有丝毫改变。而这位让诗人思念的女子便是福尔科•;波尔蒂纳里的女儿——贝雅特丽齐!
不过但丁的爱恋是纯粹精神上的爱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伯拉图式的恋爱。他并不建议世俗的看法,惯于用十四行诗抒写自己对这位女神的爱慕之情。在这些诗中将这位女子高度理想化,描写为“从天上来到人间显示奇迹的天使,充满精神之美和使人高贵的道德力量”。
事实上,这位但丁心中的女神最终和西蒙奈•;德•;巴尔迪结婚,几年后便因病去世。在她死后,但丁把对她的怀恋转化成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的动力。为了在悲痛中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但丁开始潜心研究哲学,最终为写就《新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甚至清楚地记得,在《新生》一书的末尾,作者这样写道:
经历神奇的梦幻之后,我决定不再讲这位享天国之福的人,直到自己更配讲她的时候。到那时,我将大声地讲出人们关于任何一位女性都未曾讲过的话。
而这,恰好成为了但丁写作不朽诗篇《神曲》的最为原始的动机。也正是但丁这种精神层面的恋爱方式深深地吸引着我,对于情感孤独的血族来说,这是值得借鉴的。这也是我崇拜但丁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得出来,这位赠书的女性实在是一位很细心的人物。因为她的第二张短信正好为这本书安排好了另外一个归宿,同时也表明了她的身份。她在上面说:
如果您不是鲁塞尔,那么相信您已经看了前面那张便签。为了惩罚你这种窥探隐私的行为(即使是无心之过),请把那封信转交给鲁塞尔•;福克伦先生吧!如果他已然见了上帝,或许是魔鬼也说不定,那么拜托您在他的墓茔旁烧给他。而酬劳就是这本《神秘学》。我想它现在的身价已然超过了一百万英镑了,因为在一八四八年的时候,有人出到过五十万英镑求购它。
——贝雅特丽齐•;阿利吉耶里(BeatriceAlighieri)敬上
现在,我已经能肯定,这位留言的女性就是但丁的后人。我决定在我生日的时候去探访这位留书的女性。
但愿她尚在人间,请黑暗之神赐福于我!
爱德蒙只是知道我十分喜欢收藏欧洲的古代书籍,所以把它作为礼物馈赠给我。而实际上,他并不知道,我之所以喜欢收集它们,完全是希望能从中发现关于血族诞生的真相。
虽然在此之前,为了找寻血族诞生的真相,我们每一个成员都反复地翻看过大量的宗教古籍,比如《圣经》、《福音书》、《圣母之光》、《三位一体论》、《玫瑰经注释》,甚至是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等。遗憾的是,只有在《圣经》里找到了关于老祖宗该隐的由来的说法,因为它和血族世代流传的秘典《挪得之书》上的说法一致,而其他地方大都援引这种说法或者完全是混淆视听。不过这些宗教典籍中,对于该隐成为吸血鬼后的说法又有所不同。
里面大致是这样说的,吸血鬼最早的起源于《圣经•;创世纪》中提到的该隐。根据《圣经》记载,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后来到荒野,并且生了许多孩子。其中该隐是老大,同时也是世上第三位人类。他是个农夫,和牧羊人弟弟亚伯共同生活在一起。
有次,两人照例向上帝献祭。由于弟弟畜牧之便,奉上的是丰盛的肉食,该隐的青菜萝卜便招来上帝不满,该隐愤而谋杀了弟弟亚伯。
翌日,上帝问该隐:“你的弟弟哪里去了?”
该隐回答说:“不知道,也许他赶着牛羊去追逐丰美的牧草了。”
上帝怒道:“狡赖!你做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诅咒。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
该隐于是向上帝求饶:“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你如今赶逐我离开此地,以致再不能见你的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
但是上帝说:“不,我不会杀你,而且我知道你以后一定会被人唾弃。所以我将给你一个与众不同的记号,这样你就会让别人知道你不该被杀,只是尽量折磨你罢了。”上帝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
上帝又训诫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
这样,该隐只好离开上帝的米那,去往在伊甸东边的挪得之地。
于是在千年潜藏的传说中,该隐所受的天谴便是终生必需靠吸食活人鲜血,并且永生不死,世世代代受此诅咒的折磨。
不过在这本名叫《神秘学》的作品中,关于吸血鬼的说法和《圣经》上面的记载有些出入。此书前面的说法和《圣经》如出一辙,但书中后来又写到:
孤独的该隐和魔王撒旦的情人莉莉丝最终配成了一对。据考证,莉莉丝最早出现于苏美尔神话,她是犹太教《旧约》里亚当的第一个妻子,因不满上帝而离开伊甸园跳入红海成为夜之魔女。莉莉丝是法力高强的女巫,地球上的恶魔都是由她所生。她教导该隐如何利用鲜血产生力量以供己用,加上上帝对他的誓约“不得杀他”,所以就给了该隐永生的条件。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莉莉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吸血鬼!
