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小神仙佛谱
827300000102

第102章

第102章.坐鹿罗汉宾罗跋罗多与大力罗汉诺距罗等尊者

一日,惠岸行者从长安城回南海普陀山,向菩萨秉报说:

“文宗皇帝李昂嗜吃蛤蜊,每日与众大臣饮酒作乐需挥霍新鲜蛤蜊达千斤,因此,文宗于太和八年下旨要东南沿海的渔民,频年入贡新鲜蛤蜊五十万斤.旨下,一班贪官污吏们便乘此机会,鱼肉乡民,捐献诈取,害得他们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观世音菩萨听了,甚为不快,道:

“本座在此,看哪个敢吃!”

遂架起祥云直奔长安后宫御膳房,见有新鲜蛤蜊数筐,便念动真言,将所有的新鲜蛤蜊都挨着个的做了法,施法毕,便驾云回山不提.

当日,文宗皇帝李昂仍开御宴与百官作乐,饮酒时,大太监龚旺见一巨蛤,便挑出来要献给皇上品尝.竟刀劈不开,甚奇之,龚旺就把这只巨蛤,献到皇帝面前,奏明其意.万岁接过巨蛤,以手指弹扣了一下,说也奇怪,那巨蛤竟自动张开,其两片壳中间,却有一尊观世音菩萨梵相在内.文宗皇帝看见了惊异不已,急令宫监,以金饰檀香盒贮起来供奉。即叫众大臣将其余的蛤蜊打开,没想到,每个蛤蜊壳内俱有一尊罗汉的全身像在内,有的是长臂罗汉,有的是伏虎罗汉,还有的是磕睡罗汉,不一而足.

当时,文宗皇帝传旨,召德高望重的魏洪禅师入朝请问,此是何种祥瑞?禅师对曰:

“物无虚应,乃启陛下信心,以节用爱人耳。经云: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

文宗皇帝曰:

“朕见菩萨矣,未闻说法!”

禅师曰:

“陛下信否?”

帝曰:

“焉敢不信?”

师曰:

“如此,陛下竟闻其说法!”

文宗大悦感悟,誓戒永不食蛤蜊,因诏告天下寺院:

“各立观音佛龛和佛像敬奉.”

这是菩萨显化,各地崇奉,盖使各佛教名山香火日益旺盛焉.

唐咸通四年,忽一天菩萨心中一动,便向浙江而来,你道为何?

原来,在五代后梁明贞二年的时候,因中土佛教在唐时传去扶桑国,当时有很多为了求法留学的扶桑出家人,都到中土来访道寻师。其中有慧谔和尚,远渡重洋,航海来到我们中土,一方面寻师访道,一方面参礼各处的佛教圣地。听得五台山的胜境,便先到那边玩赏。但五台山佛寺众多,并且规模宏大,所有的佛像,不是宝石雕成,定是白玉琢就,端的是庄严灿烂,五色缤纷。

那慧谔和尚,见法华寺中,有尊观世音菩萨的法像,完全是白玉琢成,手中捧定净瓶,瓶中却插着一朵莲花,坐下的莲台,也是白玉雕就,而且是整块的羊脂白玉雕就,十分精细,清净庄严,长有三尺左右,确是希世之物。那班东夷人看在眼里,心羡不已。本想向该寺当家方丈商讨请回日本供养,恐怕人家不允所求,就动了不良之念.大家一商议,便乘着寺内役人不留意的当儿,偷窃了就走。等到寺中人觉察,他们早已已经逃得不知去向,失去的玉观音,自然也没有着落,只得罢休。他以为这是出于善心,能使日本人民睹圣像而生敬信,“皈依者福增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这种做法决不会是犯佛戒中的“不与而取的盗戒”吧?所以他打定了主意,就偷偷的把这尊圣像拿走了。

再说那慧谔和尚等人,自从偷得这尊无上至宝的圣像玉观音,当然不敢再在五台山逗留下去,马上束装就道,买舟东渡.一路欢欢喜喜的逃将过来,绕道浙江,想由此渡海回国。当这条船开到定海县所属的舟山群岛,有一名叫新罗礁的地方,观世音菩萨就在此时此刻受了感应,立刻动身赶来,恰好夷人船只正在南海普陀山下,待晓开船。菩萨就施展法力,霎时间洋面上生出万朵莲花,绿叶摇风,把洋面完全遮蔽,到得天明,夷船待要解缆,却竟找不到一个去路,正在慌急之际,忽然风浪大作,将一条小船吹得上下不定,几乎翻过身来。把几个夷人,吓得魂飞魄荡,心中忐忑不定不知所措,大家再向普陀岩上望望,却见观世音菩萨手捧宝瓶莲花,端端整整的立在巅岭之上。

俗语说:“为人不作亏心事,空中打雷我不惊。”这时,他们自己开始静坐思过了,扪心自问道:“自己生平并无大过,也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不可告人的坏事,为什么今天在海洋遭阻,进退不能呢?”当他跪到菩萨像前,忽然想起这尊菩萨是不与而取偷来的,这时他恍然大悟,引咎自惭,很快的跪下去祷告说:

“大士!弟子因见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兴,圣像少见,我想将菩萨圣像请回扶桑供奉。假使我国众生此时无缘见您,当从所向,弟子即就于该处建立精舍,供奉圣像,让这一方百姓瞻礼。”

