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825800000004

第4章 (三) 甲骨文

(三)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有约3 600多年的

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

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这卜辞和记事文字,虽然严格地说

起来并不是正式的历史记载,但是因为它的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又因为时代比较早,所以

一直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字和古代史特别是研究商代历史的最重要的直接史料。

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甲骨文中有关商代

阶级和国家的资料可知,商代的奴隶和平民由众、刍、羌、仆、奚、妾等不同身份的人

成,奴隶主和贵族有先公先王和他们的配偶如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

级官吏则有臣、尹、史、犬、亚、马、射和侯、伯等;军队有师、旅等;刑罚有刖、劓等,

并设置了监狱。甲骨文中也记载了商代人殉、人祭的状况,对于了解商代社会性质有直

接帮助。商王朝经常对外发动战争,被征服的方国对商王朝称臣纳贡,甲骨文中常见氏(致)

来,入马、牛、羊、象、龟等记载。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社会生产的内容很丰富。在农业方面,有裒田、作大田的记载,还有

各种农作物如黍、稷、麦、耒、稻等的名称。商王关心农业收成的丰歉及风雨、降水对农业

收成的影响,常见立黍、省黍、求年、告秋之卜。在畜牧业方面,马、牛、羊、鸡、犬、豕

等都有记载,且畜养量较大并有专门牢厩。祭祀时常用掉大批牛羊。渔猎在商代社会生活中

仍起一定作用,甲骨文记载的猎物有鹿、糜、豕、象、虎、狐、鱼类和各种鸟类,狩猎方法

有田、狩、逐、阱、射等。甲骨文里还有关于贝、朋、珏和舟、车以及传递制度等商业、

交通方面的材料。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亦很丰富。在天文历法方面,有日食、月食和鸟

星、新星、大星等记载,也有“十二月”闰月材料和干支记日及每日不同时间阶段时称

等。在气象方面,有不少卜雨、卜风以及日、云、雷、雹、雪、虹等记载。在医学方面

有头疾、牙疚、鼻疾、言疾、肘疾、足疾、踵疾等疾病的记载,也有关于生育的记载,表明

当时能准确推知预产期。

商王尚鬼,凡事占卜。占卜内容多以王为中心,就其关心的问题,如对祖先与自然神鬼

的祭祀与求告,对风、雨、水及天象、农事、年成的关注,通过贞人向上帝、鬼神、先公先

王等问卜,以便预示吉凶,祈望得到保佑。占卜材料多为龟腹甲(及少量背甲)和牛胛骨,用

前经整治,并在背面(少量牛胛骨亦有在正面的)施以钻、凿。占卜时,先于甲骨背面钻凿处

用火烧炙,正面即现“卜”字形裂纹, 以此定吉凶。占卜后,将所卜事项记刻于甲骨之上

甲骨文绝大多数是刀刻的,有的刻好后填朱,也有少数甲骨以朱墨所写而未刻。说明甲骨

文一般是直接刻字,也有的是先写后刻。从这里知道甲骨文的线条不仅有刀法而且还包含笔

意,对于笔意是不容忽视的。因工具材料的限制,其线条瘦劲犀利,有直线也有曲线,有单

刀也有双刀。往往是中间较粗两头尖,而点画起止仍有一些方圆之法:有的直画微带曲意,

线条点画显得丰富而有变化。字的结构一般呈扁长方形,方圆曲线、直线组合得很有意味。

骨文均以竖行排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依次排开。甲骨文一般先刻竖画,后刻

横画,先刻兆序、兆辞、占辞、用辞,后刻卜问之事,故又称为卜辞。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

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而多数卜辞常省略占辞或验辞。

甲骨文已具备“六书” (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甲

骨文已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画、结字、行气、章法来看,浑然一体又富于变

化,体现了商代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素养。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已逾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以上

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的王室遗物。 以其出自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

故又

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 500个,已识2 000余字,公认者千余字

。它记载了三

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就是今天的安阳小屯一带,史称殷墟)。商灭亡后

殷都成为废墟。甲骨文也被埋入地下三千多年,约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被河南小屯村村民

发现,搜挖甲骨为“龙骨”卖给药店。1899年,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上的文字,遂进行

集。王懿荣是光绪六年进士、翰林,他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精深的研究。当1889年他

在北

京发现甲骨后,确定为“殷商故物”,购得数千片,是为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之始。

自此

以后,殷墟甲骨文物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我国这一古代文

继续大量人为地毁灭。

王襄和王懿荣基本同时,是我国殷墟甲骨文的最早鉴定者和购买者之一。王懿荣虽然最早

鉴定并购买甲骨,但他在1900年自杀殉国,没来得及对所藏甲骨进行全面研究,因而没有留

不关于此学的论述。王襄不仅有鉴定、购买甲骨之功,还有著述传世,对甲骨学研究做出了

一定的贡献。他写的《簠室殷契类纂》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字汇,此书于

1920年出版,1925年他出版了《簠室殷契征文》,公布了他收藏的五千多片

甲骨中的精品。

1953年王襄出任天津文史馆馆长,他将毕生搜购珍藏的甲骨全部献给了国家。

自甲骨文首次被发现迄今,出土的甲骨分别藏于中国内地、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

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国家,韩国也有收藏。有

专家认为,甲骨文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和档案。国家邮电部1996年9月2日曾经发行一套纪

念邮票,名为《中国古代档案珍藏》。其中第一枚邮票即为殷商甲骨文字。国际图书大会把

殷商甲骨文字作为会徽使用,足见其弥足珍贵!现在,甲骨文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引起了国内国外许多专家学者们探讨的兴趣,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不是偶然的,而是

甲骨文本身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所导致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