而该隐和莉莉丝生下了第二代吸血鬼,它们的力量接近于神。第二代吸血鬼又有十三个后代,这第三代正是诺亚大洪水的幸存者,它们建立了十三个大氏族,后来叛变并灭了第二代吸血鬼。古代的第三代吸血鬼号称拥有能与神媲美的力量!
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由得一惊。第二代血族,也就是血族的十三长老确实是拥有可以媲美神的力量,直到十三世纪时我的出现。不过这第二代和第三代似乎有些混淆不清了,难道现在的血族长老们隐瞒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又或者血族和吸血鬼原本就拥有共同的祖先?!因为吸血蝙蝠们原本就有十三个氏族组成。
当然,对于第三代血族可能是诺亚方舟中幸存的人类让人颇难接受。毕竟,根据史书记载和各种传说,诺亚大洪水中的幸存者应该仅仅只有八人。带着这种疑惑,我继续往后看。
而数千年后的今日,吸血鬼的血脉已经到达第十一至第十三代了。吸血鬼成员由於拥有特殊异能和不死之躯,通常可以成为一方霸主,甚至互相争权并造成一般人的恐惧。直到十一世纪左右,天主教廷宗教审判所确知吸血鬼的存在,随即大肆进行捕杀。
虽然吸血鬼拥有异能,但是任何一名吸血鬼都无法同时阻挡千百名凡人合作的威胁,于是吸血鬼的生存陷入空前危机。教廷曾经一度宣布吸血鬼已经被消灭干净了。不过知情的人却知道,为了因应恶劣的局势,当时的几个吸血鬼氏族(约第五至第六代)不得不进行结盟,于是产生了密党盟派。这是由七个氏族所组成的盟派,也是至今所知道的较大的盟派。
密党创立之时立下了六道严格的传统诫律——避世、领权、后裔、责任、客尊、杀亲,要求盟派中的后世吸血鬼永远遵行。整个传统戒律的最高宗旨,就是规定吸血鬼必须隐匿於人类社会中,绝对不得暴露身份,以免导致吸血鬼生存的危机,这就是避世戒条的的由来。
密党之外的另一个盟派是魔党。虽然每个氏族都可以加入魔党,但主要是由两个氏族所控制。魔党是卡玛利拉的宿敌,它们不承认避世的教条,它们以恐惧、武力和威胁作为统治方式。传说魔党会将新加入的吸血鬼活埋,造成其恐惧,并再以仪式和血系加以控制。魔党还将人类视为低等动物,随意驱使残杀。密党成员通常称呼撒霸特为黑暗之手。另外,未加入密党或魔党的其余四个氏族,则通常在两个盟派的斗争中保持中立或见机行事。
不过这种格局似乎在十四世纪初期逐渐开始转变,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或者高傲或者暴躁的吸血鬼改变了一贯的作风,我们暂时不得而知。或者,有一只不为人知的黑暗之手在引导着它的信徒吧!无论如何,有一点值得人类感到庆幸,尽管吸血鬼的威胁仍然萦绕在我们身旁,但是却不再那么血腥了。
的确如此,十四世纪之前据说是吸血鬼混战的岁月。而我正式成为血族后,也就是十四世纪初期,那时候,教廷开始捕杀黑暗生物。在我的极力倡导下,血族改变了以往毁灭吸血鬼的做法,转而引导它们。
虽然在初期,那些具有亲王实力的吸血鬼首脑极力反抗我们的干预,并联合起来对抗血族。不过在这个崇拜力量的社会里,吸血鬼最终接受了血族的驯化,并根据它们自身不同的兴趣选择了不同的血族派别。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是一味地同化,事实上,我们甚至保留了它们使用自己种族名称的权力。在血族的影响下,之前以残暴嗜血著称的吸血蝙蝠们中才逐渐出现了许多温文尔雅、酷爱艺术的成员。
读到这里,我再也坐不住了。事实上,我很惊异于这位名叫丹弗里斯•;欧萨卡的修士对于吸血蝙蝠们历史的认知程度——可谓知之甚详,仿佛就是他亲历一般。在文中,他几乎清楚地阐述了十四世纪之前吸血鬼世界的基本格局,并且隐晦地暗示了血族的存在!
