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826300000054

第54章

第六篇第53章遥远而神秘的撒哈拉沙漠

在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东部,东至红海之滨,横着一片浩瀚的沙漠,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

沙漠——撒哈拉沙漠。

举目望去,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

雄壮而安静的。

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艳恐怖。

近乎初冬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

——三毛 《白手起家》

奇异的撒哈拉文化

撒哈拉沙漠东西长约5 600公里,南北宽约2 000公里,总面积约90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

非洲面积的1/3。大多数人以为撒哈拉是一片沙丘起伏的区域,但实际上它大约只有五分

之一的地方是由沙构成的,其余的地方则是裸露的砾石平原、岩石高原、山地和盐滩。

“撒哈拉”一词,阿拉伯语的原意是象征广阔的不毛之地,后来转意为大荒漠。按照地表的

组成物质,荒漠有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之分。不过,人们通常把荒漠通称为沙漠。撒哈

拉沙漠

地处副热带高压带,气候炎热干燥,素有“热乡”之称。撒哈拉沙漠水源贫乏,植物稀少,

地势平缓,平均海拔高度约300米左右,中部有三大高原和海拔3415米的最高峰库西山。高

原上布满了过去潮湿气候时期流水形成的干河谷,外围是大片岩漠和砾漠,再向外是沙海,

点缀着寥若晨星的绿洲。

撒哈拉沙漠地区面积广阔,人口不但稀少,而且分散,总数约在200万左

右,但不包括尼罗河谷地的人口数。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撒哈拉

沙漠地区就已经居住着黑色人种,现在的沙漠绿洲居民,如费赞人、伊拉拉丁

人等,就是他们的后裔。在西方殖民主义者进行黑人奴隶贸易期间,逃到沙漠

绿洲上的黑人骤然增多。后来也有一些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陆续迁到沙漠绿

洲居住。柏柏尔人受阿拉伯人的影响较大,大多数柏柏尔人使用阿拉伯语,信

奉伊斯兰教,但也有一些柏柏尔人保持着自己民族的传统语言和生活习惯。从

生活结构来看,黑色人种大多数是定居人口,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上,经济

活动以绿洲农业为主,种植着枣椰树、粮食作物和蔬菜。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

多数是游牧民,他们追逐水草,放牧为生。也有一些人从事半农半牧的生活,他

们以游牧业为主,也在绿洲上或干涸的河床中移植枣椰,一年中有部分时间用

来收获这些枣椰果。

除此之外,撒哈拉沙漠里还有另外一些从事游牧生活的民族,如图阿霄格

人。同其他游牧民族相比较,图阿雷格人的装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凡是到撒

哈拉旅游的人,总是对这一点产生莫大的兴趣,有的人甚至刨根问底地打听。

原来,图阿雷格人尽管信奉伊斯兰教,但他们的成员之中,反倒是妇女不戴面

纱,而男人们则是一个个头上都戴着一块又宽又长的面纱,面纱呈靛蓝色,绣

着花边,除两只眼睛外整个脸部和脖子都捂得严严实实的,无论白天或黑夜

是,也不管吃饭或者喝水,从来都不摘下来。关于图阿雷格族男子戴面纱有一个流传非常广

的故事:自

古以来,图阿格雷族男子素以英勇善战著称。每当出征之人凯旋归来之

时,全村都要远道相迎,接风洗尘,欢庆胜利。有一次,全村人按照惯例聚集在村

口准备迎接勇士们的归来,但左等右等不见踪影。直到许多村民开始失去

等待的耐心之时,远方的道路上终于出现了征战归来的队伍,人们开始唱歌跳

舞,顿时一片欢腾。可是,当队伍走到人们跟前时,村民们发现归来的那些兵将们个个满身

血迹,人人无精打采。原来,这一次打了败仗。在场的妇女们一听,

个个气得大哭起来,纷纷摘下自己脸上的面纱,扔给战败归来的男人们,气愤地说:“你们

算什么男子汉?真丢人。用面纱将你们的脸遮

起来吧 !”于是,战败的那些男人们羞愧地戴上了面纱,而且再也没有摘下来,以示永远

记住这次战败的教训。

如今撒哈拉沙漠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探索者。

沙漠壁画之谜

1850年的一天,德国探险家因里希? 巴思在撒哈拉的塔西亚高原惊奇地发现当地沙岩的

表面满是野牛、驼鸟和人的画像。画面色彩雅致和谐,栩栩如生,不过上面没有骆驼。后来

人们又陆续发现了公元前6 000年~公元前1 000年的更多的岩画。这些画面表现了人们当时

生活情景,如朴素的家庭生活、狩猎队伍、吹号角赶着牛群等。画面上还有大象、犀牛、长

颈鹿、驼鸟等现在只能向南1 500多公里的草原上才能找到的动物,另外还有一些显然已经

绝迹的飞禽走兽。

因此,可以断定:古代的撒哈拉并非黄沙一片,而是肥沃的绿色草原。这里曾河流纵横,大

小湖泊星罗棋布,植物茂盛,百花争艳,飞禽走兽出没其间,俨然不同于今天的风沙遍地。

这以后,不少人来到这个昔日被认为是大草原的撒哈拉沙漠探险寻宝。1956年,亨利? 罗

特率领法国探险队在这里发现了大约10 000件壁画,并于1957年将总面积合10 780平方米的

画复制品及照片带回巴黎,轰动了世界。撒哈拉壁画群一时间成为世人谈论的话题,甚至有

不少人不远千里到撒哈拉目睹这一世界奇迹。

在撒哈拉壁画群中,有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描绘最多的当数雄壮的武士形象。壁画中的武

