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8251800000024

第24章 你会记忆吗——记忆力不是智慧,没有记忆力还成什么智慧(3)

用这种方法,就提高了今天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效果。久而久之,就能提高自己整个的记忆能力。

所以,培养记忆能力,第一就是培养上进心、责任心。

健康的身心是记忆之舟

记忆是人脑的机能,如果离开了人脑,或者人脑的机能不正常,那么正常的记忆也是难以想象的。人的身心健康为记忆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与健康相对应的便是疾病。疾病对记忆的影响有深浅度之分。在遗传素质良好的前提下,后天所得的疾病对人记忆的影响就有深浅的区别了。如果是大脑的疾病,比如,神经病、精神病、大脑机制紊乱症等等,对记忆力的危害是最大的,因为它直接影响人的记忆力。假如是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则会间接影响人的记忆力。比如,一个人得了感冒会觉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如果手脚被碰伤,伤痛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人的记忆。这是身体健康因素对记忆的影响。然而心理疾病对人记忆的影响更大,它比一般的除了大脑本身之外的疾病还严重。特别是惊恐、焦虑、忧愁、缺乏自信心,对人的记忆力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因此,我们要同时保证身心两方面的健康。

人脑是思维的器官,如果脑的机能出现了障碍,那么思维就不能正常,这是人所共知的。当一个人精力旺盛、情绪饱满、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的时候,思维一定会处于积极良好状态。相反,重病缠身、忧心忡忡、情绪沮丧、心灰意冷的时候,思维自然会迟滞晦涩。而思维对记忆信息的编码存储的作用是巨大的。

健康还能够使人敏锐地观察事物,集中注意力,增强信心,稳定情绪等。

健康的身心不仅能直接,而且还间接地、多侧面地对记忆产生巨大的影响。

记忆的时间规律

找寻记忆的时间规律,记忆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时间越长,记忆的东西就越多;时间越长,也就越容易遗忘,记忆就越难保持。

增强记忆有没有一个公认的最佳时间?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根据各人不同的具体情况,最佳时间是不同的。也有的人认为,存在着一些有规律的时间。

在进行增强记忆力的训练时,必须注意选择最佳的记忆时间。

每个人的最佳记忆时间不尽相同。一般人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但每个人头脑的工作韵律不尽相同,有的属于夜晚型,晚上的精神特别好,戏称“夜不收”、“夜游神”、“夜猫子”。这类人则可利用深夜来记忆,到早晨再睡,白天也可多睡一会儿,如果让这类人白天记忆,效果肯定不好。另一种人属于清晨型,四五点钟后清醒极了,这类人应早睡早起,利用清晨记忆。

有人提出,一般的人每人每天记忆的最佳时间有4个峰值:

一是清晨6~7点,这时大脑已在睡眠中做完了对前一天所输入信息的整理编码工作,而且,睡眠并没有新的记忆材料输入大脑进行干扰,识记印象清晰,记忆效率高。

二是上午8~10点,经过几小时轻微活动,这时精力上升到旺盛期,处理识记材料的效率提高,记忆量较大。

三是下午18~20点,是一天中记忆的最佳时间。

四是临睡前一两小时,即晚上22点左右。

所要注意的是,这些峰值时间,是一般而论。最佳时间有因人而异的特殊的一面。

充分把握好两头的深刻印象

两头是指记忆材料的一头一尾。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对一件事情记忆最深的往往是事情的开头和结尾,而事情的中间过程往往容易被人遗忘。

一支队伍中惹人注目的是排头或排尾的人;一场戏里最引人入胜的也是开头和结尾。为避免“顺向抑制”和“逆向抑制”对记忆的影响,最重要的事项应放在最初或最后阶段记忆。

在心理学的范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没有意义的15个拼音字母依次排列,让被实验者复诵几遍。然后,要他们在每个记下来的字母上打“0”,在每个忘记的字母上打“*”。结果发现,首尾打“0”的多,而中央第8个字母前后打“*”的多。

通常,人们依前后顺序将一大堆事项记忆在大脑中时,后者受前者影响而使记忆遭压抑时,称“顺向抑制”,前者受后者影响而使记忆遭压抑时,称“逆向抑制”。像前例位于中央的字母之所以无法记牢,正是同时受到正、逆双方抑制的必然结果。英文26个字母中,A、B、C和X、Y、Z往往是人们最先记住的字母,道理即在此。在识记的时候,人们总是有一种好奇心和兴奋劲儿,这种情绪有助于记忆,而中间容易出现松弛现象,结尾时往往有一种“大功告成”的自由感和轻松感,这也是增进记忆的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荷蒲博士也曾做过类似实验:他把十二个单词排成一行,让别人来记忆,看哪个词最容易忘记。实验结果表明,没有一个会记错第一个词、第二个词,第二个词以后错误渐多,第七、八个词错误率最高,往后错误逐渐减少。第十二个词情形就和第一、二个词一样。他把这整个错误起伏的情形称为“记忆的排列位置功效”。实验证明,排在前面的和结尾的记忆效果好。

怎样利用记忆的这一特点呢?

