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826500000093

第93章 达尔文与进化论

第四篇第二章达尔文与进化论

达尔文既是出类拔萃的人,又是普通的人。

当有人提出要达尔文写一份自传时,达尔文作了一个著名的答复,他说:“我先是学习,尔

后是环球旅行,然后又是学习,这就是我的自传。”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塞文河畔的希鲁兹伯里小镇上。他的父亲罗伯特·达尔

是当地名医。他的祖父伊拉兹马列斯·达尔文也是位名医,对于生物学的研究极有兴趣,并

且还是个提倡生物进化观念的先驱者。

达尔文可能受他祖父的影响,从小爱好自然。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想知道各种树木的名称

,从10岁开始又搜集各种昆虫、贝壳、鸟蛋和矿石。他对学校里教条式的课程不感兴趣

,就和哥哥一起做化学实验,读课外书。有一本名为《世界奇观》的书,描述了古代七大奇

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做梦都想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亲眼看一看古代的奇迹,以及现有的

珍贵植物。

16岁那年,达尔文和他哥哥一起进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是,他对医学毫无兴趣,只

读了两年就转学了。在两年里,他自己研究动植物学,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经常去潮水退

去的沙滩上拣取动物,有时候就一起进行解剖。在暑假里,达尔文和朋友们去旅行和打猎,

使他进一步学会了观察和搜集动植物的本领。达尔文父亲不理解自己的儿子,认为他不好好

学医却终日游手好闲,不求上进,将来一事无成,会给家里丢脸,就让他进了剑桥大学基督

学院,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

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

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兴趣。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

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

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

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

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

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

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

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

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巧遇“伯乐"——有名的植物学教授亨斯洛。亨斯洛精通植物学、昆虫

学、

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长期不断地观察和研究自然。达尔文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成长

为一个真正的自然科学家。 在剑桥大学的最后一年里,有两件事深深地影响了年轻的达尔

文。一是他读了两部书:德国自然科学家洪堡著的《南美旅行记》,以及英国天文学家约翰

·赫歇耳著的《自然哲学入门》。这两部著作激起了达尔文火一般的热情,他很希望自己能

在自然科学的宏大建筑上添加一砖一瓦。二是亨斯洛教授因势利导,鼓励达尔文

努力钻研地质学。达尔文听从他的意见,读了好几本地质学著作,并且在短时期内考察了家

乡附近的地质情况,绘制了一套彩色地图。达尔文快毕业时,亨斯洛介绍他跟随剑桥大学地

质学教授塞奇威克去北威尔士旅行,考察了那里的古岩层地质。在这次旅行考察中,达尔文

学会了发掘和鉴定化石,学会了整理和分析科学调查的材料,并且总结出一条十分有益的经

验:某些现象如不注意观察,即使有显著的特征也极容易被忽略掉。后来的事实证明,物种

的起源和进化,就是一个显著而历来被人们忽略的现象。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优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

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

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跋山涉水

,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

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

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

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

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动

物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他逐渐对神创论和物

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

山。 当他们爬到海拔4 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

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

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

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

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

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

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

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演变的。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

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

正式确立。该书出版震动当时的学术界,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自然选择的进化学

说对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提出根本性的挑战。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而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

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

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指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

束缚下解放出来。

紧接着,达尔文又开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的写作,以无可辩驳

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

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并很快出版这部巨著。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

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人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

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

容。达尔文本人认为“他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惟一的事业”,是他的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在

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学成果,如达尔文本人所写的著名的《考察日记》和《“

贝格尔”号地质学》、《“贝格尔”号的动物学》等。

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特别重大历史意义的是《物种起源》,表明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

然选择理论的逐步发展过程。《物种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因为这标志

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物种起源》的出版,引起造化论者和具有目的论情绪的科学家们对达尔文学说的猛烈攻

击,也引起维护达尔文主义人士的反击,积极参加这一斗争的除达尔文本人外还有进步的博

物学家。

达尔文和任何一个科学家一样,从来不随波逐流,对前人亦步亦趋;也绝不允许自己抱着已

有的答案和固定不变的观念不放。他从不被老师和权威束缚手脚。他习惯的是永无止

境的思考,在思考中点燃着闪光的思想火花,推动着自己去探索,敢于突破,敢于发展,不

断从新的事实中开创新的学说。这使得他保持不断前进的活力,走前人没有走过地路,做前

人没有做过的事,成为19世纪的科学巨人。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

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