士表现出凛然不可侵犯的威武神态,他们手持长矛、圆盾,乘坐在战车上呈飞驰状,这些表

现了战士出征的场面。

狩猎时代初期的壁画中,有一些则突出表现了女性的乳房、发型。有些考古学家据此推测,

当时很可能正处于母系氏族阶段,妇女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在撒哈拉壁画群中,还有千姿百态的动物形象。有的站立、有的行走、有的狂奔、有的跳跃

,还有怀孕的和受伤的,有些动物身上还画有长矛、箭头或者棍子打伤的痕迹。在撒哈拉壁

画群所描绘的动物中,最多的要数聚集在水边的牛群。位于特西里国家公园中心的“哭泣的

牛”被认为是撒哈拉岩画中艺术水准最高的之一。这幅岩画生动地描绘了几头公牛跪在河

边低头喝水的场景,从它们的表情看,公牛似乎并没能喝到水。仔细观看岩画,会发现每头

牛都从左眼处滴下了一滴眼泪,凄惨的场面令人生怜。人们无法解释牛为什么哭泣,也许这

幅岩画的作者是想记录当年撒哈拉由草原演变为沙漠的过程,在某一个具体瞬间河水干涸,

当牛群按照习惯来饮水时却怎么也喝不到水,以致在干渴的煎熬中流下了眼泪。

“哭泣的牛”在制作手法上也独树一帜,它的主体呈鲜艳的土红色,那是把红色的氧化铁

、白色的高岭土、赭色绿色或蓝色的页岩等磨成粉末,加水做颜料绘制而成的,由于颜料水

分充分地渗入岩壁内,与岩壁长久接触而引起了化学性变化,融为一体,因而几千年来,虽

经风吹日晒,颜色仍然鲜艳夺目。如果你从早到晚一直站在这里观看它,就会发现“哭泣的

牛”是一幅动画——由于太阳的移动造成投影,给人的感觉是它似乎可以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壁画上的动物在出现时间上有先有后,从最古老的水牛到鸵鸟、大象、羚羊

、长颈鹿等草原动物,说明撒哈拉地区气候越来越干旱。

在撒哈拉壁画群中,还有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手印、足印和稀奇古怪的图印,这就给撒哈拉

壁画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中,手印画最多。据有关学者推测,这是当时的古撒哈拉

人用工具把颜料吹在手上,然后把手张开按在石头上制成的。

在撒哈拉壁画群中,人们还发现两种特殊的文字。这种文字的特点是没有表示母音的符号,

虽然可以读出,但其含义是极难理解的,这种文字可以上下左右任意自由地书写,被称为笔

耕式的书写法。

在这两种文字中,前者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之前,通行于罗马时代的全盛时期,在撒哈拉的

各种碑文中都有出现,恰与骆驼被带到撒哈拉的年代相一致。在这种撒哈拉文字之后,又出

现了更为简化的古代拉费那固文字。

撒哈拉岩画充满了一种特别神秘的色彩。1956年,亨利?诺特等人在阿尔及利亚阿哈加山脉

东北有个叫塔西里的地方,发现一个山洞,那里边有一幅6米高的彩色人物壁画。当时,亨

利?诺特看着这幅壁画,感到十分纳闷。原来,这是一幅半身人像,刻画着人物的头、肩膀

、两只胳膊和上身,奇怪的是没有耳朵、嘴巴、鼻子、眉毛;更加令人奇怪的是,这个人物

像的脸上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在脸的正中间,而另外一只却长到了耳朵边上,那模样显得

特别怪诞、特别滑稽。当时,亨利?诺特越看越觉得壁画上的这个人物形象是另外一个星

球上的人刻画的,于是给这个人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伟大的火星神”。

后来,好多当代的人们看了这幅人物壁画作都感到特别惊奇:“哎呀!它的表现手法,怎么

和法国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的表现手法那么相似呀?而且,它的人物外形和毕

加索的人物外形也十分相像呀!”人们除了惊叹以外,又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撒哈拉地区

那些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要用这种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呢?这当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尽管科学家们对沙漠壁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思考,有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探索,可到头

还是知之甚少。但是人类绝不会放弃对文明的探索,随着科学的长足发展,也许在不远的将

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被完全“攻克”的撒哈拉沙漠。那时茫茫沙海已是桑田,人类

又将重新回到那温馨的史前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