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825600000023

第23章 钻石岁月

第5章第5节钻石岁月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四朝柱石,卫国功臣,他既富贵而且长寿,后代繁衍安泰,德宗尊他为“尚父”。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类似郭子仪功劳的人,中国历史上不乏有之,但这些前辈或晚辈们有战死沙场的,有被小人陷害的,有被罢官免职的,有思想走岔路、阴沟里翻船的,有被“老板”猜忌不得好死的,不一而足。对比之下,郭子仪生前身后光芒四射,堪称是钻石级别。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功劳过大,百姓越是钦佩,越是得民心,威望也越高。但部分同僚的嫉妒就跟着来了,防范、挤压、进谗言等招数都使出来;“上司”害怕他抢走风头,揽走民心,权力过大,尾大不掉。因此当把握还小时先笼络他,羽翼丰满了才出手。这些道理,郭子仪都懂,怎样保护好自己,他自有一套。

郭子仪侍奉皇帝忠心耿耿,无论是手握强兵,还是解职赋闲,皇帝诏命他入朝,他从未迟延过。在他被鱼朝恩谗毁,削去兵权后,仆固怀恩率10万大军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急,朝廷恢复和加封他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但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流行,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其实,他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十分了解权限过大的隐患。他向皇帝表示,等到秩序安定,仆固怀恩被擒,往日的官爵都放弃。

处处放低自己的位置,让皇帝对自己放心,无疑是郭子仪身居高位而不遭皇帝忌的原因。虽功名高远,对待同僚,他却平易近人、豁然大度、不计前嫌。

李光弼和他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命令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冰释前嫌。

毕竟朝中小人还是有的,他们最嫉妒郭子仪的权力,害怕他抢走皇帝的宠幸,想方设法也要发泄一下。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心里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的坟墓,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郭子仪在这种情形下有点情绪也是很正常的。但听了他的回奏后,同僚都对他无限钦佩。郭子仪看起来是吃了暗亏,但他若与小人计较,恰恰合他们的胃口,反过来把国家稳定、朝廷团结放在首位,既避开小人又彰显大度。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这些足以见郭子仪为人做官的道德和人格魅力。

建中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仪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崇。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痛哭送行。郭子仪一生,生前死后,哀荣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