1.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开头和结尾去记,若是讲话应该把要紧事先讲给大家,结尾时再强调一下。

2.记忆大篇幅的材料,可采取分段记忆法,这样每段都有开头和结尾,就人为地制造了增进记忆的条件。

3.一次记忆若干名词或大题,可改变其次序,每记一次就换一个开头和结尾,平均分配复习的力量。

4.合理地组织识记材料,尽量做到前后相邻的学习内容截然不同,防止抑制作用的发生。例如,刚学完历史,不要去学语文,以减少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

5.合理安排时间。

早晨起来,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晚上学习过后就睡觉,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这两个“黄金时间”不能错过,可以利用它们记那些难度较大的材料。另外在长时间学习中,中间要休息休息,时间最好是10~15分钟,这样,又增加了开头和结尾的次数。

定期重温可避免不幸的遗忘

提高你的记忆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要把记忆与另一关键因素相结合。这一重要因素就是“间隔”。

它能使记忆力为你工作得更有效、迅速和方便。

你已对记忆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再看一看怎样利用“间隔”或叫“间隔记忆法”来加速你记忆提高进程。

人在试图记忆某物的一段时间里,大脑仍能为这一有意识的记忆提供所记的内容。那么,这一回忆可不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呢?

可以,而且是出乎意料的。

间隔记忆法与回忆现象相结合就如同一把锁配上了钥匙。

假设你正在打电话。对方是个商人,他告诉你,如果你可以马上给另一个人打电话的话,那人可以帮你做一笔大买卖。你听到这个消息当然会非常高兴了。这不费举手之劳就可以办成的好事实在是难得。

你马上把手伸进口袋,想拿出笔来记上这个电话号码。可不巧,笔没水了。这组号码就只有凭脑子记了。你在心中重复着这组号码。但在交谈中你还能记得住吗?号码能在你的脑子里保留到给那人打电话的时候吗?要是电话占线,你还能在几分钟后回忆起这组号码吗?

这看上去像是件小事,只是打一个电话,但要记的却好像很多。你是否有过这样倒霉的时候,刚告诉你的号码就忘记了。

人对电话号码的记忆一般都采用听到后反复重复几遍的方法。之后便去干别的了。可在想打电话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号码了。其实,只要你把上述做法稍加改进,就可避免那遗忘的不幸了。

停一刻等于浏览两遍。换句话说,在你重复一遍电话号码或其他什么要记的东西之后停顿一下,然后再重复第二遍。在重复第三遍之前再停顿一下,这是因为:凡在脑子中停留时间超过20秒钟的东西才能从瞬间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从而得到巩固并保持较长的时间。当然,这时的信息仍需要通过复习来加强。

间隔时间应为多久呢?

一般来讲间隔时间应以不使信息遗忘的范围内尽可能长些。例如,在你学习某一材料后一周内的复习应为5次。而这5次不要平均地排在5天中。信息遗忘率最大的时候是:早期信息在记忆中保持的时间越长,被遗忘的危险就越小。所以在复习时的初期间隔要小一点,然后逐渐延长。

如果要记的东西很多,例如一篇讲话的要点,你又应怎样记呢?

下面的文字是讲演的中心词,它们彼此相连,这样好记一些。你把它读几遍直至能不看着背下来。这种方法叫“集合法”。

请在下面空格处写上你用了多少时间。

1.工程的性质

2.资金节源

3.资金的使用与分配

4.资金的偿还

5.工程的远期目标

你全部背下来所用时间为:分。

在完成了用“集合法”记忆之后,我们看看用“间隔法”的情况。下面也是一个讲话的提纲。这回这么做:看一遍之后目光从题上移开约10秒钟,再看第二遍,并试着回想它。如果你不能准确地回忆起来就再将目光移开几秒钟,然后再读第三遍。这样继续着直至可以无误地回忆起这几个词,然后写出所用时间。

1.原子能的利用。

2.在国防中的作用。

3.潜在的破坏作用。

4.反应堆的危险。

5.核世界的未来。

你所用的时间:分。

哪种方法好呢?

