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825800000022

第22章 (二十一) 王充著《论衡》

(二十一)王充著《论衡》

王充(公元27年~公元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

虞县境

)人。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他通过对当时“唯我独尊”的

迷信神学及其唯心论的全面批判,进一步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创立了以元气自

然论为核心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卓越的思想成就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宝库增添了璀璨

的篇章。

王充在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得相当聪颖。他6岁开始学识字,8岁进私塾学习,《论语

》、《尚书》等晦涩深奥的典籍,他一天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1 000多字。15岁时,他

凭借优

异的成绩,来到京都洛阳太学深造。王充置身于此,如鱼得水,他不仅熟读了诸子百家的著

作,而

且对自然科学和医学等也有一定的研究,这在他的传世之作《论衡》一书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王充曾投师于当时声名显赫的儒学大师班彪门下,这使他获益匪浅。但他并没有在先师

学说的圈子内裹足不前,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借鉴汉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桓谭(公元前23~

公元50年)反对谶纬迷信的观点。王充较系统地研究了儒学的经典篇章,深得其中三味。

在太学修完学业后,王充又回到了离别已久的家乡。起初,王充也曾在县衙等官场当

过幕僚一类的小官,但因出身寒微,加之思想“偏激”而不为统治者重用。怀才不遇,仕途

不畅,

促发了他潜心治学,以笔战斗,探求真理的意念。于是王充在“废退穷居”之时,开始了

讲学、著述,同唯心主义的儒学及其封建神学进行不懈斗争的生涯。

王充著述虽很多,但最终流传于世的只有《论衡》一书。

《论衡》分为30卷,共存85篇,其中《招致》一篇只存篇目,故实存84篇,总计

30万字。这部书是王充耗费30多年心血撰著的,堪称充满战斗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巨著

,王充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通过该书传承下来的。

王充继承了老子等人的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发展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辨明了天道

与人道的差异;客观地论证了形神的关系;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王充首先肯定了天地的物质属性。

至于人,王充认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禀受天地之气而形成的,“虽贵为王侯”,

但“性不异于物”。

在对人与物进行比较的过程中,王充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

禀受了元气中的精华成分,即“精气”。精气本身并无感知性,只有依存于人的形体之中,

才能够产生感知作用。

他破除了对鬼神及其禁忌的迷信。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较早地接触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对荀子的著作,他特别喜欢,所以树立了无神论的观点。在

王充生活的时代,各种鬼神迷信泛滥。王充在《论衡》中对各种鬼

神迷信及其禁忌,尤其是对“人死为鬼”的谬论进行了深刻的批

判。他指出:“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殂体配,配而成灰

土,何用为鬼?”“人之死,犹火之灭也,火灭而耀不照,人死而知

不惠。”“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他很风趣地说,从古到

今,死者亿万,大大超过了现在活着的人。如果人死为鬼,那么,

道路之上岂不一步一鬼吗?王充认为人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

“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

形体”,二者不可分离。他精辟地指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

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也就是说,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

世间根本不存在死人的灵魂。至于说有人声称见到了鬼,其实是由于

人的恐惧心理造成的。所见的“鬼”,只不过是一种幻觉。人们对

鬼神的祭礼,有的是为了报答先人的功德,借以勉励后人;有的

是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不得不乞灵于鬼神相助,以获丰收。但

是,所有被祭祀的对象都是无知的,实际上并不能给人带来什么

祸福。王充还尖锐批判了各种迷信禁忌和人可以“得道仙去”、

“度世不死”的虚妄之言。

为了进一步批驳君权神授的唯心理论,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特别是灾异谴告说和符瑞说

,给以全面的揭露。

他以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无情地揭穿了君权神授说的伪装,动摇

了封建帝王统治的理论基础,这对其后的历史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对于汉代唯心主义神学宣扬的天人感应说,王充用了大

量篇幅一一进行驳斥。他以雷“犯杀人”为例,指出雷“妄击不罚

过”。雷不过是一种火,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是阴阳二气相激而形

成的。人被雷劈死,完全是一种偶然现象,并非天神发怒,有意惩

罚有过失的人。王充又从反面论证,如果天能赏善罚恶,为什么

谋财害命、鱼肉百姓的人没有受到惩罚?为什么“恶人之命不短,

善人之年不长?”由此可见,天不能赏善罚恶,至诚感天也是妄

说。

透过王充对各种鬼神迷信的批驳,可以发现其观点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相当的突破。

他吸收了先秦以来形式逻辑方面的成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得封建神学家们的理论陷

入自相矛盾之中。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通过《实知》和《知实》两篇文章,重点阐述了自己的唯物主

义认识论,在从人们接触实际事物而获得知识的“实知”阶段,上升到用“实效”来检验“

知实”阶段的统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王充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质内容,将在当时历史条件

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发展到了空前的水平。

王充重视感觉经验,他非常重视知类、推类的作用,强调人们应该拥有丰富的理性知识

。王充的“推类以见方来”的见解,表明他已经认识到了推理的作用,能够运用归纳推理和

演绎推理,进行类推。

王充强调学用结合,重视实行效果。他否认生而知之,主张学而知之,重视后天的经验

从王充上述主要观点看,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上是朴素的、直观的,因此,他未

能彻底理清认识论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他和历史上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一样

,都是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的。

东汉初年,一些安于现状的唯心主义者,崇古非今,宣扬今不如昔。与之针

锋相对,王充提出了“汉高于周”的发展进化的思想。

王充将自己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直接应用到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之中,以天地元气

不变的理论阐释了人类不会退化的观点。

王充在同崇古非今者的论战中,反对英雄创造历史的论点,力图探求社会历史发展变化

的客观规律。王充指出,历史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天地历数”,而不取决于人君的贤愚。

王充在论战的过程中还将历史上的治乱与人民的经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从百姓经

济生活出发,论证了道德的兴废。

“汉高于周”是王充总结了历史与现实,并通过比较而得出的结论,王充以“周时戎

狄攻王,至汉内属,献其宝地”等为据指出,此类边远落后的区域,到了汉代都纷纷接受汉

代较为发达的文化。其意也在于说明历史是发展的观点。

为了驳倒崇古非今论的观点,王充还注意从其根源上寻找突破口。他认为“贵所闻而贱所见

”必然会导致崇古非今的不求实结论。

《论衡》问世后并没能及时地流传开,直到汉朝末年,文学家蔡邕到江南游玩,偶然得到这

本书,详读后学问大有进步,《论衡》的价值这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尊称这书为“稀世奇书

”。

王充一生都致力于学术研究,年近70岁以后,还写了《养性书》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