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826500000016

第16章 近亲结婚,其生不蕃

第一篇第十五章近亲结婚,其生不蕃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三代以内的近亲不能婚配,许多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那么什么

是近亲呢?

所谓近亲一般是指五代以内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直系血亲,指的是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成员,包括自己的长辈(父母亲、祖母父、外祖

母父以及更高的直接长辈)和自己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低的直接晚辈)

。因为这些成员,在家族谱中,构成一代接着一代的垂直系列,顾称为直系血亲。

旁系血亲,指的是直系血亲以外的和自己有着共同祖辈的成员,如兄弟姐妹(共父母)、堂(

表)兄弟姐妹(共祖父母)等。因为这些成员,在家庭谱中,或水平地分布在同一代(如兄弟姐

妹或堂、表兄弟姐妹),或倾斜地分布在上下两代(如叔侄女等),故称旁系血亲。五代以内

的旁系血亲包括从自己这一代,向上追溯至父母亲、祖父母、曾祖父母和高曾父母这五代的

旁系血亲。

人类三代以内的近亲关系从近到远分为四个等级:一等近亲——父女、母子;二等近亲——

孙,同胞兄妹;三等近亲——叔侄女、舅外甥女;四等近亲——堂兄妹、表兄妹。我国婚姻

法规定的三代以内的近亲不能结婚,就是指以上四个等级以内的近亲不能结婚。

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人们都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夫妻间的血缘关系的远

近,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写道:“没有血缘关

系的氏族间通婚,能创造出体质上更为强壮和智力上更为聪明的人种。”后来不少种族主张

族外婚,就是于这一道理。

如果种族内结婚对后代不好,那么种族内的近亲结婚对后代就更加不好了。《左传》说:“

男女同性,春生不蕃,”意思是说,同姓的人结婚,后代是不繁盛的。《礼记》也说:“取

于异性,所以附远后别也。”意思是说,为了后代,男女通婚还是取异姓而远离本族的为好

在人类文明尚未开化的古代,婚配是非常混乱的,不仅旁系血亲,甚至直系血亲之间也可通

。古埃及统治者认为,只有皇室同族通婚才能保持皇室血统的纯洁和高贵,所以多是亲兄妹

结婚。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了直系血亲结婚的极大弊病,逐渐加以禁止,但是对于

旁系血亲婚配往往采取容忍的态度。

中国多数民族历来禁止堂兄妹结婚,但是表兄妹结婚盛行,已成定俗。民间甚至素有“姑舅

亲,亲上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说法。南宋大诗人陆游与原妻唐琬就是

一对表兄妹。《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一段爱情悲剧中,也涉及了姑舅亲和

两姨亲。实际上,从遗传学角度上看,堂兄妹和表兄妹两者之间,无论从血缘关系的亲疏程

度或携带相同基因的数量上都是相等的。堂兄妹结婚或表兄妹结婚属于等级相同的近亲结婚

,子女患病的危险率也都是相同的。事实上,各种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大部分患者都是各类近

亲结婚的后果。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由近亲结婚造成的悲剧。

1838年8月28日,18岁的亚历山大?德丽那?维多利亚登上了英国女王的宝座。她的父亲是

王乔治四世的弟弟肯德公爵爱德华。她的母亲出身于历史悠久的德国名门萨克森?科堡皇族

她从即位至1901年去世,在位60余年,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国王。这个期间

也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工业革命率先开始,经济上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英国也

被称为“统御七海”的“日不落帝国”。

1840年2月,21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表哥(舅舅的二子)阿尔伯特结婚,当时谁也没有想

到,这场婚姻会给她的个人生活带来巨大的不幸。他们一共生下了9个孩子,四男五女,4个

男孩子有

3个患有遗传病——血友病,女孩子也是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她的3位王子都是两岁左右发