祷告一番之后,只见海上顿时风平浪静,洋面的莲花也不见了。当时慧谔禅师靠舟上山,寻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远的山旁边,找到一间渔人茅舍。该舍主人就是以打鱼为业的张渔翁,经过慧谔和尚说明来意,他大为感动,同时也欢喜得不得了,菩萨连扶桑一个国都不愿意去,而是非要住在我们这个孤岛荒山之中,可见,这座荒山真是与菩萨有大因缘了,我们住在这里的百姓,也是真有福德和善根哩!他思想至此,所以就很慷慨的向慧谔和尚说道:

“师父!你们扶桑国的人,既无缘见佛,那末你就与菩萨一起住在我们这里好了,我把我住的房子和地方让出来,你可以筑庵供奉菩萨。我现在就渡过海去,叫各地民众来山参拜我佛和菩萨,你就不要再回扶桑去了。”

慧谔禅师因此就在这普陀山上筑庵安住,自己便皈依菩萨座下。不再回扶桑国了.待寺庵建成,呼名曰“不肯去观音院”,慧谔和尚就成了普陀山第一代凡界的开山祖师了.

到了宋代,神宗皇帝敕建“不肯去观音院”,命名“宝陀寺”。到了元明清各代,也不知几番更名,近百年才名之曰“普济禅寺”.此是后话不提.

且说,钟离权奉师父瘸拐李之命,要度那吕洞宾,竟于旅途之中偶然遇见吕岩,吕岩遂向其述说生平不得志之事,钟离于是熬起粥来,使吕洞宾酣睡。睡中,尽梦生平兴衰,醒来米粥尚未熬熟,使吕洞宾“黄粱梦”觉,洞宾感悟,遂拜钟离权为师父求其超度。于是钟离权“以生死财色十试洞宾”,其心皆无所动,遂授他金液大丹与灵宝剑法在身(参阅余象斗著东游记)。后来吕洞宾又遇火龙真君传道,又得火龙真人无遁剑法和日月交祥之法.师成,游历天下,斩蛟除害,为民所敬。

一日,吕洞宾到洛阳赏牡丹,听说铁板桥头有个小小的药铺,药铺掌柜白云龙有一独生女儿,名字也叫牡丹,便想戏疟一番,遂扮作个牛鼻子老道云游至此,看到招牌上写的是“万药俱全”,便假借买药,有意和白云龙过不去。他故意点了四样根本没有的药,让白云龙答不上来。竟被吕洞宾胡言乱语羞辱了—场。

那白牡丹是个十分聪明美丽姑娘,问明情由,知道是吕洞宾有意找岔儿,便代父亲巧妙地回答了吕洞宾。吕岩见牡丹对答如流,不肯善罢干休,便又借口买药,点这点那,甚至点到牡丹身上,意图调戏,纠缠不休。牡丹实气不过,便使出泼辣手段,将吕洞宾臭骂了—通,吕洞宾只好狼狈而去。

吕洞宾负气云游到四川,四处玩耍,这一日来到嘉陵江畔,见江畔贴出这样一张告示:“三月十三日,在江心站有一位少女,谁如能用银锭击中她,即可娶其为妻。”吕洞宾奇之,遂想看个究竟.

到十三日一早,远近显贵、公子哥儿、云集江边,只见渡船横于江心,船中立一美貌绝伦的少女,光彩照人。显贵公子纷纷掷银而投,奇怪的是银锭皆落于船中,却始终未见有人击中那少女之身。吕洞宾见那女子,相貌极象那洛阳城里的白牡丹,左看右看不明所以,因此就手占一卦,吕洞宾看了那卦却吃了一惊.那女子竟然是观世音菩萨显化所变.

原来,观世音因佛事去峨眉山找普贤菩萨,回来路过嘉陵江畔。见江水湍急,百姓无法渡江而怨叹,慈悲心顿生,遂变化成一少女与摆渡的老艄翁裴琼相商,要化缘些银子造一座大桥,于是,便在嘉陵江畔四里八乡贴出这样一张抛银娶妻告示.

吕洞宾正看得有趣,忽见一青年男子,从外乡做工回来,路过站在江边,见船立少女秋波含笑,婀娜多姿,顿生爱慕之心。可手中仅有数月做工积下的小锭银子,欲掷不舍.吕洞宾遂计上心来,暗道:“我不管你是观世音,还是牡丹花,待我先戏你一戏再说,也好解我心头的郁闷.”于是,他便变化成一位白胡子老汉走近少年跟前,问道:

“小伙子请了,敢问这江中女子是干什么的?”

那青年男子见老者来问,便如实地告诉了吕洞宾.就见那白胡子老汉说道:

“你若真心爱那女子,我保证你能击中她,就娶她为妻!”

说罢,从腰间拿出一锭银子递于年轻人.

那年轻人接了银子,半信半疑,随老者手势举银掷去,哈!不偏不倚,正好击中少女怀中。观音菩萨大惊,仔细看来,原来是仙人吕洞宾在捣鬼,真是哭笑不得。但有布告言语在先,众目睽睽之下怎能赖账?便将一船银子送与老船翁裴琼造桥,随后,她就跟那小伙子离去.走至一没人之处,观世音菩萨问他姓字名谁,家竟如何,那青年一一如实告知了菩萨.