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科学发明
826700000046

第46章 让真实重现

第四十五章让真实重现

传真机的发明

传真机发明以后,真情实景得以原原本本地传送,传真通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日

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送图像传送成功

传真的本意是按原稿摹写、复制。传真通信是通过有线电路或无线电路传送文件、照片、图

样等静止图像的远距离通信方式。由于它具有普及性强、易于实现收发自动化、多功能化和

数字化后易于加密等特点,在当今发达的商品社会中,传真通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瞬息万变的商业界,还是普通的百姓家庭,传真机的重要位置愈益

突现。然而其产生的历史、发展状况及其原理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能很少有人全面了

解。

作为一种常用的电信方式,传真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该时期是电气通

信技

术开发的黎明期。人类最初的通信手段采用手鼓、烽火等中转传递方式,直至1837年美国科

学家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带来了通信史的一次大改革。

1841年,英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贝恩提出了用电传送图像和照片的设想。次年,他利用电

刷做振动子,让它在一幅用薄铜片剪成的图形上扫描,然后将所得到的电信号通过通信线路

传给对方;在对方,用电刷做成的振动子在一张放在铜板上的电化学纸上作记录。结果,在

记录纸上便奇迹般地出现与发送一方薄铜片形状完全相同的图像。

1843年,贝恩发明的可以记录电报的设备获得专利,这台设备就是传真机的前身。由于种

种条件的限制,当时未有什么实质性成果。到了尼泼科夫圆盘问世后,传真通信才变为可能

,但是如何加速圆盘的旋转速度,如何提高传送的功能,特别是如何把传真技术变得更为实

用又成了后人长期探索的课题。

1895年,美国人格雷,受到电报的启发,想用电报的原理来传送手书和图表。他把发送端的

画针在发送原件上扫描,将原件图像转换成为电的信号发出去。而在接收端的描画针,也按

照与发送端相同的方式扫描。开始时图像的效果不佳,当尼泼科夫圆盘问世后,他再次受到

启发,又加强了光源亮度,终于取得了成功。

几乎在同一时期,英国的科学家考珀也在作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功。由于格雷的努力,

加上各方面研究的成果,到了192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实用的传真机

。它由发送机和接收机组成。发送机上有一个滚筒代替圆盘,把发送的图像或文字卷在滚筒

上。滚筒的前方装有强光源的灯。灯发出的光被透镜聚集成一点并照射到图像或文字上。图

像或文字上的颜色,被灯光照射后,反射出明暗不同的光,白色反光强,黑色反光弱。这种

光再射到光电管上,光电管就产生电波,受到的光强,产生的电流就大,受光弱,产生的电

流就小。这样,把强弱不同的光变为强弱不同的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放大后就由有线电路或

无线电路发送给对方的接收机。接收机上也有一个滚筒,它的大小、转速和发送机上一样。

接收机收到的电信号,经过放大等一系列还

原处理后,送入记录装置,最后在记录纸上出现的图像或文字跟发送机上的基本一样。

至此,现代传真机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眼手”兼备步调一致

传真技术的应用首先在西欧开始。1913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兰制成了第一部可供新闻记者使

的手提式传真机。1914年,世界上第一幅通过传真机传送的新闻照片出现在巴黎的一张报纸

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20世纪20年代,美、法、日等国都先后研制成功实用的传真机,从此,传真技术便大踏步地

走上了电信应用的舞台。1924年,当时法国外交部长阿·白里安的一份亲笔函件用传真机从

法国的巴黎传到了美国的华盛顿,这是传真技术首次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服务。1928年,日

本又利用新发明的NE式传真机,成功地把在京都举行的昭和天皇即位的照片传送给了东京新

闻社。

但是科学家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是图像的清晰度、传送的速度以及光源的亮度……

1930年,弗拉基米尔·苏沃鲁金发明了摄像管,同时其他科学家又发明了电子束管等先进电

器,传真机性能得到了改进。到了20世纪60年代激光被发现后,光源问题算是得到了较满意

地解决,传真效率又得到了提高。

在传真通信中,图像就是通过传真机的扫描过程变成电信号的。传真机的扫描过程,就是传

真发送机把发送原稿按一定的规律“读”出来变换成电信号的过程。

人的眼睛能够看见发光物体,对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必须要有光源照射才能看见这些物体。

传真发送机就具备“眼睛”的作用,它对所发送的图像上的各部分颜色(黑或白)有不同的反

应,即根据颜色的不同来“描述”图像是黑信号还是白信号。在相片传真机中,则还要能

把色调的深浅层次反应出来。传真机上要发送的图片本身是不发光的,因此必须要由装在传

发送机上的光源照射在图片上,才能让传真发送机的“眼睛”去看图片上各个小单元反射出

的强弱不同的光,由此变换成不同强度的电信号。

传真发送机的“眼睛”是一种光电器件,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或光敏三极管等。不过由光

电器件变换输出的图像信号还比较微弱,不能直接通过线路作长距离传送,故在传送之前还

必须把信号先放大,再进行调制才能传到对方去。所谓调制是用一较高频率的信号(称为载

波)作为图像信号的运载工具,将图像信号“搬上”这种运载工具上去的过程。调制后的图

像信号很容易通过线路传到远方。

传真的接收是通过传真接收机来完成的,传真接收机是由收到的电信号,将发端图像原样复

制出来。传真接收机要具备能复制出图像的“手”的作用。

上面说的调制信号经远距离线路传送后,产生了很大的衰减,到达传真接收机时已变

得很微弱了,因此首先要用放大器把

调制信号放大,再将调制信号还原成图像信号。还原是把图像信号从载波这个运载工具上“

卸下”的过程,称为解调解。调解后的图像信号控制着传真接收机上的记录器件,发挥“手

”的作用,在纸上“画”出和发端一样的图像来。

在传真的发送和接收过程中,发送机和接收机必须“步调一致”。例如传真发送机扫描图像

的顺序,往往是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一行一行地进行的(这个过程称为图像的“分解”),这

