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8251800000026

第26章 你会记忆吗——记忆力不是智慧,没有记忆力还成什么智慧(5)

由于长时间思考、记忆,大脑血液会减少,记忆效果随之下降。适时进行体育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精神焕发,再进行阅读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4)材料选择。

在不同的记忆材料间转换时,要尽量避免材料的性质差别太大,否则,容易造成知识连接的困难,思维不活跃。

(5)避免做分心事。

在学习休息的时候,尽量不要去做一些让学习分心或过度疲劳的事,如玩电子游戏、踢球等,从而使思想不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浪费很多的精力。

记忆与回忆交替进行的复习方法是提高复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有位细心人发现,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读书时,其宿舍的灯时亮时灭,那人很纳闷,后来才知道,原来陈景润在运用阅读、回忆交替法读书。他先打开书,然后,灭灯躺在床上回忆思考,弄懂了,记住了,开灯检查一遍;弄不懂或记不住的地方就再读读,直到理解、记住才继续往下读。因此他读书的效果格外好。

整体与部分结合记忆法

有人在学习某种材料时,把学习材料从头到尾阅读直到熟记为止,心理学上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整体记忆法。有人把学习材料分为几部分,熟记了一部分后再去熟记另一部分,这种学习方法称为部分记忆法。整体记忆和部分记忆各有长短,它们在记忆不同性质的材料时发挥的作用也不同。那么,哪一方法更适合我们呢?

一般来说,要记的材料既少又简单时,采取整体记忆效果比较好。

一位英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26个英文字母打乱排列成为b e v d w g t k a i y h x n l r z p q m s o u c j f,把这一串字母连贯地读给受试者听,直到它们记住为止。他又把这26个字母分为5组:b e v d w g t k a i y h x u l r z p q m s o n c j f,分组念给另一些受试者听,等它们记住第一组后,再念第二组,直至全部记住。

结果表明,用整体记忆法记住这26个单词,比分块记忆用的时间短,正确率也比较高。原因在于,分块记忆时,记每一组的5个字母可能比较轻松,但最后连贯背诵时,有许多人就搞乱了,互相衔接不上了。采用整体记忆时,因为把26个字母作为一个完整的东西掌握,各个字母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了。因此,当我们遇到数量不大而又比较容易的材料时,就可以采用整体记忆法把它一气呵成地记住。

当要记的内容又多又难时,整体记忆法就不利于准确快速地背诵,这时就要采用部分记忆法,这样的记忆效果较好。而部分记忆法虽然较易于记忆,但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材料的衔接部分,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可见它们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这两种方法在具体运用时缺一不可。

实际上,我们在记忆材料时,没有绝对的整体记忆和部分记忆,记忆是不自觉地采取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既有对记忆对象整体的全面把握,又有对记忆对象组成部分的“各个突破”;既吸收了整体记忆法的长处,使对记忆对象各部分内容的记忆能很好地衔接起来,又避免了因同时记忆的内容过多造成的困难。

研究表明,将被试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整体、部分、整体与部分相结合三种记忆方法识记同一材料达到熟记程度,结果平均需要时间为,部分识记组16分钟,整体识记组为8分钟,综合识记组6分钟。20天后进行回忆检查时,平均需要提示的次数为,部分识记组7次,整体识记组4次,综合识记组1.5次。

1.整体与部分相结合法适用于难度大的材料。

整体与部分相结合记忆法适于用来记忆篇幅较长或难度较大的识记材料,如一篇较长的文章或一篇难记的古文等。在背诵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段背得很熟的文章,却在一些词上卡住了。这些词有的是关联词,有的是新词,有的是重点词。这时,只要有谁提示一下,我们就能很快接上去。这说明记住关联词、新词、重点词,就能增强背诵效果。如果我们记住重点词、句,把它们连成一条线,想着这条线回忆背诵,就容易背出来。在阅读第一、第二遍时,找出各部分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几个重点句、重点词,以此作为线索加以回忆。然后,再找出重点句、重点词与其他内容的联系。在背诵时,即可借助重点句、重点词,把各部分的片断材料融为一体。

