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备战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应该立即就自己的攻取孟津这件事向天下做一个交代,也就是要有一个名目。
我让人制作了数十面大旗,上书“忠义”两个大字,树立在孟津各处和几艘楼船上。又让徐庶做檄文数十份,分发全国包括袁绍、曹操、孔融、孙坚、刘表等势力处,昭告天下自己是为汉室而来,请求他们共同发兵洛阳。
做完这一切,我才有时间好好巡视一下这个暂时成为了我的势力范围的孟津港。经过一番观察,我才明白自己这次胜的是多么侥幸。
孟津港水寨的寨门是一种非常坚硬致密的木材制成的,牢固之极,即使没人干扰,也得数十人花费半个小时才能摧毁。水寨边缘,修建有数十个箭塔,从箭塔上可以攻击到任何企图攻进水寨的船只。
这样的水寨,若是有数千人小心把守,以我的实力,强攻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真是太侥幸了,我擦了擦冷汗,心里暗道。
黄巾修建的这些寨门、箭塔,这一次我们因为侥幸而避过,下一次就会让黄巾军尝试道它们的威力了。
在知道了这次的缴获以后,我就准备在这里和黄巾打持久战了。我突然想起那些俘虏来,既然他们现在不能归附我,白吃饭也不好,就做点儿苦力吧。
这些天我的手下都比较忙,只有徐庶比较轻松,我就让他把那一万多俘虏征集起来,在孟津以西修石墙和箭塔,另一部分赶制箭支。弓箭在这种防守战中的作用自不必说了,而我们的所带的箭支虽然很多,但已经消耗了很大部分,加上缴获的,也还远远不够。
到了占领孟津的第三天,我才知道吕布归附张角,袁绍战败的消息。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个让人十分意外的消息,甚至有点儿让我感到震颤。袁绍战败或许不算太意外,在这个游戏中,张角的实力已经得到了证明,但是吕布归附张角就不一样了。张角之所以几个月没能拿下潼关,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手下没有能敌得过徐晃、张绣的武将,现在本来在武力上偏弱的黄巾,已经得到了弥补。
虽然他们现在还在河北,一时半会儿难以再威胁潼关,但是你可以想象,目前出现的人物当中智力最高的张角(智力99)和武力最强的吕布(武力100)组合在一起,无论是正面对阵还是暗地里用计谋,张角都会有优势。不久后的一天,我可能会和吕布战场上相遇,那时也许我手下所有武将都一起冲上去“群殴”吕布,也可能斗不过他。(其实吕布现在没有赤兔马,战斗力还达不到“战三英”的程度。)
值得庆幸的是,若是张角和吕布要来攻打我,必须从水路来,而在水军上,我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我在为将来应付张角而担心,张角何尝不是因为我而极度恼怒。当听到孟津失守、张梁被捕的消息后,张角当场就咳出一碗鲜血,而且是满满一碗。他的心情是既惊又怒,差一点儿就倒下。本来收服了一员猛将,又刚刚大胜袁绍,邺城旦夕可得,却没想到凭空冒出来几艘大船,用几千人就生擒了张梁,夺了孟津。他的咽喉就这样被人给掐住了。
“三弟啊,三弟。”张角叹息道。他本来就对自己这个没什么出众能力又有些小毛病的三弟不放心,害怕他在洛阳闹出什么事情来,才下令让他来到河北自己身边的。同时也因为自己这里兵力不足,正好可以借用张梁手上的一万黄巾死士,准备集合最精锐的部队一举破邺城,彻底消灭袁绍。(一万精锐黄巾死士的作用甚至不是十万普通士兵所能替代的。)
天意呀,难道真的是天意?张角长叹。
张角接到消息后就停止了对邺城的围攻,本来苦苦支撑的袁绍军,见敌人终于后撤,个个欢欣鼓舞。然而城中袁绍府内,却并不是太过欣喜的气氛,甚至有点儿压抑。
“这个赵飞是什么来历?”袁绍环视一圈,问道。
