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826300000032

第32章

第四篇第31章日水潭,山中有水,水中有山

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惟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

风姿可与杭州西湖相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湖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4

0米。潭中有一小岛名光华岛,其上供奉玄奘舍子,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

圆日,南半湖形状如一弯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相传300年前的一天,台湾岛原住民族之一的邵族祖先在阿里山上狩猎,为了追逐一只白

,来到日月潭及其附近的地区,他们发现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一个可供族人繁衍

生息的福地,于是举族迁居此地,这就是所谓的逐鹿传奇,虽然是一则传说,但说明邵族在

水沙连和日月潭地区居住是相当久远的事情。如今的日月潭早已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

湾八景中的绝胜,因环湖重峦叠峰,被誉为山中明珠。

日月潭风光

日月潭湖深水清,波平如镜。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绿水,明潭抱

珠”的美丽景观。朝霞暮霭,明月清晖,时或烟雨迷蒙,湖山隐约,环境幽温。7月平均气

温在22℃左右,1月平均气温在15℃左右,冬暖夏凉,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日月潭风光,尤以秋高气爽季节为佳。每当夕阳在天,晚霞一片,湖面上飘起轻纱般的

薄雾,煞是好看。待到新月初升,霞光、清辉相映潭中,宁静、优雅,更给潭畔增添了不

少神秘色彩。近代有人赞曰:“夜泛秋潭,抱明月而邀游,如遗世而羽化,洵胜境也。”“

双潭秋月”也因此而为人乐道。清人曾作霖说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

”陈书游湖,也说是:“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来,日月潭就凭着这

“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湖四海。

湖中有一小岛,远看像颗明珠,故称“珠仔屿”,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庆祝台湾光复,当

地群众把它改名为“光华岛”,岛上种植了多种花卉。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同日轮,南半

湖细长,状似上弦之月,清代一官吏巡视至此,见湖似日月,遂名“日月潭”。又一传说,

南北潭水分丹碧二色,岛北称前潭,水色丹。形圆如日,岛南称后潭,水色碧,形弧如月,

统称日月潭。

游日月潭,若自嘉义搭乘专线汽车前往,只需一个多小时。环湖建有游览公路,道旁绿

树成荫,宜行宜憨。但多数游客仍喜学古人“泛棹出渡”,首先去珠仔屿观赏湖山风情。

小船荡入潭心,上下天光,碧波粼粼,令人顿有凭虚凌空,飞入仙境之感。如今双潭水

位日渐高涨,光华岛渐渐低沉,变得很小。正因其小,方更增“一屿孤浮四面空”之旷朗。

小小光华岛,既是点缀碧湖的绿珠,又是观赏明潭的极佳地点。

潭畔的山麓上,建有许多亭台楼阁。龙湖阁、涵碧楼,清幽素雅,是观赏湖光山色的好

场所。据说,游人常在此争论:西湖和日月潭哪处更美?其实,祖国山河处处美! 日月潭四

周,秀美的自然景致中,点缀着寺庙古塔,故这里又是台湾一大佛教圣地。其中最出名的是

日月

潭南岸的青龙山麓,山中有一座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师金身,曾是玄奘法师灵骨暂藏之

所。

这里地势险峻,树木苍翠,寺后登上1 300多级石级,可达玄奘寺,玄奘寺是为纪念唐三藏

师玄奘而建的新寺。寺中大殿三层,金碧辉煌。寺前门楼一座,白色的柱子,画栋雕梁的楼

顶,飞檐挑角,富有民族特色。寺中三楼有小塔,曰玄奘塔,供奉着唐代高僧玄奘的一份遗

骨。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把玄奘头顶骨的一部分,从南京天僖寺窃往日本。1955

年,日本政府将玄奘遗骨送到了台湾,初放在狮子山天善寺,继移至日月潭玄光寺。1964年

玄奘寺建成,玄奘的遗骨就移放在寺中三楼塔内,供人凭吊。人们凭吊玄奘遗骨,却也寄托

着对祖先发祥地的怀念之情。

青龙山巅,有一座慈恩塔。塔九层,仿照辽宋古塔式样建造,为八角宝塔,庄严雄伟

。据说塔基至塔身45米,加上青龙山高955米,恰恰为1 000米。民间流传,天高云淡时

,登塔可望西子湖畔的六和塔尖。

文武庙在日月潭北部的山腰密林深处,从山脚下到庙门口要登365级石级,俗称“登天路”