要求传真接收机在记录纸上记录图像

的顺序也要同样地自左到右,自上而下一行一行地进行(这个过程称为图像的“合成”)。

收发“步调一致”称为“同步”,它包括发方分解图像和收方合成图像时扫描方式的同步,

扫描速度的同步和每行扫描的起始点的同步(这称为相位同步)。

扫描方式的同步就是上面所说的图像分解和合成时的顺序相同。扫描速度的同步是指图像分

解和合成时速度一样。相位同步是指发送机和接收机扫描时,都必须从发送原稿和记录纸的

边缘开始。

如果同步条件不满足,那么接收端复制出的图像就会出现歪斜,甚至乱七八糟,难以辨认。

当然要使收发两端的传真机保持绝对的同步,事实上是不易做到的,因此实际中常要求收发

两端的同步保持在一定的精度范围之内就可以了。

要复制出与发送原稿相同的图像,除了以上谈到的同步外,接收端传真机还必须和发送端传

真机具有相同的“合作系数”。所谓“合作系数”是指发送的图像和接收的图像的长度和宽

度之间应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收发两端的传真机,可能是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产品,但

只要它们的合作系数相同,就可以互通工作,复制出的图像可以和

发送图像一样大,也可以适当放大或缩小,但是收发两端的图像的长宽比例不变,因此接收

的图像不会发生畸变。

方便快捷图文并茂

传真通信既方便又快捷,既可传送信息的内容,还可传送信息的形式,包括文件、签字、作

战地图、军事命令、外文和各种符号的真迹,而且能够保留下来。

用一个电话电路的单路真迹传真机,从沈阳到昆明传送一张16开大小的图样,只要6分钟,

比火箭的速度还快!如果使用的电话电路增加60路时,可采用快速传真机,其传送速度要比

单路传真机大几十倍。现在报纸使用传真技术传送照片已十分普遍,《人民日报》已采用传

真技术,使边远地区当天就能读到报纸。先进的传真机还能传递各种彩色图片。正因如此,

它受到机关、企业,特别是国防军事部门的欢迎。

信函传真机可以迅速传递亲笔写的信。一页信笺的内容,只要20秒钟就可以从深圳传到北京

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信函传真传送的距离可以很远。1980年6月17日,从英国伦敦国际邮

电局寄发一封信,通过卫星传送电子信函,在短暂的一分钟时间内,就跨越大西洋,到达加

拿大的多伦多,成了世界上第一封“太空信”。

在军事上传真技术也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军用人造卫星拍摄到敌方照片后,就可用传真机把

照片传送到指挥部。这些照片有地形图、轰炸目标火力配备资料等等。现代军舰上也都装

有气象传真接收机,随时掌握作战区域的气象云图。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发生马岛战争,英

国舰队远离本土,对马岛一带气象变化了解不够,而南太平洋气候变化多端是举世闻名的。

英国军舰就依靠气象传真接收机,及时了解了这一带气象云图,为作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传真机有收发自动化等特点,操作起来极其简便,在我们享受传真机给我们带来的诸多方便

的同时,了解一下它的原理也是颇有意义和必要的。传真通信是利用扫描和光电技术将文字

图表、照片等信息,由发端经过通信传输网路传到收端,并在收端以硬拷贝的形

式原样地复制重现出来的通信方式。传真与电视都可以传送视觉图

像信息,不同的是电视传送的是活动的图像而传真传送的是静止的图像。

现在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传真机机种上市,这些新机种在不断提高传送速度的同时,功能也在

进一

步增强。这些功能有:装备大容量存储器;传真文稿快速读取;采用长达百米的记录纸供大

接收之用;密码通信功能;大幅面文稿收发功能。这些功能的开发使传真机更加令人“心动

”,魅力值上升。具有密码通信的传真机可防止在电话线路上进行传真通信时被“窃听”,

对于“商机不可泄露”的商海和个人意识、个人隐私权日益突现的现代人,这种进步尤显出

其价值。具有通行字功能的传真机不仅可防止在不慎弄错接收单位的传真号码时,传真会发

送出去,还可限定接收的对象,以防止接收无关单位发来的传真,节时省力,其发挥的重要

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传真机向多功能、高档次发展的同时,小型的便携式传真机也不断涌现出来。便携式传真

机可与汽车电话、便携电话、移动通信设备等连接,可在任何地点实时地发送或接收传真

文件。

PC-FAX系统是传真机与计算机相结合。这种系统既有传真机的全部基本功能,又有计算机存

储容量大和编辑能力强的特点,可将扫描输入的传真文件或将传真机接收的传真文件输入到

计算机中存储管理、编辑存档;还能用显示器显示出来并打印;也可将计算机存储的文件通

过传真机

传到远方,实现远程通信。与计算机结合紧密的交互式传真机摆脱了传统的PC-FAX系统的点

对点通信格

式,可以实现双向通信,在计算机通信和计算机联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夏普公司成功研制了彩色传真机,传送一页ISOA4幅面文件只需要3秒,且图像品质优

于G3机,传送照片时也能获得清晰的图像。传真机从此进入了彩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