第一种的记忆方式虽然比第二种方法快些,但其记忆效果可能并不如第二种方法。许多实验也都显示出间隔记忆要比集合记忆有更多的优点。

间隔学习中的停顿时间应能让科学的东西刚好记下。这样,在回忆现象的帮助下你可以在成功记忆的台阶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采用集合方法记忆电话号码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这种心理学家称之为“初级印象”的记忆在脑子中根本留存不住。

在我们所有的感官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记忆回音”的现象。也就是说,在刺激终止之后感官仍然作出反应。这种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灯泡的亮与灭。当我们所看到的灯泡熄灭时,我们眼睛在一短暂的时间里似乎仍能看见那亮着的灯泡。另一个你也许经历过的例子就是当别人打了你耳光之后,尽管手的打击是一瞬间的事,但你似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以听到它的声音。有时我们也有过这样的感觉,当一个不太吸引人的人在讲话时,即使他的讲话停止了,你也只是在那一两秒钟之后才感觉到。

就打电话而言,你刚得到的这个回音若有了音隔,被别的信号冲了,你就无法将它回忆起来了。

当你需要通过浏览的方式进行记忆时,如要记一些姓名、数字、名单等,采用间隔记忆的效果就不错。假设你参加了一次几十人的酒会,你意识到其中18个人对你有用,你想记住他们,你就应在人家作介绍时重复一下这些名字。在之后的几分钟里自己也要每隔半分钟左右就默念一次这些名字。这样,你会发现记这些名字并不太困难。回到家后将他们的名字写下来。第二天再看一遍,这时你对这些名字可以说就完全记住了。

在开始进行间隔记忆时千万不要让其他重要的事来干扰你的记忆。这也是刚才所说的“记忆初期遗忘率最大”的规律,所以要把间隔放小一点。到了你看第二遍、第三遍时,一般就不太容易被干扰了。

比方说,你为了去墨西哥而在学西班牙语。你为自己订的计划是每天学25个单词。头一天你发现25个词你只记住了20个。可在第二天的回忆中你却能想起23个。就这样,你利用间隔记忆法逐步地超越着自己,并在几天之内轻松地达到自己预计的目标。在取得胜利的同时万不可忽视了间隔的作用,要尽量把每天的间隔利用好,否则你将前功尽弃。

间隔学习的优点除了以上所谈到的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条不容忽视。这就是用集合法所学的东西不牢。

让我们再回到电话号码的问题上来。假设你将那号码反复地重复了三四次之后就走开了。你当时肯定以为自己已记下了那个号码。因为你已在口头上不停地出现了三四次了,但你却被这一假象所蒙蔽。

半小时以后,回音听不到了,数字没有了,你的记忆努力完全白费了。其实由此带来的损失远不止记不起这组号码。

正如我们前边所谈的,间隔学习法在学习复杂事物时也是非常奏效的。所以,对你试图长久记忆的事物最好也采用间隔记忆法。

关于浏览帮助记忆有两种理论:

1.浏览是最佳的记忆方式。

2.浏览是最坏的记忆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关键要看你记什么及记忆目的。

浏览的优点是什么呢?

浏览最适合短时记忆。因为在浏览时,所了解到的东西被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即学即用。而随着效益的失去,它也就被忘记了。浏览的缺点不少,它把那些“塞进”大脑的东西在短时期内又从记忆中抹掉,这样对你的记忆力提高是没好处的。

总的来讲,你若真想达到提高记忆力的目的,浏览这一方法是不妥的。而对于像准备考试等情况的短时记忆,你可以利用睡眠记忆法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心理学家的许多实验都证明,当你从睡梦中醒来时,你的大脑记忆状态所受到的干扰是最少的,你所能回忆起来的事情也比你平时清醒状态下多得多。

心理学家E·B·温·奥莫尔在一系列实验中发现,人的记忆平均在7小时睡眠后仍能保持不变;但是在清醒状态下的同样时间后却要下降几乎一半。

人们也用蟑螂做过同样的实验。实验结果几乎与上述实验一样。

结论是:遗忘在睡眠时速度慢,白天活动时速度快。这一结论基本上是可为人们所接受的。如果你必须采用浏览的方法,那么就请你在睡觉前重温一下,如有可能的话,最好是在浏览完马上进行温习。这样就可以产生理想的效果了。

通过适当地采用间隔记忆法,并有效地把它与睡眠记忆法相结合,那么你的记忆力层次就会再升华一次。

恰当选用集中或是分散来记忆

在记忆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集中记忆,二是分散记忆。从内容上讲,集中相当于整体,分散相当于分段;从时间上讲,集中是连续的长时间记忆,分散是将时间分段记忆。

1.集中记忆。

集中记忆的含义之一是将学习材料所需的时间集中使用,接连不断地反复记忆材料。

心理学者做了很多实验,证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记忆方法有优越性。在一次实验里,让一个学生记50个数字,学习的次数不一样。在重复1到4次的情况下,能记住的数量不多,可是一超过4次,能记住的数字量就急剧上升。在重复7次以后,就能基本上记住所有的数字了。这个实验说明,记忆一个较长的材料总是需要一定遍数的。重复7次对记忆50个数字最合适。

人们还发现,重复7次也是记忆外文单词的最佳次数。记忆汉字的最佳重复遍数,读是15次,写则是10次。

集中记忆的含义之二是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