“禀主公,此人本是一介平民,因偶然得到一神物——建城令,在青州东莱郡以北沿海建立了一座小城,取名烟台。建城没多久,郑康成先生到过那里,做了‘新五德论’的演说,烟台因此而出名,发展比较快,现在已经有二三万人了。据说此人也曾得到过郑康成先生的指点,能力不俗。”说话的是袁绍众多谋士中的一位,近三十岁,目光灵动,是个智力不俗的人才。
“奥,能得到康成先生的赏识,应该是不错了。那依正南所说,他的小城现在只有二三万人,怎么能攻下有重兵把守的孟津呢?”袁绍继续问道。
“烟台虽是小城,却能够制造出一种巨大的楼船,此船长四十余丈,宽十余丈,高两丈有余,又极为结实,行驶如飞,乃是水战的第一利器。另外,此人手下一员红脸长髯大汉,使一柄八十二斤的大刀,武力不俗,曾一刀砍下了孙文台的左臂。”这个叫正南的文官继续回答道。
“是吗,看来这个烟台城中手里还是有些东西。你看能不能招揽过来呢?”袁绍听了,稍微有点儿意外,就问道。
“这个恐怕不行。这个赵飞已经成功转职为君主,除了朝廷,已经不能归附任何地方势力。”
袁绍皱起了眉头。
这时另外一个文官见袁绍面现不悦之色,说道:“烟台弹丸小城,又地处偏僻;赵飞无知小子,主公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至于那里的楼船,依他无品无职的身份,主公只要承诺向圣上保他烟台令的职位,他定然双手奉上,主公再象征性的给他小量钱财,世人定然称赞主公的仁德。”
袁绍听了,果然面色缓和,出现了一丝得意。他说道:“那种大船的确是水战利器,你的策略准了。”
“谢主公称赞。”
“那依公则之见,我们眼下还应该怎么做?”
“禀主公,赵飞实力弱小,只是仗着大船侥幸取胜,而孟津却极为重要。我们应该派人去接收孟津,以防黄巾再次夺取。”郭图,字公则,他听到袁绍向他问计,有点儿得意的说道。
“主公不可。依赵飞的能力应该不至于马上丢失孟津,我们应该趁此机会集中力量消灭邺城外围的张角主力。”审配,字正南,也就是先前那名文官,他在郭图刚说完就提出了不同意见。
“洛阳周围十余万大军,就算赵飞手下关羽再过勇猛,依几千人如何抵挡?”郭图见有人否定自己的意见,马上起来反驳。
不过郭图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他不好正面否定,就转向袁绍,道:“主公若担心赵飞不能持久,可另一员偏将领兵前去支援,万不可在这个时候强行接收孟津。赵飞以倾城之兵力西向,来主动抗击黄巾,又以‘忠义’之名邀请天下群豪发兵洛阳,若主公在此时派人接收孟津,会失去主公‘忠义’之名。”
袁绍本来已经倾向于郭图的意见,现在听到对自己的名声有碍,又犹豫了。世家大族出身的袁绍,对名声的看重远超过一般人。
“主公,若孟津有失,张角实力恢复,我们将又处在极为被动的局面啊。”郭图道。
“主公……”
“主公,子远到有一策。”袁绍正在为两大谋士的争吵烦恼,令外一名文官开口了。
审配一看此人,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此人正式历史上影响官渡之战最终结局的重要人物之一的许攸许子远。
许攸听了审配的冷哼,也回敬了一声冷哼,才不紧不慢地对袁绍说道:“主公,不管赵飞此人如何,他现在攻破了孟津,已经掐住了张角的咽喉,我们可以趁机集中精力打败张角,恢复河北全境。为了防止孟津过早被黄巾再次夺去,我们可以派一员偏将领数千精兵至孟津,应该坚持到扫清河北黄巾势力。”
许攸的话说完,袁绍点点头,审配和郭图也没在说话。因为许攸的计策,谁都可以看出是目前对袁绍是最有利的了。
“好,子远所说的正合我意。那依子远,应该派谁前往孟津?”
“现在白马港张颌有本部5000精兵,可令他前往。我有一个子侄,聪明伶俐,主公可令他带着手令和张颌同往,向赵飞‘购买’几艘楼船。”
“好,准了。”袁绍畅快地说道。
就在这时,一仆人来报,巨鹿人田丰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