病。这是一种稍被碰撞即出血不止的疾病。当时的医学界对此毫无办法,连最高明的医生也

束手无策,结果一个个都短命早夭。所幸的是5位公主却都美丽健康,也像她们的母亲一样

聪明,于是不少国家的王子都前来求婚,他们都为能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而感到无上的

荣和自豪。然而当她们先后嫁到了西班牙、俄国和欧洲的其他王室后,她们所生下的小王子

也都患上了血友病。这件事把欧洲许多王室都搅得惶恐不安,所以当时把血友病称为“皇室

病”。

造成皇室病的原因,主要还是近亲结婚。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是她的表哥,她的子女以致孙

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也都是在欧洲的皇室中通婚。这个人群中的人数并不多,虽然

可以“门当户对”,保持王室血统的“纯洁”,但是也给遗传病创造了“搭车上路”的条件

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在婚姻问题上犯了一个科学性的错误,在他还没有

领悟到自然中生物界的奥秘之前,自己先受到了自然规律的无情惩罚。

1839年1月,30岁的达尔文与他的表妹爱玛结婚。爱玛是他舅舅的女儿。他们俩从小便青

梅竹马,感情深厚,由暗恋而结为伉俪。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6个孩子中竟有3

人中途夭亡,其他3人又终身不育。这件事情让达尔文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与爱玛都是健

康人,生理上没有什么缺陷,精神也非常正常,为什么生下的孩子却都是如此呢?

达尔文到了晚年,在研究植物的生物进化过程时发现,异花授粉的个体比自花授粉的个体,

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多,而且自花授粉的个体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这时,达尔文才恍然大

悟:大自然讨厌近亲婚姻。自己和表妹的结合,正好类似于自花授粉,从而使其子女的体力

和智力都受到不良影响,为此,他深感内疚。

创立了“基因”学说的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曾致力于研究古代印第安人

的人种繁衍。他从研究印第安人的婚姻习俗中得知,血缘过近的婚配对后代子女有害。但他

自己却与表妹恋爱、结婚,结果遗恨终生。摩尔根与表妹玛丽自幼一起长大,感情笃深。成

年后,虽然对血缘婚配心存疑虑,但痴情难移,终于在33岁那年与表妹结婚。然而,爱情之

花却结出痛苦之果。他们养育的3个孩子中,两个女儿因“莫名其妙的遗传病症”夭折,他

们惟一的男孩也有明显的智力残疾,摩尔根夫妇以后再也没有生育。摩尔根告诫人们“不得

在氏族内部近亲通婚”,既是他苦心孤诣的研究结果,也是他本人亲身体验的血泪教训。

一些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近亲婚配也高于非近亲婚配。据统计,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

、脊椎裂变等多基因病,近亲婚配,子女发病率约为1.64‰,非近亲婚配,子女发病率仅

为0.57‰。

近亲婚配除大幅度提高遗传病的发病率外,对人的寿命也有明显影响,例如堂表兄妹结婚

所生子女,20岁以前死亡率达0.139%, 非近亲婚配子女只有0.017%。

为什么近亲结婚会带来无穷祸害呢?这是因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含有致病基因,当然也

存在于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上。在父母生儿育女时,两者的精卵细胞结合,那么隐性的基因

很容易相遇,就会产生患者。隐性遗传病有1 000多种,一个基因存在只能算携带者,基因

型是杂合型的就不会发病,而两个隐性基因相遇就发病了。据统计,父母非亲结婚的,相同

的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是万分之一;而近亲结婚的;相同致病基因是由同一祖先而来,又把

同一基因传给他们的子女,所以纯合隐性的机会是1/16。

从基因相同来说,父母亲和子女有1/2的基因相同,堂兄妹、表兄妹有1/8的基因相同。血缘

关系近,相同基因比例大,致病基因相遇机会多,后代患病机会也就多。

为了人类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应该自觉地贯彻执行婚姻法。三代之内的近亲不能结婚,

绝不能做祸害人类,殃及子孙的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