。庙内集诸神大成,济济一堂,居中为孔子,此外有文昌帝君、关公、神农大帝、三宫大帝

元始天尊,乃至魁星、城隍、土地公、海龙王等,在山门远眺潭景,如一幅图画,绕岸皆山

,山水四合,“风光不减巫山峡”。

孔雀园在日月潭东北角,别致有趣。园林内饲养着150多只孔雀,当它们看见艳装的游人时

就竞相开屏。翠绿、亮绿、青蓝、紫褐,五色金翠线纹的尾羽,犹如翡翠、碧玉一般,五光

十色,光彩夺目。

邵族风采

推究邵族风采,那也惟有以历史源远流长、民族特色明显一言以蔽之。日月潭畔的邵族,为

湾原住民族群中最袖珍的一族,目前人口仅约二百多人,分布在鱼池乡日月村及水里乡大平

林。邵族具有坚韧的民族性格及崇敬的祖灵信仰,所谓祖灵信仰,即邵族将拉鲁岛视为最高

灵的圣地,每户则供奉一只“祖灵篮”,内供祖先遗留下来的衣饰,代表祖灵的存在,依四

时之序,举行岁时祭祀仪式,如农历三月有水稻的播种祭、移植祭,五、六月时有除草祭、

整田祭,七月有狩猎祭、拜鳗祭,八月则是邵族最盛大的祭仪——传统年祭,庆贺一年的丰

收,放飞一年的喜悦。当邵族人的杵舂响起石音时,即为迎接欢乐节庆的前奏,演出名

闻遐迩的“湖上杵音”,也使众多游客对这一古老民族增添了许多注重农桑、建设家园的敬

意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向往。

高山族风情

高山族男女穿戴讲究,富有民族特色。男子都喜欢穿兽皮做的背心,外披兽皮披肩,腰部挂

着一块用方形斜布折成的三角布,前胸挂着一个方形斜布折成的胸袋,上面织着几何花纹图

案,既作为装饰又可以装槟榔、烟斗等各种小件物品。节日盛装时,则穿上斜方挑绣的胸衣

,腰围上黑布前裙;出猎或赴盛会时,再加上兽皮套臂和套裤,显得十分威武。女子都穿对

襟上衣,肩袖、缠头巾、围裙上边都滚边刺绣,采用三角、四角、直纹、横纹、斜纹、盘旋

和波纹等几何图案,十分精美纤巧。每年中秋月圆之时,小伙子们扛起又长又粗的竹竿,

姑娘们带着自己的彩球,纷纷来到日月潭边,把彩球抛向空中,然后用长竿冲击着彩球,不

让它落下来,别有一番情趣。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日月潭中盘踞着公、母两条恶龙。有一天,公龙飞上天,吞食了太阳

,钻进湖里;母龙一见红了眼,也飞上天空,一口吞食了月亮,也钻进湖里,这下子天全黑

了,这时,青年渔民大尖哥和水杜姐拿着金斧、金剪,摸黑出了家门,决心把太阳和月亮找

回来,好让大家重见光明。这天,夫妻俩结伴来到湖边,见那两条恶龙正在湖里戏耍太阳

和月亮,就操起金斧和金剪把两条恶龙杀死,放出太阳和月亮,重新照亮了天下。后来,这

夫妻俩变成了两座人形大山,分别立在潭边,永远保护光明。这个神话故事,生动地反映了

高山族劳动人民痛恨黑暗势力,勇于对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日月潭东岸,有一条忠孝村,居住着高山族中的一支曹族山胞部落。村中有山胞文物陈列馆

,展出高山诸族的生活用具、艺术雕刻,兼售一些山胞制作的手工艺品。村中又有歌舞组织

,经常为慕名而来的人表演民族歌舞,其中《杵舞》表现山胞妇女丰年舂米时的欢愉,节奏

轻快,歌声清越,舞姿曼妙,是曹族歌舞中的最佳传统节目。

翩翩蝶舞

日月潭除了湖光山色秀美、民族风情迷人外,当数徜徉之间的彩蝶纷飞。据导游介绍,台

湾属于亚热带与热带气候,因而也盛产蝴蝶,有的品种只在台湾独有,而日月潭因其得天独

厚的

自然环境,拥有100种以上的蝴蝶资源,最著名的有大凤蝶、大红纹凤蝶、青带凤蝶、桦

斑蝶、小纹青斑蝶、端红粉蝶、淡紫粉蝶、琉球三线蝶、枯叶蝶、细蝶、台湾波纹蛇目蝶等

数十种。为此,日月潭专门建了一个蝴蝶园,占地面积约为0.8公顷,设有开放性的蝴蝶

园区,数十种蝴蝶穿梭其中,并有萤火虫、竹节虫、独角仙和锹形虫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的

昆虫王国,让你享受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