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826300000056

第56章

第六篇第55章巧夺天工的京杭大运河

翻开中国地图,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奔腾不息的江河大川,纵有九曲回肠,蜿蜒起伏,然而

总体流势却几乎都是由西到东,浩浩荡荡,奔向大海。这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水向低处流

的结果。惟有大运河,纵贯南北,犹如祖国心腹之地的大动脉,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的大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

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补天之功,令人

叹为观止。

京杭大运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扬州开凿的邗沟,迄今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

古老、最长的运河。

梦寐以求终成真:我国东部地区,北起华北平原,南止杭嘉湖平原,地势坦荡,沃野千

里。数条东西走向的大河,给这一广袤地域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也割裂了南北交通,

影响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上的统一。于是修凿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就成

为人们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为将这一目标变为现实,我们的祖先曾做过数千年的艰难探索

早在2 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争强称霸的各诸侯国即开始凿筑多条人工运河。秦汉

直至魏晋,运河的修凿和治理,成为历代帝王和平民百姓共同关心的重大事件。

公元589年,隋王朝结束了300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为了沟通国都长

安与东南富庶地区的联系,便于从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转运漕粮,以及加强北部边防,隋

朝全面规划了运河建设,大规模开凿了以洛阳、开封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附近),南达

杭州的运河网,习称为南北大运河。南北大运河由四段组成;由南至北分别为江南运河、邗

河、通济渠和济渠

唐宋以后,因泥沙淤积和黄河改道诸原因,南北大运河的个别河段渐渐淤断湮废,无法完全

通航。元朝建立后,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代政治中心北移后,中原地区已不复隋唐前的重要地位,新运河的开凿无需再绕道今河南

一带。元朝开凿修通的大运河北起京城大都,南至杭州,习称京杭大运河,与南北大运河相

区别。

京杭大运河由北至南分成七段。通惠河,从今北京至通州,全长22千米,如今成为北京

外泄雨水、污水的渠道。北运河,通州至天津,全长186千米,今已成为排洪和灌溉的输水

河道。南运河,天津至临清,长约400千米。1981年被利用为引黄济津的输水通道。鲁运河

,因纵贯山东鲁地而得名,自临清到台儿庄,长约480千米,全部为元代开凿接通。其中临

清至黄河北岸为会通河,从黄河南岸至济宁一段为济州河。今天黄河以南段仍可通航,黄河

以北段则于1981年成为引黄济律的位山输水渠。中运河自台儿庄至淮阴,全长186千米,经

过1950年的整沂(水)导沭(水)工程,如今盛水期时,尚可通航。里运河,即过去的邗沟,从

淮阴至扬州,长190千米。如今的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能长期保持航运通畅的两个河段之

一。江南运河,自镇江至杭州,全长330千米,长年保持航运畅通,如今3000吨级的轮船可

通行无阻。

肩负南水北调新使命

世人瞩目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历经数十年规划论证后,即将动工兴建,根据规划,其东

线工程将利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东线第一期工程静态投资32

0亿元,工期5年,主要通过京杭大运河向山东和江苏两省供水,工程规模为多年平均抽江

水量89亿立方米,其中新增供水量39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兴建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工

程贯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江河。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

、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

、“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

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最近10多年来,经国家多次投入巨资整治,京杭大运

河重新焕发了青春。如今,每年仅经古运河江苏北段的货物运输量就近1亿吨,相当于3条

铁路的运输量。其中产自中国北方的煤炭每年约有4 000万吨通过运河南运到华东地区

早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东部的江苏省就开始利用京杭大运河河道向北调水。建设在运

河与长江交会点上的江都抽水站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抽水站,可以每秒473立方米的流量将

长江水调入古运河中。每年枯水季节,通过设在古运河上的10个梯级逐级翻水将江水送达

江苏、淮北地区和山东南部。

南水北调东线将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进行扩大延伸。以江都抽水站为起点,京

杭大运河为输水主干线逐级提水北送,连通沿途作为调蓄水库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

东平湖,再继续向北送水,全线提升水位达30多米,相当于10层楼高。

人杰名城岸边立

沿着大运河历史漫游,可以看到运河两旁一个个历史人物傲岸站立,仿佛在审视着人间的

过去、今天和将来,检阅着大运河上来去匆匆的过路人。

鲁运河中段的东面,有一小城曲阜,屹立着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塑像。孔子是

儒家的创始人,他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故居建造了大成殿祭奉孔子,

是为孔庙。曲阜城内有孔子后代直系子孙的住宅,占地200余亩,是为孔府。城北外的泗水

之滨,有孔林,为孔子及其后代子孙的墓地。孔庙、孔府、孔林素称“三孔”,驰名中外。

鲁运河南段,今山东、安徽、江苏三省交界处有一个沛县,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起兵

之地,亦是刘邦及其手下的重臣萧何、卢绾、周勃、曹参、樊哙、夏侯婴、王陵等人的故乡

徐州,位于中运河的枢纽之地,自然形势险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为兵家必争之地

。徐州狮子山下,1984年发掘出了一个堪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的西汉兵马俑坑。坑内4

000多个兵马俑穆然肃立,组成了一个步、骑兵种齐全,兼有指挥车阵的大型军阵。它正是

徐州古战场的艺术写照。

里运河最北端的淮安,为大运河的入淮口。元代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过此地

。出今淮安西门,沿着里运河的东岸大堤东行,至河下古镇码头下大堤,一条曲折的大道延

伸于住宅、菜地和池塘之间。大道尽头的绿树丛中是一座白色砖墙围绕着的小院,这便是明

代大文学家、神怪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作为大运河的中枢,扬州曾是商旅云集、人文荟萃之地。这里既有“腰缠十万贯,跨鹤

下扬州”的富豪,更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文人。孟浩然、王昌龄、李

白、高适、杜甫、刘禹锡、李绅、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到过扬州,总共写下了数百首歌颂扬

州美丽风光和繁华市井的诗歌。

治理运河

京杭大运河曾经是沟通中国南北经贸的重要水路干线,由于近年来河水减少及其他交通方式

的发展,运河失去了旧有的运输功能。为提高河道运输能力,扩大水面,涵养水源,改善沿

河生态环境,发展运河文化产业,北京通州区早在1998年就对运河进行了第一期整治。

据了解,二期综合治理将通过污水截流,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使北运河还清

,并在两岸各建200米绿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