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826500000065

第65章 绚烂多姿的小生命(三)

第二篇第二十九章绚烂多姿的小生命(三)

原生动物的是与非

原生动物属于真核微生物,原生动物不仅对了解动物演化是重要的,而且和人的关系也比较

密切,它对人类生活有功又有过。

在原生动物的家族成员中,有极少数的败类,它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兴风作浪,使人和动

物生病,严重时导致死亡,真是罪大恶极。

疟原虫便是里面的典型疟原虫能引起。疟疾,这种病发作时一般发冷、发热,而且是在一定

间隔时间内发作,俗称“打摆子”、“发疟子”,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疟原虫的分布

极广,遍及全世界。疟原虫有50多种,其中寄生在人体的最常见的疟原虫是间日疟原虫和恶

性疟原虫。在东北、华北各省主要为间日疟,而恶性疟主要发生在西南和海南岛。间日疟

原虫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出现。无性世代在人体内,

有性世代在雄按蚊体内,借雄按蚊咬人之机传播。间日疟原虫在人体

内寄生时对人的危害很大,它能大量地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使肝脾肿大,损害脑,严重

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现在能控制大量流行,各种防治新药不断发现

,防治效果不断提高,大大减少了病人的死亡率。

原生动物中的大多数的植鞭毛虫、纤毛虫、如眼虫、团藻、草履虫等和少数的根足虫是水中

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蛙类和龟鳖类的天然饲料。

海洋和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又是形成石油的重要原料。在千百万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浮游生

物的尸体和泥沙一起渐渐下沉到水底,保存于淤泥中,由于和空气隔绝,这些生物的有机质

在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覆盖层的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不断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而变为石油。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原生动物中的有孔虫和放射虫还参与地壳的形成。原来有孔虫和放射虫

的身体表面都包裹着一层原生质形成的石灰质的外壳。这些动物死亡后,其石灰质的外壳沉

积海底,经过亿万年的积累,就成为又厚又硬又长的地壳了。

没有细胞的微生物——病毒

一直以来,人们都关注非洲大陆上的埃博拉病、每年来势汹汹的流行性感冒以及被称为

现代癌症的艾滋病。这些病都由病毒引起,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自古以来病毒就是人类的死对头。考古学家从古埃及拉美西斯五世死后制成的木

伊的脸上发现一个个小坑,经过研定,证明3000年前这个古埃及大帝就是死于由病毒引起的

天花。病毒可以引起感冒、肺炎、肠炎、脑炎等。由于病毒的种类繁多,它们引起的疾病也

不胜枚举,

病毒实在太小了,典型的细菌一般都要比它大10~1 000倍,用最强大光学显微镜也看

不到它。1931年,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鲁斯卡制成第一架电子显微镜。依靠这一新的仪器

,才把这些小怪物的原形暴露在人们面前。比如,普通感冒病毒像是表面由一个个凹凸不平

的三面体组成的足球,

流行性感冒病毒像一柄古罗马权杖的柄首,艾滋病病毒是圆形的,白血病的病毒像一个圆形

的桑椹。

病毒的种类虽多,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是:

1结构极其简单

只有由一点点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组成遗传物质的一个核外,面包着一层或两层蛋

白质保护膜。

2必须寄生在生物的细胞里

它们在自然界的位置似乎介于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

物体之间,不进行代谢作用,自己不能生长,只有寄生在一种生物细胞里,才能对自己进行

复制。寄生在人体或其他动物身上的病毒称为动物病毒;寄生在植物体上的叫植物病毒;还

有一种病毒寄生在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体内,以菌(微生物)为

食,因此被称为噬菌体。

3有让生物得病的特殊本领

一般细菌侵入人体引起疾病,是靠细菌的内毒素或外毒素。

病毒则不是,它是靠大量复制自己,进而摧毁宿主。它们有一种篡夺宿主细胞制造蛋白质和

进行功能活动的特殊本领。方法有两种:一种像艾滋病病毒那样,把自己的基因塞进宿主细

胞脱氧核糖核酸中去;另一种手法则在宿主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内建立一个游动的指挥中

心,命令宿主细胞复制大量病毒。病毒一旦进入宿主,它就可以大显身手,指挥宿主细胞内

原有的各种机器和库存原料来复制自己。不同的病毒指挥宿主细胞为自己服务“招数”是不

尽相同的,虽然它们的花样繁多,但浸染、复制的特点是相同的,都是借宿主的“鸡”,生

自己的“蛋”。

4很强的选择性

通常每一种病毒都有特定的宿主,且只寄生在特定宿主的某些特定部位

的细胞中,如普通感冒鼻病毒只寄生在鼻咽部,脊髓灰质炎病毒只侵犯脊髓的灰质前角细胞

。只有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的选择性不强。宿主养活了病毒,病毒却“恩将仇报",反过来

危害宿主。以人体为宿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导致小儿麻痹症的发生;由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

引起的腮腺炎,至今仍使许多儿童深受其害。1801年,拿破仑派遣25万士兵进军西印度洋

的海地卡岛,准备镇压当地黑人,由于军队患上了“黄热病”,结果病死22万多人,只好

不战自败。直到1902年才查明,引起“黄热病”的元凶是黄热病病毒。

由于病毒生存在活细胞内,有的甚至把它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因此要找到能

特异地杀死病毒,而又不伤及宿主细胞的药物是很困难的。在这一点上,病毒比细菌更可恶

。目前科学家们根据病毒复制的特点,已经找到了一些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但疗效都不

理想。目前认为最有效地防治病毒的方法还是疫苗。在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时,采取隔离措

施,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是惟一有效的方法。

比病毒还小的微生物——亚病毒

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了比病毒更简单的致病因子,统称为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朊

病毒和拟病毒。

类病毒是裸露的,没有蛋白质外壳,类病毒都是浸染植物致病的,如菊花矮化病、椰子坏死

病、黄瓜白果病以及菊花褪绿斑病等。有人报道,动物中也有DNA类病毒。

朊病毒也是一种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体,奇怪的是它只含蛋白质而无核酸,它是具有侵染性

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蛋白质颗粒。1982年美国的一位科学家在研究引起羊搔痒的病原时发

现,它能引起宿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使宿主死亡,轰动全球的疯牛病,就是由它引发的。

所以,微生物世界还有太多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如果我们现在就觉着对微生物世界已

经知道得够多了,也许,再过一个世纪,那时的人们会发现,21世纪初的人们对微生物的了

解是多么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