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825600000025

第25章 少年时代

第6章第2节 少年时代

从南宋建炎起,中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宋高宗赵构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任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求和的资本。到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的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一代名将战功赫赫,颇得军民拥戴,最后却屈死在他所忠诚的君主之下;前方屡传捷报,当朝皇帝偏偏要他班师回朝,这又是为何?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留给了后人硝烟战火,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也留下了需要考量的地方。事情的原委需从北宋末年谈起。

王朝的残喘

北宋末期,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腐朽的时期之一,也是盛产奸臣的年代。宋徽宗赵佶昏庸无能、荒淫浪荡,在位25年干尽荒唐事。后人“敬”他为书法家,可见这个皇帝当得实在不怎么样。当时号称“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形成以蔡京为首的腐朽集团,蔡京、王黼先后任首相或太师、太傅,依靠宦官童贯、梁师成,以朱勔、李彦为爪牙,控制着整个徽宗时期的朝政。

这六贼独揽朝政,“六”手遮天,腐败得一塌糊涂,国家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他们搜刮来的银子四处挥霍。蔡京等人打着推行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收受贿赂,公开卖官鬻爵,当时有“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的民谣。他们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强行征收苛捐杂税,积累了大量财富,大兴土木,不仅在宫城之北建筑稍小于宫城的延福宫和规模更大的艮岳,还乘机利用搜刮来的民财大修各自的豪华宅第。一时民怨四起,老百姓被逼到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官逼民反,宋江、方腊的起义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六贼就像窝藏在北宋这棵大树上的六只寄生虫,一口口啃噬着树的枝叶;然而关外的金兵早已虎视眈眈,做好了南下犯宋的准备,北宋的国祚快走到尽头了。内忧外患的宋廷已经是被蚕食得只剩外表的空壳,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就将轰然垮台。宋朝是一个大部分时间处在防御外敌,却又难有奏效的王朝,除了重文轻武、以文制武埋下的祸患,其守内虚外消极防御的战略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旦出现官员腐败、民不聊生,外患跟着也来了。

天降救星

对于任何一个出生在国家危难、民不聊生的时代之人来说,都肩负着外抵敌人、保家卫国、内修政事、重振国威的责任,更不用说作为一个有统兵帅才的忠君爱国之士。因此,他的一生将伴随着希望和重托。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二月十五日,岳飞生于河北西路真定府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汤阴县东三十二里的程岗村)的一个贫寒农家,其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两口子给儿子取字“鹏举”,希望将来儿子能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有所作为。父亲岳和忠厚、善良,尽管家境不好,但宁可全家少吃一顿,也要把节省下来的粮食接济给断炊的邻里百姓。母亲姚氏更是时时启发、教导岳飞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他们经常向岳飞讲述—些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事迹,勉励岳飞,期望他成为不惜为国捐躯的忠臣良将。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岳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为人处世的方式。

岳飞小时候沉默寡言,勤奋好学,而且“有神力”,未成年时,就能拉得开三百斤的劲弓,并能引发八石(约合一千斤)的腰弩。他一开始随汤阳枪手陈广学“主技”,无所不精,并练就一身好武艺,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练就了枪击本领后,岳飞又拜同乡周同学习射箭,能左右开弓。

他白天在田间劳动,时常趁劳动间歇,拿根木棍在泥地上练字。到了晚上,他就坐在烛灯下识字读书。因为不能常买蜡烛,他就用野外捡来的枯枝当灯点燃,坚持夜读。没钱买书,他就千方百计地去问别人借、去抄。凭着他刻苦好学的精神和持久不懈的努力,几年后,岳飞读了很多书。他尤其喜欢读兵书和经书,对古代军事战略、战术思想,有初步的理解,成为乡里文武兼备的模范少年。

然而国家积贫积弱,外有北虏叩关,内有奸佞误国,此时的岳飞或许已经立下了报国之志,做一个岳飞父母所期待的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