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47节雨果
雨果的生平
雨果(l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
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
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欠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
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童年时随
父到过意大利、西班牙,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814年定居巴黎。青年时代他走
上了为社会进步而斗争的道路。雨果15岁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20
岁时因发表诗集《颂歌与杂诗》,国王路易十八赐给他年金。1831年发表的小说《巴黎
圣母院》,表现出作家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雨果已
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不幸遭到失败。同年12月
,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
政权的斗争,坚持写作。并于1862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垮台,雨果返抵故土。1872年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1885年5月22日病逝于巴
黎。
雨果的小说创作
雨果为社会进步而斗争,首先是从文学斗争开始的。当时为君主专制辩护的古典主义仍
统治着法国文坛。而在文艺上起来反对他们,就意味着在政治上对君主制度作斗争,雨果勇
敢地担起这个任务。1827年他发表了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后者是一
篇重要文献,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在这篇序言里,他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
艺术形式,历史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艺术,因此,盲目摹仿古代是非常荒谬的。雨果坚决主张
,新时代的艺术必须抛弃古典主义的桎梏。在语言方面,雨果主张使用丰富多采的人民语言
。他认为古典主义者使用文雅、精巧的贵族沙龙语言,使语言变得僵化。1830年,
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
文坛上的主导地位。《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
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
,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
事:“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埃斯梅拉达的吉卜赛
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时任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
·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梅拉达着了迷,他内心燃烧着情欲之火,疯狂地爱上了她。于是他
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抢来。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法
比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
计前仇,反而送水给卡西莫多喝。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
梅拉达,也爱上了她。天真的埃斯梅拉达对法比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在后面
跟着,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了法比,然后逃跑了。埃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卡西
莫多把埃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
让她满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卡西莫多
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 ⒂寻⑸峒何·
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作者在小说中揭露中世纪教会和贵族统治阶级的罪恶,
并不限于个别贵族和教士,而是直指代表整个中世纪宗教的巴黎圣母院和代表政治反动势力
的国王路易十一。借古喻今,雨果通过《巴黎圣母院》所要反映的,正是19世纪20年代人民
群众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巴黎的流浪汉和乞丐们对圣母院的攻打,象征着人民群众对教会
和国王权力的反抗。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
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
良方。为了因受饥饿而哭泣的幼小侄女和外甥女,去偷了一片面包,而被判徒刑的冉阿让,
被关了十九年,到四十六岁才被释放出来,就是滑铁卢战役的那一年。看到这么个衣衫褴褛
的流浪汉,家家户户都赶紧把门关了起来,只有仁慈的主教米里哀,把他当人招待。但是,
在服刑中,染上了恶习的冉阿让,却偷了主教的银器,然而主教不但原谅他,而且把银器当
作礼物送给他。由此为契机,冉阿让重新做人,开始走向善德的路上去。冉阿让改名后,定
居在法国的北部,由于对城市的开发尽心尽力,深得人望,而成为市长。可是,犯有前科的
人,民众是不会允许他回到社会里重生的。而参与过冉阿让往事的警官沙威,便怀疑起这个
市长的身份来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名男子,因被误认为是冉阿让而被捕,冉阿让在经过
一夜苦恼的内心交战后,终于坦白的说出自己的真面目,救了这名男子。当他把财产藏匿后
,就再度被捕入狱服刑。但是,他逃离了监狱,继而遵守他还当市长时,对一位不幸的女人
芳汀临死前所做的承诺——救了在多拿第夫妻家,过着悲惨生活的小女孩珂赛特。
在巴黎跟珂赛特一起居住的冉阿让,首次获得自己衷心所珍爱的“孩子”,而他的心,在
人性上,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成长。但由于沙威一直追到这里来,他们就潜回修道的深院里。
在那儿,珂赛特成长为婷婷玉立且美丽的女子。不久,他们离开深院,在城市的一个小角落
,静悄悄地生活。有一次散步时,遇到青年马留斯,珂赛特在心里开始爱上他。这件事,使
冉阿让因嫉妒而烦恼。这时是一八三二年六月,正好共和派叛乱,而马留斯也参加了这个叛
乱。冉阿让知道此事之后,就来到设有阻碍暴民的地方。那时,沙威被当做是间谍而遭到逮
捕,冉阿让趁机把沙威放走。他把马留斯视为夺走珂赛特的人,心里不免有一点怨恨,但仍
然把受伤的马留斯从地下水沟救出来。 驮诘叵滤党隹诖Γ俅闻黾惩惩谒·
们二人走后,就投身于塞鲁河自杀了。伤愈后,马留斯和珂赛特结婚。而单独被留下的冉阿
让,也渐渐地衰老了。但马留斯为报答有正义感且慈爱的冉阿让,便和珂赛特时常拜访他,
在这两个人挚爱照顾下的冉阿让,不久就去世了,这时,在他枕边,正点燃着米里哀主教所
赠的银制烛台。
《悲惨世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
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所以,
小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到了20世纪,它又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同样吸引了无数的观
众。
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
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雨果的诗歌创作
雨果在诗歌上的成就也很显著。《秋叶集》(1831)和《微明之歌》(1835)写于革命
运动高涨时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诗中除关于人的命运的哲理思考外,还有关于诗歌的
社会使命以及歌颂人民、鞭挞暴君的主题。在以后发表的《心声集》(1837)和《光与影》
(1840)中,虽然也有些社会性较强的诗,但比重不大,更多的是抒发个人感情、描写家庭
的欢乐和自然之美的诗。
1853年,雨果发表了诗集《惩罚集》。这是一部卓越的政治讽刺诗集。诗集的中心内容
是揭露和讽刺窃国害民的拿破仑三世及其集团。雨果称他们是强盗和刽子手,说天主教教士
是“人民的屠伯和人肉贩子”,作家对那些惟利是图的资产阶级暴发户、“搜刮穷人的股票
经纪人”、“脑满肠肥的骗子手和财主”以及欧洲各国的反动统治者(他称俄国沙皇是“嗜
血成性的暴君”),都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揭露。《惩罚集》是雨果的重要作品,它的“革命
的气势”曾吸引了列宁。
1856年雨果完成了诗集《静观集》,1872年雨果发表诗集《凶年集》,反映了他在普法
战争和巴黎公社时期的思想感情,其中最好的部分,是谴责侵略者、揭露敌人暴行以及保卫
巴黎公社社员的那些诗篇。
雨果的创作力历久不衰,1883年又发表了诗集《历代传说》(1859~1883),被认为是
法国诗歌和世界文学中最丰富最完美的抒情史诗之一。
在写作的同时,雨果也把他的人道 饕逅枷敫吨钚卸·861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后,他
发表了著名的抗议信,愤怒地谴责了侵略军毁灭东方文化的罪恶行径。巴黎公社失败以后,
他呼吁赦免公社战士,开放自己在布鲁塞尔的住所供社员们避难。正因为如此,雨果才在法
国人道主义传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中世纪的人文主义精神使人们摆
脱了神权的桎梏,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应该享有作为一个人的自由和
权利,法国大革命则是实践这一理想的尝试。雨果倡导的人道主义,正是继承了这种进步传
统,并且通过罗曼·罗兰等作家继续传之后世。在今天的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还在为争取
生存权和发展权等最基本的人权而斗争,雨果所说的贫穷使男人道德败坏、饥饿使女人堕落
的状况,还远未得到根本的改变,所以雨果毕生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进步
的现实意义,依然值得发扬光大。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当然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