我在记忆中搜寻着这位传教士的名字,但是遗憾的是,我一无所获。收拾起激动地情绪,我再一次回到座位上,拣起写字台上的那本书,看它还能给我怎样的震撼?!
在《吸血鬼派系》一章中,我看到了一个清晰的吸血鬼世界,这甚至超过了我的认知!而此时,我还不能分辨出其中的是非曲折。
在谈及布鲁赫(Brujah)的章节空白处,被人加了这样的一段注释:
从近代的纳粹主义者到环境论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类似的影子。以至于在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时代,它们介入了黑手党人与墨索里尼之间的斗争。我们原本很难想象,墨索里尼这个意大利政坛的新贵何以能在这场角逐中获得胜利,但是结果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尽管维托控制的西西里拒绝向意大利议会输送任何支持法西斯的议员,但是墨索里尼这个缺乏维托一直推崇的那种权变、温和、与人为善的政治家风度,却多了份自我表现的歇斯底里的家伙却在1921年决定法西斯上台的关键选举中获胜了。
我想,当时无论是谁也不会想到,即使是黑手党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教父——唐•;维托也没能逃过在监狱中郁郁而终的宿命。
显然,这是该书曾经的某一位所有者加上去的。从年代上来看,应该就是在近代。而这些注释在典籍的夹缝中每每出现,显示着写者对吸血鬼世界的深刻认知。
在谈论到密党的领导者,文雅、贵族化的梵卓(Ventrue)时,在书页空白处,再次出现了一段注释:
到了现代,它们会从商业世家的成员,社团领导者或者政治要人中选出自己看上的对象,并赐予它们吸血鬼的天赋。不管它们生前是干什么的,梵卓成员负责贯彻监督古代戒律的实行,并且决定密党的方向。
看到这句话,我不由得心花怒放,写这话的人至少生活在近代。如果幸运的话,他或者她甚至尚在人间!
在讲到中立氏族希太(Setites)时,在书页的右下角一处空白上同样写着:
是的,无论如何,希太一直在努力把世界拉向黑暗以促使Set复苏。它们使用毒品在内的种种手段诱使其他血族或人类坠落,事实上,有证据表明,现代海地的一些黑社会以及中东的几个恐怖组织就在希太控制之下。
而让人困惑的是,吸血鬼的世界中似乎还有一群不为人知的神秘存在,它们存在的讯息可以追溯到先祖但丁受到神感召后的岁月。当然,在流传于世间的《神曲》中,仅仅略微地描述了的地狱第九层,也就是该隐环所在的地方。我们并不知道那里是否真的囚禁着杀害自己兄弟亚伯的家伙,但是,在家族流内部传下来的《神曲》原稿《地狱》到《炼狱》的过渡章节中,先祖似乎早已经从诗人维吉尔的口中知晓了这群具有神秘身份的吸血者的存在,而原本应该被囚禁在那里的该隐早已不知去向!
然而,之所以称它们为吸血者,完全是因为它们有别于已知的吸血鬼,几乎是一种超然的存在,或者说它们就是吸血鬼世界的神祗。当然,拥有强大力量的它们何以仅仅满足游离在历史的狭缝之中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迹象表明,大约在一三二一年后(也就是先祖但丁逝世之后),这些神秘吸血者开始插手吸血鬼世界,并重新制定了吸血鬼世界的规则。换句话说,这帮吸血者拥有绝对强悍的实力和天生的领导能力,在它们的带领下,吸血鬼们从武力的掠食者变成了优雅的绅士向人类社会渗透。
于是,一个新的吸血鬼的时代开始了!
看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想立即了解这位加注释者的身份。对于一位如此了解吸血鬼世界的人物,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见上一面的。我想,他或者她对吸血鬼的认知绝对不会比原著的作者,那位神秘的传教士丹弗里斯•;欧萨卡逊色。而且,这位神秘人物极有可能尚在人世!