2.整体与部分相结合法适用于运动员。

在实际中,有好多综合运用整体与部分相结合来记忆的地方。如棋手记忆整盘棋局,导演记忆舞台调度,演员记忆大段台词,体操和跳水运动员记忆一套运动动作等等。

现在,整体与部分综合记忆法越来越多地被用在运动员训练中。例如,有些国家采用自我暗示法训练举重运动员时,先是向运动员讲解整体的、连贯的动作,并且做示范,运动员试做几遍,然后再进行分解动作的教学。对试做中出现的缺点和不足,采用自我暗示法纠正:运动员躺在地板上,闭上眼睛,回忆整个动作的形象,检查自己动作的不足之处。

美国教练员用这种方法进行篮球训练实验:A组在20天期间,每天进行20分钟的实际投篮训练;B组在这20天中每天进行30分钟的描绘投篮动作的整体形象训练;C组在这20天中,每天进行20分钟的实际投篮训练和30分钟的描绘投篮动作的整体形象训练。结果,A组的得分能力提高了26%;B组的得分能力提高了24%;C组的得分能力提高了41%。

美国的国际象棋冠军阿鲁卡因在成为冠军之前,曾把自己关在农村的一座房子里,戒了烟和酒,每天除做一些身体活动之外,就是进行这种形象训练,把以往的冠军作为假想敌,反复思考怎样击败他们。

日本国际象棋名手木村义雄说,优秀棋手不是像初学下棋的人那样走一步看一步,只考虑局部,而是用棋谱抓住全局描绘形象。他们能根据对手的走法,对几十回合以后的局面加以想象,因而能够记住成千上万的招数和棋谱。

3.运用整体与部分相结合法的方法步骤。

(1)先将识记材料读一两遍,做一下“鸟瞰”式的考察,粗略地掌握整篇材料的大意或脉络,作为将识记材料全部内容串联起来的线索,某些段落中的关联词更是起到这个作用。

(2)将识记材料分成若干意义完整的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加以记忆,并注意每个部分与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掌握的贯穿整篇识记材料的线索,把已记住的各部分联结起来,形成对整篇识记材料的完整的记忆。连接时相当重要,切不可生搬硬套。请记住:依据材料的性质、难度、长短,合理运用这种方法才会取得较好效果。

譬如背诵一篇文章,我们先通读全文,然后读两段,背第一段,然后读前三段,背第二段。总之,在以某段为中心内容来记忆时,同时给其上下的段落以一定的注意,每段都背完后再通背两遍全文,这应是扬长避短,找到了二者的最佳结合点。

在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方法下,无论是逻辑能力或是分析能力突出,都将成为我们记忆的好帮手。努力起来,发挥我们的潜能,记忆将不再是难题!

多种感官同时“上阵”来记忆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组被试者记住10张画的内容,对第一组的被试者只给他们说画的内容,不让他们看画;对第二组只让他们看画,不给他们讲画的内容;对第三组既给他们看画,又给他们讲解。过了一段时间,检查这三组人对这10张画的记忆情况,结果第一组记得最少,只有60%;第二组稍多,有70%;第三组记得最多,达到86%。实验说明,学习时调动的感觉器官越多,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以前所学过的溜冰、舞蹈、画画之类的与动作相联系的内容最不容易忘记;诗词、歌曲等吟唱的内容次之;光用眼睛看过的书籍、画报等的内容最易忘记。学习外语,光看不读、不写的单词,比较容易忘记,既看又读、写、用的单词,不容易忘记。其原因在于它们属于不同的记忆。

光用眼睛看的默记,是大脑对视觉符号的记忆,谓“视觉符号记忆”,读、写和运动性的记忆,包含着专管运动的小脑对肌肉运动的记忆,称为“运动记忆”。“视觉符号记忆”遗忘速度较快,而“运动记忆”遗忘速度较慢,甚至终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