在关于吸血鬼传说的末页上,我又偶然看到了一篇关于德古拉的纪录,正是那个注释者娟秀的笔迹。这是一篇不长的文章,名字赫然叫做《吸血鬼德古拉的真实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一八九七年,祖父的好友波拉姆•;斯托克的著作《德古拉伯爵》问世了。这位爱尔兰魔幻作家凭借父亲提供的材料,以罗马尼亚著名的暴君弗拉德•;德古拉(VladDracula)王子三世的生平为蓝本,并以十五世纪罗马尼亚的特兰西互尼亚为历史背景创作了这部关于吸血鬼诞生的经典名著。不过因为某些特别的原因,里面的内容并没有涵盖更多关于吸血鬼世界的描述。根据祖父的讲述,我隐约了解到关于德古拉三世传说的真实面目。
大约在十五世纪时,德古拉是前罗马尼亚境内瓦拉齐亚的统治者。这片位于罗马尼亚、北接川西凡尼亚、东近黑海、南靠保加利亚的领地,是在西元十三世纪时才成为一完整的领土。当时的第一位统治者是巴萨拉布大帝,也就是德古拉三世的祖先。后来巴萨拉布的后裔一分为二,成为两个世族。它们彼此对抗,征战连年。故事中德古拉伯爵的原型就是弗拉德•;德古拉王子三世,绰号弗拉德•;特佩斯,是罗马尼亚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德古拉,意为恶魔之子或龙之子,为他带来这个外号的原因是他惯用严酷刑罚。究其更本原因,还是因为他在继承吸血鬼天赋的同时,也继承了吸血鬼特有的残暴。事实上,这是魔党中勒森巴成员性格的全部表现。正如这本《神秘学》中对其介绍的那样,“优雅与残忍并存,高贵与颓废同在”。
在《德古拉伯爵》这部小说里,地理背景特兰斯弗亚和书中主角的名字都是有事实根据的。中古时代,罗马尼亚有一个省份瓦拉齐亚,是欧洲中部匈牙利王国和土耳其鄂图曼帝国间的缓冲地带。
一四五三年,鄂图曼帝国吞并了君士坦丁堡,国力臻至巅峰。当时瓦拉齐亚的君主杜勒古,采用龙的徽号作为他个人的标识,而杜勒古这个名字也有“龙”的意思。几年之后,他的儿子弗勒德继承皇位,得名德古拉,即“龙之子”的意思。
弗勒德•;德古拉王子即德古拉三世于一四三零年在特兰西瓦尼亚的锡吉什瓦拉城降生。为了争夺继承权曾先后数次与外国结盟,其间又曾被出卖而流放在外。对残暴行为,这位君主可谓从小就耳濡目染、知之甚捻。因为他小的时候曾被土耳其人掳作人质,囚禁在一个叫埃格里戈兹(意思是“淫邪的眼睛”)的堡垒里。其后匈牙利统治者下令杀死他的父亲,又把他的兄长活埋,他都一一目睹。
为了报仇,他暗自发誓,即使是出卖自己的生命乃至灵魂也在所不惜。后来,绝望中的德古拉三世遇到了一位名叫希尔维拉的人,他称自己可以满足德古拉重夺皇位的愿望。于是,德古拉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灵魂奉献于吸血鬼氏族中的魔党领袖克利亚•;希尔维拉公爵,以此获得黑暗力量的支持,重新取得王位,统治瓦拉齐亚。
继承了吸血鬼魔党中勒森巴(Lasombra)成员优秀的智慧的德古拉三世,首先与外国结盟,通过征战消灭了反对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并恢复了因连年战争而破坏的社会秩序。他还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家经济,鼓励同西欧国家贸易,使得当时的瓦拉齐亚成为前罗马尼亚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
德古拉三世在克利亚•;希尔维拉公爵的帮助之下整顿了军队,大大增强了瓦拉齐亚的军事实力。这样,瓦拉齐亚便可以独自在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的阴影下保持着独立。
在他统治前罗马尼来境内瓦拉奇亚六年的时间,生性残忍,惯用长铁棍或尖木椿把战俘和不服的人活活钉死以满足自己对鲜血的yu望。当然,这种血腥的报复除了吸血鬼固有的特性外,更多的是仇恨——刻骨铭心的国耻家仇!
德古拉三世习惯把犯人毫不留情地钉死在削尖的木桩上。而且他频繁用刑,不管是抓到的外国间谍、战俘,还是国内的窃贼、贪官,就是教士背后说人坏话也要受严刑,这难免得罪相当多的人。
而正是这些严刑酷罚,将当时的罗马尼亚变成了一个团结、强大的国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一四六二年,德古拉三世战死(一说是被反对者谋杀),年仅三十一岁。当然,这是人类历史的纪录。
而实际上,因为不断的战争和严酷的社会环境,德古拉三世的出色功绩和成就很快被埋没,但人们却记住了他的木桩刑,记住了他的严刑酷罚。在人们眼中,德古拉三世的形象变成了一个白天睡在棺材里,晚上出来活动,专咬人脖子的吸血鬼。而他居住的布朗城堡,自然就变成了吸血鬼的老巢。
当然,这只可能是普通人的臆想。作为吸血鬼,尤其是勒森巴成员绝不会轻易把自己的真实面目露于人前的。因此,人们对德古拉的看法完全是源于他生前的残暴与嗜血。实际上,在他之前,吸血鬼的形象早就在西方世界广泛流传了。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古希腊神话中就已经出现了许多专吸人血的神魔形象。如人面蛇身女怪、半人半鸟女妖、铜脚恶魔等等,它们都喜欢趁受害者熟睡之际吸它们的血。不过它们不是通常所说的僵尸,而是脱离了肉体的神,或者说是以意识形态存在的另一种生命形式。
然而,德古拉背负这吸血鬼的恶名,倒是一点没有冤枉他。甚至,有一种被吸血鬼研究者普遍承认的观点认为,正是德古拉这种恶名招致了吸血鬼成员的不满,于是它们共同演绎了这场德古拉被其亲信谋杀的闹剧。毕竟,在当时,吸血鬼成员对于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甚为忌惮,让德古拉三世这位太过耀眼的明星退出历史舞台是它们唯一的选择。
有一个证据可以成为这个猜测的佐证:德古拉的墓穴在罗马尼亚西南部一个湖心岛上,本世纪初有人发掘了这个墓穴,但是其中空空如也……
祖父曾拥有过一幅弗勒德•;德古拉画像,无疑,他是一位相貌俊美、衣着考究的年轻王子,那和善的笑容让你很容易怀疑那些残暴嗜血的形为是他的政敌恶意捏造的。
不可否认,作为一位君主,德古拉曾率领他的子民奋勇地抗击过土耳其人的入侵,使得欧洲这片土地不至于被**********征服,尽管这片土地属于基督教的势力范围。他也曾支持农民对抗残暴的东欧贵族,当然,这可以解释为吸血鬼与基督徒的战争。
其实,在与德古拉亲近的人看来,他们的君主是和善的。“伟大的王德古拉三世为瓦拉齐亚一条村落的广场捐赠了一只金杯。陛下含泪烧死那些染病的乞丐和跛子其实是为了遏制瘟疫流行,从而造福社会!”
德古拉生存的年代,刚好是德国人古腾堡(在一四四零年)发明活版印刷技术之后不久,因此他的一些暴行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人们往往以讹传讹,最后德古拉便成为了恶魔的化身。
值得说明的一点,吸血鬼的迷信甚嚣尘上是在十四世纪中叶。当时欧洲瘟疫肆虐,人们经常在没有确定病人是否死亡的情况下就仓促将其埋葬。几天后打开坟墓,会看到完好的尸体,并且带有血迹。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其实是被活埋的人临终前拼命在棺材里挣扎留下来的血迹,但在迷信盛行的当时,被无知者看成是吸血鬼显形了。
而我的看法正好和这类自以为是的人相反,吸血鬼的确存在,不过吸食这类血液的家伙应该是吸血鬼中诺菲勒的成员。只有这些生活在下水道或者沼泽深处的肮脏且丑陋的家伙,才会有兴趣去碰触那些因为疫病濒临死亡者不洁的血液。
吸血鬼这类西方世界里著名的魔怪是值得同情的。之所以说是值得同情的,完全是因为他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既不是神,也不是魔鬼,更不是人,仅仅是被上帝遗弃的背负着永世罪孽的一群孤儿。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最诱人、最神秘,甚至最浪漫的传说中的人物。因为它们身上具有一切不可思议的魅力:年轻,美丽,永生不老……
在我看来,在吸血鬼和受害者之间,时常还有一种掺杂着****的施虐与受虐关系。使你在极度幸福中死去!难道还有比这更有诱惑力的事情吗?于是,有一些热衷于探究未知事物的人便为之着迷,并开始了对吸血鬼的研究,为此,它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甚至是灵魂。
——凯瑟琳•;琼斯
读到这里,我轻轻地合上了书本。我在在朦胧的月色里独自沉思,细细地品味着书中所谈及的那些关于吸血鬼由来的传说。或许,在它的字里行间,真的埋藏着关于血族起源的秘密。而这位如同幽灵般存在的神秘人物凯瑟琳•;琼斯,究竟是如何了解如许多关于吸血鬼的传说?!这个谜团一直在我心中萦绕。此时,我是多么地希望能找出她,并当面向她请教一番。也许,所有的真相因此被逐一解开,甚至包括我那不为人知的身世。
说实在的,我得感谢爱德蒙,正是他让我在对血族起源问题的绝望中又看到了一丝曙光。而我,也在为我当初决定饶恕并支持这个法国青年的英明决定叫好不已,否则,所有的机会将与我擦身而过。
冥冥之中是有主宰的!这句话不无道理。
4月25日,死神遗失了他的镰刀,是别的事情让他忘记了他收割生命的工作。而他的脸上,竟可以破天荒地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微笑……
***
觉得还可以看看,请收藏下,投票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